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石墨烯的制备用搅拌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3086893发布日期:2020-11-27 10:57阅读:106来源:国知局
一种石墨烯的制备用搅拌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石墨烯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石墨烯的制备用搅拌装置。



背景技术:

石墨烯是一种由碳原子组成六角型呈蜂巢晶格的平面薄膜,只有一个碳原子厚度的二维材料,石墨烯是世上最薄却也是最坚硬的纳米材料,它几乎是完全透明的,导热系数高于碳纳米管和金刚石,常温下其电子迁移率超过比纳米碳管或硅晶体高,而电阻率比铜或银更低,墨烯适合用来制造透明触控屏幕、光板、甚至是太阳能电池。

在石墨烯的制备过程中,经常使用热溶剂法,热溶剂法是指在特制的密闭反应器中,采用有机溶剂作为反应介质通过把反应体系加热至临界温度或接近临界温度,在反应体系中自身产生高压而进行材料制备的一种有效方法,目前,现有的石墨烯制备装置由于结构简单,在对石墨烯进行生产的过程中,不便于对物料进行混合,混合方式单一,从而造成了反应效率较低,反应时间长,降低了工作效率。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由于对无聊的混合不充分,从而造成反映效率低”的缺陷,从而提出一种石墨烯的制备用搅拌装置。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石墨烯的制备用搅拌装置,包括工作台与壳体,所述壳体内设有加热板,所述壳体上固定连接有进料斗,所述壳体上固定连接有进液管,所述壳体上设有电机,所述电机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套筒,所述套筒内滑动连接有连接杆,所述连接杆远离套筒一端固定连接有螺纹杆,所述螺纹杆上固定连接有螺旋叶片,所述螺纹杆远离连接杆一端螺纹连接有螺纹套,所述螺纹套贯穿固定连接在壳体上并延伸至工作台,所述壳体底侧对称出料管,所述出料管贯穿固定连接在工作台上,所述出料管上设有出料阀,所述工作台与壳体之间固定连接有支撑板,所述工作台底部对称固定连接有支撑腿。

优选的,所述进料斗上铰连接有盖体,所述盖体材质为金属材质。

优选的,所述进液管上设有进液阀,所述进液阀上设有上设有防滑纹路。

优选的,所述螺旋叶片上设有若干个通孔,所述通孔直径大小为1mm-3mm。

优选的,所述壳体底部对称固定连接有导流板,所述导流板呈倾斜设置。

优选的,所述连接杆截面为矩形,所述连接杆与套筒间隙配合。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使用该装置时,首先打开盖体,通过进料斗对壳体内部进行添加物料,随后通过进液管对壳体内部添加有机溶剂,随后启动加热板同时启动电机,使得套筒随着电机的转动而转动,带动连接杆一起转动,使得螺纹杆发生转动,使得螺旋叶片发生转动,同时螺纹杆的转动与螺纹套相配合,使螺纹杆向下运动,带动螺旋叶片向下运动,随后控制电机反转,使得螺纹杆转动同时向上移动,带动螺旋叶片向上运动,对物料和有机溶剂进行充分搅拌,提高其反映效率,降低了反应时间,提高了工作效率。

2、待物料与有机溶剂反应完全后,工作人员拧动出料阀,使得反应后的物料顺着导流板,通过出料管流出,工作人员在出料管出口处对物料进行收集,提高了工作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石墨烯的制备用搅拌装置的正面结构示意图;

图2为套筒截面图。

图中:1、工作台;2、支撑腿;3、壳体;4、加热板;5、进料斗;6、进液管;7、电机;8、套筒;9、连接杆;10、螺旋叶片;11、螺纹套;12、导流板;13、出料管;14、出料阀;15、支撑板;16、螺纹杆。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前”、“后”、“左”、“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参照图1-2,一种石墨烯的制备用搅拌装置,包括工作台1与壳体3,壳体3内设有加热板4,壳体3上固定连接有进料斗5,进料斗5上铰连接有盖体,盖体材质为金属材质,使得工作人员方便打开盖体,通过进料斗5对壳体内进行物料的添加,壳体3上固定连接有进液管6,进液管6上设有进液阀,进液阀上设有上设有防滑纹路,方便工作人员通过进液阀对反应溶液的添加量进行控制。

