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炉炭化室的炉壁诊断方法和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5115838阅读:148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焦炉炭化室的炉壁诊断方法和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是关于采用图象处理来诊断焦炉炭化室的炉壁状态的方法和装置。
高炉作业中用来作为还原材料的焦炭,一般是使用焦炉将煤干馏而制成的。焦炉炭化室承受很高的热负荷,因而主要是以耐火砖为材料建造的,但长年使用后,由于外部的机械力、热应力以及炉料中碳成分的作用,有时炉壁会发生局部损伤。
为了使焦炉保持完好的状态,长期维持高的生产效率,必须准确地诊断焦炉炭化室的炉壁状态,必要时采用喷涂等方法进行修补,以延长耐火砖的寿命。
以往用来观察炉壁的炉内观察装置,是采用电视摄象机,将其沿着炉子长度方向伸入炉内,观察炉壁的表面。作为由焦炉炭化室的炉壁图象确定炉壁状态的方法,有利用图象整体的浓度值的方法。例如,特开平4-256842中公布了一种方法,它是将炉壁图象的各象素浓度值与预先设定的值进行比较,把由一定范围的阴影部和明亮部构成的画面的象素数累加起来,当累加值大于基准值时,确定炉壁已经劣化。
但是,炉壁图象是由砌缝和砖面两部份构成的,而砌缝和砖面的浓度分布是不同。另外,对于砌缝上的损伤和砖面上的损伤来说,浓度分布也不一样。因此,按特开平4-256842所述的方法对图象整体进行一揽子处理来确定炉壁状态的方法,适合于图象内只有砖面的场合,而不适合于图象内包含砌缝和砖面两者的场合。另外,采用上述方法时,无法将砌缝上的损伤(砌缝碎片)、砖面上的损伤(剥落、剥离)、修补痕迹和碳附着等炉壁状态区分开来。
本发明的目的是,解决上述现有技术上的问题,在图象处理时即使图象内包含有砖面和砌缝,也能确定炉壁的状态、特别是炉壁的损伤,另外还能区分砌缝上的损伤和砖面上的损伤以及修补痕迹、碳附着等各种炉壁状态,同时通过采用由炉宽检测装置测定的炉宽状态和/或由炉温检测装置测定的炉温状态,可以准确地诊断焦炉炭化室的炉壁状态。
旨在实现上述目的的权利要求1所述的本发明,是采用图象处理来诊断焦炉炭化室的炉壁状态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把由砌缝和砖面构成的炉壁图象分离成砌缝砖面,根据由单独砌缝的图象确定的砌缝状态、由单独砖面的图象确定的砖面状态、以及由炉宽检测装置测定的焦炉炭化室的炉宽状态和/或由炉温检测装置测定的焦炉炭化室的炉温状态来诊断焦炉炭化室的炉壁状态。
下面说明将砌缝面和砖面分离开的原理。

图13是表示现有技术的炉壁图象整体的浓度分布的曲线图。由该图象整体的图象分布可以看出,在砌缝部48和砖面部49浓度范围是不同的,因此由图象整体的浓度分布无法确定各种炉壁状态,特别是炉壁的损伤。在本发明中采用的方法是,利用砌缝部48和砖面部49浓度范围不同这一点,将其分离成砌缝浓度区域52和砖面浓度区域53,根据各自区域内的浓度分布来确定各自的状态。
图14是表示分离后的砌缝部和砖面部各自的浓度分布的曲线图。对于分离后的图象,如果重新测定砌缝部和砖面部各自的浓度分布,如图14所示,以阈值为界限,可以区分成正常区域54和正常/损伤区域55。在正常/损伤区域55中,除了损伤外还包含有噪声或碳附着、修补痕迹,它们的浓度范围是不同的,因此可以对分离后的浓度分布再次进行分离。
权利要求2所述的本发明是焦炉炭化室的炉壁诊断装置,它配备有其长度足以对焦炉炭化室的全长进行摄象的臂和设置在该臂前端的炉壁摄象装置,其特征在于,除了上述炉壁摄象装置之外,还配备有炉宽检测装置和/或炉温检测装置,同时还配备有使上述炉壁摄象装置左右摆头的机构和/或使之上下移动的机构。
