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浓缩转轮的冷热气体防泄漏腔室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2609145发布日期:2020-10-23 12:53阅读:142来源:国知局
用于浓缩转轮的冷热气体防泄漏腔室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浓缩转轮领域,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用于浓缩转轮的冷热气体防泄漏腔室结构。



背景技术:

浓缩转轮利用“吸附-脱附-冷却”三个分区循环运行模式,废气首先接触转轮的吸附区,有机组分被吸附到转轮小孔上,然后通过转轮的转动,吸附饱和的小孔转入面积较小的脱附区,由小流量的热风反吹脱附出高浓度废气,进入蓄热焚烧装置进行燃烧转化成二氧化碳及水蒸气排放至大气中,由此完成大风量最低浓度有机废气的浓缩过程;脱附干净的吸附载体转入冷却区,由空气冷却至室温,继续进入吸附阶段,如此持续循环工作。

现有授权公告号为cn208398095u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沸石浓缩转轮,包括:转轮、过滤器、焚烧炉;所述转轮的左侧设置有过滤器,且转轮与过滤器通过管道相连接;焚烧炉设置在转轮的上方,且焚烧炉通过脱附风机与转轮相连接;转轮架设置在转轮的外部,且转轮架与转轮通过转轴相连接;隔板设置在转轮架的上部中间位置,且隔板与转轮架通过焊接方式相连接;驱动电机设置在转轮架的左侧位置。

由于在浓缩工作过程中,冷却空气对转轮(即吸附轮饼)冷却后,吸附轮饼才具有吸附功能;同时,将冷却空气加热成热空气使才能反向对吸附在吸附轮饼上的有机组分进行脱附,形成热废气后将有机组分带走;而转轮不断转动才能使冷却空气和热空气不断接触转轮的不同位置,因此促使冷却气体、热空气和热废气尽可能通过转轮上自己的工作区域,不向其他区域泄漏,是提高浓缩转轮工作效率的重要工作。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浓缩转轮的冷热气体防泄漏腔室结构,在浓缩转轮的工作中,可以大大减少冷却气体、热空气和热废气的泄漏,提高浓缩转轮的工作效率。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用于浓缩转轮的冷热气体防泄漏腔室结构,包括隔离撑板、弧形封板和封腔板,所述隔离撑板包括第一撑板和第二撑板,所述弧形封板包括第一封板和第二封板,所述封腔板包括第一腔板和第二腔板,所述第一撑板有三个且固定设置在吸附轮饼轴向的一侧,三个所述第一撑板沿吸附轮饼的径向延伸且沿周向排列,所述第一封板有两个且分别设置在三个第一撑板沿吸附轮饼的径向两端,所述第一腔板设置在三个第一撑板沿吸附轮饼轴向远离吸附轮饼的一侧,所述第一撑板、第一封板和第一腔板形成相邻的扇形冷却腔室和排气腔室;所述第二撑板有两个且固定设置在吸附轮饼轴向的另一侧,两个所述第二撑板沿吸附轮饼的径向延伸且沿周向排列,所述第二封板有两个且分别设置在两个第二撑板吸附轮饼的径向两端,所述第二腔板设置在两个第二撑板沿吸附轮饼轴向远离吸附轮饼的一侧,所述第二撑板、第二封板和第二腔板形成加热腔室,所述冷却腔室和排气腔室远离吸附轮饼的一端分别连接冷气进管和废气排管,所述加热腔室内设置有加热装置,靠近所述吸附轮饼轮心的所述弧形封板与吸附轮饼之间设置有第一密封抵件,远离所述吸附轮饼轮心的所述弧形封板、隔离撑板与吸附轮饼之间设置有第二密封抵件。

通过采取上述技术方案,第一撑板、第一封板和第一腔板形成相邻的扇形冷却腔室和排气腔室,第二撑板、第二封板和第二腔板形成加热腔室后,随吸附轮饼的转动,冷却腔室内的冷却气体可以对冷却腔室相对的吸附轮饼区域进行冷却,冷却后的吸附轮饼离开冷却腔室后进入吸附区,即可对废气中的有机组分进行吸附,而冷却空气通过吸附轮饼后会进入加热腔室,加热装置对冷却空气加热后形成热空气,此时吸附有机组分的吸附轮饼区域转动进入排气腔室时,热空气会从加热腔室进入到排气腔室,从而热空气可以对吸附轮饼上的有机组分进行脱附,形成带有浓缩有机组分的热废气,从而实现对废气的连续吸附,而且由于第一密封件和第二密封件的设置,使得冷却腔室、排气腔室和加热腔室可以与吸附轮饼贴合滑动连接,在不影响吸附轮饼的转动的前提下,减少了冷却气体、热空气和热废气以及废气之间的相互渗透,从而提高了浓缩转轮的工作效率。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第一密封抵件包括密封滑板和密封抵条,所述密封滑板为环板且设置在吸附轮饼远离沸石块的轮心处,所述密封抵条设置在靠近吸附轮饼的轮心处的弧形封板上并与密封滑板滑移抵接。

