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乙烯玻璃纤维微孔烧结管及其生产方法

文档序号:4920304阅读:564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聚乙烯玻璃纤维微孔烧结管及其生产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般的物理或方法的装置中的分离技术,是一种用于液态流体的过滤材料,具体地说,是一种有机材料制成的过滤元件。过滤是从液体中分离固体颗粒的过程,其基本原理是在压强差的作用下,迫使液固两相混合物通过多孔介质(过滤质),固体颗粒则截留于介质上,从而达到流体与固体分离的目的。工业上过滤涉及的范围很广。从简单的粗滤到高精复杂的分离,流体可以是液体,也可以是气体,固体颗粒可能的种类也很多。虽然工业上实现液固分离操作除过滤外,还有许多种方法,但对于细颗粒悬浮液或固体含量较少的悬浮液,最好采用加压过滤。目前的加压过滤机内采用的滤芯(滤管)主要分为二种,一种是聚乙烯微孔烧结管,是由低压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粉末烧结而成。滤管微孔孔道呈交叉分布无规则状态,对粒径大于2微米的悬浮物及菌类都有较好的截留能力,具体应用和性能可参照现有的出版物等,目前,主要用于工业废水和油田注水过程中的悬浮物的过滤。第二种滤管是聚乙烯活性炭纤维微孔烧结管,是在聚乙烯粒末中加入一定量的活性炭粉末烧结而成。过滤精度达到1-1.5微米,能用于生活饮用水的过滤和油田注水过程中的悬浮物的过滤等。上述现有技术的二种滤管均不能用于含油废水的过滤,尽管加入活性炭的烧结管过滤精度较好一些,但成本约高22%,再生效果也差。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过滤精度高,尤其是能有效过滤含油废水、成本低,强度高的聚乙烯玻璃纤维微孔烧结管及其生产方法。本发明的技术解决方案是一种聚乙烯玻璃纤维微孔烧结管,由聚乙烯粉末与掺入物粉末混合烧结而成,其与现有技术的不同之处是掺入物粉末采用玻璃纤维粉末。本发明的玻璃纤维粉末的掺入量为5-20%重量比。当然,也可采用其他合适的重量百分比。本发明中的玻璃纤维粉末采用200-300目的玻璃纤维粉。当然,也可采用其他合适目数的玻璃纤维粉。一种生产聚乙烯玻璃纤维微孔烧结管的方法,其采用了与现有技术不同的技术A、选料,用标准筛筛选所需目数的聚乙烯粉末;B、混料,在筛选好的聚乙烯粉末中加入玻璃纤维粉,并搅拌均匀;C、成型,将搅拌均匀的混合粉末装入模具并填实;D、烧结,将装好的模具放入烘箱中,加热至220-280℃,并经保温后出箱;E、卸模,卸除内模后放入水中冷却,捞出沥水,再脱去外模。本发明在混料中加入的玻璃纤维粉末为200-300目;重量比为5-20%。当然,也可选用其他合适的数值。本发明在加热时所到达的温度以260℃为佳。当然,也可选用其他合适温度。本发明烧结时的保温时间为2-2.5小时,当然,也可选用其他合适的保温时间。本发明卸除内模后的水中冷却时间以20-40分钟为好。本发明的优点是过滤精度高,颗粒去除率在90%以上,并且在高达128mg/l的含油量下仍可过滤和再生。表1为悬浮物及其含油过滤前、后数据表(单位mg/l)表1<tablesid="table1"num="001"><tablealign="center">项目测试数据滤前悬浮物含量472.912.028.44.278.9滤后悬浮物含量150.60.886.50.60.9滤前含油量12815.732.525.521.440滤后含油量19.410.46.251.944.07.5</table></tables>表2为本发明的聚乙烯玻璃纤维微孔烧结管(PEB管)与现有的聚乙烯烧结管(PE管)的再生能力比较表在一定的再生工艺条件下,本发明的聚乙烯玻璃纤维微孔烧结管(PEB)相对于新管的再生率达80%以上,比普通聚乙烯管(PE)高出近20个百分点,并且随着再生次数增加,再生率值趋于稳定。表3为PEB管与PE管的其他性能对比数据表(见第四页)PEB的耐酸碱性都很好,长期使用温度为≤80℃,适应性好,过滤精度稳定,强度也相应提高,成本低。以下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说明例1首先用标准筛将聚乙烯粉末筛选成60目(或其他合适目数,根据适用范围确定)的粉末。再在所筛选出的聚乙烯粉末中加入5%(重量比)的200目玻璃纤维粉末,然后用50目的筛子将混合粉末筛二至三次(选用孔径大于聚乙烯粉末粒径的筛子,用于混合均匀,当然,也可采用其他混合方法),使之搅拌均匀。