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往复式切药机的进料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2415250发布日期:2020-10-02 08:41阅读:253来源:国知局
一种往复式切药机的进料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制药设备技术领域,更具体的说,涉及一种往复式切药机的进料装置。



背景技术:

在对草药植物进行提取的过程需要对植物进行粉碎、切割,这就需要用到切药机,通过使用切药机可以大大提高药物切碎效率,但是现有的切药机设备自动化程度低,且对植物进行切割后所得到的切碎原料不够均匀,这就给药物的商业化生产过程带来一定的麻烦。

目前,现有技术中,在授权公告号为cn207027615u的一篇中国专利文件中,记载了一种全自动往复式切药机,该切药机包括刀架体和输送链,刀架体的上方固定安装有叉架和切割刀片,在刀架体的底端固定安装有偏心机构,偏心机构的正面还安装有甩心盘和偏心轮,在偏心机构的底端固定安装有电动机,且电动机通过安装在其外侧的三角胶带与偏心机构固定连接,在电动机的外表面还固定安装有密封外壳;输送链通过安装在其前后位置的支撑架固定安装在刀架体的上方,在输送链的右侧固定安装有进料盘,输送链的左侧固定安装有出料槽和曲柄连接机构,在输送链的内部固定安装有五星轮和滚子,偏心机构旋转带动五星轮间歇性转动,使上下输送链同步间歇转动,从而将处于输送链间的物料送至刀门。

但是,有些药材黏性较大或者带有根须,该种药材进入上下输送链时,药材易堵在上下输送链的进口处,影响后续药材的进入,而现有技术在清理间隙堵塞时,需要顺着间隙将堵塞物移出,清理过程很麻烦。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往复式切药机的进料装置,该进料装置设置可改变与下输送带之间夹角的上输送带,当药材堵塞上输送带和下输送带进口时,通过改变上输送带和下输送带之间的夹角,使堵塞进口的药材易于清理。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往复式切药机的进料装置,包括下输送带、上输送带、第一安装板、第二安装板和安装柱,所述下输送带包括第一花棘轴、第一从动辊和主动链圈,所述上输送带包括第二花棘轴、第二从动辊、从动链圈和转动组件,所述第一安装板有两块,所述第一花棘轴和第二花棘轴分别固定安装在两块第一安装板之间且第一花棘轴位于第二花棘轴下方,所述第二安装板有两块,所述第一从动辊通过轴承转动连接在两块第二安装板之间,所述主动链圈套设在第一花棘轴和第一从动辊上,所述转动组件包括转动板和固定柱,所述转动板有两块且相对设置,所述第二从动辊固定安装在两块转动板之间,两块所述第一安装板相对内侧面与第二花棘轴连接的位置固定设置有安装座,所述转动板与安装座转动配合,所述第一安装板和安装柱上固定设置有放置板,所述安装柱上设置有将转动板固定在放置板上的限位组件。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上输送带是由第二花棘轴、第二从动轴、从动链圈和转动组件组成的,转动板与安装座转动配合,上输送带以安装座为轴转动,当药材堵塞上输送带和下输送带进口时,通过转动上输送带,使上输送带和下输送带之间的夹角增大,使被夹在上输送带和下输送带之间的药材不再被夹持,便于操作者对药材的清理,其实用性好,易于推广应用,具有较大的价值。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转动板远离第二从动辊的一端设置有转动槽,所述安装座侧面开设有卡接槽,所述转动槽与卡接槽卡接配合且与卡接槽转动配合。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上输送带两端的两块转动板分别与安装座侧面的卡接槽相匹配,通过转动槽与卡接槽卡接配合且与卡接槽转动配合,转动板实现了与安装座之间的转动配合,进而实现了上输送带与下输送带之间夹角的改变。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转动板远离转动槽的一端开设有调节口,所述第二从动辊两端分别位于在两个转动板的调节口内,所述转动板设置有调节口的一端端部设置有调节凸起,所述调节凸起上开设有调节孔,所述调节孔与调节口连通,所述调节孔内螺纹连接有调节螺栓,所述第二从动辊两端侧面开设有安装孔,所述调节螺栓穿过调节孔进入调节口后与安装孔螺纹连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上输送带处理不同药材从动链圈的松紧程度要求是不同的,当上输送带过松/过紧时,通过调整调节螺栓使第二从动辊和第二花棘轴之间的距离增大/减小,进而使上输送带变紧/变松。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两个所述转动板之间固定设置有承载板。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药材在经过上输送带时会有一些碎屑落入从动链圈内部,碎屑会影响齿轮与从动链圈之间的啮合,转动板之间通过设置承载板,落入从动链圈内部的碎屑会落在承载板上,承载板的存在减少了落在从动链圈内圈上的碎屑。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调节口和转动槽之间开设有清理口,所述清理口位于承载板上方。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清理口的存在使操作者不必拆卸上输送带,直接在从动链圈侧面对落在承载板上的碎屑进行清理,该方案节省了清理时间。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限位组件包括旋钮和限位片,所述安装柱顶端设置有限位孔,所述限位片上设置有与限位孔匹配的通孔,所述旋钮穿过通孔后与限位孔螺纹配合,当转动板位于放置板上时,所述限位片位于转动板上方。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将输送带放下使转动板放置在放置板上,将限位片转动至转动板上方拧紧旋钮,转动板被固定在放置板上;当需要转动转动板时,拧松旋钮使限位片可绕着旋钮转动,转动限位片使限位片从放置板上方移开,转动板则可绕着安装座转动。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安装柱远离第一安装板的一侧设置有保护架。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操作者有时喜欢将药材直接塞至上输送带和下输送带之间,操作不当很容易对操作者的手掌造成伤害,保护架的存在减小了操作者手掌进入上输送带和下输送带之间的可能性,该方案增加了进料装置的安全性。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放置板顶面与主动链圈顶面呈一定夹角。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放置板顶面与主动链圈顶面呈一定夹角,则放置在放置板上的转动板与主动链圈顶面呈一定夹角,也即上输送带与下输送带之间呈一定夹角,此时上输送带和下输送带进口大于出口,该方案对药材的进入提供方便。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上输送带是由第二花棘轴、第二从动轴、从动链圈和转动组件组成的,转动板与安装座转动配合,上输送带以安装座为轴转动,当药材堵塞上输送带和下输送带进口时,通过转动上输送带,使上输送带和下输送带之间的夹角增大,使被夹在上输送带和下输送带之间的药材不再被夹持,便于操作者对药材的清理,其实用性好,易于推广应用,具有较大的价值。