通过采取上述技术方案,吸附轮饼的轮心处不会安装沸石,因此,直接利用密封滑板与密封抵条的抵紧滑移连接,可以很好地实现靠近吸附轮饼轮心处的弧形封板与吸附轮饼之间的密封连接,在吸附轮饼转动的过程中,密封抵条也不会刮伤沸石。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第二密封抵件包括密封气囊和柔性嵌毛,所述密封气囊设置在隔离撑板以及远离吸附轮饼轮心处的弧形封板上,所述密封气囊与吸附轮饼弹性抵接,所述柔性嵌毛设置在密封气囊远离隔离撑板的一侧。

通过采取上述技术方案,由于远离吸附轮饼轮心处的弧形封板以及隔离撑板在吸附轮饼转动过程中会接触到沸石,因此,本实用新型利用密封气囊与吸附轮饼进行弹性抵接,同时利用柔性绒毛进一步与吸附轮饼贴合,不仅可以实现冷却腔室、排气腔室和加热腔室相对密封,而且不会在吸附轮饼的转动过程中刮伤沸石。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密封气囊通过缓冲连管设置有弹性的缓冲气囊。

通过采取上述技术方案,密封气囊发生弹性形变的时候,内部的气体会对密封气囊产生压强作用,长时间过后,容易造成密封气囊的劳损,因此设置缓缓冲气囊,可以使得密封气囊中的一部分气体可以向缓冲气囊中过渡,减小气体对密封气囊的压强作用,增长密封气囊的使用寿命。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密封气囊通过通气管设置有柔性的警示气囊,所述警示气囊位于冷却腔室、排气腔室和加热腔室的外侧且远离吸附轮饼,所述通气管内设置有隔封件;当所述密封气囊正常工作时,所述隔封件封闭通气管,当所述密封气囊漏气时,所述隔封件失去封闭作用,所述警示气囊漏气。

通过采取上述技术方案,利用密封气囊与警示气囊间的压强差来作为开启隔封件的媒介,因此一旦密封气囊由于长时间受摩擦而损坏发生漏气,隔封件即失去封闭作用,通气管通气后,警示气囊也发生漏气,人们可以观察警示气囊的状态来判断密封气囊是否漏气。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隔封件包括限位块和封片,所述通气管内周壁上设置有矩形槽,所述封片有两个转动设置在矩形槽的相对侧壁上,所述限位块设置在矩形槽靠近警示气囊的一侧且与封片抵接;当所述密封气囊正常工作时,所述密封气囊和警示气囊之间的压强差将封片压在限位块上,两所述封片封闭通气管。

通过采取上述技术方案,在密封气囊正常工作的时候,密封气囊中的压强始终大于警示气囊中的压强,因此封片可以压在限位块上来封闭通气管;而一旦密封气囊发生泄漏,会导致警示气囊中的压强大于密封气囊中的压强,使得封片转动远离限位块,从而警示气囊泄气而发生变形,提醒人们密封气囊发生漏气。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限位块朝向封片的一端凹陷设置有让位槽,所述让位槽槽壁与封片之间连接有弹性拉绳;当所述弹性拉绳处于自然状态时,所述弹性拉绳位于让位槽内,所述封片封闭通气管。

通过采取上述技术方案,为了防止封片意外离开限位块,而使密封气囊密封中的气体进入到警示气囊中,造成密封气囊密封性降低,利用弹性拉绳的拉力可以有效提高封片在限位块上抵接的稳定性,而且密封气囊发生泄气的时候,密封气囊和警示气囊之间的压强差可以克服弹性拉绳的弹力,从而不会影响到警示气囊的正常工作。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密封气囊靠近隔离撑板的一侧设置有连接弧板,所述连接弧板远离密封气囊的一端设置有凵字型的连板,所述连板的相对内侧壁通过螺栓贴合设置在隔离撑板的端壁上和远离吸附轮饼轮心处的弧形封板端壁上。

