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粉状活性炭卧式挤出造粒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3191548发布日期:2020-12-04 16:05阅读:427来源:国知局
一种粉状活性炭卧式挤出造粒机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活性炭制造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粉状活性炭卧式挤出造粒机。



背景技术:

由于活性炭具备化学性质稳定,机械强度高,耐酸、耐碱、耐热,不溶于水与有机溶剂,且可以再生使用的优点,已经广泛地应用于化工、环保、食品加工、冶金、药物精制、军事化学防护等各个领域。

目前,改性活性炭被广泛用于污水处理、大气污染防治等领域,在治理环境污染方面越来越显示出其诱人的美好前景。粉末活性炭再生后需要加工成粒状,但是目前市场上缺少活性炭造粒设备,一般采用通用的造粒设备,显然的,通用造粒设备用于活性炭生产工业中有许多不尽完善的地方。活性炭所需要的成品一般是颗粒状,生产加工之后一般采用挤条的方式进行成型处理,目前很少有完全适应活性炭的生产方式和性质的造粒设备,导致造粒效率低,合格率低下,需要反复进行研磨再进行造粒的过程。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缺陷,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效率高的粉状活性炭卧式挤出造粒机。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粉状活性炭卧式挤出造粒机,包括设置于底座上的驱动装置、挤出装置和连接装置;

所述驱动装置包括液压油缸、油缸前挡板、油缸后挡板和油缸拉杆,所述油缸前挡板设置于液压油缸的前端,所述油缸后挡板设置于液压油缸的后端,所述油缸拉杆穿设于油缸前挡板和油缸后挡板之间,所述液压油缸的活塞杆穿过油缸前挡板;

所述挤出装置包括挤压缸、挤压杆、挤压前挡板、挤压后挡板和挤压拉杆,所述挤压缸一端顶部设置有进料口,另一端设置有出料口,所述挤压杆的一端滑动连接于挤压缸内,所述挤压后挡板设置于挤压缸靠近挤压杆的一端,所述挤压前挡板设置于挤压的出料口一端,所述挤压前挡板上设置有造粒挡板,所述造粒挡板与挤压缸的轴线相互垂直;

所述连接装置设置于油缸前挡板和挤压后挡板之间,所述液压油缸的活塞杆通过连接装置控制挤压杆于挤压缸内往复运动。

其中,所述连接装置包括导向杆、导向连接板和连接座,所述导向杆为多个且平行设置,多个所述导向杆的两端分别固定连接油缸前挡板和挤压后挡板,所述导向连接板套设于导向杆上并与导向杆滑动连接,所述导向连接板靠近活塞杆的一侧设置有连接座,所述连接座与活塞杆固定连接,所述导向连接板靠近挤压缸的一侧通过螺栓与挤压杆固定连接。

其中,所述导向连接板上固定设置有多个铜套,所述导向连接板通过铜套滑动套设于导向杆上。

其中,所述挤压前挡板上固定设置有压板,所述压板连接于挤压造粒板远离挤压缸的一侧。

其中,所述挤压造粒板上设置有多个造粒孔,所述挤压造粒板经过镜面处理。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粉状活性炭卧式挤出造粒机,以挤条的方式进行成型造粒处理,更适用于粉状活性炭的加工处理,使用连接装置将液压油缸和挤压缸分开连接,不仅避免互相影响,导致造粒效率低,而且大大提升颗粒活性炭的合格率,结构简单,易于操作,大大减小了人力成本;且结构简单,造粒完成的活性炭均匀密实,设备一体化程度高,设备占地面面积缩小,适合大范围推广。

附图说明

图1所示为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的粉状活性炭卧式挤出造粒机的结构示意图;

标号说明:

1、底座;

2、驱动装置;21、液压油缸;22、油缸前挡板;23、油缸后挡板;24、油缸拉杆;

3、挤出装置;31、挤压缸;311、进料口;32、挤压杆;33、挤压前挡板;331、造粒挡板;332、压板;34、挤压后挡板;35、挤压拉杆;

4、连接装置;41、导向杆;42、导向连接板;43、连接座;44、铜套。

具体实施方式

为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内容、所实现目的及效果,以下结合实施方式并配合附图予以说明。

请参照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粉状活性炭卧式挤出造粒机,包括设置于底座1上的驱动装置2、挤出装置3和连接装置4;

所述驱动装置2包括液压油缸21、油缸前挡板22、油缸后挡板23和油缸拉杆24,所述油缸前挡板22设置于液压油缸21的前端,所述油缸后挡板23设置于液压油缸21的后端,所述油缸拉杆24穿设于油缸前挡板22和油缸后挡板23之间,所述液压油缸21的活塞杆穿过油缸前挡板22;

所述挤出装置3包括挤压缸31、挤压杆32、挤压前挡板33、挤压后挡板34和挤压拉杆35,所述挤压缸31一端顶部设置有进料口311,另一端设置有出料口,所述挤压杆32的一端滑动连接于挤压缸31内,所述挤压后挡板34设置于挤压缸31靠近挤压杆32的一端,所述挤压前挡板33设置于挤压的出料口一端,所述挤压前挡板33上设置有造粒挡板331,所述造粒挡板331与挤压缸31的轴线相互垂直;