2.上输送带两端的两块转动板分别与安装座侧面的卡接槽相匹配,通过转动槽与卡接槽卡接配合且与卡接槽转动配合,转动板实现了与安装座之间的转动配合,进而实现了上输送带与下输送带之间夹角的改变。

3.上输送带处理不同药材从动链圈的松紧程度要求是不同的,当上输送带过松/过紧时,通过调整调节螺栓使第二从动辊和第二花棘轴之间的距离增大/减小,进而使上输送带变紧/变松。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施例的局部爆炸示意图。

附图标记:1、下输送带;1.1、第一花棘轴;1.2、第一从动辊;1.3、主动链圈;2、上输送带;2.1、第二花棘轴;2.2、第二从动辊;2.3、从动链圈;3、转动组件;3.1、转动板;3.2、固定柱;3.3、清理口;3.4、调节口;3.5、调节凸起;3.6、调节孔;3.7、调节螺栓;3.8、安装孔;3.9、转动槽;3.10、承载板;4、传动轮组;4.1、第一传动轮;4.2、第二传动轮;4.3、第三传动轮;5、放置板;5.1、倾斜部;5.2、连接部;6、限位组件;6.1、旋钮;6.2、限位片;6.3、通孔;7、第一安装板;8、安装架;9、第二安装板;10、安装柱;11、五星轮;12、安装座;13、卡接槽;14、保护架;15、限位孔;16、棘齿;17、传动轴。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一种往复式切药机的进料装置,如图1所示,包括上输送带2、下输送带1,药材经下输送带1传动至下输送带1靠近上输送带2的一端,药材经上输送带2和下输送带1之间压紧后送入刀门进行切药。

如图1所示,进料装置一端设置有两块第一安装板7,两块第一安装板7相对设置,进料装置另一端设置有呈倒u形的安装架8,安装架8上方相对设置有两块第二安装板9,进料装置设置有两根安装柱10,两根安装柱10相对设置,安装柱10位于第一安装板7和安装架8之间且靠近第一安装板7的位置。

如图1和图2所示,下输送带1包括第一花棘轴1.1、第一从动辊1.2和主动链圈1.3,第一花棘轴1.1通过轴承转动设置在两块第一安装板7之间,第一从动辊1.2通过轴承转动设置在两块第二安装板9之间,第一花棘轴1.1和第一从动辊1.2平行设置,第一花棘轴1.1上设置有棘齿16,主动链圈1.3套设在第一花棘轴1.1第一从动辊1.2上,主动链圈1.3由不锈钢坦克链制成,第一花棘轴1.1上的棘齿16与主动链圈1.3内圈啮合。

如图1和图2所示,上输送带2包括第二花棘轴2.1、第二从动辊2.2、转动组件3和从动链圈2.3,从动链圈2.3由不锈钢坦克链制成,转动组件3包括两块转动板3.1、两根固定柱3.2和承载板3.10,两块转动板3.1相对设置,两根固定柱3.2和承载板3.10均固定安装在两块转动板3.1之间,承载板3.10位于固定柱3.2下方,转动板3.1上开设有清理口3.3,清理口3.3位于两根固定柱3.2之间且位于承载板3.10上方,当有药材残渣自从动链圈2.3的间隙内落入从动链圈2.3内侧时,承载板3.10承接药渣,操作人员从清理口3.3对承载板3.10上的药渣进行清理。

