控温鼓氮玻砂多肽反应管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0411881阅读:323来源:国知局
控温鼓氮玻砂多肽反应管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0001 ]本专利涉及一种玻砂多肽反应管,具体为一种控温鼓氮玻砂多肽反应管。
【背景技术】
[0002]现有的玻砂多肽反应管多为搅拌不控温反应管,其缺陷在于无法控制反应温度,影响反应进程,采用搅拌器搅拌,搅拌过程中会导致树脂破裂,影响反应结果。

【发明内容】

[0003]本专利针对以上技术问题,提供一种控温鼓氮玻砂多肽反应管,以实现控制反应温度和确保搅拌完全的同时保证树脂完整性。
[0004]本专利的具体技术方案如下:
[0005]控温鼓氮玻砂多肽反应管,由反应管、反应管外壁、玻璃控温管、进水口、出水口、玻砂层、鼓氮管、氮气入口、磨砂管、抽真空管、真空入口组成,其特征在于:反应管缠绕控温玻璃管,控温玻璃管缠绕在反应管和反应管外壁之间,控温玻璃管连接进水口和出水口,反应管下部为玻砂层,玻砂层与鼓氮管连接,鼓氮管连通氮气入口,抽真空管连通真空入口,磨砂管与其它容器连接。
[0006]磨砂管连接其它容器,树脂在反应管中进行反应,封闭真空入口,氮气从氮气入口进入鼓氮管,氮气从玻砂层进入反应管,实现对反应管鼓氮搅拌,封闭氮气入口,将真空入口处连接抽真空机,反应液经过玻砂管的过滤,通过鼓氮管流出,实现对反应管内反应物的过滤,恒温液从进水口进入玻璃控温管,经过玻璃控温管,与反应管进行热交换,从出水口流出,通过控制恒温液温度,实现对反应管内温度的控制。
[0007]本专利的优势体现在,可通过氮气入口和真空入口的配合,对反应管进行鼓氮搅拌或过滤,既能够实现搅拌和过滤,又能够避免搅拌器搅拌过程中导致树脂破裂,通过控制恒温液温度实现对反应管内温度的控制,做到控温反应。
【附图说明】
[0008]图1为本专利的结构剖面示意图。
[0009]图2位本专利的正视图。
[0010]其中,I一反应管、2—玻璃控温管、3—反应管外壁、4一进水口、5—鼓氮管、6—真空入口、7—磨砂管、8—氮气入口、9一玻砂层、10—出水口。
【具体实施方式】
[0011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对本专利作进一步说明。
[0012]控温鼓氮玻砂多肽反应管,由反应管、反应管外壁、玻璃控温管、进水口、出水口、玻砂层、鼓氮管、氮气入口、磨砂管、抽真空管、真空入口组成,其特征在于:反应管缠绕控温玻璃管,控温玻璃管缠绕在反应管和反应管外壁之间,控温玻璃管连接进水口和出水口,反应管下部为玻砂层,玻砂层与鼓氮管连接,鼓氮管连通氮气入口,抽真空管连通真空入口,磨砂管与其它容器连接。
[0013]磨砂管连接其它容器,树脂在反应管中进行反应,封闭真空入口,氮气从氮气入口进入鼓氮管,氮气从玻砂层进入反应管,实现对反应管鼓氮搅拌,封闭氮气入口,将真空入口处连接抽真空机,反应液经过玻砂管的过滤,通过鼓氮管流出,实现对反应管内反应物的过滤,恒温液从进水口进入玻璃控温管,经过玻璃控温管,与反应管进行热交换,从出水口流出,通过控制恒温液温度,实现对反应管内温度的控制。
【主权项】
1.控温鼓氮玻砂多肽反应管,由反应管、反应管外壁、玻璃控温管、进水口、出水口、玻砂层、鼓氮管、氮气入口、磨砂管、抽真空管、真空入口组成,其特征在于:反应管缠绕控温玻璃管,控温玻璃管缠绕在反应管和反应管外壁之间,控温玻璃管连接进水口和出水口,反应管下部为玻砂层,玻砂层与鼓氮管连接,鼓氮管连通氮气入口,抽真空管连通真空入口,磨砂管与其它容器连接,磨砂管连接其它容器,树脂在反应管中进行反应,封闭真空入口,氮气从氮气入口进入鼓氮管,氮气从玻砂层进入反应管,实现对反应管鼓氮搅拌,封闭氮气入口,将真空入口处连接抽真空机,反应液经过玻砂管的过滤,通过鼓氮管流出,实现对反应管内反应物的过滤,恒温液从进水口进入玻璃控温管,经过玻璃控温管,与反应管进行热交换,从出水口流出,通过控制恒温液温度,实现对反应管内温度的控制。
【专利摘要】本专利涉及一种玻砂多肽反应管,具体为一种控温鼓氮玻砂多肽反应管,由反应管、反应管外壁、玻璃控温管、进水口、出水口、玻砂层、鼓氮管、氮气入口、磨砂管、抽真空管、真空入口组成,其特征在于:反应管缠绕控温玻璃管,控温玻璃管缠绕在反应管和反应管外壁之间,控温玻璃管连接进水口和出水口,反应管下部为玻砂层,玻砂层与鼓氮管连接,鼓氮管连通氮气入口,抽真空管连通真空入口,磨砂管与其它容器连接,磨砂管连接其它容器,树脂在反应管中进行反应,封闭真空入口,氮气从氮气入口进入鼓氮管,氮气从玻砂层进入反应管,实现对反应管鼓氮搅拌,封闭氮气入口,将真空入口处连接抽真空机,反应液经过玻砂管的过滤,通过鼓氮管流出,实现对反应管内反应物的过滤,恒温液从进水口进入玻璃控温管,经过玻璃控温管,与反应管进行热交换,从出水口流出,通过控制恒温液温度,实现对反应管内温度的控制。
【IPC分类】B01J19/14, B01J19/00
【公开号】CN205323717
【申请号】CN201620122507
【发明人】不公告发明人
【申请人】张锐
【公开日】2016年6月22日
【申请日】2016年2月16日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