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拣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082471阅读:251来源:国知局
分拣系统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物流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分拣系统。



背景技术:

物流业在电子商务的推动下已从传统物流转型为现代物流;作为现代服务业的核心,快递分拣,是物流处理中心、中转场等的重中之重,是决定快递能快速到达收货人手中的关键因素之一。

快递件作为现代人生活的一部分,因每天处理量不同、形状多样、重量差异大、常有易碎品等特点使其分拣工作较为困难。

目前常用的分拣模式各有优缺点:

交叉带自动分拣系统(自动分拣机):效率高,但占地广、投入高、收效慢、分拣局限性大。且有些自动分拣机设置多个复杂的机械手进行分拣,设备成本高、维护操作不易且维护成本高。

人工分拣:灵活但需求人员多、劳动强度大,随着人工成本的不断攀升,存在招工难、人员流动快和暴力分拣等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基于此,有必要提供一种结构简单的分拣系统。

一种分拣系统,包括:输送待分拣物的输送装置、分拣装置、检测待分拣物的位置的位置传感器、及控制所述分拣装置进分拣的控制系统,所述输送装置包括:输送带、及驱动输送带输送待分拣物的输送动力,所述分拣装置包括:分拣输送带、设置在所述分拣输送带下方并与该分拣输送带摩擦滚动以进行分拣的顶升滚筒、驱动顶升滚筒升降运动以进行分拣的升降动力元件、驱动所述分拣输送带回转运动以输送待分拣物的分拣输送动力元件,所述分拣输送带侧边设置有分拣口,所述分拣输送带包括:基带、及安装在基带上并与所述顶升滚筒摩擦滚动以分拣待分拣物的多个滚珠。

在优选的实施例中,所述基带包括:第一基带、第二基带,所述滚珠包括:安装在所述第一基带上的第一滚珠、安装在所述第二基带上的第二滚珠,所述第一滚珠、第二滚珠分别成排设置并设置有多排且分别对应阵列安装在所述第一基带、第二基带上,所述第一滚珠安装轴轴向成90-180度设置、且不包括90度和180度,所述第二滚珠安装轴轴向成0-90度设置、且不包括0度和90度。

在优选的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基带与第二基带沿基带宽度方向并列设置,所述第一滚珠与第二滚珠成V型对称设置或错位设置并设置有多排。

在优选的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滚珠安装轴轴向成120-150度设置,所述第二滚珠安装轴轴向成30-60度设置。

在优选的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滚珠安装轴轴向成135度设置,所述第二滚珠安装轴轴向成45度设置。

在优选的实施例中,所述顶升滚筒包括:与所述第一滚珠配合摩擦滚动以分拣待分拣物的第一顶升滚筒、及与所述第二滚珠配合摩擦滚动以分拣待分拣物的第二顶升滚筒,所述升降动力元件包括:驱动所述第一顶升滚筒升降运动的第一升降动力元件、及驱动所述第二顶升滚筒升降运动的第二升降动力元件,所述第一顶升滚筒设置有多个,所述第二顶升滚筒设置有多个。

在优选的实施例中,所述控制系统判断待分拣物到达预设分拣位置则控制升降动力元件驱动顶升滚筒上升以与滚珠接触摩擦,滚珠摩擦滚动带动待分拣物移向分拣口,所述滚珠安装轴轴向相对于基带宽度方向倾斜设置。

在优选的实施例中,还包括:自动扫描待分拣物并获取待分拣物的分拣信息的自动扫描系统。及设置在所述分拣装置前端并对待分拣物进行预分拣的预分拣装置,所述预分拣装置包括:预分拣输送带、设置在所述预分拣输送带下方并与该预分拣输送带摩擦滚动以进行预分拣的预分拣滚筒、驱动所述预分拣滚筒升降运动以使所述预分拣滚筒与预分拣输送带接触摩擦或离开的预分拣升降动力、驱动所述预分拣输送带回转运动以输送待分拣物的预分拣输送动力,所述预分拣输送带包括:预分拣基带、及安装在预分拣基带上并与所述预分拣滚筒摩擦滚动以预分拣待分拣物的多个预分拣滚珠,所述预分拣基带包括:预分拣第一基带、预分拣第二基带,所述预分拣滚珠包括:安装在所述第一基带上并成排设置的预分拣第一滚珠、安装在所述第二基带上并成排设置的预分拣第二滚珠,所述预分拣第一滚珠与预分拣第二滚珠非平行设置、且预分拣第一滚珠或预分拣第二滚珠的安装轴轴向相对于预分拣基带宽度方向倾斜设置,所述预分拣滚筒包括:与所述预分拣第一滚珠配合摩擦滚动分拣待分拣物的第一预分拣滚筒、及与所述预分拣第二滚珠配合摩擦滚动分拣待分拣物的第二预分拣滚筒,所述预分拣升降动力包括:驱动所述第一预分拣滚筒升降运动的第一预分拣升降动力、及驱动所述第二预分拣滚筒升降运动的第二预分拣升降动力。

