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催化加氢脱戊烯塔的脱蜡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130124发布日期:2020-03-20 06:46阅读:233来源:国知局
一种催化加氢脱戊烯塔的脱蜡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烯烃转化单元中脱戊烯塔的脱蜡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催化加氢脱戊烯塔的脱蜡装置。



背景技术:

烯烃转化是目前最具代表性的合理利用c4、c5的技术。烯烃转化单元中一般配合裂解装置,用以将裂解装置生产的无法利用的不饱和c4、c5大规模转化为丙烯,其具有生产灵活、经济效益好的优点。

烯烃转化单元中,催化加氢精馏脱戊烯塔为c5选择性加氢系统的后工段,用以分离出能用于烯烃转化的非环c5单烯烃。脱戊烯塔的塔内一般会设置多个催化剂床层,例如,设有三个cdmodules系统床层,这些系统床层由载体催化剂和规整填料组成。为了避免催化剂床层在运输、存储、安装时与空气接触而失活,会在其表面涂覆石蜡,然后在加氢催化之前再对其进行脱蜡处理。例如,脱戊烯塔的顶部床层和中间床层采用hydrocat-p-cdmodules系统(钯系cd模块),其底部床层采用hydrocat-t-cdmodules系统(镍系cd模块);底部模块床层具有激活硫醚化反应从而脱硫的能力,可防止顶部和中间模块床层发生硫中毒;为了防止底部镍系cd模块在运输、存储、安装时与空气接触,导致其失去活性,厂家供货时一般都会在其表面涂有一层石蜡,总共约4-5吨。因此,hydrocat-t-cdmodules系统(镍系cd模块)在投料前需使用安全液体加热循环将其表面涂有的石蜡融化脱除。

现有的工艺包或者国内外其他相同工艺装置的脱蜡介质一般选择的为抽余油(芳烃抽提后的c6-c8非芳烃),利用抽余油脱蜡后所得脱蜡介质会通过槽车收集低价外卖或罐区建立重质油储罐,再将脱蜡后介质排往罐区。这种处理脱蜡后所得脱蜡介质的方式方法会存在很多缺点:

1)抽余油可作为裂解炉原料,如将其作为脱蜡介质后,无法再送入裂解炉,造成原料浪费;

2)抽余油不易获得,作为脱蜡介质需要购买,价格较贵一些;

3)脱蜡后介质使用槽车收集低价外卖,极大增加了人力、运输费、效率极低,介质脱蜡前后价格差异大,脱蜡成本过高;

4)罐区设重质油储罐,脱蜡后介质排往罐区,增加了设备成本费;管线较长,温度损失大,易发生排放管线堵塞等情况。

综上,在对加氢催化过程中所用的催化剂床层,例如,采用的hydrocat-t-cdmodules系统(镍系cd模块)投料前脱蜡时,如何能在实现高效脱蜡的同时节约成本就是值得研究的一个课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烯烃转化单元中催化加氢脱戊烯塔的脱蜡装置存在脱蜡成本高、设备运行费用高的问题,提供一种催化加氢脱戊烯塔的脱蜡装置,通过该脱蜡装置可以降低脱蜡成本和设备运行成本,同时实现脱蜡介质的回收,并利于将其循环利用。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催化加氢脱戊烯塔的脱蜡装置,包括:石脑油引入管线1、脱戊烯塔2、脱戊烯塔再沸器4、脱戊烯塔回流泵5、脱戊烯塔塔釜采出泵6和急冷油塔12;

所述石脑油引入管线1与所述脱戊烯塔2的下部的进料口相连,以向所述脱戊烯塔2的下部输入石脑油;

所述脱戊烯塔2底部设有塔釜出料口i和塔釜出料口ii,其中所述塔釜出料口i与用于对输入至脱戊烯塔2下部的石脑油进行加热的脱戊烯塔再沸器4相连,所述塔釜出料口i还与脱戊烯塔回流泵5的进料口相连,所述脱戊烯塔回流泵5的出料口与脱戊烯塔2的上部的进料口相连,以将经所述脱戊烯塔再沸器4加热后的石脑油输送至脱戊烯塔2的上部;所述脱戊烯塔2的塔釜出料口ii与脱戊烯塔塔釜采出泵6的进料口相连,所述脱戊烯塔塔釜采出泵6的出料口与急冷油塔12的入料口相连通,以将由所述塔釜出料口ii采出的脱蜡后所得产物输送至所述急冷油塔12。

