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往复式双阶混炼挤出造粒机的收尘袋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239103发布日期:2020-03-31 17:46阅读:213来源:国知局
一种往复式双阶混炼挤出造粒机的收尘袋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收尘袋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往复式双阶混炼挤出造粒机的收尘袋。



背景技术:

收尘袋是一种在往复式双阶混炼挤出造粒机上使用的部件,多与往复式双阶混炼挤出造粒机的排风管道口相连,用于对往复式双阶混炼挤出造粒机生产过程中产生的细小粉尘和塑料飞絮进行收集,对往复式双阶混炼挤出造粒机的操作人员的健康具有一定的保护作用。

随着收尘袋在往复式双阶混炼挤出造粒机生产过程中的不断使用,在使用过程中发现,现有的收尘袋无法稳定的与往复式双阶混炼挤出造粒机的排风管道口相连,且对收尘袋内部截留的细小粉尘和塑料飞絮进行收集时,需要将收尘袋整体拆卸,操作麻烦。所以需要针对上述问题设计一种往复式双阶混炼挤出造粒机的收尘袋。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往复式双阶混炼挤出造粒机的收尘袋,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无法稳定与排风管道口相连,不能便捷的拆卸清理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往复式双阶混炼挤出造粒机的收尘袋,包括袋体、复位弹簧和内保护圈,所述袋体的顶部固定有顶圈,且顶圈的外侧固定有固定螺纹柱,并且固定螺纹柱上安装有紧固螺母,所述固定螺纹柱贯穿轨迹窗,且轨迹窗开设在控制环上,并且控制环内侧固定有内凸块,同时内凸块与活动杆相互连接,所述活动杆贯穿顶圈,且活动杆上固定有复位弹簧,并且复位弹簧与顶圈外侧相互连接,同时活动杆位于顶圈内的一端固定有挤压板,所述袋体的底端固定有底套筒,且底套筒的内侧与承接筒顶部外侧相互连接,并且承接筒顶部固定有内保护圈。

优选的,所述袋体由保护层和内衬层组成,且保护层关于内衬层对称分布,并且保护层的材质为细密铁丝网,同时内衬层的材质为纱棉。

优选的,所述固定螺纹柱关于顶圈的中心等角度分布有3个,且固定螺纹柱与轨迹窗为滑动连接。

优选的,所述内凸块与活动杆安装有滑轮的一端紧密贴合,且内凸块靠近活动杆的一侧设置有弧形凸起。

优选的,所述活动杆与顶圈为滑动连接,且活动杆与挤压板为焊接连接,并且挤压板为内侧密集分布有齿状凸起的弧形板状结构。

优选的,所述承接筒与底套筒为螺纹连接,且承接筒顶部粘接有橡胶材质的内保护圈,并且内保护圈的顶端高于底套筒的顶端。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该往复式双阶混炼挤出造粒机的收尘袋,采用新型的结构设计,使得本装置可以稳定的固定在往复式双阶混炼挤出造粒机的排风管道口,保证装置整体连接的牢固,并且在对截留的细小粉尘和塑料飞絮进行收集时,可以便捷的打开底部收集结构,不必将装置整体卸下,操作便捷;

1.顶圈、固定螺纹柱、紧固螺母、轨迹窗、控制环、内凸块、活动杆、复位弹簧和挤压板相互配合工作,可以将装置整体稳定的固定在往复式双阶混炼挤出造粒机的排风管道口;

