搅拌罐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107173发布日期:2019-11-12 22:51阅读:436来源:国知局
搅拌罐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PVC管加工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搅拌罐。



背景技术:

PVC的主要成份为聚氯乙烯,加入其他成分来增强其耐热性、韧性、延展性的一种材料。这种表面膜的最上层是漆,中间的主要成分是聚氯乙烯,最下层是背涂粘合剂。它是当今世界上深受喜爱、颇为流行并且也被广泛应用的一种合成材料。它的全球使用量在各种合成材料中高居第二。据统计,仅仅1995年一年,PVC在欧洲的生产量就有五百万吨左右,而其消费量则为五百三十万吨。

在PVC管的制作过程中,PVC糊是一种混料,是增塑剂与PVC粉在搅拌装置中通过分散盘高速分散制成的。在制备PVC糊的过程中,因为搅拌摩擦以及多相体系混合使得搅拌罐中PVC糊温度升高。因为PVC糊本身的特性,如果温度升高会影响PVC糊的品质,因此,温度应该控制一定范围内,但现有的搅拌罐中没有降温装置,从而导致生产的PVC管质量不佳。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搅拌罐,在搅拌罐的侧壁上设置有降温机构,降温机构能够将罐体内搅拌物料产生的热气带走,进而能够对罐体内降温,从而保证PVC管的质量。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一种搅拌罐,包括底部,底座的顶部固设有罐体,罐体的顶部设置有罐盖,罐盖的顶部设置有与罐体内连通的进料通道,罐体靠近底部的位置设置有一个出料机构,罐体内设置有对物料进行搅拌的搅拌机构,所述罐体的侧壁上设置有降温机构;所述降温机构包括开设于罐体侧壁上的空腔,罐体靠近底部的位置固设有一根与空腔内连通的进水管,罐体靠近顶部的位置固设有一根与空腔内连通的出水管,出水管上固设有一个竖向设置的排气管,排气管上固设有一个排气阀。

通过采用上述方案,先将物料经上料通道加入到罐体内,搅拌机构对物料进行搅拌,进水管向空腔内注水,打开排气阀,空腔内的空气能够经排气管排出,使水从空腔的底部向顶部注入,最后经出水管流出,水一直从进水管向空腔内流,再经出水管流出,水在罐体的内壁循环,水能够将罐体内产生的热气带走,进而能够达到对罐体内降温的效果,进而能够对罐体内降温,从而保证生产的PVC管的质量。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进料通道的顶部开设有水平设置的卡槽,卡槽内水平滑移连接有进料门。

通过采用上述方案,打开进料门,即可向罐体内加入物料,搅拌时,将进料门关上,防止粉尘从进料口飞出。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出料机构包括固设于罐体靠近底部位置开设有一个圆形的出料口,罐体位于出料口的位置处固设有相对于罐体垂直设置的导向筒,导向筒的底部固设有下料管,导向筒远离罐体的一端设置有能够出料口打开和关闭的控制组件。

通过采用上述方案,控制组件控制出料口打开,罐体内的物料能够流至出料管并经出料管出料,控制组件控制控制出料口关闭,能够防止搅拌的过程中时罐体内的物料流出。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控制组件包括缸体固定连接于导向筒远离罐体一端的气缸二,气缸二的活塞杆端部延伸至导向筒内并固定连接有一个圆形的挡板。

通过采用上述方案,气缸二的活塞杆伸长,能够推动挡板将出料口挡住,气缸的活塞杆收回,能够带动挡板滑移至出料管与气缸二的缸体之间的导向筒内,不影响物料经导向筒流入到出料管内。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罐体的顶部周向均匀固设有四个搭扣,罐盖对应搭扣的位置固设有搭扣座。

通过采用上述方案,将罐盖放置于罐体的顶部时,使搭扣卡接于搭扣座内,即可将罐盖与罐体固定,防止搅拌过程中罐体内的物料粉尘飘出。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罐体的外侧壁上对称固设有两个气缸一,气缸一的缸体固定连接于罐体的外侧壁上,气缸一的活塞杆端部固定连接于罐盖的底部。

通过采用上述方案,当气缸一的活塞杆处于收回状态时,搭扣卡接于搭扣座上,即可将罐盖固定于罐体的顶部,防止罐体内的粉尘向外泄露;需要观察罐体内物料的情况时,先打开搭扣,再控制气缸一的活塞杆伸长,即可将罐盖顶起,便于对罐体内进行清洗以及便于观察罐体内的情况,气缸能够代替人工将罐盖打开,减小工作人员的劳动强度。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搅拌机构包括固设于罐体外底部内的驱动电机,驱动电机的输出轴延伸至罐体内,驱动电机的输出轴位于罐体的部分固设有多个与输出轴垂直设置的搅拌轴。

通过采用上述方案,驱动电机转动,即可带动搅拌轴转动,搅拌轴能够对罐体内的物料进行搅拌。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搅拌轴与罐体底部抵接的搅拌轴底部固设有橡胶垫。

通过采用上述方案,搅拌轴在罐体底部搅拌的过程中,橡胶垫能够减小搅拌轴对罐体底部的摩擦,延长罐体以及搅拌轴的使用寿命。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通过在罐体的侧壁上设置有降温机构,降温机构能够使水在罐体的内壁循环,水能够将罐体内产生的热气带走,进而能够达到对罐体内降温的效果,进而能够对罐体内降温,从而保证生产的PVC管的质量;

