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双层控温化工反应釜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5409832发布日期:2021-06-11 19:30阅读:87来源:国知局
一种双层控温化工反应釜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化工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是涉及一种双层控温化工反应釜装置。



背景技术:

反应釜是综合反应容器,广泛应用于石油、化工、橡胶、农药、染料、医药、食品等生产型用户和各种科研实验项目的研究,用来完成水解、中和、结晶、蒸馏、蒸发、储存、氢化、烃化、聚合、缩合、加热混配、恒温反应等工艺过程的容器,根据条件对反应釜结构功能及配置附件的设计,从开始的进料到出料均能够以较高的自动化程度完成预先设定好的步骤要求,对反应过程中的温度、压力等重要参数进行严格的调整。

目前反应釜在化工反应时,其温度调节方式通常为在反应腔内直接安装加热器的方式,直接对料液进行加热,其存在热量分布不均衡,导致料液受热不均,影响反应的效率及产品的质量。因此,需要提供一种双层控温化工反应釜装置,旨在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双层控温化工反应釜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双层控温化工反应釜装置,包括保温釜体、导热釜体、旋转轴和搅拌杆,所述保温釜体内部设有导热釜体,保温釜体和导热釜体之间形成调温腔,调温腔内填充有导热介质,导热釜体内部设为反应腔,反应腔内设有旋转轴,旋转轴顶部穿设在保温釜体和导热釜体上的轴孔内,保温釜体和导热釜体之间的旋转轴上开设有导流孔,导流孔与调温腔相连通;

所述旋转轴底部连接上旋转盘,上旋转盘下方的反应腔内设有下旋转盘,下旋转盘底部通过导流套连接进液管,进液管连接循环泵,循环泵安装在调温腔内。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调温腔底部还安装有加热器。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旋转轴顶部穿过导热釜体和保温釜体上轴孔并通过联轴器连接驱动轴,驱动轴连接电机,电机安装在保温釜体顶部的电机座上。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旋转轴与保温釜体之间的轴孔内安装有外密封件,旋转轴与导热釜体之间的轴孔内安装有内密封件。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旋转轴内部设有导流通道,导流通道通过导流孔与调温腔相连通,上旋转盘内部设为集流腔,集流腔与导流通道相连通,下旋转盘内设为均流腔,搅拌杆内部设有换热通道,换热通道与集流腔、均流腔相连通,进液管与均流腔相连通。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保温釜体和导热釜体顶部连接有进料管,保温釜体和导热釜体底部连接有排料管,进料管和排料管均与反应腔相连通。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搅拌杆上还设有若干换热翅片。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双层控温化工反应釜装置,通过采用保温釜体和导热釜体作为反应罐体,并在两者之间填充导热介质,在循环泵驱动下使导热介质循环流动,不但易于将热量通过导热釜体传导均匀对反应腔内料液加热,而且,还可以通过搅拌杆与流经换热通道内的导热介质换热,加热效果好,方便对反应腔内料液的温度均衡调控。

为更清楚地阐述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特征和功效,下面结合附图与具体实施例来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说明。

附图说明

图1为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导热介质沿换热通道流动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实用新型实施例中下旋转盘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1-保温釜体、2-导热釜体、3-调温腔、4-导热介质、5-加热器、6-外密封件、7-内密封件、8-旋转轴、9-联轴器、10-驱动轴、11-电机、12-导流孔、13-导流通道、14-上旋转盘、15-集流腔、16-搅拌杆、17-搅拌叶片、18-换热通道、19-下旋转盘、20-均流腔、21-进液管、22-导流套、23-循环泵、24-进料管、25-排料管、26-反应腔。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做进一步的说明。

实施例1

参见图1~图3,一种双层控温化工反应釜装置,包括保温釜体1、导热釜体2、旋转轴8和搅拌杆16,所述保温釜体1内部设有导热釜体2,所述保温釜体1和导热釜体2之间形成调温腔3,调温腔3内填充有导热介质4,所述调温腔3底部还安装有用于对导热介质4加热的加热器5;

所述导热釜体2内部设为反应腔26,反应腔26内设有旋转轴8,旋转轴8顶部穿过导热釜体2和保温釜体1上轴孔并通过联轴器9连接驱动轴10,驱动轴10连接电机11,电机11安装在保温釜体1顶部的电机座上,所述旋转轴8与保温釜体1之间的轴孔内安装有外密封件6,旋转轴8与导热釜体2之间的轴孔内安装有内密封件7,增加旋转轴8与保温釜体1、导热釜体2之间连接的密封性,防止调温腔3内导热介质4溢出。

所述保温釜体1和导热釜体2之间的旋转轴8上开设有导流孔12,导流孔12与调温腔3相连通,所述旋转轴8内部设有导流通道13,导流通道13通过导流孔12与调温腔3相连通;所述旋转轴8底部连接上旋转盘14,上旋转盘14内部设为集流腔15,集流腔15与导流通道13相连通;

所述上旋转盘14下方的反应腔26内设有下旋转盘19,下旋转盘19内设为均流腔20,所述上旋转盘14和下旋转盘19之间连接有若干根搅拌杆16,搅拌杆16内部设有换热通道18,换热通道18与集流腔15、均流腔20相连通,所述搅拌杆16上还安装有搅拌叶片17;

所述下旋转盘19底部通过导流套22连接进液管21,进液管21与均流腔20相连通,进液管21连接循环泵23,循环泵23安装在调温腔3内;

当启动循环泵23工作时,循环泵23将调温腔3内导热介质4通过进液管21泵入均流腔20,沿搅拌杆16内的换热通道18进入集流腔15,然后沿导流通道13进入导流孔12,最后流回至调温腔3内,实现导热介质4在调温腔3以及换热通道18内循环流动,其不但易于将热量通过导热釜体2传导均匀对反应腔26内料液加热,而且,还可以通过搅拌杆16与流经换热通道18内的导热介质4换热,加热效果好,方便对反应腔26内料液的温度均衡调控。

所述保温釜体1和导热釜体2顶部连接有进料管24,保温釜体1和导热釜体2底部连接有排料管25,进料管24和排料管25均与反应腔26相连通,方便将料液输入到反应腔26,也方便从反应腔26将料液排出。

实施例2

一种双层控温化工反应釜装置,包括保温釜体1、导热釜体2、旋转轴8和搅拌杆16,旋转轴8设置在导热釜体2内,导热釜体2内设有上旋转盘14和下旋转盘19,搅拌杆16设置在上旋转盘14和下旋转盘19之间,旋转轴8连接上旋转盘14,搅拌杆16内部的换热通道18与上旋转盘14内的集流腔15以及下旋转盘19内的均流腔20相连通,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搅拌杆16还可以为螺旋状结构,其延长了导热介质4在换热通道18内流动的路程,更长时间以及更大面积的通过搅拌杆16与反应腔26内料液进行换热,提高调温效果;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述搅拌杆16上还设有若干换热翅片,搅拌杆16和换热翅片采用导热效果好的铜或铝材料制成,在对料液温度调控时,换热效果更佳,缩短调温的时间差,本实施例的其余结构部分与实施例1相同。

以上结合具体实施例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原理,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仅局限于上述实施例,凡属于本实用新型思路下的技术方案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本领域的技术人员不需要付出创造性的劳动即可联想到本实用新型的其它具体实施方式,这些方式都将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