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助剂后处理系统的出料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101260发布日期:2020-03-17 15:32阅读:216来源:国知局
一种助剂后处理系统的出料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出料装置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助剂后处理系统的出料装置。



背景技术:

印染助剂是在织物印花和染色的过程中所使用的助剂,能够提高印花和染色的效果,其包括印花助剂和染色助剂,印花助剂有增稠剂、粘合剂、交链剂、乳化剂、分散剂和其他印花助剂等,印染助剂可分为印花助剂和染色助剂,织物的退浆、煮练、漂白和丝光处理都是织物印花染色前的重要工序,总称为精练,通过煮练助剂能够使织物获得良好的外观及其吸水性能,有效地提高印染和整理效果。

印染助剂生产过程中,物料在反应釜中反应后通过反应釜下方的出料口放出,现有技术中,出料时需要在出料口上套设过滤膜,需要工人在反应釜出料口旁手动开启阀门,物料在反应釜中反应产生大量的热量,储料过程会有大量的蒸气,其中包含有大量的印染助剂蒸气,在出料口旁操作的工人会吸入印染助剂蒸气,影响工人的健康,同时物料出料后需要较长时间进行冷却,若等到物料冷却才出料则大大降低物料生产效率。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助剂后处理系统的出料装置,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助剂出料时含有助剂的蒸汽影响操作人员的健康和物料排除后仍需较长时间冷却的问题。

为实现以上目的,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助剂后处理系统的出料装置,包括箱体,所述箱体顶部的一侧连通有竖管,并且竖管的顶端设置有连接法兰,所述箱体内壁两侧之间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横隔板,并且箱体内壁的正面与背面之间固定连接有竖隔板,所述竖隔板的顶部与横隔板的底部固定连接,并且横隔板顶部的左侧设置有过渡盒,所述竖管的底端贯穿过渡盒并延伸至过渡盒的内部,所述过渡盒两侧的顶部均开设有安装槽,并且安装槽的内部设置有滤网,所述过渡盒两侧的顶部均固定连接有风罩,并且风罩的一侧通过分接管连通有负压泵,所述负压泵的输出口通过连接管连通有第一螺旋管,所述第一螺旋管的底端贯穿箱体并延伸至箱体的底部,所述过渡盒的底部连通有第二螺旋管,并且竖隔板内部的底部开设有通孔。

优选的,所述横隔板顶部的右侧设置有回流泵,并且回流泵的输入口连通有l型管,所述l型管的底端贯穿竖隔板并延伸至竖隔板的左侧。

优选的,所述横隔板顶部的右侧设置有冷凝器,并且冷凝器输入的一端通过连接管与回流泵的输出口相连通,并且冷凝器输出的一端通过连接管延伸至横隔板的底部。

优选的,所述过渡盒内壁的正面与背面之间固定连接有导板,并且导板设置有两个,所述过渡盒内壁底部的两侧均设置有底座,并且底座的顶部开设有弧形槽。

优选的,所述过渡盒内壁正面与背面之间的两侧且位于弧形槽的顶部均转动连接有转轴,并且转轴的表面固定连接有转板,两个转轴均通过减速电机驱动。

优选的,所述第二螺旋管的底端卡接有滤头,并且第一螺旋管的内部的底部设置有流量阀。

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助剂后处理系统的出料装置。与现有技术相比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1)、该助剂后处理系统的出料装置,通过箱体内壁两侧之间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横隔板,并且箱体内壁的正面与背面之间固定连接有竖隔板,竖隔板的顶部与横隔板的底部固定连接,并且横隔板顶部的左侧设置有过渡盒,竖管的底端贯穿过渡盒并延伸至过渡盒的内部,过渡盒两侧的顶部均开设有安装槽,并且安装槽的内部设置有滤网,过渡盒两侧的顶部均固定连接有风罩,并且风罩的一侧通过分接管连通有负压泵,负压泵的输出口通过连接管连通有第一螺旋管,第一螺旋管的底端贯穿箱体并延伸至箱体的底部,过渡盒的底部连通有第二螺旋管,并且竖隔板内部的底部开设有通孔,可实现助剂出料时对含有助剂的蒸汽进行收集冷却,避免被操作员人吸入,同时对物料进行有效冷却,大大节省助剂的后续冷却的时间,提高整体生产效率。