2.通过在罐体的外侧壁上对称固设有两个气缸一,气缸一的活塞杆端部固设与罐盖的底部,气缸能够代替人工将罐盖打开,减小工作人员的劳动强度;

3.通过在搅拌轴的底部固设有橡胶垫,橡胶垫能够减小搅拌轴对罐体底部的摩擦,延长罐体以及搅拌轴的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图1是实施例的轴测图;

图2是实施例的爆炸图;

图3是实施例的剖视图。

图中,1、底座;2、罐体;21、罐盖;211、气缸一;212、搭扣;213、搭扣座;22、进料通道;221、卡槽;222、进料门;23、出料机构;231、出料口;232、导向筒;233、气缸二;234、挡板;235、下料管;3、搅拌机构;31、驱动电机;32、搅拌轴;33、橡胶垫;4、降温机构;41、空腔;42、进水管;43、出水管;44、排气管;441、排气阀。

具体实施方式

一种搅拌罐,参见图1,包括底座1,底座1的顶部固设有竖向设置的罐体2,罐体2呈圆柱状,罐体2的顶部设置有一个圆形的罐盖21,罐盖21的顶部设置有一个进料通道22,罐体2的外侧壁靠近罐体2底部的位置设置有出料机构23,罐体2内设置有对物料搅拌的搅拌机构3,将物料经进料通道22加入到罐体2内,搅拌机构3对物料搅拌均匀,最后经出料机构23出料。

参见图2和图3,罐体2的外侧壁上对称固设有两个竖向设置的气缸一211,气缸一211的缸体固定连接于罐体2的外侧壁,气缸一211的活塞杆固定连接于罐盖21的底部,罐体2的外侧壁顶部沿其周向均匀固设有四个搭扣212,罐盖21对应搭扣212的位置固设有四个搭扣座213。当气缸一211的活塞杆处于收回状态时,搭扣212卡接于搭扣座213上,即可将罐盖21固定于罐体2的顶部,防止罐体2内的粉尘向外泄露;需要观察罐体2内物料的情况时,先打开搭扣212,再控制气缸一211的活塞杆伸长,即可将罐盖21顶起,便于对罐体2内进行清洗以及便于观察罐体2内的情况。进料通道22的顶部开设有水平设置的卡槽221,卡槽221内水平滑移连接有一个进料门222,打开进料门222,即可向罐体2内加入物料,搅拌时,将进料门222关上,防止粉尘从进料口飞出。

参见图1和图3,出料机构23包括开设于罐体2侧壁上的出料口231,出料口231处固设有一个水平设置的导向筒232,导向筒232远离罐体2的端部固设于一个气缸二233,气缸二233的缸体固定连接于导向筒232端部,气缸二233的活塞杆端部延伸至导向筒232内并固定连接有一个圆形的挡板234,挡板234的直径等于导向筒232的内径,导向筒232的底部固设有竖向设置的下料管235,下料管235与导向筒232内连通。当气缸二233的活塞杆伸长,活塞杆端部的挡板234抵接于导向筒232与罐体2的连接处,防止罐体2内的物料流出;当气缸二233的活塞杆收回时,气缸二233的活塞杆端部的挡板234滑移至下料管235与气缸二233的缸体之间,便于罐体2内的物流流入到导向筒,最后经下料管235流出。

参见图3,搅拌机构3包括固设于罐体2底部的驱动电机31,驱动电机31的电机座固设于底座1内,驱动电机31的输出轴竖向延伸至罐体2内,驱动电机31输出轴位于罐体2内垂直固设有多个搅拌轴32,位于驱动电机31的输出轴的较低位置处与罐体2底部抵接的搅拌轴32底部固设有橡胶垫33,橡胶垫33能够减小搅拌轴32与罐体2底部之间的摩擦。

参见图1和图2,为了能够对罐体2内降温,罐体2的侧壁上设置有降温机构4。降温机构4包括周向开设于罐体2侧壁上的空腔41(参见图3),罐体2靠近底部的位置固定连接有一个与空腔41内连通的进水管42,出水管43与外部水源连接,罐体2远离进水管42的因一侧靠近罐体2顶部的位置固设有一个与空腔41内连通的出水管43,出水管43连接有对水进行收集的收集箱(图中未显出),出水管43上固定连接有一个向上设置的排气管44,排气管44上固设有一个排气阀441。当进水管42向空腔41内注水时,空腔41内会有空气,当出水管43的端部敞口时,打开排气阀441,空腔41内的空气能够经排气管44排出,能够向空腔41内通入足够的水,使水从空腔41的底部向顶部填充,最后经出水管43流出,水一直从进水管42向空腔41内流,再经出水管43流出,水一直在罐体2的内壁循环,水能够将罐体2内产生的热气带走,进而能够达到对罐体2内降温的效果。

使用原理:首先,打开进料门222,向进料通道22内通入物料,物料加入罐体2以后,滑移进料门222将进料通道22关闭;然后,驱动电机31转动搅拌轴32对罐体2内的物料进行搅拌;物料搅拌均匀之后,气缸二233的活塞杆收回,将出料口231打开,使罐体2内的物料经出料通道出料。开始搅拌时,向空腔41内通水,并打开排气阀441,将空腔41内的空气排尽,使水经罐体2底部的进水管42进入到空腔41内,再经罐体2顶部的出水管43排出,使水将罐体2内产生的热气带走。

本具体实施方式的实施例均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