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自动化的粮食作物风选装置的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9173150阅读:138来源:国知局
一种自动化的粮食作物风选装置的制造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风选装置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自动化的粮食作物风选装置。
【背景技术】
[0002]目前,粮食的收割普遍采用机械取代人工作业,整理入库时容易混入大量轻型杂质,使得粮食的含杂量远高于国家标准。现在市场上销售的清杂设备的特点是,价格较高,体积庞大、笨重,风选效果不好,无法彻底解决微小杂物的清理问题,收储企业和中小型粮食加工企业为了提高粮食质量,仍需花费大量人工对杂物进行再次清理,入仓效率低、劳动强度大、生产效率低,经济负担繁重。而现有的轻杂、小杂清理设备主要有风选和筛选两种,风选是利用物料与杂质之间悬浮速度的差别,借助风力除杂的方法,目前风选清理设备多数体积庞大,设备笨重,运输不方便,不适于农户或小型粮站的使用。大型风选清理设备除杂时,存在粮食下料过快使轻杂被物料压住,轻杂、小杂清理不充分的缺点,且有时物料进入下方的风口容易造成堵塞。如专利号201220192723.2公开了一种双风道垂直风选器,在原有的进风口内新设置一个呈斜面状的溜板,使之形成第一进风口和第二进风口。另外还在机壳主体的内腔中增设了一个风道固定板,使之形成第一风道和第二风道。该双风道垂直风选器结构简单、体积小,但其不足在于仍然存在粮食下料过快使轻杂、小杂被物料压住,轻杂清理不充分,并且物料容易堵塞风口,使风选器无法工作。
【实用新型内容】
[0003]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自动化的粮食作物风选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000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自动化的粮食作物风选装置,包括进料斗、输料管、振动给料装置、风选装置、集尘箱、风机、除尘装置和控制装置,所述进料斗与输料管连接,所述输料管内设有输送带,所述输料管与振动给料装置连接,所述振动给料装置与风选装置连接,所述风选装置的底部设有卸料斗,所述风选装置的顶部通过风管与集尘箱连接,所述集尘箱右侧设有风机,所述风机底部连接有风箱,所述风箱与集尘箱连通,所述除尘装置设置在集尘箱的底部,且集尘箱通过底部设置的出尘口与除尘装置连通,所述控制装置设置在风机的右侧壁面上,所述进料斗、输料管、振动给料装置和风选装置均设置在支架上,所述输送带、振动给料装置、风选装置、风机和除尘装置均与控制装置电性连接。
[0005]优选的,所述进料斗的底部右侧设有清堵孔。
[0006]优选的,所述振动给料装置由进料口、清渣门、振动筛、给料箱和振动电机,所述振动电机设置在给料箱的底部,所述振动筛设置在给料箱内,所述清渣门设置在给料箱的左侧下部。
[0007]优选的,所述风机和风箱的连接处设有防尘通风网,所述风箱与集尘箱的连通处也设有防尘通风网。
[0008]优选的,所述卸料斗的出料口内设有电动卸料阀,且电动卸料阀通过连接线与控制装置电性连接。
[0009]优选的,所述控制装置由显示屏和控制按钮组成。
[0010]优选的,所述除尘装置的右侧下部设有清尘口。
[0011]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该自动化的粮食作物风选装置,结构设计简单且自动化程度高,通过设置的进料斗和输料管,不需要人工经常进行加料,大大的降低了劳动强度;设置的振动给料装置能够均匀进料,有效避免粮食作物堵住风选装置,进而提高风选装置的工作效率;设置的清理和清堵装置能够对粮食作物风选装置进行清理和清堵,时刻保持粮食作物风选装置处于最佳的工作状态,从而提高粮食作物风选装置的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
【附图说明】
[0012]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0013]图中:1进料斗、2输料管、21输送带、3振动给料装置、31进料口、32清渣门、33振动筛、34给料箱、35振动电机、4风选装置、41卸料斗、42电动卸料阀、5集尘箱、51出尘口、6风机、61风箱、7除尘装置、71清尘口、8控制装置、81显示屏、82控制按钮、9支架、10清堵孔、11防尘通风网、12风管。
【具体实施方式】
[0014]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0015]请参阅图1,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自动化的粮食作物风选装置,包括进料斗1、输料管2、振动给料装置3、风选装置4、集尘箱5、风机6、除尘装置7和控制装置8,所述进料斗I与输料管2连接,所述进料斗I的底部右侧设有清堵孔10,所述输料管2内设有输送带21,通过进料斗I和输料管2的设置,不需要人工经常进行加料,大大的降低了劳动强度,所述输料管2与振动给料装置3连接,所述振动给料装置3由进料口 