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豆类清洗筛选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895198阅读:268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农业机械领域,具体地说是一种豆类清洗筛选装置。



背景技术:

在豆类加工领域,原材料大豆中掺杂有很多杂质,贾工前需要对大豆进行筛选和清洗,使大豆清洗干净,达到食品安全要求。但是现有的豆类加工装置功能单一,只能进行筛选或清洗或烘干,费时费力,效率低。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豆类清洗筛选装置,以解决现有的豆类加工装置效率低的问题。

本发明是这样实现的:一种豆类清洗筛选装置,其中,包括机架、筛选装置、清洗装置及烘干装置;在所述机架上设置有筛选腔及烘干腔;所述筛选装置及清洗装置设置在所述筛选腔内,所述筛选装置包括筛板,所述筛板由震动电机驱动;所述清洗装置包括喷淋器,所述喷淋器设置在所述筛板上部,在所述喷淋器上设置有喷头;

所述烘干装置设置在所述烘干腔内,包括风机、加热装置、温度控制器;

在所述机架上设置有传送装置,所述传送装置包括驱动电机及传送皮带,所述传送皮带依次穿过所述筛选腔及所述烘干腔并沿此方向传动;所述筛板设置在所述传送带上部。

优选的,在所述筛板上设置有孔径一致的通孔。

优选的,在所述烘干腔的上部设置有进风口,所述风机与所述进风口连通,在所述烘干腔的下部设置有出风口。

优选的,所述进风口数量为至少一个,设置在所述传送皮带的正上方。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本发明可同时对豆类物料进行筛选、清洗、烘干的工序,本发明结构简单,成本低,效率高。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机架,2—筛选腔,3—筛板,4—震动电机,5—喷淋器,6—喷头,7—烘干腔,8—传送皮带,9—进风口,10—出风口。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的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如图1所示,本发明包括机架1,在机架1上设置有筛选装置、清洗装置及烘干装置。在机架1上设置有筛选腔2,筛选装机及清洗装置设置在筛选腔2内。筛选装置包括筛板3,本发明的筛板3由振动电机4驱动,筛板3水平设置在筛选腔内,在筛板3上设置有孔径一致的通孔,通孔的孔径略大于豆类平均的外径,豆类可通过通孔下落。清洗装置包括喷淋器5,喷淋器设置在筛板3的上部,在喷淋器5上设置有喷头6。豆类物料放置在筛板3上,喷淋器5向下喷出清洗用水,筛板3在震动电机4的作用下震动,豆类物料在筛板3上滚动并被清洗,因为通孔的孔径略大于豆类直径,在震动作用下,豆类物料可穿过通孔下落。

本发明的烘干装置设置在烘干腔7内,包括风机、加热装置及温度控制器。豆类物料经传送装置输送至烘干腔内进行烘干。在烘干腔7的上部设置有进风口9,进风口9的数量为至少一个,设置在传送装置的正上方。在烘干腔的下部设置有出风口10,风机设置在进风口处。加热装置是用来产生热风,热风经风机引导,从进风口进入烘干腔。温度传感器用来检测烘干腔内温度。

本发明的传送装置包括驱动电机及传送皮带。传送皮带8依次穿过筛选腔2及烘干腔7,传送皮带8的传送方向是由筛选腔至烘干腔。筛板3设置在传送皮带8的上方。

本发明的原理是:豆类物料在筛板上,经清洗装置清洗,在震动电机作用下,豆类物料在筛板上震动,经通孔下落至传送皮带上。传送皮带将清洗后的豆类传送至烘干腔内,经热风系统被干燥。



技术特征:

技术总结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豆类清洗筛选装置,其中,包括机架、筛选装置、清洗装置及烘干装置;在所述机架上设置有筛选腔及烘干腔;所述筛选装置及清洗装置设置在所述筛选腔内,所述筛选装置包括筛板,所述筛板由震动电机驱动;所述清洗装置包括喷淋器,所述喷淋器设置在所述筛板上部,在所述喷淋器上设置有喷头;所述烘干装置设置在所述烘干腔内,包括风机、加热装置、温度控制器;在所述机架上设置有传送装置,所述传送装置包括驱动电机及传送皮带,所述传送皮带依次穿过所述筛选腔及所述烘干腔并沿此方向传动;所述筛板设置在所述传送带上部。本发明可同时对豆类物料进行筛选、清洗、烘干的工序,本发明结构简单,成本低,效率高。

技术研发人员:范子辉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合肥助航生态农业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7.06.21
技术公布日:2017.11.10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