通过采取上述技术方案,连板在隔离撑板的端壁上和远离吸附轮饼轮心处的弧形封板端壁上的可拆卸连接,可以方便对密封气囊的更换,而且连接弧板的弧形面与密封气囊的外壁配合,减小密封气囊形变过程中受到的局部压强。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第一密封件的设置,利用密封滑板与密封抵条的抵紧滑移连接,可以很好地实现靠近吸附轮饼轮心处的弧形封板与吸附轮饼之间的密封连接,而且在吸附轮饼转动的过程中,密封抵条不会刮伤沸石;同时,第二密封件的设置,利用密封气囊与吸附轮饼进行弹性抵接,同时利用柔性绒毛进一步与吸附轮饼贴合,第一密封件和第二密封件配合,不仅可以实现冷却腔室、排气腔室和加热腔室相对密封,而且不会在吸附轮饼的转动过程中刮伤沸石。

2.本实用新型中警示气囊的设置,利用密封气囊与警示气囊间的压强差来作为开启隔封件的媒介,使得人们可以直观地观察警示气囊的状态来判断密封气囊是否漏气。

附图说明

图1为用以体现本实用新型中第一撑板结构的示意图。

图2为用以体现本实用新型中第二撑板结构的示意图。

图3为用以体现本实用新型中冷气进管和排气腔室结构的示意图。

图4为用以体现本实用新型中加热腔室结构的示意图。

图5为用以体现本实用新型中第二密封抵件结构的局部剖视图。

图6为图5中a处的放大图。

附图标记:1、隔离撑板;11、第一撑板;111、冷却腔室;1111、冷气进管;112、排气腔室;1121、废气排管;12、第二撑板;121、加热腔室;1211、加热装置;2、弧形封板;21、第一封板;22、第二封板;3、封腔板;31、第一腔板;32、第二腔板;4、吸附轮饼;5、第一密封抵件;51、密封滑板;52、密封抵条;6、第二密封抵件;61、密封气囊;611、缓冲气囊;612、缓冲连管;613、警示气囊;614、通气管;615、隔封件;6151、限位块;6152、封片;6153、矩形槽;6154、让位槽;6155、弹性拉绳;62、柔性嵌毛;7、连接弧板;71、连板。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实施例: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用于浓缩转轮的冷热气体防泄漏腔室结构,如图1和图3所示,包括隔离撑板1、弧形封板2和封腔板3,隔离撑板1包括第一撑板11和第二撑板12(见图2),弧形封板2包括第一封板21和第二封板22(见图2),封腔板3包括第一腔板31和第二腔板32(见图2),在本实施例中,第一撑板11有三个且固定设置在吸附轮饼4轴向的一侧,三个第一撑板11沿吸附轮饼4的径向延伸且沿周向排列,第一封板21有两个且分别设置在三个第一撑板11沿吸附轮饼4的径向两端,第一腔板31设置在三个第一撑板11沿吸附轮饼4轴向远离吸附轮饼4的一侧,第一撑板11、第一封板21和第一腔板31形成相邻的扇形冷却腔室111和排气腔室112,同时,冷却腔室111和排气腔室112远离吸附轮饼4的一端分别连接冷气进管1111和废气排管1121,而吸附轮饼4远离冷却腔室111和排气腔室112的位置为吸附区;靠近吸附轮饼4轮心的第一封板21与吸附轮饼4之间设置有第一密封抵件5,远离吸附轮饼4轮心的第一封板21、第一撑板11与吸附轮饼4之间设置有第二密封抵件6,从而提高冷却腔室111和排气腔室112与吸附轮饼4之间的密封性,减小废气、冷却气体和热废气的泄漏和相互影响。

本实施例中,如图2和图4所示,第二撑板12有两个且固定设置在吸附轮饼4轴向远离第一撑板11的一侧,两个第二撑板12沿吸附轮饼4的径向延伸且沿周向排列,第二封板22有两个且分别设置在两个第二撑板12沿吸附轮饼4的径向两端,第二腔板32设置在两个第二撑板12沿吸附轮饼4轴向远离吸附轮饼4的一侧,第二撑板12、第二封板22和第二腔板32形成加热腔室121,加热腔室121内设置有加热装置1211,靠近吸附轮饼4轮心的第二封板22与吸附轮饼4之间也设置有第一密封抵件5,远离吸附轮饼4轮心的第二封板22、第二撑板12与吸附轮饼4之间也设置有第二密封抵件6,从而提高加热腔室121与吸附轮饼4之间的密封性,减小热空气和已被吸附的废气的泄漏和相互影响。同时在本实施例中,以附图1为基准,吸附轮饼4沿逆时针转动,冷却空气通过冷气进管1111进入冷却腔室111后,通过吸附轮饼4进入加热腔室121中,被加热装置1211加热后变成热空气,热空气会通过吸附轮饼4进入排气腔室112中;因此废气通过吸附轮饼4的吸附后,有机组分会被吸附在吸附轮饼4上,而吸附有有机组分的吸附轮饼4区域会进入排气腔室112的区域,从而热空气经过排气腔室112相对的吸附轮饼4区域时,可以将有机组分脱附下来形成热废气,然后热废气会经过废气排管1121排走,然后脱附的吸附轮饼4区域会进入到冷却腔室111中被冷却空气冷却,然后进入到吸附区继续工作,如此循环,实现对废气中有机组分的去除。

