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锅炉干燥除尘装置的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10271161阅读:245来源:国知局
一种锅炉干燥除尘装置的制造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环保装置,具体是一种锅炉干燥除尘装置。
【背景技术】
[0002]目前,在工业加工过程中以及人们日常生活中都会使用各种锅炉,这些锅炉燃料在燃烧过程中会放出大量的热量和烟气,这些烟尘如果未经处理直接排放到环境中,会给人们生活和工作带来很大的危害,但是现有的锅炉除尘装置因其结构设计不合理,并不能彻底除去锅炉燃烧产生的烟尘,人们急需解决这些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0003]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锅炉干燥除尘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000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0005]—种锅炉干燥除尘装置,包括底座和净化箱,所述底座左右两侧设有滚轮,底座上方设有净化箱,净化箱和底座之间设有支腿,净化箱顶部的出气口连接负压风机,净化箱内设有干燥过滤板,干燥过滤板左端所在的净化箱外壁上设有滑动口,干燥过滤板左端连接封板,干燥过滤板两侧设有支杆,支杆下端的净化箱内横置有滑动轨,与滑动轨接触的支杆末端设有滑轮,滑动轨下方设有喷淋管,喷淋管下端设有若干个等间距设置的喷头,喷淋管右端穿过净化箱外壁,并且连接导水软管一端,导水软管另一端穿过位于底座右上端的水箱,并且连接位于水箱内的水栗,水箱内设有过滤隔板,水箱左上侧和净化箱之间设有下水管,下水管上设有节流阀,位于喷淋管下方的净化箱中设有位于液面以下的匀气管,匀气管左端穿过净化箱外壁,并且连接进气管。
[0006]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滚轮为自锁式滚轮。
[0007]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封板和净化箱外壁之间设有密封垫。
[0008]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干燥过滤板截面为圆弧形。
[0009]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水箱侧面设有排料门。
[0010]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匀气管右端封闭,匀气管表面均匀布有透气孔。
[0011]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当装置工作时,在负压电机的作用下,气体从进气管进入净化箱中,气体沿着进气管进入位于匀气管后,气体中的固体杂质和溶于水的有害气体都会滞留在净化箱底部的水中,匀气管上的气孔会将气体分割成多个体积较小的气泡,这样就极大的增加了气体和水的接触面积,进而提高了装置的净化效果,于此水栗将水箱净水区中的水运输到喷淋管中,在由喷头喷出,从而对气体进行二次净化处理,经过二次净化的气体上升进而穿过干燥过滤板,进而实现对气体的干燥处理,而且干燥过滤板滑动设置在净化箱中,从而方便了后期的维修和更换,在水栗的驱动下,位于净化箱底部的浊液沿着下水管进入水箱的浊水区中,在经过过滤隔板过滤进入净水区中,进而实现水的循环使用,当需要对水箱除杂时,只需先关闭下水管上的节流阀,将水箱中的水先存入净化箱中,在打开水箱的排料门即可,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合理、便于搬运,实现了物料的多级净化,净化效果好。
【附图说明】
[0012]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0013 ]其中:底座1、滚轮2、支腿3、进气管4、滑动轨5、滑轮6、支杆7、封板8、干燥过滤板9、负压风机10、净化箱11、喷淋管12、喷头13、匀气管14、导水软管15、水栗16、过滤隔板17、水箱18、下水管19。
【具体实施方式】
[0014]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0015]请参阅图1,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一种锅炉干燥除尘装置,包括底座I和净化箱11,所述底座I左右两侧设有方便装置搬运的滚轮2,滚轮2为自锁式滚轮,底座I上方设有净化箱11,净化箱11和底座I之间设有支腿3,净化箱11顶部的出气口连接负压风机10,净化箱11内设有干燥过滤板9,干燥过滤板9截面为圆弧形,这种圆弧形结构极大的增大了干燥过滤板9的干燥面积,干燥过滤板9左端所在的净化箱11外壁上设有滑动口,干燥过滤板9左端连接封板8,封板8和净化箱11外壁之间设有密封垫,干燥过滤板9两侧设有支杆7,支杆7下端的净化箱11内横置有滑动轨5,与滑动轨5接触的支杆7末端设有滑轮6,滑动轨5下方设有喷淋管12,喷淋管12下端设有若干个等间距设置的喷头13,喷淋管12右端穿过净化箱11外壁,并且连接导水软管15—端,导水软管15另一端穿过位于底座I右上端的水箱18,并且连接位于水箱18内的水栗16,水箱18侧面设有排料门,水箱18内设有过滤隔板17,过滤隔板17将水箱18分为净水区和浊水区,水箱18左上侧和净化箱11之间设有下水管19,下水管19上设有节流阀,位于喷淋管12下方的净化箱11中设有位于液面以下的匀气管14,匀气管14右端封闭,匀气管14表面均匀布有透气孔,匀气管14左端穿过净化箱11外壁,并且连接进气管4,当装置工作时,在负压电机10的作用下,气体从进气管4进入净化箱11中,气体沿着进气管4进入位于匀气管14后,气体中的固体杂质和溶于水的有害气体都会滞留在净化箱11底部的水中,匀气管14上的气孔会将气体分割成多个体积较小的气泡,这样就极大的增加了气体和水的接触面积,进而提高了装置的净化效果,于此水栗16将水箱18净水区中的水运输到喷淋管12中,在由喷头13喷出,从而对气体进行二次净化处理,经过二次净化的气体上升进而穿过干燥过滤板9,进而实现对气体的干燥处理,而且干燥过滤板9滑动设置在净化箱11中,从而方便了后期的维修和更换,在水栗16的驱动下,位于净化箱11底部的浊液沿着下水管19进入水箱18的浊水区中,在经过过滤隔板17过滤进入净水区中,进而实现水的循环使用,当需要对水箱18除杂时,只需先关闭下水管19上的节流阀,将水箱18中的水先存入净化箱11中,在打开水箱18的排料门即可。
