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滤器组件的制作方法_3

文档序号:8793534阅读:来源:国知局
与所述第二出口通道372相互对齐。所述螺栓361沿横向收容在所述第一安装槽363内,所述螺母362自底部向上收容在所述开槽392内,所述螺栓361与所述螺母362拧紧。如此设置,所述固定件将所述第一过滤器31的第一头部313与所述第二过滤器32的第二头部323可拆卸地组装在一起。
[0056]当然,可以理解,本实用新型的过滤器组件3在组装时是有先后顺序的,即首先应该将第二过滤器32与第三过滤器31进行组装,即将螺栓361塞入所述第二安装槽391内并与塞入在第三过滤器31中的螺母362拧紧。然后,再将第一过滤器31与第二过滤器32进行组装,从而避免组装干涉。
[0057]请参图12所示,以下就本实用新型流体的流动方向进行描述。
[0058]所述第一过滤器31、第二过滤器32与第三过滤器33在流通方式上是并联的。
[0059]首先,流体从进口接头343流入第一进口通道341,一部分流体流入第一月牙槽3131中,并穿过第一分配盘315上的若干第一漏孔3151,进入第一入口空间3141,此部分流体渗透穿过第一滤芯312,进入第一出口空间3142,然后再经过出口孔3132流入第一出口通道342,最后从所述出口接头344离开;另一部分流体流入第二进口通道371,然后其中的一部分流入第二月牙槽3231中,并穿过第二分配盘325上的若干第二漏孔3251,进入第三入口空间,此部分流体渗透穿过第二滤芯,进入第二出口空间,然后再经过出口孔流入第二出口通道372,最后从所述出口接头344离开。流体在第三过滤器33中的流向与在第二过滤器32中的流向相同。
[0060]本实用新型过滤器组件3的第一过滤器31、第二过滤器32以及第三过滤器33分开设置并通过固定件可拆卸地组装在一起,可以实现系统化设计,根据不同的应用要求选择合适数目的过滤器进行组合,扩展能力较强。
[0061]另外,以上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而并非限制本实用新型所描述的技术方案,对本说明书的理解应该以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为基础,例如“前后贯穿”指的是在未安装其他零件之前是贯穿的,再例如对“前”、“后”、“左”、“右”、“上”、“下”等方向性的描述,尽管本说明书参照上述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已进行了详细的说明,但是,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仍然可以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一切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的技术方案及其改进,均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内。
【主权项】
1.一种过滤器组件,其至少包括第一过滤器以及第二过滤器,其中所述第一过滤器包括第一壳体、位于所述第一壳体内的第一滤芯以及与所述第一壳体相配合的第一头部,所述第一头部设有第一进口通道以及第一出口通道;所述第二过滤器包括第二壳体、位于所述第二壳体内的第二滤芯以及与所述第二壳体相配合的第二头部,所述第二头部设有第二进口通道以及第二出口通道;所述第一进口通道与所述第二进口通道连通,所述第一出口通道与所述第二出口通道连通,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过滤器与所述第二过滤器分开设置并通过固定件可拆卸地组装在一起,所述固定件将所述第一头部与所述第二头部可拆卸地组装在一起。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过滤器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过滤器与所述第二过滤器在流通方式上是并联的。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过滤器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过滤器包括位于所述第一滤芯的与所述第一壳体之间且与所述第一进口通道相连通的第一入口空间,以及位于所述第一滤芯内且与所述第一出口通道相连通的第一出口空间;所述第二过滤器包括位于所述第二滤芯的与所述第二壳体之间且与所述第二进口通道相连通的第二入口空间,以及位于所述第二滤芯内且与所述第二出口通道相连通的第二出口空间。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过滤器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过滤器包括第一分配盘,所述第一分配盘设有沿周向分布的若干第一漏孔,所述第一漏孔将所述第一进口通道与所述第一入口空间连通起来;所述第二过滤器包括第二分配盘,所述第二分配盘设有沿周向分布的若干第二漏孔,所述第二漏孔将所述第二进口通道与所述第二入口空间连通起来。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过滤器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进口通道与所述第一出口通道相互平行,所述第二进口通道与所述第二出口通道相互平行,所述第一进口通道与所述第二进口通道相互对齐,所述第一出口通道与所述第二出口通道相互对齐。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过滤器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滤器组件还包括安装在所述第一进口通道与所述第二进口通道之间的第一密封圈,以及安装在所述第一出口通道与所述第二出口通道之间的第二密封圈。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过滤器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进口通道贯穿所述第一头部,分别在所述第一头部的两侧形成第一开口以及第二开口 ;所述第一出口通道也贯穿所述第一头部,分别在所述第一头部的两侧形成第三开口以及第四开口 ;其中所述第一开口与所述第三开口位于所述第一头部的同一侧,所述第二开口与所述第四开口位于所述第一头部的同一侧;所述第二进口通道贯穿所述第二头部,分别在所述第二头部的两侧形成第五开口以及第六开口 ;所述第二出口通道也贯穿所述第二头部,分别在所述第二头部的两侧形成第七开口以及第八开口 ;其中所述第五开口与所述第七开口位于所述第二头部的同一侧,所述第六开口与所述第八开口位于所述第二头部的同一侧;所述第二开口与所述第五开口接触,所述第四开口与所述第七开口接触,所述第一密封圈位于所述第二开口内,所述第二密封圈位于所述第四开口内。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过滤器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滤器组件还包括插入在所述第一开口内的进口接头以及插入在所述第三开口内的出口接头。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过滤器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壳体设有第一筒部及焊接在所述第一筒部的顶部的第一连接块,所述第一连接块的厚度大于所述第一筒部的壁厚,所述第一头部与所述第一连接块设有相互配合的外螺纹与内螺纹,从而使所述第一滤芯能够可拆卸的安装于所述第一壳体内。
10.如权利要求1至9项中任意一项所述的过滤器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件包括螺栓以及与所述螺栓配合的螺母。
11.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过滤器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头部设有位于其底部的第一安装部,所述第一安装部设有横向贯穿的第一安装槽,所述第一安装槽平行于所述第一进口通道;所述第二头部设有位于其底部的第二安装部,所述第二安装部设有向下贯穿的开槽;所述螺栓收容在所述第一安装槽内,所述螺母收容在所述开槽内。
12.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过滤器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安装部设有横向贯穿的第二安装槽,所述第二安装槽平行于所述第二进口通道,所述开槽与所述第二安装槽连通,所述第二安装槽用以收容与第三过滤器相配合的螺栓。
【专利摘要】一种过滤器组件,其包括第一过滤器以及第二过滤器,其中所述第一过滤器包括第一壳体、第一滤芯以及第一头部,所述第一头部设有第一进口通道以及第一出口通道。所述第二过滤器包括第二壳体、第二滤芯以及第二头部,所述第二头部设有第二进口通道以及第二出口通道。所述第一进口通道与所述第二进口通道连通,所述第一出口通道与所述第二出口通道连通。所述第一过滤器与所述第二过滤器分开设置并通过固定件可拆卸地组装在一起,所述固定件将所述第一头部与所述第二头部可拆卸地组装在一起。如此设置,可以实现系统化设计,根据不同的应用要求选择合适数目的过滤器进行组合。
【IPC分类】B01D29-56, B01D35-02, B01D53-92, B01D29-33
【公开号】CN204502803
【申请号】CN201520136991
【发明人】樊高峰
【申请人】天纳克(苏州)排放系统有限公司
【公开日】2015年7月29日
【申请日】2015年3月11日
当前第3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