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胶粉再生反应釜控温装置的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10833922阅读:364来源:国知局
一种胶粉再生反应釜控温装置的制造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胶粉再生反应釜控温装置,包括加热部、冷却部、隔离部和温度控制模块;所述侧加热段包括多个侧环形加热圈,侧环形加热圈环绕于圆柱形反应釜的周围;所述底加热段为多个底环形加热圈,设置于圆柱形反应釜的底部;所述冷却部分为侧冷却段和底冷却段,所述侧冷却段包括多个侧环形冷却圈,侧环形冷却圈环绕于圆柱形反应釜的周围;所述底冷却段为多个底环形冷却圈,设置于圆柱形反应釜的底部;所述侧环形加热圈和侧环形冷却圈上下交替设置;所述底环形加热圈和底环形冷却圈同心交替设置。本实用新型中的胶粉再生反应釜控温装置,同时设置有加热部和冷却部,控温效果好,有利于胶粉再生反应的高效进行。
【专利说明】
一种胶粉再生反应釜控温装置
技术领域
[0001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控温装置,具体涉及一种胶粉再生反应釜控温装置。
【背景技术】
[0002]橡胶胶粉的再生过程中通常需要加入反应助剂,并在一定的温度和压力下进行脱硫反应。不同的胶粉再生反应助剂具有不同的流动温度和最佳反应温度;同时与反应助剂配合的膨润剂也需要在适宜的温度条件下才能起到较好的膨润作用,带动反应助剂进入胶粉的内部,进行深层次的脱硫反应以制得性能较好的再生橡胶。因此,控制橡胶胶粉在再生过程中的反应温度,对于提高再生橡胶的再生效率并提高其物理机械性能具有极为重要的影响。现有技术中的胶粉再生反应釜通常采用电热丝或者热油对反应釜进行加热,不配备冷却系统;通常的反应过程为加热器升温和自然冷却来控制温度,对于反应温度较高的产品来说较为适用,但是对于反应温度相对较低的产品,仅仅依靠自然降温无法达到产品所需的合理温度区间。因此,设计一种可以精确的将温度控制在高低不同区间的反应釜控温装置,对于胶粉再生行业来说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
【实用新型内容】
[0003]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胶粉再生反应釜控温装置,该控温装置同时设置加热部和冷却部,通过温度控制模块对反应釜进行精确地控温,可以有效的控制胶粉再生反应的温度。
[0004]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
[0005]—种胶粉再生反应釜控温装置,包括加热部、冷却部、设置于加热部和冷却部之间的隔离部和温度控制模块;所述加热部分为侧加热段和底加热段,所述侧加热段包括多个侧环形加热圈I,侧环形加热圈I环绕于圆柱形反应釜4的周围;所述底加热段为多个底环形加热圈5,设置于圆柱形反应爸4的底部;
[0006]所述冷却部分为侧冷却段和底冷却段,所述侧冷却段包括多个侧环形冷却圈2,侧环形冷却圈2环绕于圆柱形反应釜4的周围;所述底冷却段为多个底环形冷却圈6,设置于圆柱形反应釜4的底部;
[0007]所述侧环形加热圈I和侧环形冷却圈2上下交替设置;所述底环形加热圈5和底环形冷却圈6同心交替设置。
[0008]优选的,所述隔离部分为侧隔离段3和底隔离段7,所述侧隔离段3为凹凸状圆筒结构,设置于圆柱形反应釜4周围,其外侧设置侧环形冷却圈2,其内侧与圆柱形反应釜之间设置侧环形加热圈I;所述底隔离段7为凹凸状平板结构,其下部设置底环加热圈5,其上部和圆柱形反应釜底部4设置有底环形冷却圈6。
[0009]优选的,所述侧隔离段3和底隔离段7为不锈钢材料制成。
[0010]优选的,所述侧环形加热圈I和侧环形冷却圈2的直径为1.5-3cm;所述底环形加热圈5和底环形冷却圈6的直径为I _3cm。[0011 ] 优选的,所述侧环形加热圈I和底环形加热圈5中设置有加热丝;所述侧环形冷却圈2和底环形冷却圈6中设置有冷却水管。
[0012]优选的,所述温度控制模块包括加热控制器、冷却水控制器和协处理器。
[0013]优选的,所述圆柱形反应釜4上设置有温度传感器,所述温度传感器与温度控制模块连接,温度控制模块根据温度传感器的数据与设定的温度进行对比,进行反馈操作。
[0014]本实用新型中提供的胶粉再生反应釜控温装置,通过交错的设置加热段和冷却段,可以迅速的对反应釜进行加热或者冷却;通过环形加热圈和环形冷却圈的交错设置,在需要降温时可以在对反应釜进行降温的同时,对有余热的加热环进行冷却,大幅的提高冷却效率,减少时间的浪费;同时环形加热圈和环形冷却圈同时工作,通过控制加热圈的功率和冷却圈的水流量,可以精确地将温度控制在恰当的范围之内,为反应提供适宜的温度。
【附图说明】
[0015]图1为本实用新型中胶粉再生反应釜控温装置的结构图。
[0016]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胶粉再生反应釜控温装置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7]下面通过具体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详细的说明,但是本实用新型的范围不受这些实施例的限制。
[0018]实施例1
