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效制备纳米改性变压器油的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826113阅读:188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纳米改性变压器油的制备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高效制备纳米改性变压器油的装置。



背景技术:

近年来,随着电网系统的快速发展,电压等级和传输容量不断提升,这不仅使得电力设备的体积和重量持续增加,同时也降低了设备的安全可靠性。为了解决绝缘结构的散热问题,纳米微粒被添加到变压器油中形成纳米流体,以提高绝缘结构自身的散热能力。随着经济和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纳米改性变压器油目前由于其高散热性和独特的电气性能,正受到越来越广泛的关注。

传统的纳米改性变压器油的制备,需要分为三个阶段并使用不同的装置完成,第一步是将纳米改性颗粒混入变压器油中,使用高速搅拌器进行机械搅拌;第二步是使用超声清洗机对搅拌后的油液进行超声分散;第三步是将超声分散后的油液在脱水装置中进行脱水。因此在传统制备过程中需要不同的设备来完成不同阶段的操作,受制备环境的温度湿度影响较大,还会在制作过程中引入杂质,尤其不适用于大批量及高性能的改性油的生产。

鉴于此,克服该现有技术所存在的缺陷是本技术领域亟待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

使用传统装置制备纳米改性变压器油时,不同步骤需要不同装置分别完成,而配置过程中容易引入杂质,存在控制纳米改性油中水分和浓度的难题,不适用于大批量及高性能的纳米改性变压器油的生产。

另一方面,传统的配置方法因为步骤过多,而耗时过久,配置效率低,导致相对制造成本较高等问题,制约着行业的发展。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达到上述目的的:

一种高效制备纳米改性变压器油的装置,包括均质罐、高剪切均质器、变压器油雾化器、储油罐、超声波振荡器、冷凝器、循环油泵和出油阀。均质罐上部安装有高剪切均质器;均质罐底部通过第一连接通道与储油罐顶部连通;所述的第一连接通道与储油罐连通处,且位于储油罐内安装有变压器油雾化器;所述的储油罐底部通过第二连接通道,与均质罐顶部连通,储油罐的顶部通过管道安装有一冷凝器,储油罐内安装有超声波振荡器;所述的循环油泵由一级油泵和二级油泵组成,一级油泵安装在第一连接通道上,二级油泵安装在储油罐与均质罐之间的第二连接通道上,且靠近均质罐的一端。出油阀设置在第二连接通道上,靠近均质罐的一端。

进一步的,所述的冷凝器外部通过管道安装有一真空泵,真空泵将冷凝器脱水处理后的水气,对水气中所含的油液与水进行二次分离处理。

进一步的,所述的第一连接通道上,一级油泵与变压器油雾化器之间设置有加热器,以便加快变压器油的雾化效率。

进一步的,所述的第二连接通道上,二级油泵与出油阀之间设置有浓度检测阀,可实现对变压器油混合程度的实时检测。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针对大批量低浓度纳米改性油的制备问题,把“脱水、混油、均质”三个步骤整合在一起,整个装置形成闭式循环,可对所制备的油液进行多次处理,增强了纳米改性变压器油产品的稳定性,满足看大批量低浓度纳米改性变压器油的制备生产要求,提高了配置效率。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所描述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一种高效制备纳米改性变压器油的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1、均质罐;2、高剪切均质器;3、第一连接通道;4、一级油泵;5、变压器油雾化器;6、储油罐;7、超声波振荡器;8、冷凝器;9、第二连接通道;10、二级油泵;11、出油阀;12、真空泵;13、浓度检测阀;14、加热器;15、油液注入端口。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术语“内”、“外”、“纵向”、“横向”、“上”、“下”、“顶”、“底”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而不是要求本实用新型必须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应当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此外,下面所描述的本实用新型各个实施方式中所涉及到的技术特征只要彼此之间未构成冲突就可以相互组合。下面就参考附图和实施例结合来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

实施例1:

如图1所示,一种高效制备纳米改性变压器油的装置,包括均质罐1、高剪切均质器2、变压器油雾化器5、储油罐6、超声波振荡器7、冷凝器8、循环油泵和出油阀11。均质罐1上部安装有高剪切均质器2,高剪切均质器2由外圈圆柱形定子和内圈转子组成,定、转子之间的相对运动使颗粒充分混合在变压器油中,即完成混油和均质处理,高剪切均质器2的转速优选为600~36000r/min。

均质罐1底部通过第一连接通道3与储油罐6顶部连通;所述的第一连接通道3与储油罐6连通处,且位于储油罐6内安装有变压器油雾化器5;所述的储油罐6底部通过第二连接通道9,与均质罐1顶部连通,储油罐6的顶部通过管道安装有一冷凝器8,储油罐6内安装有超声波振荡器7;循环油泵分别设置在第一连接通道3和第二连接通道9上,循环油泵由一级油泵4和二级油泵10组成,一级油泵4安装在第一连接通道3上,二级油泵10安装在储油罐6与均质罐1之间的第二连接通道9上,且靠近均质罐1的一端。所述的出油阀11设置在第二连接通道上,靠近均质罐1的一端。

