置换装置的制造方法_2

文档序号:8479683阅读:来源:国知局
度方向间隔开地设在第二容纳腔1021内,以便将第二容纳腔1021分隔为多个子容纳腔10211。通过在内筒102内设置多个隔板104,从而可以将第二容纳腔1021分隔为多个子容纳腔10211。由此可以通过将第二金属分散地放置在多个子容纳腔10211内,从而可以防止第二金属堆积影响置换反应。
[0038]有利地,在不同的子容纳腔10211内放入不同重量的第二金属。
[0039]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加料装置可以包括支座1031、导轨1032、输送车1033、第三驱动器1034和第四驱动器1035。导轨1032穿过内筒102,导轨1032的两端从外筒101的两端伸出,导轨1032可旋转地支撑在支座1031上。输送车1033沿导轨1032的轴向可移动地设在导轨1032上。换言之,输送车1033沿导轨1032的长度方向可移动地设在导轨1032上(如图1所示,导轨1032的长度方向可以与左右方向相同)。第三驱动器1034与输送车1033相连以便驱动输送车1033移动,第四驱动器1035与导轨1032相连以便驱动导轨1032在支座1031上旋转。
[0040]下面参考图1描述加料装置的工作过程。首先,将第二金属加载到输送车1033上。然后,利用第一驱动器1034驱动输送车1033沿导轨1032移动。当输送车1033移动到第二容纳腔1021内后,利用第四驱动器1035驱动导轨1032在支座1031上旋转。由于输送车1033设在导轨1032上,因此输送车1033跟随导轨1032 —起旋转,从而可以将输送车1033装载的第二金属倒入第二容纳腔1021内。最后,第一驱动器1034可以驱动输送车1033退出内筒102和外筒101。
[0041]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置换装置10的加料装置通过设置驱动输送车1033移动的第一驱动器1034以及驱动导轨1032在支座1031上旋转的第四驱动器1035,从而可以实现自动地向第二容纳腔1021内加入第二金属。由此不仅可以提高加料效率和自动化程度,而且可以降低操作人员的工作强度和操作风险。
[0042]而且,通过在导轨1032上移动输送车1033且翻转输送车1033,从而可以将第二金属分散地放置在多个子容纳腔10211内。例如,子容纳腔10211为四个,当输送车1033进入第一个子容纳腔10211后,将输送车1033翻转22.5度,当输送车1033进入第二个子容纳腔10211后,将输送车1033翻转45度,依此类推,直至将输送车1033内的第二金属分散地放置在四个子容纳腔10211内。
[0043]如图1所示,具体地,支座1031可以包括左支座和右支座,导轨1032的左端可以可旋转地支撑在左支座上,导轨1032的右端可以可旋转地支撑在右支座上。由此可以更加稳固地支撑导轨1032,从而可以使输送车1033更加平稳地在导轨1032上移动。
[0044]在本发明的一个示例中,如图1所示,导轨1032的第一端(例如导轨1032的左端)穿过第一中空轴1025伸出外筒101,导轨1032的第二端(例如导轨1032的右端)穿过第二中空轴1026伸出外筒101。第一驱动器1034位于外筒101外面,且第一驱动器1034邻近导轨1032的第一端,第四驱动器1035与导轨1032的第二端相连。由此可以使置换装置10的结构更加合理。具体地,第一驱动器1034可以是步进电机。
[0045]具体而言,如图1所示,第一中空轴1025可以穿过外筒101的进口 1012,用于输送含第一金属的溶液的输送管可以穿过第一中空轴1025且伸入到第二容纳腔1021内。第二中空轴1026可以穿过外筒101的出口 1013。第二中空轴1026与外筒101的出口 1013可以间隔开,第二金属置换第一金属后得到的溶液(该溶液含有第二金属)可以从外筒101的出口 1013与第二中空轴1026之间排出第一容纳腔1llo
[0046]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 “内”、“外”、“顺时针”、“逆时针”、“轴向”、“径向”、“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0047]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在本发明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至少两个,例如两个,三个等,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0048]在本发明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0049]在本发明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上”或“下”可以是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或第一和第二特征通过中间媒介间接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可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或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可以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或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0050]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发明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必须针对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此外,在不相互矛盾的情况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将本说明书中描述的不同实施例或示例以及不同实施例或示例的特征进行结合和组合。