[0019]如图1和图2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胶粉再生反应釜控温装置,包括加热部、冷却部、设置于加热部和冷却部之间的隔离部和温度控制模块;所述加热部分为侧加热段和底加热段,所述侧加热段包括多个侧环形加热圈1,侧环形加热圈I环绕于圆柱形反应釜4的周围;所述底加热段为多个底环形加热圈5,设置于圆柱形反应釜4的底部;所述冷却部分为侧冷却段和底冷却段,所述侧冷却段包括多个侧环形冷却圈2,侧环形冷却圈2环绕于圆柱形反应釜4的周围;所述底冷却段为多个底环形冷却圈6,设置于圆柱形反应釜4的底部;所述侧环形加热圈I和侧环形冷却圈2上下交替设置;所述底环形加热圈5和底环形冷却圈6同心交替设置。
[0020]实施例2
[0021]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胶粉再生反应釜控温装置,不同于实施例1的是,所述隔离部分为侧隔离段3和底隔离段7,所述侧隔离段3为凹凸状圆筒结构,设置于圆柱形反应釜4周围,其外侧设置侧环形冷却圈2,其内侧与圆柱形反应釜之间设置侧环形加热圈I;所述底隔离段7为凹凸状平板结构,其下部设置底环加热圈5,其上部和圆柱形反应釜底部4设置有底环形冷却圈6;所述侧隔离段3和底隔离段7为不锈钢材料制成;所述侧环形加热圈I和侧环形冷却圈2的直径为1.5-3cm;所述底环形加热圈5和底环形冷却圈6的直径为l-3cm;所述侧环形加热圈I和底环形加热圈5中设置有加热丝;所述侧环形冷却圈2和底环形冷却圈6中设置有冷却水管;所述温度控制模块包括加热控制器、冷却水控制器和协处理器;所述圆柱形反应釜4上设置有温度传感器,所述温度传感器与温度控制模块连接,温度控制模块根据温度传感器的数据与设定的温度进行对比,进行反馈操作。
[0022]以上的实施例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案,需要指出,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前提下进行的部分改进,仍处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中。
【主权项】
1.一种胶粉再生反应釜控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胶粉再生反应釜控温装置包括加热部、冷却部、设置于加热部与冷却部之间的隔离部、温度控制模块;所述加热部分为侧加热段和底加热段,所述侧加热段包括多个侧环形加热圈(I),侧环形加热圈(I)环绕于圆柱形反应釜(4)的周围;所述底加热段为多个底环形加热圈(5),设置于圆柱形反应釜(4)的底部;所述冷却部分为侧冷却段和底冷却段,所述侧冷却段包括多个侧环形冷却圈(2),侧环形冷却圈(2)环绕于圆柱形反应釜(4)的周围;所述底冷却段为多个底环形冷却圈(6),设置于圆柱形反应釜(4)的底部;所述侧环形加热圈(I)和侧环形冷却圈(2)上下交替设置;所述底环形加热圈(5)和底环形冷却圈(6)同心交替设置。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胶粉再生反应釜控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隔离部分为侧隔离段(3)和底隔离段(7),所述侧隔离段(3)为凹凸状圆筒结构,设置于圆柱形反应釜(4)周围,其外侧设置侧环形冷却圈(2),其内侧与圆柱形反应釜之间设置侧环形加热圈(I);所述底隔离段(7)为凹凸状平板结构,其下部设置底环形加热圈(5),其上部和圆柱形反应釜(4)底部设置有底环形冷却圈(6)。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胶粉再生反应釜控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侧隔离段(3)和底隔离段(7)为不锈钢材料制成。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胶粉再生反应釜控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侧环形加热圈(I)和侧环形冷却圈(2)的直径为1.5-3cm;所述底环形加热圈(5)和底环形冷却圈(6)的直径为1-3cm。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胶粉再生反应釜控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侧环形加热圈(I)和底环形加热圈(5)中设置有加热丝;所述侧环形冷却圈(2)和底环形冷却圈(6)中设置有冷却水管。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胶粉再生反应釜控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温度控制模块包括加热控制器、冷却水控制器和协处理器。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胶粉再生反应釜控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圆柱形反应釜(4)上设置有温度传感器,所述温度传感器与温度控制模块连接,温度控制模块根据温度传感器的数据与设定的温度进行对比,进行反馈操作。
【文档编号】B01J19/24GK205517784SQ201620348078
【公开日】2016年8月31日
【申请日】2016年4月20日
【发明人】张莘, 孙鹏, 徐云慧, 王艳秋, 王国志, 候亚合, 柳峰
【申请人】徐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