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气液分离塔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181686发布日期:2018-08-14 20:10阅读:943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生物质气化产物分离装置领域,特别的,涉及一种气液分离塔。



背景技术:

生物质气化产物在高温下都是气体,例如氢气、一氧化碳、甲烷、焦油、水蒸气,其中焦油和水蒸汽在常温下会变成液体,为了获得洁净的可燃燃气,即氢气、一氧化碳、甲烷的混合气体,需要减少焦油和水蒸汽的含量。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问题,现提供一种能够分离生物质气化产物中的焦油和水蒸汽的气液分离塔。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要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气液分离塔,所述气液分离塔包括塔体、设置在所述塔体内的多个列管以及设置在所述塔体上的进水管、出水管、进气管以及出气管,所述塔体包括封头、塔体本体以及连接件,所述连接件连接所述封头和所述塔体本体,所述塔体本体内设置有相对设置的上挡板和下挡板,所述上挡板设置在所述塔体本体内靠近所述封头的一端,所述下挡板设置在所述塔体本体内远离所述封头的一端,所述上挡板和下挡板分别围绕在每个列管的周围,使所述上挡板和所述下挡板之间的空间形成一个封闭的腔室,所述列管包括管体、设置在所述管体外部的翅片以及设置在所述管体内部的螺旋管,所述管体沿平行于所述塔体轴线的方向设置在所述塔体本体内,所述翅片螺旋地凸设在所述管体的外表面上,所述螺旋管包括相互连接的螺杆和凸设于所述螺杆上的螺旋片,所述螺旋片相对于所述螺杆倾斜设置,所述螺旋片螺旋形成多个螺旋节,所述每个螺旋节与所述管体内壁之间形成有离心空间,所述多个螺旋节的离心空间互相连通,位于所述塔体本体底部的螺旋节的节距大于位于所述塔体本体靠近所述封头一端的螺旋节的节距,所述进水管和所述出水管均与所述腔室连通,所述进气管位于所述上挡板的顶部,所述进气管与所述多个管体连通,所述出气管位于所述下挡板的底部。

进一步地,所述封头远离所述塔体本体的一端设置有人孔。

进一步地,所述封头靠近所述塔体本体的一端形成有开口,所述封头的开口四周向垂直于所述封头轴线的方向凸设有第一安装板。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安装板上设置有多个第一安装孔。

进一步地,所述塔体本体靠近所述封头的一端形成有开口,所述塔体本体的开口四周向垂直于所述塔体本体轴线的方向凸设有第二安装板。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安装板上设置有多个分别与所述多个第一安装孔对应的第二安装孔。

进一步地,所述连接件穿设于所述第一安装孔和所述第二安装孔中。

进一步地,所述进气管插设于所述塔体本体内,所述塔体本体内的进气管上设置有多个叉管。

进一步地,所述每个叉管上设置有多个出气口,所述每个出气口与相应的管体相通。

进一步地,所述多个叉管的下方设置有叉管支撑扁钢,所述叉管支撑扁钢的两端分别连接在所述塔体本体的相对的内壁上。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气液分离塔通过把生物质气化产物通入安装有螺旋管的管体中,同时管体外部通入冷凝水,生物质气化产物在管体中经过碰撞、降速、离心以及凝聚等过程后,焦油与水蒸汽凝聚成液体,与生物质气化产物中的可燃燃气分离,结构简单,使用方便,适于推广使用。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气液分离塔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所示气液分离塔沿A-A线的剖面示意图。

图中:10、塔体,11、封头,111、第一安装板,112、人孔,12、塔体本体,121、第二安装板,122、上挡板,123、下挡板,124、腔室,125、排凝管,126、支脚, 20、列管,21、管体,22、翅片,23、螺旋管,231、螺杆,232、螺旋片,30、进水管,40、出水管,50、进气管,51、叉管,52、叉管支撑扁钢。

具体实施方式

现在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详细的说明。此图为简化的示意图,仅以示意方式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基本结构,因此其仅显示与本实用新型有关的构成。

请参阅图1,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气液分离塔,该气液分离塔包括塔体10、设置在塔体10内的多个列管20以及设置在塔体10上的进水管30、出水管40、进气管50以及出气管60。

塔体10包括封头11、塔体本体12以及连接件13,连接件13连接封头11和塔体本体12。

封头11的一端形成有开口,封头11的开口四周向垂直于封头11轴线的方向凸设有第一安装板111,第一安装板111上设置有多个第一安装孔(图未示出),封头11远离塔体本体12的一端设置有人孔112。

