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炉炭化室整墙热维修新工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5127968阅读:283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焦炉炭化室整墙热维修新工艺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炼焦炉的维修工艺,尤其是一种焦炉炭化室整墙热维修新技术。
背景技术
炼焦炉是在高温下长期进行连续性生产的大型工业窑炉,与其它工业炉相比它具有结构复杂用砖量大、一代炉龄长、一次建筑投资大。由于主体是硅砖结构,在一般情况下不能停产进行大、中修。
酒钢焦化厂1#、2#焦炉分别于1970年和1973年投产,随着焦炉炉龄的不断增加,1#、2#焦炉逐年老化。部分护炉铁件严重变形,对炉体的保护性压力显得不足,炉体窜漏越来越严重,炉墙麻面、裂缝、错台越来越多,使炉体强度和严密性下降。焦炉经过多年生产,由于推焦电流逐渐增大,发展到大电流二次推焦次数增多,造成困难推焦,多次扒焦造成炉头砖穿孔,通过反复修补,穿孔次数逐渐增多且由小变大、由外向里发展。表现在焦炉炉体窜漏严重、煤气耗热量大、炉温不均匀、焦炭质量不稳定,大烟囱经常在装完煤后冒黑烟。
国内目前对炼焦炉的维修采用在拆除前保温,由1000℃降至常温下冷修,砌筑过程中不保温,修好后再由常温烘炉升温提高至1000℃以上;且只在拆除过程中安装支撑器,而在砌筑和升温过程中不安装支撑器或支撑墙,使炉体纵向膨胀得不到保护。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提供一种焦炉炭化室整墙热维修新工艺,该工艺是在不降温的情况下进行整墙热修,且更换斜道以下局部2-3层硅砖,同时该工艺使炉体可承受纵向的保护性压力。
本发明的目的可通过如下措施来实现
一种焦炉炭化室整墙热维修新工艺,包括下述步骤(1)、对焦炉炭化室的相邻炉墙进行保温使用保温材料,对硅砖进行先保温后拆除,从焦炉炭化室的一面整墙开始拆除、砌筑、升温到第一次装煤的全过程对邻墙进行全过程保温;使两侧燃烧室立火道的温度始终保持在800℃以上;(2)、对焦炉炭化室的相邻炉墙进行支撑自炭化室揭顶通修开始从顶部至下部5.7m的距离内安装四层支撑器,新墙砌筑过程中在炭化室内同步砌筑11道支撑墙,待升温烘炉后、装煤前24小时之内再拆除炭化室内的支撑墙;(3)、炭化室的整墙热维修和斜道的局部更换对炭化室的相邻炉墙进行保温和支撑后,再对炭化室整墙热修,并更换斜道以下局部2-3层砖;对更新后的炭化室新墙进行同步砌筑和升温,待炭化室封顶时炉底砖已经发红;烘炉升温控制则依靠相邻燃烧室的热辐射,对于新砌体则按照硅砖自身晶格规律膨胀;(4)、维修部位砌体的受压管理在砌筑新墙和升温过程中,将维修部位大小弹簧吨位先调整到最大,随着新砌体逐渐向上砌筑、温度的升高和新砌体的膨胀,及时调整弹簧吨位,来保证新砌体的受压,而保留砌体不再伸长,严格控制下部原砌体绝不能因上部新砌体膨胀而伸长。
所述的步骤(3)还包括新砌体放线尺寸的确定步骤在炭化室的一道整墙拆除后,左右两边、下边留下的是原砌体,新墙进行同步砌筑和升温过程中,每砌筑几层必须根据硅砖的线膨胀率重新放线。
本发明相比现有技术具有如下优点(1)、维修的全过程是在热态下进行,对邻墙的损坏最小。
(2)、相邻炉墙全过程的支撑。
(3)、热维修的炉墙升温后要求新砌墙面平整,无鼓肚或凹陷。
(4)、经热维修的炉墙达到墙面平整垂直,炉墙两侧炭化室宽度保持均匀,锥度、高度控制等符合原设计施工要求,升温后新旧炉墙在炭化室过顶部位高差不超过10mm,翻修的燃烧室总长度满足经升温膨胀后与机焦侧炉柱和小保护板充分接触,以保证砌体得到足够的保护性压力(在具体制定方案时考虑到了燃烧室正面小保护板无一、二线小弹簧的情况)。
(5)、热维修的炉墙在升温后,炉墙砖不产生炸裂掉皮现象。
(6)、热维修的燃烧室立火道和斜道内部应保持清洁畅通,无杂物。
(7)、热维修后的炉墙在经过2个出炉周期后,砌体严密无串漏。
(8)、热维修后的炉墙使用寿命延长10年以上,缓冲炉和焖炉号炉墙状况无明显恶化。