权利要求3所述的本发明,是权利要求2所述的焦炉炭化室的炉壁诊断装置,其特征在于,在上述的臂上配备有伸入焦炉炭化室时可以与炉底滑动接触而支承上述炉壁的移动支承装置。
权利要求4所述的本发明,是权利要求2所述的焦炉炭化室的炉壁诊断装置,其特征在于,长度足以对焦炉炭化室的全长进行射象的臂为水冷却结构。
权利要求5所述的本发明,是权利要求2所述的焦炉炭化室的炉壁诊断装置,其特征在于,设在臂的前端的炉壁摄象装置配置在吊架箱内,该吊架箱由下方通过吊架轴可以左右摆头地被支承在探测器箱内,另外,在与上述探测器箱的下部连成一体的容纳箱内配备有通过上述吊架轴而连接的左右摆头的驱动装置,同时还配备有炉温检测装置和/或炉温检测装置。
权利要求6所述的本发明,是权利要求5所述的焦炉炭化室的炉壁诊断装置,其特征在于,炉宽检测装置和/或炉温检测装置不是配置在容纳箱内,而是配置在探测器箱内。
权利要求7所述的本发明,是权利要求5或6所述的焦炉炭化室的炉壁诊断装置,其特征在于,探测器箱和容纳箱为水冷却结构。
附图的简要说明图1是表示本发明的内壁观察装置深入焦炉炭化室内的状态的主视图。
图2是图1的俯视图。
图3是图2的右侧视图。
图4是伸入臂和直立臂的剖面图。
图5是探测器箱的详细剖面图。
图6是是表示图3中A部的局部放大图。
图7是吊架部的详图。
图8是摄象机容纳盒的详细剖面图。
图9是摄象机容纳盒的窗口部分的局部放大图。
图10是摄象机容纳盒的窗部分的正面视图。
图11是焦炉炭化室内壁观察装置的系统总图。
图12是表示炉壁图象的示意图。
图13是表示炉壁图象整体的浓度分布的曲线图。
图14是表示分离后的砌缝部和砖面部各自的浓度分布的曲线图。
图15是表示在焦炉炭化室长度方向上的炉宽变动和炉温变动的示意图。
根据本发明,对炉壁摄象,将由砌缝和砖面构成的炉壁图象分离成砌缝和砖面,由砌缝单独的图象确定砌缝的状态,由砖面单独的图象确定砖面的状态,因此,即使图象内包含有浓度分布不同的砖面和砌缝,也可以确定炉壁状态,不仅如此,根据测定的炉宽状态和/或炉温状态进行诊断,可以准确地诊断变炉炭化室的炉壁状态。
实施例下面参照附图详细地说明本发明的实施例。
图1是表示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内壁观察装置深入焦炉炭化室内的状态的主视图,图2是图1的俯视图,图3是右侧视图。
本实施例的焦炉炭化室的内壁观察装置配备有长度足以对16m的焦炉炭化室进行摄象的伸入臂1;由该伸入臂1的前端垂直向上设置的直立臂2;以及安装在直立臂2上的多个(图中是3个)探测器箱3。
在伸入臂1下部的3个位置上,设置可以与焦炉炭化室的炉底滑动接触并支承伸入臂1的滑瓦4,该滑瓦4是由长度约1500mm的翘曲状的钢板制成,其基端部可以活动地支承在伸入臂1上,为了在伸入炉内时减少与炉底接触的底面的滑动阻力和防止炉底损伤,在滑瓦的前、后形成滑雪板状的大园角。
由于设置了这样的滑瓦4,不需要提高伸入臂1本身的强度就可以加大其长度。另外,为了防止在移动时倒向左右的炉壁,在直立臂2上靠近端部的位置的左右两侧安装长度约1500mm的侧导板5。
在图1和图2中,7是设置在伸入臂1的基端部的车轮6驱动用马达,开动该马达7,可以使内壁观察装置进、出焦炉炭化室。
伸入臂1和直立臂2都是三重管结构,如图4的剖面图所示,最中心部位是N2气体和配线电缆用的管路1a、2a,中间是冷却水的供水流路1b、2b,最外侧是冷却水的排水流路1c、2c。图1中的8是与直立臂2和伸入臂1连接的排水斜管,用于从各探测器箱3中排水。
图5是表示各探测器箱3的细节的断面图,它配备有吊架箱10和摄象机摇头驱动装置容纳箱12,吊架箱10内装有摄象机容纳盒11,摄象机摇头驱动装置容纳箱12的一端与直立臂2连接,另一端可以转动地支承着摄象机容纳盒11。
在安装有摄象机容纳盒11的吊架箱10的基端部,固定有作为旋转轴的吊架轴13,与之形成一体,吊架轴13内形成冷却水供水流路13a。吊架轴13由安装在摄象机摆头驱动装置容纳箱12内、分为上下两段的轴承14支承并与带齿的轮15连接。探测器箱的外周面全部用绝热温度1400℃的陶瓷渣棉16覆盖,陶瓷渣棉16由SUS网(图中未示出)将外同全体包覆、固定。这样可以隔绝探测器箱3外周的辐射热,提高冷却水的冷却效果。
