浮选射流微泡发生机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5063919阅读:92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浮选射流微泡发生机构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的是一种细粒分选设备,具体的说,是一种浮选射流微泡发生机构。
背景技术
浮选是按颗粒的表面物理化学性质的差异来进行液-液、固-液以及固-固分离(矿粒、油滴等)的方法;该方法以气泡作为颗粒的运转介质。浮选分离是在专用的浮选设备中进行的,浮选设备主要由以下几种机械搅拌式浮选机、充气浮选柱以及分体式浮选柱。目前,工程作业中常用的浮选柱为分体式浮选柱,其具有浮选柱高度低、浮选效率高等优点;但是,经过长期的实验以及实际运用,分体式浮选机还存在以下缺点吸气量受限制,矿浆与气体混合不够充分,矿化效果不好;而且分离柱内没有专设的液面控制或者监控设备,常出现矿浆溢出,以至于严重影响工程作业。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缺陷,提供一种整体结构简单、实现方便的浮选设备。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方案如下浮选射流微泡发生机构,包括导流管,设置在该导流管下端的分离柱,以及设置在分离柱下端的出流口,在所述导流管的上端设有通过连接管与之连接的吸气腔,该吸气腔上端设有一端插入其内部的喷嘴,并在吸气腔上开设有与外界气压相通的气流入口,且在所述分离柱的侧壁上还设有液面传感器,所述导流管数目为两个,二者水平并列设置且均与分离柱相连,所述喷嘴呈锥形,其下端端口横截面积为连接管端口横截面积的五分之一至十分之一,在所述分离柱的下端还设有档流板,该档流板靠近出流口。进一步的,所述导流管下端与分离柱侧面切向相连。再进一步的,所述气流入口数目为一个以上,且均位于吸气腔的上端。更进一步的,所述导流管与连接管的横截面积比为5至12。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及有益效果(I)本实用新型不仅结构简单,而且成本低廉、实现方便;(2)本实用新型在导流管的上端设有通过连接管与之连接的吸气腔,该吸气腔上端设有一端插入其内部的喷嘴,并在吸气腔上开设有与外界气压相通的气流入口,喷嘴喷出带压高速矿浆,从吸气腔侧面的气流入口处将流速小的空气卷入,空气与矿浆射流进入连接管并被射流高速带走,从而在吸气腔内形成伪真空状态,并造成负压,从而将更多的空气卷吸进射流作业区,空气与矿浆到达导流管时已渐趋一致,并通过导流管将混合流体的动能换成压能,并将空气劈分成小气泡,从而在导流管形成泡沫流;吸气腔的吸气空间远大于导流管,而矿浆内的固定颗粒或油滴与劈分的小气泡在导流管进行充分的矿化作用,有效地保证了矿浆与气体的混合充分,其混合效率比传统的分体式浮选柱高,矿化作用强,进而提闻了浮选效率;(3)本实用新型在分离柱的侧壁上还设有液面传感器,该液面传感器通过信号线与外接的警示器连接,其可以及时的监控分离柱内液面的高度,有效地避免了矿浆流溢出;(4)本实用新型中所以材料均为市场上普通常见的材料,其结构简单,价格便宜,造价十分低廉,为其大范围的推广运用奠定了坚实的基础;(5)本实用新型中导流管数目为两个,二者水平并列设置且均与分离柱相连,根据实际需要,导流管还可设置为三个、四个甚至更多,其用以提高浮选效率;(6)本实用新型中喷嘴呈锥形,其端口横截面积为连接管端口横截面积的五分之一至十分之一,锥形的喷嘴可大大地提高从其射出的矿浆的流速以及压力,从而保证了矿浆与气体混合的充分度,提高了浮选效率;(7)本实用新型在分离柱的下端还设有档流板,该档流板靠近出流口,其能使从导流管流出的流体更好的向上返,防止液体在压力高时流入分离柱出口出现短路现象。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其中,附图标记对应的零部件名称为1_导流管,2-分离柱,3-出流口,4-连接管,5-吸气腔,6-喷嘴,7-气流入口,8-液面传感器,9-档流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及其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地详细说明,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不限于此。