壳体3上设有电机7,电机7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套筒8,套筒8内滑动连接有连接杆9,连接杆9截面为矩形,连接杆9与套筒8间隙配合,使得套筒8转动能够带动矩形杆一起转动,连接杆9远离套筒8一端固定连接有螺纹杆16,螺纹杆16上固定连接有螺旋叶片10,螺旋叶片10上设有若干个通孔,通孔直径大小为1mm-3mm,使得该装置在搅拌时液体能够通过通孔进行流通,提高搅拌效率。

螺纹杆16远离连接杆9一端螺纹连接有螺纹套11,螺纹套11贯穿固定连接在壳体3上并延伸至工作台1,壳体3底部对称固定连接有导流板12,导流板12呈倾斜设置,使得充分反应后的物料能够随着导流板12通过出料管13流出,壳体3底侧对称出料管13,出料管13贯穿固定连接在工作台1上,出料管13上设有出料阀14,工作台1与壳体3之间固定连接有支撑板15,工作台1底部对称固定连接有支撑腿2。

本实用新型中,使用者使用该装置时,首先打开盖体,通过进料斗5对壳体3内部进行添加物料,随后通过进液管6对壳体3内部添加有机溶剂,随后启动加热板4同时启动电机7,使得套筒8随着电机7的转动而转动,带动连接杆9一起转动,使得螺纹杆16发生转动,使得螺旋叶片10发生转动,同时螺纹杆16的转动与螺纹套11相配合,使螺纹杆16向下运动,带动螺旋叶片10向下运动,随后控制电机7反转,使得螺纹杆16转动同时向上移动,带动螺旋叶片10向上运动,对物料和有机溶剂进行充分搅拌,待物料与有机溶剂反应完全后,工作人员拧动出料阀14,使得反应后的物料顺着导流板12,通过出料管13流出,工作人员在出料管13出口处对物料进行收集。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及其实用新型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技术特征:

1.一种石墨烯的制备用搅拌装置,包括工作台(1)与壳体(3),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3)内设有加热板(4),所述壳体(3)上固定连接有进料斗(5),所述壳体(3)上固定连接有进液管(6),所述壳体(3)上设有电机(7),所述电机(7)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套筒(8),所述套筒(8)内滑动连接有连接杆(9),所述连接杆(9)远离套筒(8)一端固定连接有螺纹杆(16),所述螺纹杆(16)上固定连接有螺旋叶片(10),所述螺纹杆(16)远离连接杆(9)一端螺纹连接有螺纹套(11),所述螺纹套(11)贯穿固定连接在壳体(3)上并延伸至工作台(1),所述壳体(3)底侧对称出料管(13),所述出料管(13)贯穿固定连接在工作台(1)上,所述出料管(13)上设有出料阀(14),所述工作台(1)与壳体(3)之间固定连接有支撑板(15),所述工作台(1)底部对称固定连接有支撑腿(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石墨烯的制备用搅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料斗(5)上铰连接有盖体,所述盖体材质为金属材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石墨烯的制备用搅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液管(6)上设有进液阀,所述进液阀上设有上设有防滑纹路。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石墨烯的制备用搅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螺旋叶片(10)上设有若干个通孔,所述通孔直径大小为1mm-3mm。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石墨烯的制备用搅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3)底部对称固定连接有导流板(12),所述导流板(12)呈倾斜设置。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石墨烯的制备用搅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杆(9)截面为矩形,所述连接杆(9)与套筒(8)间隙配合。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石墨烯的制备用搅拌装置,包括工作台与壳体,所述壳体上设有电机,所述电机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套筒,所述套筒内滑动连接有连接杆,所述连接杆远离套筒一端固定连接有螺纹杆,所述螺纹杆上固定连接有螺旋叶片,所述螺纹杆远离连接杆一端螺纹连接有螺纹套,所述螺纹套贯穿固定连接在壳体上并延伸至工作台,所述工作台与壳体之间固定连接有支撑板。本实用新型通过进料斗添加物料,通过进液管添加有机溶剂,随后启动加热板同时启动电机,使得套筒随着电机的转动而转动,使得螺旋叶片发生转动,使螺纹杆向下运动,随后控制电机反转,使得螺纹杆转动同时向上移动,带动螺旋叶片向上运动。

技术研发人员:李金英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郑州颂旗来商贸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0.02.26
技术公布日:2020.11.2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