进一步的,所述的第一连接通道3上,一级油泵4与变压器油雾化器5之间设置有加热器14,加热器14可将油液加热后进入变压器油雾化器5,有助于提高油液的雾化效率。

进一步的,均质罐1上设置有油液注入端口15,所述的油液注入端口15设置在均质罐1罐体侧面,与水平面呈45°角,方便操作人员注入。另外的,也可将油液注入端口15设置为由高浓度的纳米改性油注入口和纯变压器油注入口组成,且分别用单独的电控开关控制。在操作中可以通过程序对高浓度的纳米改性油注入量和纯变压器油的注入量进行分开、准确的控制。

基于上述结构,下面结合附图1对该装置的工作过程进行具体说明,当使用该装置时,操作人员首先将待制备的高浓度的纳米改性油液由高浓度的纳米改性油注入口注入均质罐1内,接着将相应比例的纯变压器油从纯变压器油注入口注入,后将油液注入端口15关闭,装置开始工作。

混合油液在均质罐1内由高剪切均质器2进行混油和均质处理,后混合油液在一级油泵4的作用下经过第一连接通道3经由加热器14加热,再经过变压器油雾化器5雾化后,进入储油罐6内。紧接着超声波振荡器7和冷凝器8开始工作,混合油液内的水气通过导管进入到冷凝器8中,冷凝器8对油气进行脱水处理,超声波振荡器7对混合油液进行进一步分解均化处理,最后混合完成后的低浓度纳米改性变压器油产品经过出油阀11输出。

实施例2:

针对制备低浓度纳米改性变压器油产品的过程中,需要对高浓度的纳米改性油和纯变压器油的注入比例经过准确的控制,但是产品浓度精度要求较高时,该装置往往不能经过一次循环工作就得到所要求的产品。

针对上述不足,在以上实施例1的基础上,提供一种高效制备纳米改性变压器油的装置,包括均质罐1、高剪切均质器2、变压器油雾化器5、储油罐6、超声波振荡器7、冷凝器8、循环油泵和出油阀11。均质罐1上部安装有高剪切均质器2,均质罐1底部通过第一连接通道3与储油罐6顶部连通;所述的第一连接通道3与储油罐6连通处,且位于储油罐6内安装有变压器油雾化器5;所述的储油罐6底部通过第二连接通道9,与均质罐1顶部连通;对应储油罐6底部,与第二连接通道9连接处设置有一电控阀;储油罐6的顶部通过管道安装有一冷凝器8,冷凝器8外部通过管道安装有一真空泵12;储油罐6内安装有超声波振荡器7;循环油泵由一级油泵4和二级油泵10组成,一级油泵4安装在第一连接通道3上,二级油泵10安装在储油罐6与均质罐1之间的第二连接通道9上,且靠近均质罐1的一端。第二连接通道9上,二级油泵10与出油阀11之间设置有浓度检测阀13,所述的出油阀11设置在靠近均质罐1的一端。

工作时,操作人员首先将待制备的高浓度的纳米改性油液由高浓度的纳米改性油注入口注入均质罐1内,接着将相应比例的纯变压器油,从纯变压器油注入口注入,后将油液注入端口15关闭,装置开始工作。

混合油液在均质罐1内由高剪切均质器2进行混油和均质处理,后混合油液在一级油泵4的作用下经过第一连接通道3经由加热器14加热,再经过变压器油雾化器5雾化后,进入储油罐6内。紧接着超声波振荡器7和冷凝器8开始工作,混合油液内的水气通过导管进入到冷凝器8中,冷凝器8对油气进行脱水处理,与冷凝器8相连的真空泵12,可以将水气中所含的油液与水进行二次分离,最后干净的气体从真空泵12排出。

同时,超声波振荡器7对混合油液进行进一步分解均化处理,最后混合完成的低浓度纳米改性变压器油产品进入第二连接通道9,第二连接通道9上的浓度检测阀13对产品进行检测,若合格则经过出油阀11输出;若不合格,则根据浓度过高或过低再次进入均质罐1,输入所需油液,再次循环进行多次处理,直至产品合格,即可从出油阀11输出。

进一步的,对于少量的低浓度纳米改性变压器油产品制备,为了加快油液在装置内的运行速度,对应储油罐6底部与第二连接通道9连接处设置的电控阀,可在混合油液进入第一连接通道3后关闭,后开启真空泵12,在真空泵12和一级油泵4的共同作用下,混合油液快速经过加热器14、变压器油雾化器5后进入储油罐6。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