在优选的实施例中,所述预分拣第一基带与预分拣第二基带沿基带宽度方向并列设置,所述预分拣第一滚珠与预分拣第二滚珠成V型设置并设置有多排,所述预分拣第一滚珠安装轴轴向成90-180度设置、且不包括90度和180度,所述预分拣第二滚珠安装轴轴向成0-90度设置、且不包括0度和90度;所述控制系统根据待分拣物的分拣信息确定待分拣物的分拣口、分拣轨迹,若判定待分拣物的分拣口在左侧则驱动第一预分拣升降动力顶起第一预分拣滚筒摩擦预分拣第一滚珠,预分拣第一滚珠滚动带动待分拣物向左移动,若判定待分拣物的分拣口在右侧则驱动第二预分拣升降动力顶起第二预分拣滚筒摩擦预分拣第二滚珠,预分拣第二滚珠滚动带动待分拣物向右移动,待分拣物经预分拣装置预分拣后,通过所述输送装置输送到分拣装置处进行分拣。

在优选的实施例中,还包括:设置在所述预分拣装置前端并对待分拣物进行居中处理的居中设备,所述居中设备包括:安装架、及设置在安装架上并与所述输送带接触且由所述输送带带动滚动的滚筒,所述滚筒包括:沿所述输送带宽度方向并列设置的居中第一滚筒与居中第二滚筒,所述居中第一滚筒与居中第二滚筒对称设置为V型或沿输送带输送方向前后错位设置并设置有多排,所述居中第一滚筒轴向成90-180度设置、且不包括90度和180度,所述居中第二滚筒轴向成0-90度设置、且不包括0度和90度。

在优选的实施例中,还包括:对待分拣物外形进行测量识别的外形辨识系统,所述居中第一滚筒轴向成120-150度设置,所述居中第二滚筒轴向成30-60度设置,所述输送动力上设置有编码器,控制系统根据编码器的记载计算待分拣物的位置,所述分拣口设置有感应待分拣物到达分拣口进行分拣的分拣感应器。

上述的分拣系统,通过升降动力元件顶起顶升滚筒与分拣输送带摩擦,分拣输送带向前输送,摩擦带动顶升滚筒转动,顶升滚筒转动摩擦带动分拣输送带上的滚珠转动,滚珠安装轴轴向相对于基带宽度方向倾斜设置,从而带动分拣输送带上待分拣物向侧边移动进行分拣,若待分拣物未到达分拣口则升降动力元件驱动顶升滚筒离开分拣输送带,分拣输送带继续带动待分拣物向前输送,另外还设置有位置传感器对待分拣物位置进行校正、检测,以准确确定待分拣物的位置,从而对待分拣物准确实现分拣。无需设置复杂的机械手进行分拣,结构简单易实现,且占地面积小,分拣方便简单,且设计机构简单便于维护和维修。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分拣系统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分拣装置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分拣输送带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顶升滚筒与升降动力元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居中设备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至图5所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分拣系统100,包括:输送待分拣物的输送装置20、分拣装置40、检测校对待分拣物的位置的位置传感器、及控制分拣装置进分拣的控制系统。输送装置20包括:输送带22、及驱动输送带22输送待分拣物的输送动力。分拣装置40包括:分拣输送带42、设置在分拣输送带42下方并与分拣输送带42摩擦滚动以进行分拣的顶升滚筒44、驱动顶升滚筒44升降运动以进行分拣的升降动力元件46、驱动分拣输送带42回转运动以输送待分拣物的分拣输送动力元件。分拣输送带42包括:基带422、及安装在基带422上并与顶升滚筒44摩擦滚动以分拣待分拣物的多个滚珠424。本实施例的滚珠可以为球状,也可以为柱状,或其他形状,只要能由顶升滚筒44摩擦带动进行分拣即可。为了更好的进行分拣,本实施例优选的,滚珠采用圆柱状滚珠,并轴向进行安装。