[0051]尽管上面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实施例,可以理解的是,上述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本发明的范围内可以对上述实施例进行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
【主权项】
1.一种置换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外筒,所述外筒内具有用于容纳含第一金属的溶液的第一容纳腔,所述外筒的两端具有进口和出口,所述外筒可旋转地设置; 内筒,所述内筒设在所述第一容纳腔内且相对所述外筒可旋转,所述内筒内具有用于容纳与所述第一金属进行置换的第二金属的第二容纳腔,所述第二容纳腔与所述第一容纳腔连通,所述内筒的两端具有第一开口和第二开口,所述第一开口构成加料口 ; 加料装置,所述加料装置用于通过所述加料口向所述第二容纳腔内加第二金属;和螺旋排出叶片,所述螺旋排出叶片设在所述第一容纳腔的壁上,所述螺旋排出叶片沿所述外筒的长度方向延伸。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置换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外筒可旋转地设在托轮上,所述内筒可旋转地设在所述第一容纳腔内。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置换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内筒内设有多个隔板,多个所述隔板沿所述内筒的长度方向间隔开地设在所述第二容纳腔内,以便将所述第二容纳腔分隔为多个子容纳腔。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置换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外筒和所述内筒均为卧式筒。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置换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加料装置包括: 支座; 导轨,所述导轨穿过所述内筒,所述导轨的两端从所述外筒的两端伸出,所述导轨可旋转地支撑在所述支座上; 输送车,所述输送车沿所述导轨的轴向可移动地设在所述导轨上; 第一驱动器,所述第一驱动器与所述输送车相连以便驱动所述输送车移动;和 第二驱动器,所述第二驱动器与所述导轨相连以便驱动所述导轨在所述支座上旋转。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置换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内筒包括: 内筒体;以及 第一中空轴和第二中空轴,所述第一中空轴连接在所述内筒体的第一端,所述第二中空轴连接在所述内筒体的第二端,所述第一中空轴的一端从所述外筒内伸出且由第一支架可旋转地支撑,所述第二中空轴的一端从所述外筒内伸出且由第二支架可旋转支撑。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置换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轨的第一端穿过所述第一中空轴伸出所述外筒,所述导轨的第二端穿过所述第二中空轴伸出所述外筒,所述第一驱动器位于外筒外面且邻近所述导轨的第一端,所述第二驱动器与所述导轨的第二端相连。
【专利摘要】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置换装置。所述置换装置包括:外筒,所述外筒内具有第一容纳腔,所述外筒的两端具有进口和出口,所述外筒可旋转地设置;内筒,所述内筒设在所述第一容纳腔内且相对所述外筒可旋转,所述内筒内具有第二容纳腔,所述第二容纳腔与所述第一容纳腔连通,所述内筒的两端具有第一开口和第二开口,所述第一开口构成加料口;加料装置,所述加料装置用于通过所述加料口向所述第二容纳腔内加第二金属;螺旋排出叶片,所述螺旋排出叶片设在所述第一容纳腔的壁上,所述螺旋排出叶片沿所述外筒的长度方向延伸。通过利用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置换装置,可以加快置换反应的反应速度。
【IPC分类】B01J19-28, B01J4-00
【公开号】CN104801257
【申请号】CN201510151869
【发明人】赵爱君, 韦林奎, 傅建国, 施业春, 武军, 舒毓璋, 胡建清, 张杰磊
【申请人】中国恩菲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云南祥云飞龙再生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公开日】2015年7月29日
【申请日】2015年4月1日
当前第2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