2.底套筒、承接筒和内保护圈相互配合工作,可以对细小粉尘和塑料飞絮进行收集,且可以便捷的拆卸清理。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正视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顶圈俯视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袋体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底套筒正视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中:1、袋体;101、保护层;102、内衬层;2、顶圈;3、固定螺纹柱;4、紧固螺母;5、轨迹窗;6、控制环;7、内凸块;8、活动杆;9、复位弹簧;10、挤压板;11、底套筒;12、承接筒;13、内保护圈。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4,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往复式双阶混炼挤出造粒机的收尘袋,包括袋体1、保护层101、内衬层102、顶圈2、固定螺纹柱3、紧固螺母4、轨迹窗5、控制环6、内凸块7、活动杆8、复位弹簧9、挤压板10、底套筒11、承接筒12和内保护圈13,袋体1的顶部固定有顶圈2,且顶圈2的外侧固定有固定螺纹柱3,并且固定螺纹柱3上安装有紧固螺母4,固定螺纹柱3贯穿轨迹窗5,且轨迹窗5开设在控制环6上,并且控制环6内侧固定有内凸块7,同时内凸块7与活动杆8相互连接,活动杆8贯穿顶圈2,且活动杆8上固定有复位弹簧9,并且复位弹簧9与顶圈2外侧相互连接,同时活动杆8位于顶圈2内的一端固定有挤压板10,袋体1的底端固定有底套筒11,且底套筒11的内侧与承接筒12顶部外侧相互连接,并且承接筒12顶部固定有内保护圈13。

本例中袋体1由保护层101和内衬层102组成,且保护层101关于内衬层102对称分布,并且保护层101的材质为细密铁丝网,同时内衬层102的材质为纱棉,上述的结构设计使得袋体1具有很好的透气性,空气可以自由排出,保护层101可以令袋体1整体结构稳定,不易被碰撞刮破;

固定螺纹柱3关于顶圈2的中心等角度分布有3个,且固定螺纹柱3与轨迹窗5为滑动连接,上述的结构设计使得控制环6在带着轨迹窗5旋转时,可以与固定螺纹柱3产生相对滑动,令控制环6稳定的旋转;

内凸块7与活动杆8安装有滑轮的一端紧密贴合,且内凸块7靠近活动杆8的一侧设置有弧形凸起,上述的结构设计使得内凸块7在跟随控制环6旋转时,可以通过其弧形凸起对活动杆8安装有滑轮的一端进行挤压推动;

活动杆8与顶圈2为滑动连接,且活动杆8与挤压板10为焊接连接,并且挤压板10为内侧密集分布有齿状凸起的弧形板状结构,上述的结构设计使得活动杆8在被内凸块7挤压推动时,可以带着挤压板10向顶圈2内侧滑动,令挤压板10对往复式双阶混炼挤出造粒机的排风管道口边侧外侧进行挤压;

承接筒12与底套筒11为螺纹连接,且承接筒12顶部粘接有橡胶材质的内保护圈13,并且内保护圈13的顶端高于底套筒11的顶端,上述的结构设计使得承接筒12与底套筒11可以便捷的拆卸,而内保护圈13可以保护袋体1底部与底套筒11连接处,不会由于风力过大吹动袋体1底部摇摆磨损。

工作原理:使用本装置时,首先将顶圈2靠近往复式双阶混炼挤出造粒机的排风管道口,将顶圈2套在排风管道口外侧,接着拧松图2中的紧固螺母4,令紧固螺母4不再挤压顶圈2,不再配合固定螺纹柱3上固定的垫片将顶圈2夹紧固定,顺时针旋转图2中的控制环6,控制环6带着轨迹窗5和内凸块7旋转,轨迹窗5与轨迹窗5产生相对滑动,保证控制环6旋转的稳定性,而内凸块7在旋转过程中通过其上的弧形凸起对活动杆8安装有滑轮的一端进行挤压推动,将活动杆8向顶圈2内滑动,活动杆8就带着挤压板10向排风管道口外侧方向运动,至挤压板10内侧齿状凸起结构与排风管道口外侧紧密接触,图2中的3个挤压板10将排风管道口夹紧,就将整个装置稳定的固定在往复式双阶混炼挤出造粒机上;

随后就可以启动往复式双阶混炼挤出造粒机进行正常生产操作,排风管道口排出带有细小粉尘和塑料飞絮的气体,气体进入袋体1内,气体穿过袋体1排出,细小粉尘和塑料飞絮被袋体1截留在内部,积累并下落至承接筒12中;

当承接筒12内积累一定量的细小粉尘和塑料飞絮后,可以旋下承接筒12,对承接筒12内进行清理,并对袋体1内侧进行清理,接着将承接筒12与底套筒11旋转紧密结合,即可再次进行生产。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