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点胶台可调节的点胶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337198发布日期:2019-12-06 18:01阅读:350来源:国知局
一种点胶台可调节的点胶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点胶加工设备领域,尤其是一种点胶台可调节的点胶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点胶设备的点胶台是固定的,工件置于点胶台后不能调节其角度,部分产品点胶位置角度难以对准,点胶不方便,不能满足复杂的产品,导致生产产品单一性,继续点胶需要人工辅助移动工件,人工成本高且效率低。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克服点胶设备的缺陷,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人工成本低、效率高且可调节点胶台的点胶装置。

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点胶台可调节的点胶装置,包括底座,底座上设有点胶台,点胶台底部设有驱动点胶台升降的第一气缸,使点胶台的点胶面与水平面之间形成不同的角度,第一气缸与点胶台之间设有万向接头,万向接头包括第一连接杆、第二连接杆、球状接头和自锁组件,第一连接杆一端与点胶台固定连接,另一端与球状接头活动连接,使球状接头内嵌于第一连接杆,第二连接杆一端与第二气缸固定连接,另一端与球状接头固定连接,自锁组件设置于球状接头内。

作为优选,自锁组件包括第二气缸和设于第二气缸输出端的吸盘。

作为优选,点胶台上设有防尘罩,防尘罩内侧设有吸音棉,前侧设有玻璃门,玻璃门与防尘罩通过滑轨连接。

作为优选,点胶台上设有防滑凸起。

作为优选,底座前侧对称设有开关按钮。

作为优选,底座底部设有缓冲橡胶垫。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该点胶台可调节的点胶装置通过设置于点胶台四角端的第一气缸以不同的推动距离推动点胶台,使点胶台与水平面形成不同的角度,带动工件点胶位置调整,达到最佳的点胶位置,不需人工辅助调整,人工成本低且效率高。

附图说明

图1为第一气缸与点胶台连接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第一气缸与万向接头的横剖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底座;2.点胶台;3.第一气缸;4.万向接头;5.球状接头;6.第一连接杆;7.第二连接杆;8.自锁组件;9.缓冲橡胶垫;10.第二气缸;11.吸盘;12.防尘罩;13.吸音棉;14.玻璃门;15.防滑凸起;16.开关按钮。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3,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点胶台可调节的点胶装置,包括底座1,底座1上设有点胶台2,点胶台2底部设有驱动点胶台2升降的第一气缸3,使点胶台2的点胶面与水平面之间形成不同的角度,第一气缸3与点胶台2之间设有万向接头4,万向接头4包括第一连接杆6、第二连接杆7、球状接头5和自锁组件8,第一连接杆6一端与点胶台2固定连接,另一端与球状接头5活动连接,使球状接头5内嵌于第一连接杆6,第二连接杆7一端与第一气缸3固定连接,另一端与球状接头5固定连接,自锁组件8设置于球状接头5内。

为了方便固定调整角度后的点胶台2,本实施例中,优选的,自锁组件8包括第二气缸10和设于第二气缸10输出端的吸盘11。

为了方便隔绝设备运行的噪音和保护物品的表面不受外界的腐蚀和破坏,本实施例中,优选的,点胶台2上设有防尘罩12,防尘罩12内侧设有吸音棉13,前侧设有玻璃门14,玻璃门14与防尘罩12通过滑轨连接,目的是便于操作者实时观察设备工作情况。

为了防止工件打滑移位,便于工件固定安装,本实施例中,优选的,点胶台2上设有防滑凸起15。

为了保障操作者的工作安全,本实施例中,优选的,底座1前侧对称设有开关按钮16。

为了方便吸收冲击能量,缓解震动,本实施例中,优选的,底座1底部设有缓冲橡胶垫9,目的是防止长时间震动而导致设备损坏,提高设备使用寿命。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及使用流程:工件固定置于点胶台2上,第一气缸3通过万向接头4与点胶台2的四个台角连接,通过控制四个第一气缸3的推动距离来控制点胶台2的点胶面与水平面之间形成的角度,带动工件点胶位置调整,达到最佳的点胶位置,不需人工辅助调整,万向接头4方便点胶台2与第一气缸3的活动连接,使其不会形成卡死状态,当调整角度后开始点胶,自锁组件8的第二气缸10推出吸盘11,使其吸持在第一连接杆6上,形成锁紧固定状态,使点胶时不会移位和松动,通过设置于点胶台2四角端的第一气缸3以不同的推动距离推动点胶台2,使点胶台2与水平面形成不同的角度,带动工件点胶位置调整,达到最佳的点胶位置,不需人工辅助调整,人工成本低且效率高。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