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透析液混合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180209发布日期:2020-03-27 13:51阅读:184来源:国知局
一种透析液混合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透析液混合装置。



背景技术:

血液透析是急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肾脏替代治疗方式之一。它通过将体内血液引流至体外,经一个由无数根空心纤维组成的透析器中,血液与含机体浓度相似的电解质溶液(透析液)在一根根空心纤维内外,通过弥散、对流进行物质交换,清除体内的代谢废物、维持电解质和酸碱平衡;同时清除体内过多的水分,并将经过净化的血液回输的整个过程称为血液透析。血液透析设备中包括透析液配液系统、透析液配液系统是将透析用水与a、b浓缩液按比例在透析液混合装置中混合成合格的透析液供透析使用。目前,现有的透析液混合装置在对浓缩液和ro反渗透水进行混合时,不能快速混合均匀,易产生钙沉淀,影响透析液离子成份和降低治疗效果并造成机器故障率增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透析液混合装置,能够有效快速对浓缩液和ro反渗透水进行均匀混合。

本实用新型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透析液混合装置,包括混合箱,所述混合箱的一端设有出水管,另一端上设有浓缩液进水管,出水管和浓缩液进水管均与混合箱的内部连通,所述混合箱靠近浓缩液进水管方向的侧壁上还设有ro反渗透水进水管,ro反渗透水进水管也与混合箱的内部连通,并且ro反渗透水进水管的轴向方向与浓缩液进水管的轴向方向垂直。

进一步地,所述浓缩液进水管的直径小于ro反渗透水进水管的直径。

进一步地,所述混合箱的内壁上还设有凸台,凸台靠近于浓缩液进水管方向,并且ro反渗透水进水管与凸台连通。

进一步地,所述凸台上设有连接板,连接板上设有固定杆,所述固定杆上设有第一缓冲板和第二缓冲板。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缓冲板和第二缓冲板上均设有若干漏水孔。

进一步地,所述固定杆的两端均设有凹槽,第一缓冲板和第二缓冲板分别套在固定杆两端的凹槽上所述固定杆包括第二连接杆和两个第一连接杆,两个第一连接杆分别位于第二连接杆的两端,连接板和第一缓冲板均与位于第二连接杆下方的第一连接杆连接,所述第二缓冲板与第二连接杆上方的第一连接杆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缓冲板和第二缓冲板上还均设有通孔,通孔内设有连接件,连接件能够将第一缓冲板和第二缓冲板固定在第一连接杆上。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的优点和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一种透析液混合装置,利用设置的浓缩液进水管向混合箱内通入浓缩液,利用设置的ro反渗透水进水管向混合箱内通入ro反渗透水进水,由于从侧面进入ro反渗透水入口与混合箱腔体壁相切,同时浓缩液的入口与ro反渗透水的入口相垂直,ro反渗透水冲刷着浓缩液,并且使其在腔体中旋转,从而将两种液体混合均匀;

2、本实用新型一种透析液混合装置,利用设置的第一缓冲板和第二缓冲板能够进一步对混合的液体进行阻挡,迫使其从设置的漏水孔处流出,最终通过出水管流出,进一步提高了对ro反渗透水与浓缩液的混合效果。

附图说明

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限定。在附图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仰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第二缓冲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固定杆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中标记及对应的零部件名称:

1-浓缩液进水管,2-ro反渗透水进水管,3-第一缓冲板,4-第二缓冲板,5-出水管,6-混合箱,7-固定杆,8-凸台,9-连接板,10-连接孔,11-漏水孔,12-通孔,13-凹槽。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下面结合实施例和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方式及其说明仅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作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

实施例

如图1至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一种透析液混合装置,包括混合箱6,所述混合箱6为圆柱体结构,其内部设有空腔,用于对液体进行混合,所述混合箱6的一端设有出水管5,所述出水管5与混合箱6的空腔连通,设置的出水管5用于将混合箱6内已经混合的液体排出;所述混合箱6的另一端设有浓缩液进水管1,所述浓缩液进水管1与混合箱6的空腔连通,设置的浓缩液进水管1用于向混合箱6的空腔内通入待混合的浓缩液;所述混合箱6的侧壁上还设有ro反渗透水进水管2,所述ro反渗透水进水管2与混合箱6的空腔连通,并且ro反渗透水进水管2靠近于浓缩液进水管1方向,ro反渗透水进水管2与混合箱6的空腔内壁相切,设置的ro反渗透水进水管2用于向混合箱6内通入待混合的ro反渗透水,所述ro反渗透水进水管2的轴向方向与浓缩液进水管1的轴向方向相互垂直,并且浓缩液进水管1的直径小于ro反渗透水进水管2的直径,保证相同时间内,进入至混合箱6内的浓缩液的容量小于ro反渗透水的容量,在对浓缩液和ro反渗透水进行混合时,由于ro反渗透水进水管2的入口与浓缩液进水管1的入口相互垂直,从ro反渗透水进水管2进入至混合箱6内的ro反渗透水作用于从浓缩液进水管1进入至混合箱6内的浓缩液,迫使浓缩液和ro反渗透水一起在混合箱6的空腔内旋转,对浓缩液和ro反渗透水进行混合均匀。

实施例2

如图1至图4所示,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所述混合箱6的空腔内壁上还设有凸台8,并且凸台8靠近于浓缩液进水管1方向,所述ro反渗透水进水管2与凸台8连通,所述凸台8上设有连接板9,所述连接板9的中央位置处设有固定杆7,固定杆7包括第二连接杆14和两个第一连接杆13,两个第一连接杆13的两端分别与第二连接杆14的两端连接,并且第一连接杆13的直径小于第二连接杆14的直径,位于第二连接杆14下方的第一连接杆13与连接板9连接,从而使得固定杆7固定在连接板9上,所述固定杆7上还设有第一缓冲板3和第二缓冲板4,所述第一缓冲板3和第二缓冲板4为相同的结构,第一缓冲板3和第二缓冲板4均为圆盘结构,第一缓冲板3和第二缓冲板4的圆心处均设有与第一连接杆13匹配的连接孔10,第一缓冲板3上的连接孔10套在固定杆7下方的第一连接杆13上,第二缓冲板4上的通孔12套在固定杆7上方的第一连接杆13上,所述第一缓冲板3和第二缓冲板4上均设有通孔12,所述通孔12内设有连接件(图中未画出),所述连接件为螺栓和螺母,螺栓穿插在两个通孔12内,由于第一连接杆13的直径小于第二连接杆14的直径,当拧紧螺母时,能够将第一缓冲板3和第二缓冲板4固定在第一连接杆13上,避免第一缓冲板3和第二缓冲板4发生松动;所述第一缓冲板3和第二缓冲板4上均设有若干漏水孔11,浓缩液和ro反渗透水的混合液能够通过漏水孔11。

当通过浓缩液进水管1的浓缩液与通过ro反渗透水进水管2的ro反渗透水混合之后,混合之后的液体作用在第一缓冲板3上,第一缓冲板3能够进一步对浓缩液和ro反渗透水进行混合,混合之后的通过第一缓冲板3的漏水孔11流出,设置的第二缓冲板4进一步再对混合液进行混合,之后再通过第二缓冲板4上的漏水孔11流出,最终充分混合之后的混合液通过出水管5流出。

以上所述的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有益效果进行了进一步详细说明,所应理解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而已,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