具体的实施方式一种焦炉炭化室整墙热维修新工艺,包括下述步骤(1)、对焦炉炭化室的相邻炉墙进行保温使用保温材料,对硅砖进行先保温后拆除,从焦炉炭化室的一面整墙开始拆除、砌筑、升温到第一次装煤的全过程对邻墙进行全过程保温;使两侧燃烧室立火道的温度始终保持在800℃以上;(2)、对焦炉炭化室的相邻炉墙进行支撑自炭化室揭顶通修开始从顶部至下部5.7m的距离内安装四层支撑器,新墙砌筑过程中在炭化室内同步砌筑11道支撑墙,待升温烘炉后、装煤前24小时之内再拆除炭化室内的支撑墙;(3)、炭化室的整墙热维修和斜道的局部更换对炭化室的相邻炉墙进行保温和支撑后,再对炭化室整墙热修,并更换斜道以下局部2-3层砖;对更新后的炭化室新墙进行同步砌筑和升温,待炭化室封顶时炉底砖已经发红;烘炉升温控制则依靠相邻燃烧室的热辐射,对于新砌体则按照硅砖自身晶格规律膨胀;(4)、维修部位砌体的受压管理在砌筑新墙和升温过程中,将维修部位大小弹簧吨位先调整到最大,随着新砌体逐渐向上砌筑、温度的升高和新砌体的膨胀,及时调整弹簧吨位,来保证新砌体的受压,而保留砌体不再伸长,严格控制下部原砌体绝不能因上部新砌体膨胀而伸长。
所述的步骤(3)还包括新砌体放线尺寸的确定步骤在炭化室的一道整墙拆除后,左右两边、下边留下的是原砌体,新墙进行同步砌筑和升温过程中,每砌筑几层必须根据硅砖的线膨胀率重新放线。
另外,该工艺还包括对蓄热室部位严密及气流通道清扫在旧砌体拆除和新砌体砌筑过程必然要掉下大量的垃圾从斜道进入蓄热室顶部,而下部是保留体,蓄热室格子砖取不出来。可采用专用吸尘器,在砌筑过程中及时将砖块和泥料全部吸出来。
权利要求
1.一种焦炉炭化室整墙热维修新工艺,包括下述步骤(1)、对焦炉炭化室的相邻炉墙进行保温使用保温材料,对硅砖进行先保温后拆除,从焦炉炭化室的一面整墙开始拆除、砌筑、升温到第一次装煤的全过程对邻墙进行全过程保温;使两侧燃烧室立火道的温度始终保持在800℃以上;(2)、对焦炉炭化室的相邻炉墙进行支撑自炭化室揭顶通修开始从顶部至下部5.7m的距离内安装四层支撑器,新墙砌筑过程中在炭化室内同步砌筑11道支撑墙,待升温烘炉后、装煤前24小时之内再拆除炭化室内的支撑墙;(3)、炭化室的整墙热维修和斜道的局部更换对炭化室的相邻炉墙进行保温和支撑后,再对炭化室整墙热修,并更换斜道以下局部2-3层砖;对更新后的炭化室新墙进行同步砌筑和升温,待炭化室封顶时炉底砖已经发红;烘炉升温控制则依靠相邻燃烧室的热辐射,对于新砌体则按照硅砖自身晶格规律膨胀;(4)、维修部位砌体的受压管理在砌筑新墙和升温过程中,将维修部位大小弹簧吨位先调整到最大,随着新砌体逐渐向上砌筑、温度的升高和新砌体的膨胀,及时调整弹簧吨位,来保证新砌体的受压,而保留砌体不再伸长,严格控制下部原砌体绝不能因上部新砌体膨胀而伸长。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焦炉炭化室整墙维修新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步骤(3)还包括新砌体放线尺寸的确定步骤在炭化室的一道整墙拆除后,左右两边、下边留下的是原砌体,新墙进行同步砌筑和升温过程中,每砌筑几层必须根据硅砖的线膨胀率重新放线。
全文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焦炉炭化室整墙热维修新工艺,包括下述步骤维修时,对焦炉炭化室的相邻炉墙进行保温、对相邻炉墙进行支撑,并对炭化室的整墙热维修和斜道局部更换,同时维修部位砌体的受压管理;本发明的方法对邻墙的损坏最小,炉墙升温后要求新砌墙面平整,无鼓肚或凹陷,经热维修的炉墙达到墙面平整垂直,炉墙两侧炭化室宽度保持均匀,锥度、高度控制等符合原设计施工要求,炉墙在升温后,炉墙砖不产生炸裂掉皮现象,炉墙在经过2个出炉周期后,砌体严密无串漏。
文档编号C10B29/02GK1613967SQ20031011892
公开日2005年5月11日 申请日期2003年11月7日 优先权日2003年11月7日
发明者何文寿, 司永明, 曲范乾 申请人:酒泉钢铁(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