根据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脱蜡装置,优选地,所述脱戊烯塔塔釜采出泵6的出料口通过管线组与急冷油塔12的入料口相连通,所述管线组包括:脱戊烯塔塔釜采出管线9、脱蜡排放线10以及急冷油塔绿油进料管线11;所述脱戊烯塔塔釜采出泵6的出料口依次通过脱戊烯塔塔釜采出管线9、脱蜡排放线10与急冷油塔绿油进料管线11相通,所述急冷油塔绿油进料管线11与急冷油塔12的入料口相连。

更优选地,在所述脱戊烯塔塔釜采出管线9上设有脱戊烯塔塔釜采出冷却器8。采用这种设置方式可使脱戊烯塔塔釜采出冷却器8与所述脱戊烯塔塔釜采出泵6的出料口相连接,以便脱蜡后所得产物在进入急冷油塔12之前先在脱戊烯塔塔釜采出冷却器8中进行一定程度的冷却。

根据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脱蜡装置,优选地,所述脱戊烯塔2的塔釜出料口ii通过脱戊烯塔塔釜采出泵入口管线21与所述脱戊烯塔塔釜采出泵6的进料口相连。

优选地,所述脱戊烯塔2的塔釜出料口i通过脱戊烯塔塔釜再沸器入口管线22与所述脱戊烯塔再沸器4的入料口相连,所述脱戊烯塔再沸器4的出料口通过脱戊烯塔塔釜再沸器出口管线23与所述脱戊烯塔2的下部的进料口相连。

优选地,所述脱戊烯塔2的塔釜出料口i依次通过脱戊烯塔脱蜡循环线7、脱戊烯塔回流泵入口管线19与所述脱戊烯塔回流泵5的进料口相连;所述脱戊烯塔回流泵5的出料口与脱戊烯塔2的上部的进料口通过脱戊烯塔回流管线20相连。

优选地,在所述脱戊烯塔2内设有多个催化剂床层,所述脱戊烯塔2的上部的进料口设置在位于最上层的催化剂床层的上方,所述脱戊烯塔2的下部的进料口设置在位于最下层的催化剂床层3的下方。更优选地,所述最下层的催化剂床层3为表面涂覆石蜡的hydrocat-t-cdmodules。

根据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脱蜡装置,优选地,所述急冷油塔12的塔顶设有急冷油塔塔顶裂解气采出管线18,其塔釜设有急冷油塔塔釜焦油采出管线17。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在于以下几个方面:

(1)通过采用本实用新型的脱蜡装置,利用石脑油引入管线向脱戊烯塔内输入石脑油作为脱蜡介质,相比于现有以抽余油(芳烃抽提后的c6-c8非芳烃)为脱蜡介质而言,能节省原料消耗成本;另外,脱蜡介质经再沸器加热后,塔釜物料直接进入回流泵并由塔顶回流管线进入脱戊烯塔,相比于现有技术中由再沸器加热再送至回流罐、然后由回流泵打入塔顶的方式,可有效加速脱蜡速度,避免回流罐的温度、压力、液位测点被石蜡堵塞的事故出现;(2)在优选实施方式中,通过设置管线可以将脱蜡后介质输送至裂解急冷油塔进行分离,作为脱蜡介质的石脑油可循环利用,石蜡分离后可作为燃料油回收利用;(3)在优选实施方式中,通过新增的脱蜡排放线将脱蜡后介质排往裂解急冷油塔的过程中,因设置的脱蜡排放线较短,不仅节省了运输费、人员劳动力、人力费用、重质油储罐费用,而且完全绕开了往罐区排放时管线长、温度损失大、管线末端温度低、石蜡凝固、堵塞管道等问题。

附图说明

图1示出了本实用新型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脱蜡装置的流程示意图。

上述图中标号说明如下:

1-石脑油引入管线,

2-脱戊烯塔,

3-最下层的催化剂床层,

4-脱戊烯塔再沸器(低压蒸汽作为热源),

5-脱戊烯塔回流泵,

6-脱戊烯塔塔釜采出泵,

7-脱戊烯塔脱蜡循环线,

8-脱戊烯塔塔釜采出冷却器(循环水作为冷媒),

9-脱戊烯塔塔釜采出管线,

10-脱蜡排放线,

11-急冷油塔绿油进料管线,

12-急冷油塔,

17-急冷油塔塔釜焦油采出管线,

18-急冷油塔塔顶裂解气采出管线,

19-脱戊烯塔回流泵入口管线,

20-脱戊烯塔回流管线,

21-脱戊烯塔塔釜采出泵入口管线,

22-脱戊烯塔塔釜再沸器入口管线,

23-脱戊烯塔塔釜再沸器出口管线。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能够详细地理解本实用新型的技术特征和内容,下面将更详细地描述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虽然实施例中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然而应该理解,可以以各种形式实现本实用新型而不应被这里阐述的实施方式所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方式中,提供的催化加氢脱戊烯塔的脱蜡装置,如图1所示,包括:石脑油引入管线1、脱戊烯塔2、脱戊烯塔再沸器4、脱戊烯塔回流泵5、脱戊烯塔塔釜采出泵6和急冷油塔12。

