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褐煤型煤的制备方法

文档序号:5097780阅读:214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褐煤型煤的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固体燃料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褐煤型煤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大气环境的不断恶化,以及响应国家提倡的节能、低碳的号召。对于燃煤的充 分燃烧和降低二氧化硫等有害气体的排放,已被全社会给予极大关注。而环保技术的综合 应用是解决这一问题的重要途径之一,目前普遍采用的燃煤助燃,添加剂等是提高燃煤利 用率和降低污染的重要技术。褐煤是在中国储量较大的煤种,由于其挥发分含量大,不适合炼焦,直接燃烧也会 带来较严重的大气污染。因此现有技术中很少用褐煤直接制成型煤作为锅炉燃料。现有技 术的褐煤型煤使用的各类脱硫剂或者是兼有助燃清焦功能的添加剂,主要由氧化钙CaOjI 酸钠Na2CO3、以及某些强碱金属或各类的吸附剂组成,且均为粉状物。其不足之处一是用量 较大,二是在制备和使用过程中,极易受潮,一旦受潮,其功效将大打折扣。同时,这些工艺 使用复杂,成本增大,使用过程中普遍存在活性不够高,燃烧不完全,出现“黑心现象”。油砂是已露出或近地表的重质残余石油浸染的砂岩,系浙青基原油在运移过程中 失掉轻质组分后的产物。在地球表面有丰富的油砂资源,其具有具有高密度、高粘度、高碳 氢比和高金属含量的特点。目前,油砂主要用于提炼重油和浙青,但是这种利用成本较高。

发明内容
本发明就是要克服现有技术中的缺点,提高褐煤的燃尽率,并降低二氧化硫和一 氧化碳的排放量,达到环保节能的效果。本发明具体提供了一种褐煤型煤的制备方法,按重 量百分比计,该型煤的原料由50-60 %的褐煤,25-30 %的油砂,10-20 %的松木粉,和2 %的 添加剂;所述添加剂是由十二烷基硫酸钠12wt%,碳酸氢钠15wt%,腐植酸15wt%,镁颗 粒IOwt %,强氧化剂20wt%,固硫剂18wt%,和氯化钠IOwt %组成;所述镁颗粒是将镁条在粉碎机中粉碎得到l_2mm的镁颗粒;所述腐植酸是市售的腐植酸在80°C下蒸馏处理3小时得到的物质;所述强氧化剂是由高锰酸钾和硝酸钙按3 2的重量比混合而成;所述固硫剂是由氧化镁和氧化钙按1 2的重量比混合而成。上述制备方法是将褐煤,油砂和松木粉分别粉碎到粒径3mm以下,然后,1)将所 述添加剂中的镁颗粒均勻分散到褐煤中,2)用重量比水剩余添加剂=1.8 1的比例将十二烷基硫酸钠,碳酸氢钠,腐植 酸,强氧化剂,固硫剂和氯化钠溶解后均勻的喷洒到步骤1得到的褐煤上,3)将步骤2得到的褐煤和油砂粉与松木粉非均态混合,在120°C下,热压成型机上 成型,即得夹心式型煤。所述非均态混合是指先将步骤2得到的褐煤均勻分成3份,分别置于容器1、2、3中,将松木粉和油砂粉置于容器4和容器5中,制备型煤时,容器1的褐煤先均勻铺在传送 带上,随后传送带经过容器4,容器4中的松木粉均勻的铺在褐煤上,随后传送带经过容器 2,容器2中的褐煤均勻铺在松木粉上,随后传送带经过容器5,容器5中的油砂均勻铺在褐 煤上,最后,传送带经过容器3,容器3中的褐煤均勻铺在油砂上,最终,这些原料被送到热 压成型机,在120°C下成型,得到了夹心式型煤。采用非均态混合得到的型煤在燃烧时,松木粉和油砂先燃烧,这样型煤燃烧初期 就形成了多孔裂隙,增加了褐煤与空气的接触面积,使型煤更快的燃尽,单位时间内放出的 热量更多,避免出现“黑心现象”。同时避免了松木粉分散在煤中影响得到型煤的强度的缺
点ο本技术不同于现有技术最显著的特点在于1、添加剂能在煤表面均勻分布,能很好地润湿煤表面;2、能使型煤具有足够的冷热强度,热稳定性好,且还能改变煤质,提高其活性并具 固硫减排作用;3、采用了金属镁颗粒状助燃脱硫清焦剂的核心。它在高温锅炉中瞬间能产生强烈 的化学反应,并产生炽热的局部高温。提高燃煤的燃尽率,与此同时同其它物质一起,对锅 炉中的二氧化硫等有害气体进行清涂;4、添加的碳酸氢钠,白色粉末,比重2. 16。分解温度约为100-140°C,并放出部分 CO2,到270°C时失去全部C02。溶于水而不溶于醇,它在型煤热压成型过程中在型煤内部能 形成泡沫,提高燃煤和空气的接触面积,从而提高煤燃烧的燃尽率,防止“黑心现象”出现。