31、清渣门32、振动筛33、给料箱34和振动电机35,所述振动电机35设置在给料箱34的底部,所述振动筛33设置在给料箱34内,所述清渣门32设置在给料箱34的左侧下部,振动给料装置3能够均匀进料,有效避免粮食作物堵住风选装置4,进而提高风选装置4的工作效率,所述振动给料装置3与风选装置4连接,所述风选装置4的底部设有卸料斗41,所述卸料斗41的出料口内设有电动卸料阀42,且电动卸料阀42通过连接线与控制装置8电性连接,所述风选装置4的顶部通过风管12与集尘箱5连接,所述集尘箱5右侧设有风机6,所述风机6底部连接有风箱61,所述风箱61与集尘箱5连通,所述风机6和风箱61的连接处设有防尘通风网11,所述风箱61与集尘箱5的连通处也设有防尘通风网11,所述除尘装置7设置在集尘箱5的底部,且集尘箱5通过底部设置的出尘口 51与除尘装置7连通,所述除尘装置7的右侧下部设有清尘口 71,清理和清堵装置能够对粮食作物风选装置进行清理和清堵,时刻保持粮食作物风选装置处于最佳的工作状态,从而提高粮食作物风选装置的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所述控制装置8设置在风机6的右侧壁面上,所述控制装置8由显示屏81和控制按钮82组成,所述进料斗1、输料管2、振动给料装置3和风选装置4均设置在支架上,所述输送带21、振动给料装置3、风选装置4、风机6和除尘装置7均与控制装置8电性连接。
[0016]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主权项】
1.一种自动化的粮食作物风选装置,包括进料斗(I)、输料管(2)、振动给料装置(3)、风选装置(4)、集尘箱(5)、风机¢)、除尘装置(7)和控制装置(8),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料斗(I)与输料管(2)连接,所述输料管(2)内设有输送带(21),所述输料管(2)与振动给料装置(3)连接,所述振动给料装置(3)与风选装置(4)连接,所述风选装置(4)的底部设有卸料斗(41),所述风选装置(4)的顶部通过风管(12)与集尘箱(5)连接,所述集尘箱(5)右侧设有风机¢),所述风机(6)底部连接有风箱(61),所述风箱¢1)与集尘箱(5)连通,所述除尘装置(7)设置在集尘箱(5)的底部,且集尘箱(5)通过底部设置的出尘口(51)与除尘装置(7)连通,所述控制装置⑶设置在风机(6)的右侧壁面上,所述进料斗(1)、输料管(2)、振动给料装置(3)和风选装置(4)均设置在支架(9)上,所述输送带(21)、振动给料装置(3)、风选装置(4)、风机(6)和除尘装置(7)均与控制装置(8)电性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动化的粮食作物风选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料斗(I)的底部右侧设有清堵孔(10)。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动化的粮食作物风选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振动给料装置(3)由进料口(31)、清渣门(32)、振动筛(33)、给料箱(34)和振动电机(35),所述振动电机(35)设置在给料箱(34)的底部,所述振动筛(33)设置在给料箱(34)内,所述清渣门(32)设置在给料箱(34)的左侧下部。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动化的粮食作物风选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风机(6)和风箱¢1)的连接处设有防尘通风网(11),所述风箱¢1)与集尘箱(5)的连通处也设有防尘通风网(11)。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动化的粮食作物风选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卸料斗(41)的出料口内设有电动卸料阀(42),且电动卸料阀(42)通过连接线与控制装置(8)电性连接。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动化的粮食作物风选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装置(8)由显示屏(81)和控制按钮(82)组成。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动化的粮食作物风选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除尘装置(7)的右侧下部设有清尘口(71)。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自动化的粮食作物风选装置,所述进料斗与输料管连接,所述输料管内设有输送带,所述输料管与振动给料装置连接,所述振动给料装置与风选装置连接,所述风选装置的底部设有卸料斗,所述风选装置的顶部通过风管与集尘箱连接,所述集尘箱右侧设有风机,所述风机底部连接有风箱,所述风箱与集尘箱连通,所述除尘装置设置在集尘箱的底部,且集尘箱通过底部设置的出尘口与除尘装置连通,所述控制装置设置在风机的右侧壁面上,所述输送带、振动给料装置、风选装置、风机和除尘装置均与控制装置电性连接。该自动化的粮食作物风选装置,结构设计简单且自动化程度高,大大的降低了劳动强度,提高了风选装置的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
【IPC分类】B07B11/08, B07B11/06, B07B4/00, B07B9/00
【公开号】CN204842212
【申请号】CN201520420549
【发明人】吕江良
【申请人】吕江良
【公开日】2015年12月9日
【申请日】2015年6月15日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