如图2和图3所示,第一密封抵件5包括密封滑板51和密封抵条52,密封滑板51为环板且设置在吸附轮饼4远离沸石块的轮心处,密封抵条52则设置在靠近吸附轮饼4的轮心处的第一封板21和第二封板22上,同时在吸附轮饼4的转动过程中,密封抵条52会与密封滑板51滑移抵接,实现冷却腔室111、排气腔室112和加热腔室121位于吸附轮饼4轮心位置处的相对密封。

如图3和图4所示,第二密封抵件6包括密封气囊61和柔性嵌毛62,密封气囊61的安装端设置有连接弧板7(见图5),连接弧板7的弧面与密封气囊61连接,而连接弧板7远离密封气囊61的一端设置有凵字型的连板71,连板71的相对内侧壁则通过螺栓贴合设置在第一撑板11、第二撑板12以及远离吸附轮饼4轮心处的第一封板21和远离吸附轮饼4轮心处的第二封板22的端壁上,柔性嵌毛62则设置在密封气囊61远离连接弧板7的一侧;在吸附轮饼4的转动过程中,柔性嵌毛62抵在吸附轮饼4上的同时,密封气囊61与吸附轮饼4弹性抵接,从而实现冷却腔室111、排气腔室112和加热腔室121远离吸附轮饼4轮心位置处的相对密封。

如图5所示,为了降低密封气囊61由于弹性形变而发生的劳损,密封气囊61通过缓冲连管612设置有弹性的缓冲气囊611,一旦密封气囊61发生压缩,密封气囊61中一部分的气体会进入到缓冲气囊611中,以减小密封气囊61受到的气体压强作用。

而且如图5所示,在本实施例中,密封气囊61通过通气管614设置有柔性的警示气囊613,警示气囊613位于冷却腔室111、排气腔室112和加热腔室121的外侧且远离吸附轮饼4,通气管614内设置有隔封件615;在密封气囊61正常工作时,密封气囊61和警示气囊613间的压强差促使隔封件615封闭通气管614,一旦密封气囊61磨损漏气,密封气囊61和警示气囊613间的压强差发生改变,隔封件615失去封闭作用,警示气囊613漏气而发生变形,可以提示人们密封气囊61发生损坏需要维修或更换。

如图6所示,隔封件615包括限位块6151和封片6152,通气管614内周壁上设置有矩形槽6153,封片6152有两个转动设置在矩形槽6153的相对侧壁上,限位块6151设置在矩形槽6153靠近警示气囊613的一侧且与封片6152抵接,而且限位块6151朝向封片6152的一端凹陷设置有让位槽6154,让位槽6154槽壁与封片6152之间连接有弹性拉绳6155;在密封气囊61正常工作时,密封气囊61的压强大于警示气囊613的压强,同时受到弹性拉绳6155的拉力,封片6152抵在限位块6151上,弹性拉绳6155位于让位槽6154内,封片6152对通气管614实现封闭;而一旦密封气囊61发生漏气,密封气囊61的压强会下与警示气囊613中的压强,密封气囊61和警示气囊613间的压强差克服弹性拉绳6155的弹力,封片6152远离限位块6151转动,封片6152打开通气管614,警示气囊613漏气而发生变形,可以提示人们密封气囊61发生损坏需要维修或更换。

工作原理:

在吸附轮饼4的转动过程中,密封抵条52会与密封滑板51滑移抵接,实现冷却腔室111、排气腔室112和加热腔室121位于吸附轮饼4轮心位置处的相对密封,柔性嵌毛62抵在吸附轮饼4上的同时,密封气囊61与吸附轮饼4弹性抵接,从而实现冷却腔室111、排气腔室112和加热腔室121远离吸附轮饼4轮心位置处的相对密封;两者相互配合,实现冷却腔室111、排气腔室112和加热腔室121与吸附轮饼4间的相对密封,在浓缩转轮的工作中,可以大大减少冷却气体、热空气和热废气的泄漏,提高浓缩转轮的工作效率。

本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的解释,其并不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在阅读完本说明书后可以根据需要对本实施例做出没有创造性贡献的修改,但只要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内都受到专利法的保护。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