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回收工业垃圾中金属细粉的分选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5069592阅读:442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用于回收工业垃圾中金属细粉的分选机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细粉分选机,特别涉及一种金属细粉分选机,主要用于工业垃圾中磁性金属细粉末的处理、回收,为干式结构。
目前,国内还没有专用设备对轴承厂磨屑、工具厂磨屑、硫酸渣、炼铁瓦斯灰等工业垃圾进行回收处理,这些工业垃圾中含有大量的铁磁物质和贵重稀有金属,这必然造成极大的浪费。与本实用新型相同领域的交流铁磁分离器(例如申请号862063957专利)只适用于处理含铁磁物在10%以下的物料,它主要用来除去耐火材料、玻璃、陶瓷等原料中有关的铁磁物(一般含量在6%以下),当物种中的铁磁物含量超过10%(一般含量在40%以上),这种交流铁磁分离器便不能有效地去除铁磁物,其主要问题是铁磁物运动速度慢,到达底部时不能迅速脱落,所以,交流铁磁分离器无法适用。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技术的缺点,提出一种能有效回收工业垃圾中的贵重稀有金属及铁磁物的细粉分选机。
附图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原理图。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原理和工作原理作详细的说明。
参照


图1,本实用新型包括一外壳,外壳内配置一电磁感应体2,外壳内壁与电磁感应体2之间配置有冷却水腔3,外壳上端配置一进料斗1,进料斗1与电磁感应体2的内腔相通,内腔中心配置一导料体7,电磁感应体2下端配置有与其内腔相通的由非导磁体构成的分离圈10,分离圈10的一个出口和非铁磁物料出口斗6相连通,另一个出口和铁磁物料出口斗4相连通,分离圈10以及分离圈10与出口斗4、6的连接端均由不锈钢、胶木、玻璃钢等非导磁体构成;电磁感应体2的极距为8-24厘米;电磁感应体有两个以上的中心点。
先接通电源,将物料由进料斗1进入,由于电磁感应体2产生了行移磁场,物料中的铁磁物在行移磁场作用下被分选出来,并沿电磁感应体2内壁作翻滚运动,然后到达磁感应体2底部。再由于电磁感应体有两个以上的中心点,在工作中可根据铁磁物的物质性质不同而移动,所以铁磁物到达底部会迅脱落,并沿铁磁物料出口斗4导出。而非铁磁物料被分选出后则垂直落下,由出口斗6导出。冷却水腔3内装有循环水,循环水由进水管5进入,由出水管8导出,出水管置于上部,能保证冷却水腔内始终充满循环水。导料体7可使物料尽量贴近电磁感应体内壁。
由此可见,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特点(1)、分离圈以及分离圈与出口斗的连接端由非导磁体构成,可使得铁磁物不产生团聚现象,因而易于脱落。
(2)、电磁感应体的极距为8-20厘米,可使铁磁物迅速移动。
(3)、电磁感应体有两个以上的中心点,在工作时可任意变换,从而使得铁磁物到达底部后能迅速脱落。
(4)、解决了工业垃圾中贵重金属及铁磁物质的回收问题,避免了浪费,减少了环境污染。
权利要求1.用于回收工业垃圾中金属细粉的分选机,包括一外壳,外壳内配置一电磁感应体(2),外壳内壁与电磁感应体(2)之间配置有冷却水腔(3),外壳上端配置一进料斗(1),进料斗(1)与电磁感应体(2)的内腔相通,内腔中心配置一导料体(7),电磁感应体(2)下端配置有与其内腔相通的分离圈(10),分离圈(10)的一个出口和非铁磁物料出口斗(6)相连通,另一个出口和铁磁物料出口斗(4)相连通,本实用新型的特征是,所说的分离圈(10)以及分离圈(10)与出口斗(4)、(6)的连接端均由非导磁体构成,所说的电磁感应体(2)的极距为8-24厘米。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分选机,其特征在于,所说的非导磁体为不锈钢。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分选机,其特征在于,所说的非导磁体为胶木。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分选机,其特征在于,所说的非导磁体为玻璃钢。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分选机,其特征在于,所说的电磁感体(2)有两个以上的中心点。
专利摘要一种回收工业垃圾中的金属细粉的分选机,包括一外壳,外壳内配置一电磁感应体,外壳上端配置有与电磁感应体内腔相通的进料斗,电磁感应体下端配置有与其内腔相通的分离圈,分离圈的一个出口与铁磁出料口相连通,另一出口与非铁磁出料口相连通,它可以使工业垃圾中的金属细粉进入后迅速分离出铁磁物料,而非铁磁物料会另外排出,解决了工业垃圾中的金属细粉的回收问题,避免了不必要的浪费,减少了环境污染。
文档编号B03C1/02GK2247056SQ95245558
公开日1997年2月12日 申请日期1995年10月31日 优先权日1995年10月31日
发明者雷积寿, 顾延康, 雷宏洲 申请人:雷积寿, 顾延康, 雷宏洲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