如图1和图2所示,两块转动板3.1同端相对设置有调节口3.4,第二从动辊2.2两端分别安装在两个调节口3.4内,转动板3.1设置有调节口3.4的一端端部设置有调节凸起3.5,调节凸起3.5上开设有调节孔3.6,调节孔3.6与调节口3.4连通,调节孔3.6内螺纹连接有调节螺栓3.7,第二从动辊2.2两端侧面开设有安装孔3.8,调节螺栓3.7穿过调节孔3.6进入调节口3.4后与安装孔3.8螺纹连接。

如图1和图2所示,转动板3.1远离第二从动辊2.2的一端端部向内凹陷有转动槽3.9,第二花棘轴2.1通过轴承转动设置在两块第一安装板7之间,第二花棘轴2.1位于第一花棘轴1.1上方且与第一花棘轴1.1平行设置,两块第一安装板7相对内侧面与第二花棘轴2.1连接的位置均固定设置有呈柱状的安装座12,安装座12侧面开设有环形卡接槽13,转动板3.1通过转动槽3.9与卡接槽13的卡接配合绕安装座12转动,第二花棘轴2.1和第二从动辊2.2平行,第二花棘轴2.1上设置有棘齿16,第二花棘轴2.1与从动链圈2.3内圈啮合,第二从动辊2.2辊筒与从动链圈2.3抵触且和第二从动辊2.2辊芯通过轴承转动连接。

如图1和图2所示,两块第一安装板7相背离侧面上分别设置有五星轮11和传动轮组4,传动轮组4包括自下而上依次排列的第一传动轮4.1、第二传动轮4.2和第三传动轮4.3,下输送带1下方设置有传动轴17,传动轴17与第一花棘轴1.1平行,传动轴17两端分别与两块第一安装板7通过轴承转动连接,传动轴17两端穿过第一安装板7分别与五星轮11和第一传动轮4.1连接,第一花棘轴1.1和第二花棘轴2.1靠近第一传动轮4.1的一端穿过该端部处的第一安装板7分别与第二传动轮4.2和第三传动轮4.3连接,第一传动轮4.1与第二传动轮4.2啮合,第二传动轮4.2和第三传动轮4.3啮合。

如图1和图2所示,位于同一侧的第一安装板7和安装柱10朝向上输送带2的一面固定设置有放置板5,工作时转动板3.1放置在放置板5上,放置板5整体呈l状,放置板5包括一体成型的倾斜部5.1和连接部5.2,倾斜部5.1形状呈梯形,放置板5放置在倾斜部5.1上时,上输送带2与下输送带1之间形成一夹角,该夹角便于药材进入上输送带2和下输送带1之间。

如图1和图2所示,安装柱10远离第一安装板7的一侧设置有保护架14,安装柱10顶端设置限位组件6,限位组件6包括旋钮6.1和限位片6.2,安装柱10顶端设置有限位孔15,限位片6.2上设置有与限位孔15匹配的通孔6.3,旋钮6.1穿过通孔6.3后与限位孔15螺纹配合,通孔6.3位于限位片6.2一侧,当放置板5放置在倾斜部5.1上时,拧松旋钮6.1使限位片6.2可绕着旋钮6.1转动,将限位片6.2转动至放置板5上方拧紧旋钮6.1,此时放置板5被限位片6.2挡住无法绕安装座12转动。

本实施例工作原理如下:

当五星轮11转动时,五星轮11通过第一传动轮4.1依次带动第二传动轮4.2和第三传动轮4.3,第二传动轮4.2和第三传动轮4.3依次带动第一花棘轴1.1、第二花棘轴2.1反向转动,第一花棘轴1.1和第二花棘轴2.1反向转动带动主动链圈1.3和从动链圈2.3反向转动,下输送带1上放置的药材随五星轮11的转动朝上输送带2一端间歇式移动。

切药过程中若有药材卡在上输送带2和下输送带1的夹角处,关停切药机,拧松旋钮6.1使限位片6.2可绕着旋钮6.1转动,转动限位片6.2使限位片6.2从转动板3.1上方移开,转动上输送带2,使上输送带2和下输送带1之间的夹角增大,将卡在上输送带2和下输送带1之间的药材取出,然后将上输送带2放下使转动板3.1放置在倾斜部5.1上,将限位片6.2转动至转动板3.1上方拧紧旋钮6.1,开启切药机继续切药即可。

本具体实施方式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的解释,其并不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在阅读完本说明书后可以根据需要对本实施例做出没有创造性贡献的修改,但只要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内都受到专利法的保护。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