然后将搅匀的上述混合粉末装入制造滤管的模具中,要求填实,将装好的模具放入经预热的烘箱中,加热至260℃左右(具体加热温度根据聚乙烯的目数而定),并保温2小时后出箱,卸除内模后放入水中冷却20分钟(或其他合适时间),再将其捞出,脱去外模,即得到了成品-聚乙烯玻璃纤维微孔60目烧结滤管。生产出的滤管要求其平均孔隙率达50%,检验方法用带有压力的水气混吹滤管,就能明显地看见其孔隙率是否合格。例2首先用标准筛将聚乙烯粉末筛选成所需目数的粉末(如80目)。在所筛选出的聚乙烯粉末中加入15%的250目玻璃纤维粉末,然后用60目的筛子将混合粉末筛三至四次,使之搅拌均匀。将搅匀的混合粉末(PEB粉)装入制管的模具中,并填实。将装好粉末的模具放入经预热的烘箱中,加热至240℃左右,保温2小时零5分后出箱,卸除内模后放入水中冷却25分钟,捞出沥水,再脱去外模,即得到聚乙烯玻璃纤维微孔80目的烧结管成品。例3首先用标准筛将聚乙烯粉末筛选成所需目数的粉末(如120目)。在所筛选出的聚乙烯粉末中加入20%的280目的玻璃纤维粉末,然后用80目的筛子将混合粉末筛四至五次,使其搅拌均匀。将搅匀的聚乙烯玻璃纤维混合粉末(PEB粉)装入制管的模具,并填实。将装好PEB粉的模具放入经预热的烘箱中,加热至220℃左右(具体加热温度依聚乙烯的目数而定),并保温2小时15分钟后出箱,卸除内模后再放入水中冷却40分钟,捞出沥水,再脱去外模,即得到120目的滤管成品。例4首先用标准筛将聚乙烯粉末筛选成所需目数的粉末(如100目)。在所筛选出的聚乙烯粉末加入10%的240目的玻璃纤维粉末,然后用60目的筛子将混合粉末筛二至四次,并使之混合均匀。将搅匀的混合粉末装入制管模具,并填实。将装好粉末的模具放入经预热的烘箱中,加热至250℃,保温2小时10分,卸除内模后放入水中冷却30分钟,捞出沥水,再脱去外模,即制得聚乙烯玻璃纤维微孔100目的烧结管成品。权利要求1.一种聚乙烯玻璃纤维微孔烧结管,由聚乙稀粉末与掺入物粉末混合烧结而成,其特征在于掺入物粉末采用玻璃纤维粉末。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聚乙烯玻璃纤维微孔烧结管,其特征在于玻璃纤维粉末的掺入量为5-20%重量比。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聚乙烯玻璃纤维微孔烧结管,其特征在于玻璃纤维粉末采用200-300目的玻璃纤维粉。4.一种生产权利要求1所述的聚乙烯玻璃纤维微孔烧结管的方法,其特征在于A、选料,用标准筛筛选所需目数的聚乙烯粉末;B、混料,在筛选好的聚乙烯粉末中加入玻璃纤维粉,并搅拌均匀;C、成型,将搅抖均匀的混合粉末装入模具并填实;D、烧结,将装好的模具放入烘箱中,加热至220-280℃,并经保温后出箱;E、卸模,卸除内模后放入水中冷却,捞出沥水,再脱去外模。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生产聚乙烯玻璃纤维微孔烧结管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混料中加入的玻璃纤维粉末为200-300目;重量比为5-20%。6.根据权利要求4或5所述的生产聚乙烯玻璃纤维微孔烧结管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加热所到达的温度以260℃为佳。7.根据权利要求4或5所述的生产聚乙烯玻璃纤维微孔烧结管的方法,其特征在于烧结时的保温时间为2-2.5小时。8.根据权利要求4或5所述的生产聚乙烯玻璃纤维微孔烧结管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卸除内模后的水中冷却时间以20-40分钟为好。9.根据权利要求4或5所述的生产聚乙烯玻璃纤维微孔烧结管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混料后,用孔径大于聚乙烯粉末粒径的筛子将混合粉末筛1至5次。全文摘要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聚乙烯玻璃纤维微孔烧结管及其生产方法。烧结管由聚乙烯粉末与掺入物粉末混合烧结而成,特点掺入物粉末采用玻璃纤维粉末。方法首先用标准筛筛选聚乙烯粉末;再在聚乙烯粉末中加入玻璃纤维粉;然后将装好混合粉末的模具放入烘箱中加热220—280℃,并保温后出箱;最后卸除内模后放入水中冷却,捞出沥水、再脱去外模。优点过滤精度稳定,强度也相应提高,尤其是可很好地用于含油废水的过滤,成本低,再生率高。文档编号B01D39/16GK1104580SQ9411120公开日1995年7月5日申请日期1993年12月31日优先权日1993年12月31日发明者高宝芳申请人:高宝芳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