[0016]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是:当装置工作时,在负压电机的作用下,气体从进气管进入净化箱中,气体沿着进气管进入位于匀气管后,气体中的固体杂质和溶于水的有害气体都会滞留在净化箱底部的水中,匀气管上的气孔会将气体分割成多个体积较小的气泡,这样就极大的增加了气体和水的接触面积,进而提高了装置的净化效果,于此水栗将水箱净水区中的水运输到喷淋管中,在由喷头喷出,从而对气体进行二次净化处理,经过二次净化的气体上升进而穿过干燥过滤板,进而实现对气体的干燥处理,而且干燥过滤板滑动设置在净化箱中,从而方便了后期的维修和更换,在水栗的驱动下,位于净化箱底部的浊液沿着下水管进入水箱的浊水区中,在经过过滤隔板过滤进入净水区中,进而实现水的循环使用,当需要对水箱除杂时,只需先关闭下水管上的节流阀,将水箱中的水先存入净化箱中,在打开水箱的排料门即可。
[0017]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实用新型。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实用新型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
[0018]此外,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个实施方式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各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经适当组合,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其他实施方式。
【主权项】
1.一种锅炉干燥除尘装置,包括底座和净化箱,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左右两侧设有滚轮,底座上方设有净化箱,净化箱和底座之间设有支腿,净化箱顶部的出气口连接负压风机,净化箱内设有干燥过滤板,干燥过滤板左端所在的净化箱外壁上设有滑动口,干燥过滤板左端连接封板,干燥过滤板两侧设有支杆,支杆下端的净化箱内横置有滑动轨,与滑动轨接触的支杆末端设有滑轮,滑动轨下方设有喷淋管,喷淋管下端设有若干个等间距设置的喷头,喷淋管右端穿过净化箱外壁,并且连接导水软管一端,导水软管另一端穿过位于底座右上端的水箱,并且连接位于水箱内的水栗,水箱内设有过滤隔板,水箱左上侧和净化箱之间设有下水管,下水管上设有节流阀,位于喷淋管下方的净化箱中设有位于液面以下的匀气管,匀气管左端穿过净化箱外壁,并且连接进气管。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锅炉干燥除尘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滚轮为自锁式滚轮。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锅炉干燥除尘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封板和净化箱外壁之间设有密封垫。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锅炉干燥除尘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干燥过滤板截面为圆弧形。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锅炉干燥除尘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水箱侧面设有排料门。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锅炉干燥除尘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匀气管右端封闭,匀气管表面均匀布有透气孔。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锅炉干燥除尘装置,包括底座和净化箱,所述底座上方设有净化箱,净化箱顶部的出气口连接负压风机,净化箱内设有干燥过滤板,干燥过滤板左端所在的净化箱外壁上设有滑动口,干燥过滤板左端连接封板,干燥过滤板两侧设有支杆,支杆下端的净化箱内横置有滑动轨,与滑动轨接触的支杆末端设有滑轮,滑动轨下方设有喷淋管,喷淋管下端设有若干个等间距设置的喷头,喷淋管右端穿过净化箱外壁,并且连接导水软管一端,导水软管另一端穿过位于底座右上端的水箱,并且连接位于水箱内的水泵,水箱内设有过滤隔板,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合理、便于搬运,实现了物料的多级净化,净化效果好,极大的降低了排气对环境的污染。
【IPC分类】B01D47/12, B01D53/26, B01D53/18
【公开号】CN205182431
【申请号】CN201520980642
【发明人】杨娅珊
【申请人】杨娅珊
【公开日】2016年4月27日
【申请日】2015年12月1日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