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下喷焦炉回炉煤气交换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322428阅读:610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属于焦炉煤气系统领域,具体地说是一种下喷焦炉回炉煤气交换系统。



背景技术:

现代炼焦炉有多种类型,大致可分为双联火道式、两分火道式和上跨焰道式。双联火道式是指上升气流火道和下降气流火道成对组合,整个燃烧室由若干组双联火道组成。针对全炉全排燃烧室加热而言,上升与下降气流均为交错布置,每间隔一个交换周期后由通过油泵、液压缸、连杆完成换向。在焦炉煤气交换中,任何焦炉加热系统都是经过关煤气、交换空废气、开煤气三个步骤完成交换,其工作原理为:当交换开始时,煤气油泵启动,煤气缸开始工作,煤气进行交换,当煤气交换到中间位置后,煤气缸停止工作,废气缸开始工作,待空、废气交换完毕后,煤气缸继续交换直到交换完成。但是在以上交换系统的过程中主要存在以下几项缺点:煤气加热系统频繁交换,交换考克摩擦阻力增大,导致考克漏气 现象增加,存在安全隐患。定期对全炉交换考克进行清洗,耗费一部分人力、物力、财力;在现实中,交换考克清洗周期2次/月,每次清洗6人/天完成,特殊情况时需增加清洗频次;且交换考克存在放炮现象,较为严重的震动对炉体严密及寿命有一定影响。



技术实现要素:

为解决现今的双联火道式煤气交换系统中交换考克漏气和放炮情况增加、考克清洗耗时耗力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下喷焦炉回炉煤气交换系统。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一种下喷焦炉回炉煤气交换系统,包括输送煤气的煤气管和若干对横向的横管,其特征是,煤气管连通两根主管,两根主管前端均设有电动阀,每对横管均通过两个支管分别连通两根主管;每个支管从下到上设有孔板和孔板盒,每根横管上方均布有若干立火道。

所述的下喷焦炉回炉煤气交换系统,其中,所述的支管为竖直管道。

所述的下喷焦炉回炉煤气交换系统,其中,所述的支管下端均设有安全阀。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1、更改原有通过交换考克改变上升、下降气流的换向模式,仅通过两组电动调节阀控制换向过程,能有效减少一氧化氮超标频次,降低一氧化碳浓度;2、能有效消除考克放炮和漏气的老大难问题,杜绝安全隐患,保证安全生产,且在一定程度上增加炉体的使用寿命;3、同时降低了劳动员工劳动强度,降低清洗、维修成本,提高生产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系统结构示意图。

附图中:1、煤气管,2、主管,3、支管,4、横管,5、电动阀,6、孔板,7、孔板盒,8、立火道,9、安全阀。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做进一步说明。

如附图所示,一种下喷焦炉回炉煤气交换系统,包括向炼焦炉内输送煤气的煤气管1和若干对横向放置的横管4,煤气管1连通两根主管2,两根主管2前端均设有电动阀5,每对横管4均通过两个竖直的支管3分别连通两根主管2;每根支管3从下到上设有安全阀9、孔板6和孔板盒7,每根横管4上方均布有若干立火道8。

本实用新型下喷焦炉回炉煤气交换系统,每条管线均通过设在主管2头端的两个电动阀5控制,电动阀5控制每根主管2的通断,同时即控制了整个每对横管4的通断,完成关煤气、交换空废气、开煤气三个步骤的交换,在一次交换过程中,只需控制两个电动阀5分别开关一次,就可实现一次换向过程,操作原理简单,能降低在多个加减考克工作中产生的一氧化碳浓度,同时仅通过两个电动阀5控制,考克放炮和漏气的老大难问题,杜绝安全隐患,保证安全生产;减小对炉体的震动,保证炉体的使用寿命;同时能降低工作人员对原来加减考克清洗、维修的劳动强度,节约生产运行成本提高生产效率。在每个支管3的下端均设置有安全阀9,可以方便在个别横管4发生故障时,先关闭相应横管4下的安全阀9,维修、更换相应部件,不会影响正常生产,提高生产机动性和生产效率。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