顶升滚筒44通过安装支架45与升降动力元件46连接,顶升滚筒44与安装支架45轴接。

控制系统判断待分拣物达到预设分拣位置则控制升降动力元件46驱动顶升滚筒44上升以与滚珠接触摩擦,滚珠摩擦滚动带动待分拣物移向分拣口。

本实施例的升降动力元件46优选的为气缸,气缸可以快速反应以顶起顶升滚筒44以实现分拣。

以分拣输送带42与滚珠424接触的一面的运动方向为向前运动方向。分拣输送动力元件驱动分拣输送带42相对向前运动,升降动力元件46顶起顶升滚筒44,顶升滚筒44与分拣输送带42接触,分拣输送带42摩擦带动顶升滚筒44滚动,顶升滚筒44滚动摩擦滚珠424,从而带动滚珠424转动,阵列分布的滚珠424转动,从而带动待分拣物移动分拣到相应的分拣口。分拣口设置有感应待分拣物到达分拣口进行分拣的分拣感应器。

本实施例的分拣装置40还包括设置在分拣口的滑槽47。

以分拣输送带42输送方向为长度方向,基带带宽方向为宽度方向。滚珠424安装轴轴向相对于基带422宽度方向倾斜设置。

进一步,优选的,本实施例的输送动力上设置有编码器,控制系统根据编码器的记载计算待分拣物的位置。为了避免输送带打滑或其他原因造成输送位置误差,本实施例的位置传感器设置在分拣输送带42前端,靠近或紧邻分拣输送带42的前端,对待分拣物的位置进行进一步校对,以确定待分拣物的位置。

本实施例的输送动力也可以采用步进电机或数控电机、或其他具有计数或编码功能的其他动力元件。

进一步,为了更好的进行分拣,实现待分拣物在分拣输送带42的两侧都可以进行分拣,本实施例的基带422包括:第一基带4222、第二基带4224。滚珠424包括:安装在第一基带4222上的第一滚珠4242、安装在第二基带4224上的第二滚珠4244。第一滚珠4242、第二滚珠4244分别成排设置并设置有多排且分别对应阵列安装在第一基带4222、第二基带4224上。

以第一基带4222、第二基带4224的交接线为Y轴方向且以输送方向为Y轴正向,分拣输送带42带宽方向为X轴方向,以从左至右方向为X轴正向即从第一基带4222到第二基带4224的方向的为X轴正向,第一滚珠安装轴轴向与X轴正向的夹角度数为其倾角度数。

本实施例的第一滚珠安装轴轴向角度α成90-180度设置、且不包括90度和180度;本实施例的第二滚珠安装轴轴向角度β成0-90度设置、且不包括0度和90度。

第一基带4222与第二基带4224沿基带422宽度方向并列设置。第一滚珠4242与第二滚珠4244成V型对称设置或错位设置并设置有多排。任意一排的第一滚珠4242之间首尾依次排列安装在基带上。

进一步,本实施例优选的,第一滚珠4242安装轴轴向角度α成120-150度设置,第二滚珠4244安装轴轴向角度β成30-60度设置。

进一步,本实施例优选的,第一滚珠4242安装轴轴向角度α成135度设置,所述第二滚珠4244安装轴轴向角度β成45度设置。

进一步,本实施例的顶升滚筒44包括:与第一滚珠4242配合摩擦滚动以分拣待分拣物的第一顶升滚筒442、及与第二滚珠4244配合摩擦滚动以分拣待分拣物的第二顶升滚筒444。本实施例的升降动力元件46包括:驱动第一顶升滚筒442升降运动的第一升降动力元件、及驱动第二顶升滚筒444升降运动的第二升降动力元件。为了更好的进行分拣,本实施例的第一顶升滚筒442设置有多个,多个第一顶升滚筒442可同时对第一滚珠4242进行摩擦,使多排第一滚珠4242同时滚动以对待分拣物进行分拣。