石脑油引入管线1与脱戊烯塔2的下部的进料口相连,通过石脑油引入管线1将脱蜡介质输送至脱戊烯塔2的下部。

所述脱戊烯塔2底部设有塔釜出料口i和塔釜出料口ii,其中塔釜出料口i与用于对输入至脱戊烯塔2下部的石脑油进行加热的脱戊烯塔再沸器4相连,塔釜出料口i还与脱戊烯塔回流泵5的进料口相连,脱戊烯塔回流泵5的出料口与脱戊烯塔2的上部的进料口相连,以将经脱戊烯塔再沸器4加热后的石脑油输送至脱戊烯塔2的上部。一种示例中,脱戊烯塔2的塔釜出料口i通过脱戊烯塔塔釜再沸器入口管线22与脱戊烯塔再沸器4的入料口相连,脱戊烯塔再沸器4的出料口通过脱戊烯塔塔釜再沸器出口管线23与脱戊烯塔2的下部的进料口相连。另一种示例中,脱戊烯塔2的塔釜出料口i依次通过脱戊烯塔脱蜡循环线7、脱戊烯塔回流泵入口管线19与脱戊烯塔回流泵5的进料口相连;脱戊烯塔回流泵5的出料口与脱戊烯塔2的上部的进料口通过脱戊烯塔回流管线20相连。

所述脱戊烯塔2的塔釜出料口ii与脱戊烯塔塔釜采出泵6的进料口相连。一种示例中,脱戊烯塔2的塔釜出料口ii通过脱戊烯塔塔釜采出泵入口管线21与脱戊烯塔塔釜采出泵6的进料口相连。所述脱戊烯塔塔釜采出泵6的出料口通过管线组与急冷油塔12的入料口相连,以将由所述塔釜出料口ii采出的脱蜡后所得产物输送至所述急冷油塔12。一种优选实施方式中,所述管线组包括:脱戊烯塔塔釜采出管线9、脱蜡排放线10以及急冷油塔绿油进料管线11;所述脱戊烯塔塔釜采出泵6的出料口依次通过脱戊烯塔塔釜采出管线9、脱蜡排放线10与急冷油塔绿油进料管线11相通,所述急冷油塔绿油进料管线11与急冷油塔12的入料口相连。一种示例中,在所述脱戊烯塔塔釜采出管线9上设有脱戊烯塔塔釜采出冷却器8,且脱戊烯塔塔釜采出冷却器8与所述脱戊烯塔塔釜采出泵6的出料口相连接。

本实用新型中,涉及的脱戊烯塔、急冷油塔等装置均为本领域现有的,各装置的操作步骤和工艺条件也是本领域的常规手段,这里不再赘述。

一些示例中,在所述脱戊烯塔2内设有多个催化剂床层,所述脱戊烯塔2的上部的进料口设置在位于最上层的催化剂床层的上方,所述脱戊烯塔2的下部的进料口设置在位于最下层的催化剂床层3的下方。例如,在所述脱戊烯塔2内设有三个cdmodules结构的催化剂床层:位于顶层和中间层的催化剂床层采用hydrocat-p-cdmodules,且位于最下层的催化剂床层3采用表面涂覆石蜡的hydrocat-t-cdmodules;脱戊烯塔2的上部的进料口设置在位于顶层的hydrocat-p-cdmodules结构催化剂床层的上方,脱戊烯塔2的下部的进料口设置在hydrocat-t-cdmodules的下方。

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化工领域催化蒸馏过程的实现是可以基于名为cdmodules的结构单元。cdmodules是内装有催化剂的由不锈钢网构成的“盒子”,其中的催化剂物理性能与常规催化剂非常相似;为了获得最大的装填密度,cdmodules被设计成规整外形并且在床层内紧密装填催化剂。本实用新型中所述hydrocat-t-cdmodules是指装有镍系加氢催化剂的cdmodules。