塔体本体12为圆柱状,塔体本体12一端形成有开口,塔体本体12的开口四周向垂直于塔体本体12轴线的方向凸设有第二安装板121,第二安装板121上设置有多个第二安装孔(图未示出),第二安装孔与第一安装孔112对应。

塔体本体12内设置有上挡板122和下挡板123,上挡板122设置在塔体本体12内靠近封头11一端,下挡板123设置在塔体本体12内远离封头11一端,上挡板122和下挡板123分别围绕在每个列管20的周围,使塔体本体12内的上挡板122和下挡板123之间的空间形成一个腔室124,腔室124为一个封闭空间。

进一步地,塔体本体12的底部呈锥形,塔体本体12的直径向远离塔体本体12开口端的方向逐渐减小,塔体本体12的底部向远离塔体本体12开口端的方向凸设有排凝管125。

塔体本体12的底部还设置有多个支脚126。

连接件13包括相互连接的螺栓131和螺母132,螺栓131穿设于第一安装孔和第二安装孔中使封头11和塔体本体12固定连接。

列管20包括管体21、设置在管体21外部的翅片22以及设置在管体21内部的螺旋管23。

管体21大致呈中空筒状,管体21平行于塔体10的轴线方向设置在塔体本体12内,多个管体21之间相互平行设置,且相邻的管体21之间设置有间隙,翅片22呈螺旋弯曲片状,翅片22螺旋地凸设在管体21的外表面上。

螺旋管23包括相互连接的螺杆231和凸设于所述螺杆231上的螺旋片232。

螺杆231为圆形杆状,所述螺旋片232相对于于螺杆231倾斜设置,螺旋片232螺旋形成多个螺旋节(图未标出),每个螺旋节与管体21内壁之间形成离心空间,多个螺旋节的离心空间互相连通。

进一步地,位于塔体本体12底部的螺旋节的节距大于位于塔体本体12靠近封头11一端的螺旋节的节距。

进水管30位于塔体本体12底部的一侧,进水管30位于下挡板123的顶部,进水管30与腔室124连通。

出水管40位于塔体本体12顶部靠近封头11一端的一侧,出水管40位于上挡板122的底部,出水管40与腔室124连通。

请参阅图1和图2,进气管50位于塔体本体12顶部靠近封头11一端的一侧,进气管50位于上挡板122的上方,进气管50插设于塔体本体12内,位于塔体本体12内的进气管50上设置有多个叉管51,每个叉管51上设置有多个出气口(图未示出),每个出气口与相应的管体21连通。

进一步地,多个叉管51的下方设置有叉管支撑扁钢52,叉管支撑扁钢52分别倾斜于多个叉管51设置,叉管支撑扁钢52的两端分别连接在塔体本体12相对的内壁上。

出气管60设置在塔体本体12底部相对进气管50一侧的另一侧,出气管60位于下挡板123的下方。

下面结合附图说明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气液分离塔的使用过程。

冷凝水从进水管30通入塔体本体12内,冷凝水围绕在位于腔室124内的多个列管20的外壁周围,与列管20内物质进行热交换。

把生物质气化产物通过进气管50通入,生物质气化产物经过叉管51通入每个管体21中。

生物质气化产物在管体21中向出气管60的方向流动,由于螺旋管23的设置,生物质气化产物绕螺旋管23形成旋流,同时由于生物质气化产物与管体21外部的冷凝水进行热交换,生物质气化产物中的焦油和水蒸汽逐渐凝聚,气流经过碰撞、降速、离心以及凝聚等过程,焦油和水蒸汽速度降低且凝聚形成液体,在重力作用下,流落通过排凝管125排出,生物质气化产物中的氢气、一氧化碳以及甲烷以比焦油和水蒸汽快的速度通过出气管60排出,且由于位于塔体本体12底部的螺旋节的节距大于位于塔体本体12靠近封头11一端的螺旋节的节距,氢气、一氧化碳以及甲烷流动至塔体本体12底部的速度降低较小,能够更快从出气管60排出,得到洁净的可燃燃气。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气液分离塔,通过把生物质气化产物通入安装有螺旋管23的管体21中,同时管体21外部通入冷凝水,生物质气化产物在管体21中经过碰撞、降速、离心以及凝聚等过程后,焦油与水蒸汽凝聚成液体,与生物质气化产物中的可燃燃气分离,结构简单,使用方便,适于推广使用。

以上述依据本实用新型的理想实施例为启示,通过上述的说明内容,相关的工作人员完全可以在不偏离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内,进行多样的变更以及修改。本项实用新型的技术范围并不局限于说明书上的内容,必须要根据权利要求范围来确定其技术性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