多个并排设置的第一顶升滚筒442形成一组,第一顶升滚筒442根据第一侧或左侧分拣口的多少设置有多组,每组第一顶升滚筒442与位于第一侧或左侧的分拣口相应设置。

本实施例的第二顶升滚筒444设置有多个,多个第二顶升滚筒444可同时对第二滚珠4244进行摩擦,使多排第二滚珠4244同时滚动以对待分拣物进行分拣。

多个并排设置的第二顶升滚筒444形成一组,第二顶升滚筒444根据第二侧或右侧的分拣口的多少设置有多组,每组第二顶升滚筒444与位于第二侧或右侧的分拣口相应设置。

进一步,本实施例的分拣系统100还包括:自动扫描待分拣物并获取待分拣物的分拣信息的自动扫描系统。

本实施例,优选的,自动扫描系统设置在居中设备后端。

自动扫描系统扫描待分拣物的条码或RFID信息,获取待分拣物的身份信息或分拣信息如快递地址信息。条码信息可为普通条码,也可为二维码,或其他可记载信息的载体。

进一步,本实施例的分拣系统100还包括:设置在分拣装置40前端并对待分拣物进行预分拣的预分拣装置60。

进一步,本实施例的预分拣装置60包括:预分拣输送带、设置在预分拣输送带下方并与该预分拣输送带摩擦滚动以进行预分拣的预分拣滚筒、驱动预分拣滚筒升降运动以使预分拣滚筒与预分拣输送带接触摩擦或离开的预分拣升降动力、驱动预分拣输送带回转运动以输送待分拣物的预分拣输送动力。

预分拣输送带与分拣输送带42的结构相同,预分拣滚筒结构与顶升滚筒44结构相同,在此不再赘述。

预分拣输送带包括:预分拣基带、及安装在预分拣基带上并与预分拣滚筒摩擦滚动以预分拣待分拣物的多个预分拣滚珠。预分拣基带包括:预分拣第一基带、预分拣第二基带。预分拣滚珠包括:安装在第一基带上并成排设置的预分拣第一滚珠、安装在第二基带上并成排设置的预分拣第二滚珠。预分拣第一滚珠与预分拣第二滚珠非平行设置、且预分拣第一滚珠或预分拣第二滚珠的安装轴轴向相对于预分拣基带宽度方向倾斜设置。预分拣滚筒包括:与预分拣第一滚珠配合摩擦滚动以分拣待分拣物的第一预分拣滚筒、及与预分拣第二滚珠配合摩擦滚动以分拣待分拣物的第二预分拣滚筒。预分拣升降动力包括:驱动第一预分拣滚筒升降运动的第一预分拣升降动力、及驱动第二预分拣滚筒升降运动的第二预分拣升降动力。

控制系统根据待分拣物的分拣信息确定待分拣物的分拣口、分拣轨迹,若判定待分拣物的分拣口在左侧则驱动第一预分拣升降动力顶起第一预分拣滚筒摩擦预分拣第一滚珠,预分拣第一滚珠滚动带动待分拣物向左移动,若判定待分拣物的分拣口在右侧则驱动第二预分拣升降动力顶起第二预分拣滚筒摩擦预分拣第二滚珠,预分拣第二滚珠滚动带动待分拣物向右移动,待分拣物经预分拣装置预分拣后,通过所述输送装置输送到分拣装置处进行分拣。

以预分拣第一基带与预分拣第二基带的交接线为Y轴方向且以输送方向为Y轴正向,预分拣输送带带宽方向为X轴方向,以从左至右方向为X轴正向即从预分拣第一基带到预分拣第二基带的方向的为X轴正向,预分拣第一滚珠、预分拣第二滚珠安装轴轴向与X轴正向的夹角度数为设置角度。

预分拣第一基带与预分拣第二基带沿基带宽度方向并列设置,预分拣第一滚珠与预分拣第二滚珠成V型设置并设置有多排。预分拣第一滚珠安装轴轴向角度成90-180度设置、且不包括90度和180度,所述预分拣第二滚珠安装轴轴向角度成0-90度设置、且不包括0度和90度。