具体实施例方式本发明所述用于褐煤型煤的制备方法包括下述步骤a、将配方量的褐煤,油砂和松木粉分别粉碎到粒径3mm以下,然后,将所述添加剂 中的镁颗粒均勻分散到褐煤中,b、用重量比水剩余添加剂=1.8 1的比例将十二烷基硫酸钠,碳酸氢钠,腐植 酸,强氧化剂,固硫剂和氯化钠溶解后均勻的喷洒到步骤a得到的褐煤上,C、将步骤b得到的褐煤和油砂粉与松木粉非均态混合,在120°C下,热压成型机上 成型,即得夹心式型煤本发明以下将结合实施例作进一步描述实施例1 按重量比取50%的褐煤,的油砂,20%的松木粉,和2%的添加剂,热压成型 制得型煤,型煤强度74公斤/球,经燃烧实验测定,与未添加添加剂的型煤相比,火焰温 度提高50°C左右,燃烧后的型煤没有黑心,燃尽时间缩短15分钟,二氧化硫的排放量降低 80 %,一氧化碳排放量降低90 %。实施例2 按重量比取55 %的褐煤,30 %的油砂,13 %的松木粉,和2 %的添加剂,热压成型 制得型煤,型煤强度76公斤/球,经燃烧实验测定,与未添加添加剂的型煤相比,火焰温 度提高40°C左右,燃烧后的型煤没有黑心,燃尽时间缩短10分钟,二氧化硫的排放量降低 85%,一氧化碳排放量降低92%。
实施例3 按重量比取60%的褐煤,25%的油砂,15%的松木粉,和2%的添加剂,热压成型 制得型煤,型煤强度78公斤/球,经燃烧实验测定,与未添加添加剂的型煤相比,火焰温 度提高60°C左右,燃烧后的型煤没有黑心,燃尽时间缩短22分钟,二氧化硫的排放量降低 84%,一氧化碳排放量降低85%。实施例4 按重量比取60 %的褐煤,观%的油砂,10 %的松木粉,和2 %的添加剂,热压成型 制得型煤,型煤强度77公斤/球,经燃烧实验测定,与未添加添加剂的型煤相比,火焰温 度提高50°C左右,燃烧后的型煤没有黑心,燃尽时间缩短20分钟,二氧化硫的排放量降低 83 %,一氧化碳排放量降低89 %。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限于上述的实施例,显然,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本发 明进行各种改动和变形而不脱离本发明的范围和精神。倘若这些改动和变形属于本实用新 型权利要求及其等同技术的范围内,则本发明的意图也包含这些改动和变形在内。
权利要求
1.一种褐煤型煤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按重量百分比计,该型煤的原料由50-60% 的褐煤,25-30%的油砂,10-20%的松木粉,和2%的添加剂;所述添加剂是由十二烷基硫酸钠12wt%,碳酸氢钠15wt%,腐植酸15wt%,镁颗粒 IOwt %,强氧化剂20wt%,固硫剂18wt%,和氯化钠IOwt %组成; 所述镁颗粒是将镁条在粉碎机中粉碎得到l_2mm的镁颗粒; 所述腐植酸是市售的腐植酸在80°C下蒸馏处理3小时得到的物质; 所述强氧化剂是由高锰酸钾和硝酸钙按32的重量比混合而成; 所述固硫剂是由氧化镁和氧化钙按12的重量比混合而成。
2.权利要求1所述褐煤型煤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将褐煤,油砂和松木粉分别粉碎 到粒径3mm以下,然后,1)将所述添加剂中的镁颗粒均勻分散到褐煤中,2)用重量比水剩余添加剂=1.8 1的比例将十二烷基硫酸钠,碳酸氢钠,腐植酸, 强氧化剂,固硫剂和氯化钠溶解后均勻的喷洒到步骤1得到的褐煤上,3)将步骤2得到的褐煤和油砂粉与松木粉非均态混合,在120°C下,热压成型机上成 型,即得夹心式型煤。
全文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褐煤型煤的制备方法,按重量百分比计,该型煤的原料由50-60%的褐煤,25-30%的油砂,10-20%的松木粉,和2%的添加剂;所述添加剂是由十二烷基硫酸钠12wt%,碳酸氢钠15wt%,腐植酸15wt%,镁颗粒10wt%,强氧化剂20wt%,固硫剂18wt%,和氯化钠10wt%组成。本发明的型煤提高褐煤的燃尽率,充分利用了油砂资源,并降低二氧化硫和一氧化碳的排放量,达到环保节能的效果。
文档编号C10L5/08GK102061208SQ20111002045
公开日2011年5月18日 申请日期2011年1月17日 优先权日2011年1月17日
发明者曾美霞, 陈娟 申请人:宁波市胜源技术转移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