所述连接装置4设置于油缸前挡板22和挤压后挡板34之间,所述液压油缸21的活塞杆通过连接装置4控制挤压杆32于挤压缸31内往复运动。

工作原理:通过进料口311向挤压缸31加入物料,启动液压油缸21通过活塞杆和挤压杆32对物料挤压,物料通过挤压造粒板后被塑形,被挤出的物料由于重力原因会断裂成一节节的粒状颗粒。

由上述描述可知,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粉状活性炭卧式挤出造粒机,以挤条的方式进行成型造粒处理,更适用于粉状活性炭的加工处理,使用连接装置将液压油缸和挤压缸分开连接,不仅避免互相影响,导致造粒效率低,而且大大提升颗粒活性炭的合格率,结构简单,易于操作,大大减小了人力成本;且结构简单,造粒完成的活性炭均匀密实,设备一体化程度高,设备占地面面积缩小,适合大范围推广。

进一步的,所述连接装置4包括导向杆41、导向连接板42和连接座43,所述导向杆41为多个且平行设置,多个所述导向杆41的两端分别固定连接油缸前挡板22和挤压后挡板34,所述导向连接板42套设于导向杆41上并与导向杆41滑动连接,所述导向连接板42靠近活塞杆的一侧设置有连接座43,所述连接座43与活塞杆固定连接,所述导向连接板42靠近挤压缸31的一侧通过螺栓与挤压杆32固定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导向连接板42上固定设置有多个铜套44,所述导向连接板42通过铜套44滑动套设于导向杆41上。

由上述描述可知,通过铜套的设置,使得导向连接板更加不易损坏且提高导向杆和导向连接板之间的滑动性。

进一步的,所述挤压前挡板33上固定设置有压板332,所述压板332连接于挤压造粒板远离挤压缸31的一侧。

由上述描述可知,通过压板的设置,进一步加固挤压造粒板,避免挤压造粒板在工作中脱出。

进一步的,所述挤压造粒板上设置有多个造粒孔,所述挤压造粒板经过镜面处理。

由上述描述可知,通过挤压造粒板的镜面处理,使得挤压造粒板表面更加光滑不易堵塞。

请参照图1,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一为:

一种粉状活性炭卧式挤出造粒机,包括设置于底座1上的驱动装置2、挤出装置3和连接装置4;

所述驱动装置2包括液压油缸21、油缸前挡板22、油缸后挡板23和油缸拉杆24,所述油缸前挡板22设置于液压油缸21的前端,所述油缸后挡板23设置于液压油缸21的后端,所述油缸拉杆24穿设于油缸前挡板22和油缸后挡板23之间,所述液压油缸21的活塞杆穿过油缸前挡板22;

所述挤出装置3包括挤压缸31、挤压杆32、挤压前挡板33、挤压后挡板34和挤压拉杆35,所述挤压缸31一端顶部设置有进料口311,另一端设置有出料口,所述挤压杆32的一端滑动连接于挤压缸31内,所述挤压后挡板34设置于挤压缸31靠近挤压杆32的一端,所述挤压前挡板33设置于挤压的出料口一端,所述挤压前挡板33上设置有造粒挡板331,所述造粒挡板331与挤压缸31的轴线相互垂直;

所述连接装置4设置于油缸前挡板22和挤压后挡板34之间,所述液压油缸21的活塞杆通过连接装置4控制挤压杆32于挤压缸31内往复运动;

所述连接装置4包括导向杆41、导向连接板42和连接座43,所述导向杆41为四个且平行设置,四个所述导向杆41的两端分别固定连接油缸前挡板22和挤压后挡板34,所述导向连接板42套设于导向杆41上并与导向杆41滑动连接,所述导向连接板42靠近活塞杆的一侧设置有连接座43,所述连接座43与活塞杆固定连接,所述导向连接板42靠近挤压缸31的一侧通过螺栓与挤压杆32固定连接;

所述导向连接板42上固定设置有四个铜套44,所述导向连接板42通过铜套44滑动套设于导向杆41上;

所述挤压前挡板33上固定设置有压板332,所述压板332连接于挤压造粒板远离挤压缸31的一侧;

所述挤压造粒板上设置有六个造粒孔,所述挤压造粒板经过镜面处理。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粉状活性炭卧式挤出造粒机,以挤条的方式进行成型造粒处理,更适用于粉状活性炭的加工处理,使用连接装置将液压油缸和挤压缸分开连接,不仅避免互相影响,导致造粒效率低,而且大大提升颗粒活性炭的合格率,结构简单,易于操作,大大减小了人力成本;且结构简单,造粒完成的活性炭均匀密实,设备一体化程度高,设备占地面面积缩小,适合大范围推广;

通过铜套的设置,使得导向连接板更加不易损坏且提高导向杆和导向连接板之间的滑动性;

通过压板的设置,进一步加固挤压造粒板,避免挤压造粒板在工作中脱出;

通过挤压造粒板的镜面处理,使得挤压造粒板表面更加光滑不易堵塞。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同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