一些示例中,急冷油塔12的原料为来自裂解炉的裂解气,通过与急冷油逆流接触,塔釜得到重质焦油由塔釜采出,塔顶为脱除重质焦油后的裂解气。急冷油塔12的塔顶设有急冷油塔塔顶裂解气采出管线18,其塔釜设有急冷油塔塔釜焦油采出管线17。在急冷油塔12内,石脑油作为轻组分,会随裂解气由塔顶采出,回收至下游工艺系统内或者循环利用;石蜡作为重组份,会随塔釜重质焦油采出,作为燃料油加以充分利用。

在一些示例中,通过本实用新型所述脱蜡装置,对脱戊烯塔2内设置的表面涂覆石蜡的最下层的催化剂床层3(例如,hydrocat-t-cdmodules)进行脱蜡处理,其工艺过程为:

将石脑油(脱蜡介质)通过石脑油引入管线1引入脱戊烯塔2的下部,然后石脑油从脱戊烯塔2的塔釜出料口i通过脱戊烯塔塔釜再沸器入口管线22进入脱戊烯塔再沸器4的入料口,并经脱戊烯塔再沸器4加热;加热后的脱蜡介质由脱戊烯塔再沸器4的出料口通过脱戊烯塔塔釜再沸器出口管线23再经脱戊烯塔2的下部的进料口返回脱戊烯塔2。此时,加热后的脱蜡介质由脱戊烯塔2的塔釜出料口i依次通过脱戊烯塔脱蜡循环线7、脱戊烯塔回流泵入口管线19直接进入脱戊烯塔回流泵5的进料口,并在回流泵5内经过加压后经脱戊烯塔回流管线20循环输送至脱戊烯塔2的上部的进料口,脱蜡介质在脱戊烯塔2中由上至下经过设置的三个cdmodules结构的催化剂床层(位于顶层和中间层的催化剂床层为hydrocat-p-cdmodules,位于最下层的催化剂床层为表面涂覆石蜡的hydrocat-t-cdmodules);脱蜡介质在与表面涂覆石蜡的hydrocat-t-cdmodules接触的过程中,将hydrocat-t-cdmodules上的石蜡融化、去除。脱蜡后的物料(含石蜡的脱蜡介质)经过脱戊烯塔塔釜采出泵入口管线21进入脱戊烯塔塔釜采出泵6,经泵加压后的物料通过脱戊烯塔塔釜采出泵6的出料口输出,并通过塔釜采出冷却器8冷却后依次通过脱戊烯塔塔釜采出管线9、脱蜡排放线10进入急冷油塔绿油进料管线11,最终由急冷油塔绿油进料管线11进入急冷油塔12的入料口。在急冷油塔12内,将含石蜡的脱蜡介质中接近焦油的重组份脱除并由急冷油塔塔釜焦油采出管线17采出至系统外,作为燃料油使用。含石蜡的脱蜡介质中的石脑油及石蜡中较轻组份由急冷油塔塔顶随裂解气通过急冷油塔塔顶裂解气采出管线18一起采出,回收至系统内。

脱戊烯塔2在循环脱蜡操作的过程中,可以通过控制脱戊烯塔再沸器4的热量,一些示例中,可将hydrocat-t-cdmodules的温度控制在75-79℃左右,确保hydrocat-t-cdmodules上的石蜡完全融化和去除;脱戊烯塔2的塔压约为0.4-0.5mpa。脱蜡后的物料(含石蜡的脱蜡介质)经塔釜采出冷却器8换热后可将含石蜡的脱蜡介质冷却至50-55℃,再经脱戊烯塔塔釜采出管线9、脱蜡排放线10进入急冷油塔绿油进料管线11。一些示例中,急冷油塔12的操作工艺条件包括:塔顶压力为0.05mpag、塔顶温度为101.5℃,塔底压力为0.06mpag、塔底温度为140℃。

通过本实用新型的脱蜡装置以及脱蜡的工艺过程,可以采用石脑油作为脱蜡介质替代抽余油并可方便地将脱蜡后所得含蜡的石脑油送至裂解急冷油塔,操作简便;含蜡的石脑油在急冷油塔内还可得到分离,石脑油循环利用,石蜡分离后作为燃料油使用。

以上已经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各实施例,上述说明是示例性的,并非穷尽性的,并且也不限于所披露的各实施例。在不偏离所说明的各实施例的范围和精神的情况下,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许多修改和变更都是显而易见的。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