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反应釜底部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4374208发布日期:2021-03-23 11:08阅读:103来源:国知局
一种反应釜底部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反应釜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反应釜底部结构。



背景技术:

反应釜是综合反应容器,根据反应条件对反应釜结构功能及配置附件的设计。从开始的进料-反应-出料均能够以较高的自动化程度完成预先设定好的反应步骤,对反应过程中的温度、压力、力学控制(搅拌、鼓风等)、反应物/产物浓度等重要参数进行严格的调控。其结构一般由釜体、传动装置、搅拌装置、加热装置、冷却装置、密封装置组成。

其中当物料在反应釜内搅拌混合静止后,溶液中的杂质会在釜体底部形成一层沉淀层,而一般的釜体基本都是在釜体底壁中间处安装出料管,而通过出料管排出釜体内的溶液时容易将沉淀层与清液一同排出,导致排出液体质量较差。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就是提供一种反应釜底部结构。

本发明的技术问题主要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得以解决:

一种反应釜底部结构,包括底部为弧形状的釜体,其中釜体底部设置有出料管,该出料管上设置有控制阀i,且釜体内还设置有搅拌轴及搅拌桨,所述釜体侧壁上设置有延伸至其内部的出液管i,其中位于釜体内的出液管i进口端向下弯折,且出液管i的出口端向下弯折并与出料管连接,所述釜体底壁上还设置有正对于出液管i进口端的出液管ii,其中出液管ii的进口端延伸至出液管i下方的釜体内,且出液管ii的出口端与出液管i连接,所述出液管i与出液管ii的进口端之间设置有呈筒状的过滤网,其中过滤网两端分别外套在出液管i及出液管ii的进口端上,且过滤网上设置有将其锁紧固定在出液管i及出液管ii进口端侧壁上的螺栓,所述出液管i上还设置有进水管。

优选的,所述出液管ii上设置有控制阀ii,其中出液管ii顶端与釜体内底壁最低处之间的间距为5~10cm。

优选的,位于釜体外侧的出液管ii两端分别设置有控制阀iii,其中出液管ii与出液管i之间的连接处位于两组控制阀iii之间。

优选的,所述进水管与出液管i之间的连接处位于两组控制阀iii之间。

优选的,所述出液管i位于搅拌轴及搅拌桨下方。

优选的,所述出液管i与出料管之间的连接处位于控制阀i的下游处。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中通过出液管i、出液管ii及出料管将釜体内不同高度的液体逐级排出,从而得到不同品质的溶液,使得釜体内沉淀物不易于与清液一同排出,从而提升排出液体的质量;并且釜体内液体在流入出液管i及出液管ii内之前,过滤网会将液体中的杂质过滤掉,从而提升经出液管i及出液管ii排出液体的质量。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的局部放大图。

图中:1、釜体,2、出料管,3、控制阀i,4、搅拌轴,5、搅拌桨,6、出液管i,7、出液管ii,8、过滤网,9、螺栓,10、进水管,11、控制阀ii,12、控制阀iii。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实施例,并结合附图1-2,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具体的说明。

一种反应釜底部结构,包括底部为弧形状的釜体1,其中釜体1底部设置有出料管2,该出料管2上设置有控制阀i3,且釜体1内还设置有搅拌轴4及搅拌桨5。

其中在釜体1侧壁上设置有延伸至其内部的出液管i6,而位于釜体1内的出液管i6进口端向下弯折,并且出液管i6的出口端向下弯折并与出料管2连接,同时为了防止出液管i6会影响搅拌轴4及搅拌桨5的正常工作,所以本实施例中出液管i6位于搅拌轴4及搅拌桨5下方,当釜体1内液体静止澄清后杂质会在釜体1内底壁上构成一层沉淀层,而由于出液管i6进口端向下弯折导致液体在静止时杂质不易于沉淀至其进口端内,再者出液管i6由于距离釜体1内底壁较远,使得在通过出液管i6排出釜体1内上半部澄清液体时,淤积在釜体1底部的沉淀物不易于被激起或与澄清液体一同经出液管i6及出料管2排出,如图1所示,在位于釜体1外侧的出液管i6两端分别设置有控制阀iii12,其中靠近于釜体1的控制阀iii12是为了控制釜体1内液体经出液管i6排至出料管2内,而靠近于出料管2的控制阀iii12则是为了防止出料管2内液体倒灌至出液管i6内,当通过出液管i6排出釜体1内清液时,两组控制阀iii12均开启。

如图1所示,在釜体1底壁上还焊接有正对于出液管i6进口端的出液管ii7,其中出液管ii7的进口端延伸至出液管i6下方的釜体内,且出液管ii7的出口端与出液管i6连接,而出液管ii7与出液管i6之间的连接处位于两组控制阀iii12之间,并且出液管ii7上设置有控制其开闭合的控制阀ii11,同时出液管ii7顶端与釜体1内底壁最低处之间的间距为5~10cm,当出液管i6将釜体1内远离釜体1底部沉淀物的清液排干后(也就是位于出液管i6上方的液体排干后),由于此时釜体1内底部的液体顶端液位距离釜体1内底壁上的沉淀物较近,此时则可开启控制阀ii11,使得此时釜体1内残余液体中高于出液管ii7顶端的溶液经出液管ii7排至出液管i6及出料管2内并排出(此时靠近于出料管2的控制阀iii12开启,而另一组控制阀iii12关闭),此时排出该部分液体时可能会将沉淀物少量激起并与液体一同经出液管ii7排出,但是相较于将该部分液体与釜体1底部沉淀物一同经出料管2排出的方式,其所排出的液体质量明显更佳,而釜体1内位于出液管ii7顶端下方的部分液体及沉淀物则经出料管2一同排出,使得本实施例中通过出液管i6、出液管ii7及出料管2将釜体1内不同高度的液体逐级排出,从而得到不同品质的溶液。

并且在通过出液管i6及出液管ii7排出釜体1内的液体时,为了防止液体中较大体积的杂质可能会流入出液管i6及出液管ii7内排出,如图2所示,在出液管i6与出液管ii7的进口端之间设置有呈筒状的过滤网8,其中过滤网8两端分别外套在出液管i6及出液管ii7的进口端上,且过滤网8上设置有将其锁紧固定在出液管i6及出液管ii7进口端侧壁上的螺栓9,通过螺栓9将过滤网8固定在出液管i6及出液管ii7上,使得釜体1内液体在流入出液管i6及出液管ii7内之前,过滤网8会将液体中的杂质过滤掉,从而提升经出液管i6及出液管ii7排出液体的质量。

同时在出液管i6上还设置有进水管10,其中进水管10与出液管i6之间的连接处位于两组控制阀iii12之间,当釜体1内液体排干后需要清洗出液管i6及出液管ii7时,只需关闭靠近于出料管2处的控制阀iii12、关闭控制阀ii11、开启靠近于釜体1的控制阀iii12,并通过水泵及进水管10将高压清洗液体注入出液管i6内,而在出液管i6内流动的高压液体会将其粘附在其内侧壁上的沉淀物冲刷落并经其进口端及过滤网8流入釜体1内并最终经出料管2排出,其中流入釜体1内的液体也能对其内底壁进行冲刷,使得液体不仅能对出液管i6起到清洗作用,同时也能对釜体1底部进行一定的清洗,而出液管ii7的清洗方式则是开启控制阀ii11,关闭两组控制阀iii12,并经进水管10将液体注入出液管i6及出液管ii7内即可。

以上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说明,但所述内容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不能被认为用于限定本发明的实施范围。凡依本发明申请范围所作的均等变化与改进等,均应仍归属于本发明的专利涵盖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