任意一排的预分拣第一滚珠或预分拣第二滚珠之间首尾依次排列安装在基带上。

进一步,本实施例优选的,预分拣第一滚珠安装轴轴向角度成120-150度设置,预分拣第二滚珠安装轴轴向角度成30-60度设置。

进一步,本实施例优选的,预分拣第一滚珠安装轴轴向角度成135度设置,所述预分拣第二滚珠安装轴轴向角度成45度设置。

以预分拣输送带的输送方向或基带输送方向为前方,预分拣第一滚珠滚动带动待分拣物向左后移动,而预分拣输送带的继续向前输送待分拣物。预分拣第二滚珠滚动带动待分拣物向右后移动,而预分拣输送带的继续向前输送待分拣物。

如图1及图5所示,进一步,本实施例的分拣系统100还包括:设置在预分拣装置60前端并对待分拣物进行居中处理的居中设备80。居中设备80包括:安装架82、及设置在安装架82上并与输送带22接触且由所述输送带带动滚动的滚筒84。滚筒84即可采用中空结构的滚筒,也可采用滚柱。滚筒84包括:沿所述输送带宽度方向并列设置的居中第一滚筒842与居中第二滚筒844。居中第一滚筒842与居中第二滚筒844对称设置为V型或前后错位设置并设置有多排。为了方便安装,本实施例的居中第一滚筒842与居中第二滚筒844沿输送带输送方向前后错位设置。本实施例的居中设备80设置在卸货输出口处。

本实施例的居中第一滚筒轴向成90-180度设置、且不包括90度和180度,所述居中第二滚筒轴向成0-90度设置、且不包括0度和90度。

进一步,本实施例优选的,居中第一滚筒轴向成120-150度设置;居中第二滚筒轴向成30-60度设置。

进一步,本实施例优选的,居中第一滚筒轴向成135度设置;居中第二滚筒轴向成45度设置。

进一步,本实施例的分拣系统100还包括:对待分拣物外形进行测量识别的外形辨识系统。外形辨识系统包括:光栅传感器。光栅传感器测量待分拣物的外形,如长、宽、高、体积,并将检测测量数据发送给控制系统。控制系统可根据外形辨识系统的测量数据,判断待分拣物是否在设置范围内,若不在设置范围内如太大尺寸的待分拣物或太小尺寸的待分拣物,控制将其剔除,以免太大的尺寸的待分拣物堵塞输送带造成输送故障,或太小尺寸的物件不适合进行自动化分拣,可以采用报警设备报警提醒人工剔除,也可以控制系统控制自动剔除。

自动扫描系统与外形辨识系统形成信息采集系统30。本实施例的信息采集系统靠近居中设备设置,并设置在居中设备80的输出端。

信息采集系统30与预分拣设备60之间还设置有人工补码区50,以对待分拣物进行人工补码,防止缺码、漏码。

本实用新型的分拣系统100通过居中设备80将卸货区输出的待分拣物进行居中处理,外形辨识系统测量待分拣物的外形,如长、宽、高和体积,剔除不满足尺寸要求的物件。自动扫描系统扫描待分拣物的条码或RFID信息,获取待分拣物的身份信息或分拣信息如快递地址信息,控制系统根据自动扫描系统的扫描信息确定待分拣物的分拣口及分拣路径,根据编码器计数输送动力的运转距离,从而确定位于输送带22上待分拣物的位置。当待分拣物到达预分拣装置60的预分拣位置的输入端,若待分拣物的分拣口在分拣输送带或输送带的第一侧或左侧,则控制系统控制驱动第一预分拣升降动力顶起第一预分拣滚筒,第一预分拣滚筒与预分拣输送带接触,预分拣输送带向前传输,带动第一预分拣滚筒摩擦滚动,第一预分拣滚筒滚动摩擦预分拣第一滚珠从而带动预分拣第一滚珠滚动,预分拣第一滚珠滚动带动预分拣第一滚珠上的待分拣物向预分拣输送带的第一侧或左侧移动。

若待分拣物的分拣口在分拣输送带或输送带的第二侧或右侧,则控制系统控制驱动第二预分拣升降动力顶起第二预分拣滚筒,第二预分拣滚筒与预分拣输送带接触,预分拣输送带向前传输,带动第二预分拣滚筒摩擦滚动,第二预分拣滚筒滚动摩擦预分拣第二滚珠从而带动预分拣第二滚珠滚动,预分拣第二滚珠滚动带动预分拣第二滚珠上的待分拣物向预分拣输送带的第二侧或右侧移动。