实施例如图1所示,浮选射流微泡发生机构,包括导流管1,设置在该导流管I下端的分离柱2,以及设置在分离柱2下端的出流口 3,在所述导流管I的上端设有通过连接管4与之连接的吸气腔5,该吸气腔5上端设有一端插入其内部的喷嘴6,并在吸气腔5上开设有与外界气压相通的气流入口 7。本实用新型在分离柱的侧壁上还设有液面传感器8,该液面传感器8通过信号线与外接的警示器连接,其可以及时的监控分离柱内液面的高度,有效地避免了矿浆流溢出。本实用新型在分离柱2的下端还设有档流板9,该档流板9靠近出流口 3,其能使从导流管流出的流体更好的向上返,防止液体在压力高时流入分离柱出口出现短路现象。本实用新型中导流管I数目为两个,二者水平并列设置且均与分离柱2相连,根据实际需要,导流管I还可设置为三个、四个甚至更多,其用以提高浮选效率。本实用新型中喷嘴6呈锥形,其端口横截面积为连接管端口横截面积的五分之一至十分之一,锥形的喷嘴可大大地提高从其射出的矿浆的流速以及压力,从而保证了矿浆与气体混合的充分度,提高了浮选效率。本实施例中,所述导流管I下端与分离柱2侧面切向相连。为了提高吸气速度,所述气流入口 7数目为一个以上,且均位于吸气腔5的上端。[0027]本实施例中,为了保证矿浆气压,所述导流管I与连接管4的横截面积比为5至12。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喷嘴喷出带压高速矿浆,从吸气腔侧面的气流入口处将流速小的空气卷入,空气与矿浆射流进入连接管并被射流高速带走,从而在吸气腔内形成伪真空状态,并造成负压,从而将更多的空气卷吸进射流作业区,空气与矿浆到达导流管时已渐趋一致,并通过导流管将混合流体的动能换成压能,并将空气劈分成小气泡,从而在导流管形成泡沫流;吸气腔的吸气空间远大于导流管,而矿浆内的固定颗粒或油滴与劈分的小气泡在导流管进行充分的矿化作用,有效地保证了矿浆与气体的混合充分,其混合效率比传统的分体式浮选柱高,矿化作用强,进而提高了浮选效率。按照上述实施例,即可很好的实现本实用新型。
权利要求1.浮选射流微泡发生机构,包括导流管(1),设置在该导流管(I)下端的分离柱(2),以及设置在分离柱(2)下端的出流口(3),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导流管(I)的上端设有通过连接管(4)与之连接的吸气腔(5),该吸气腔(5)上端设有一端插入其内部的喷嘴(6),并在吸气腔(5 )上开设有与外界气压相通的气流入口( 7 ),且在所述分离柱(2 )的侧壁上还设有液面传感器(8),其中,所述导流管(I)数目为两个,二者水平并列设置且均与分离柱(2)相连,所述喷嘴(6)呈锥形,其下端端口横截面积为连接管(4)端口横截面积的五分之一至十分之一,在所述分离柱(2)的下端还设有档流板(9),该档流板(9)靠近出流口(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浮选射流微泡发生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流管(I)下端与分离柱(2)侧面切向相连。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浮选射流微泡发生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气流入口(7)数目为一个以上,且均位于吸气腔(5)的上端。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浮选射流微泡发生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流管(I)与连接管(4)的横截面积 比 为5至12。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浮选射流微泡发生机构,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分体式浮选柱浮选效率低、没有专设的液面监控装置的问题。其包括导流管,设置在该导流管下端的分离柱,以及设置在分离柱下端的出流口,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导流管的上端设有通过连接管与之连接的吸气腔,该吸气腔上端设有一端插入其内部的喷嘴,并在吸气腔上开设有与外界气压相通的气流入口,且在所述分离柱的侧壁上还设有液面传感器,所述导流管数目为两个,二者水平并列设置且均与分离柱相连,所述喷嘴呈锥形,在所述分离柱的下端还设有档流板,该档流板靠近出流口。本实用新型不仅结构简单,而且成本低廉、实现方便。
文档编号B03D1/24GK202909825SQ201220410799
公开日2013年5月1日 申请日期2012年8月20日 优先权日2012年8月20日
发明者吴迪, 吕红姿 申请人:四川顶点建筑工程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