(2)、该助剂后处理系统的出料装置,通过横隔板顶部的右侧设置有回流泵,并且回流泵的输入口连通有l型管,l型管的底端贯穿竖隔板并延伸至竖隔板的左侧,横隔板顶部的右侧设置有冷凝器,并且冷凝器输入的一端通过连接管与回流泵的输出口相连通,并且冷凝器输出的一端通过连接管延伸至横隔板的底部,过渡盒内壁的正面与背面之间固定连接有导板,并且导板设置有两个,过渡盒内壁底部的两侧均设置有底座,并且底座的顶部开设有弧形槽,过渡盒内壁正面与背面之间的两侧且位于弧形槽的顶部均转动连接有转轴,并且转轴的表面固定连接有转板,两个转轴均通过减速电机驱动,第二螺旋管的底端卡接有滤头,并且第一螺旋管的内部的底部设置有流量阀,回流泵及冷凝器实现对冷媒的循环冷却,保证冷却效果,过渡盒的设置配合转轴和转板使物料单次下落量得到较为均匀的控制,使物料的冷却效果更佳。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的主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箱体内部结构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图2中a处的局部放大图。

图中:1-箱体、2-竖管、3-连接法兰、4-横隔板、5-竖隔板、6-过渡盒、7-安装槽、8-滤网、9-风罩、10-负压泵、11-第一螺旋管、12-第二螺旋管、13-通孔、14-回流泵、15-l型管、16-冷凝器、17-导板、18-底座、19-弧形槽、20-转轴、21-转板、22-滤头、23-流量阀。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3,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助剂后处理系统的出料装置,包括箱体1,箱体1顶部的一侧连通有竖管2,并且竖管2的顶端设置有连接法兰3,通过连接法兰3实现竖管2与反应釜出料口相连接,箱体1内壁两侧之间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横隔板4,横隔板4顶部的右侧设置有回流泵14,并且回流泵14的输入口连通有l型管15,l型管15的底端贯穿竖隔板5并延伸至竖隔板5的左侧,横隔板4顶部的右侧设置有冷凝器16,并且冷凝器16输入的一端通过连接管与回流泵14的输出口相连通,并且冷凝器16输出的一端通过连接管延伸至横隔板4的底部,并且箱体1内壁的正面与背面之间固定连接有竖隔板5,箱体1内部且位于横隔板4底部和竖隔板5的右侧设置有冷媒,冷媒通过通孔13进入竖隔板5左侧,实现对第一螺旋管11和第二螺旋管12内的冷却作用,通过l型管15、回流泵14及冷凝器16进行冷媒的再冷却,并输送回竖隔板5的右侧,竖隔板5的顶部与横隔板4的底部固定连接,并且横隔板4顶部的左侧设置有过渡盒6,过渡盒6内壁的正面与背面之间固定连接有导板17,并且导板17设置有两个,过渡盒6内壁底部的两侧均设置有底座18,并且底座18的顶部开设有弧形槽19,过渡盒6内壁正面与背面之间的两侧且位于弧形槽19的顶部均转动连接有转轴20,两个转轴20转向相反,带动转板21转动,转板21将掉落到弧形槽19内部的物料分量导入第二螺旋管12内,提高物料的冷却效果,并且转轴20的表面固定连接有转板21,两个转轴20均通过减速电机驱动,竖管2的底端贯穿过渡盒6并延伸至过渡盒6的内部,过渡盒6两侧的顶部均开设有安装槽7,并且安装槽7的内部设置有滤网8,过渡盒6两侧的顶部均固定连接有风罩9,并且风罩9的一侧通过分接管连通有负压泵10,负压泵10的输出口通过连接管连通有第一螺旋管11,第一螺旋管11的底端贯穿箱体1并延伸至箱体1的底部,过渡盒6的底部连通有第二螺旋管12,第二螺旋管12的底端卡接有滤头22,并且第一螺旋管11的内部的底部设置有流量阀23,并且竖隔板5内部的底部开设有通孔13。

使用时,将该装置通过连接法兰3与反应釜出料口连接,打开反应釜的卸料阀,物料通过竖管2进入过渡盒6内,导板17将物料导向到两侧的弧形槽19内,通过减速电机驱动转轴20转动并带动转板21转动,转板21将掉落到弧形槽19内部的物料分量导入第二螺旋管12内,冷媒吸收第二螺旋管12内的热量,使物料冷却,并最终从底端经滤头22排出,竖管2中排出的蒸汽部分在负压泵10的作用下通过滤网8进入风罩9,并被收集进入第一螺旋管11内,同样经冷媒的冷却后从底端排出,通过流量阀23可控制气体或气液混合体的流通速度和流量,便于对冷却效果的掌控。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