为了准备确定待分拣物位置。本实用新型的分拣输送动力元件、预分拣输送动力上也设置有编码器,或采用步进电机或数控电机,控制系统通过分拣输送动力元件或预分拣输送动力上的编码器计算待分拣物在分拣输送带或预分拣输送带上的位置以准确进行分拣。

为了避免输送带打滑或其他原因造成的传输误差,在分拣装置前端到达分拣位前设置有检测校对待分拣物的位置的位置传感器,以进一步校对确定待分拣物的传输位置,以将待分拣物准确进行分拣。

当待分拣物输送到分拣装置40的输入端或到达相应设置的分拣位,若判断待分拣物的分拣口在分拣输送带42的第一侧或左侧,控制系统控制驱动第一升降动力元件顶起第一顶升滚筒,第一顶升滚筒与分拣输送带42接触摩擦,分拣输送带42向前输送待分拣物,摩擦第一顶升滚筒,第一顶升滚筒摩擦转动,摩擦第一滚珠4242带动第一滚珠4242转动。第一顶升滚筒设置有多个,同时摩擦多排第一滚珠4242转动带动待分拣物向左后方进行分拣,同时分拣输送带42带动待分拣物向前进行输送。

若判断待分拣物的分拣口在分拣输送带42的第二侧或右侧,控制系统控制驱动第二升降动力元件顶起第二顶升滚筒,第二顶升滚筒与分拣输送带42接触摩擦,分拣输送带42向前输送待分拣物,摩擦第二顶升滚筒,第二顶升滚筒摩擦转动,摩擦第二滚珠4244带动第二滚珠4244转动。第二顶升滚筒设置有多个,同时摩擦多排第二滚珠4244转动带动待分拣物向右后方进行分拣,同时分拣输送带42带动待分拣物向前进行输送。第二滚珠4244转动带动待分拣物向右后方进行分拣到达分拣口,分拣口设置有感应待分拣物到达分拣口进行分拣的分拣感应器,若分拣感应器感应到待分拣物则分拣完成。

若待分拣物未到达相应的分拣物,则分拣输送带42继续向前输送待分拣物直到到达相应的分拣物进行分拣。

分拣位的设置可由经验进行设置,经过现场调试模拟进行设置,也可经过相应的计算再进行现场调试进行设置。

分拣装置40可以根据需要设置分拣口及滑槽,本实施例的基带由模块化的塑胶拼接而成,滚珠均布在基带上。如图2所示,分拣装置40可以实现1分2(如第一侧或左侧分拣、向前输送)、1分3(如第一侧或左侧分拣、第二侧或右侧分拣、向前输送)、1分5(第一侧或左侧第一分拣口分拣、第一侧或左侧第二分拣口分拣、第二侧或右侧第一分拣口分拣、第二侧或右侧第二分拣口分拣、向前输送)、1分m(m>=1)的分拣形式。

控制系统包括中央控制器、信号输入输出装置、通讯装置。可对整体预分拣装置、分拣装置系统实施动作及逻辑控制。

本实用新型的分拣系统,分拣方式更灵活,实现更方便、实用,占地面积小、相对简单,便于实施和日常维护。

工作时多条输送带输送货物进入分拣系统,货物经扫描、辨识、控制系统确定输送路径,通过输送带将货物输送至相应的分拣装置,分拣输送带根据控制系统的确定路径导向将货物分拣至指定输出通道,完成自动分拣。

外形辨识系统、自动扫描系统及仓库管理系统的信息组成的信息系统,上传给控制系统,各种信息互相交互、处理和跟踪。

待分拣物经过光栅传感器后会遮挡光线,光栅传感器实时发送信号到控制系统,控制系统根据待分拣物运行速度、光线实时遮挡情况计算出待分拣物的外形尺寸,确定待分拣物是否在系统可分拣快递尺寸范围内,对于不符合尺寸要求的超大、超小件,进行剔除处理,防止造成堵货、夹件等情况发生,确保自动分拣系统的可靠性。

编码器安装于输送动力上,输送机速度由控制系统设定,快递经过光栅传感器后,控制系统根据编码器的反馈值、输送带的速度,可实时定位待分拣物的位置状态,根据分拣口的光电信号,进行待分拣物的状态进行修正处理。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实用新型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实用新型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