另外,在摄象机摇头驱动装置容纳箱12的外周,形成与直立臂2的冷却水供水流路2b连接的双重外部冷却流路17,该双重外部冷却流路17还与吊架轴13的冷却水供水流路13a连接。
18是设置在吊架轴13上的用来防止漏水的O形密封圈。19是齿轮传动马达,在输出轴上通过减速器19a设有带齿的轮19b,通过与其连接的带齿的轮15驱动吊架轴13旋转。在齿轮驱动马达19的输出轴的延长位置上配置有脉冲发生器20,用以反馈吊架轴13的旋转信息。
采用这种结构,可以使摄象机容纳盒11围绕吊架轴13转动。在以往的装置中,是使摄象机在箱内转动,因而只能在观察窗内的狭小范围内转动,而本发明将摄象机设置在箱外使之转动,因而扩大了视野范围,摄象时不会遗漏炉壁损伤状态,可以确保获得修补作业所必须的信息。
另外,在摄象机摆头驱动装置容纳盒12中还配置有下述的CCD摄象机的控制器21,全部电缆等都集中在该摄象机摆头驱动装置容纳箱12中,通过直立臂2和伸入臂1的N2气体及配线电缆用管路1a、2a连接到外部的信号处理器44上。如图5和图6所示,在摄象机摆头驱动装置容纳箱12内的左右对称位置上,通过托架43a、43b分别安装有激光测距仪41和辐射温度计42,这些激光测距仪41和辐射温度计42设置成与焦炉炭化室47的长度方向的侧壁面成直角,左右两侧的激光测距仪41分别向炉子长度方向的侧壁面照射激光,接收反射回来的激光,求出两侧壁面之间的距离,另外,用辐射温度计42测出两侧壁面的温度。
在安装有摄象机容纳盒11的吊架箱10的外周,同样形成冷却流路23,该冷却流路23的进口一侧与连接到摄象机容纳盒11上的软管24相连接,其出口一侧与连接到排水斜管8上的软管25相连接。另外,吊架轴13的冷却水供水流路13a,通过软管26连接到摄象机容纳盒11上。在该软管26中,通入激光测距仪用电缆、辐射温度计用电缆、CCD(Charge Complete Devise)摄象机32的信号电缆、自动光圈电缆、N2吹扫气体电缆,从而可以进行摄象和测定炉宽、炉温。当然,由于软管内有冷却水流过,因而各电缆的进口和出口要用橡胶套管完全密封住。
图7是用于固定图5是所示的摄象机容纳盒11的吊架10a的详图,吊架10a上设置有多个安装托架27,在该安装托架27上安装有固定支架28,该支架28上有多个可以以上下旋转销28b为轴、在上下方向上倾动的安装孔28a,将摄象机容纳盒11固定在这些支架上。采用这种结构,安装在吊架10a上的摄象机容纳盒11,不但可以以上述吊架轴13为旋转轴、在水平方向上转动,还可以固定在上下方向的任意位置上,在上下方向上倾动。这样一来,通过改变安装位置,可以避免出现不能进入摄象机视野的部分。使最上部的CCD摄象机32转向上方,还可以对炉顶壁面摄象。
图8是摄象机容纳盒11的详图,图9是摄象机容纳盒11的窗部的局部放大图,图10是该窗部的正面视图,在摄象机容纳盒11的一面上开口,作为观察窗30,在其外周形成外部冷却流路31。内部配备有CCD摄象机32、Ф3mm的针孔透镜33,在该针孔透镜33的前面配置滤光玻璃34和耐热玻璃35,用金属压件36将它们固定住。金属压件36为螺旋夹结构,这样可以从外部安装和拆卸耐热玻璃35,滤光玻璃35,在将由CCD摄象机32摄取的信息显示在显示器上时,可以有效地抑制由于光晕、温度而引起的不必要的波长输入。金属压件36为全周螺旋结构,用于压紧,具有吹扫用缝隙的金属压件36a,金属压件36a必须是可以在圆周方向上任意点固定,使之可以从上部吹扫气体,由于是从一个方向吹扫,因而不容易产生对流,使N2气体从一个方向吹过玻璃表面,将附着在玻璃表面上的炭粉吹走,另外,金属压件36a与耐热玻璃35的压接面,在全周上设置与N2气体流路连通的散热槽38a,从而可以使金属压件36a的温度上升对于耐热玻璃35产生的影响减小到最低限度。
37是占据窗与针孔透镜33之间的间隙的防护板,它可以阻断由窗漏入、照射到CCD摄象机32上的辐射热。在摄象机容纳盒11内设有传感器39,用于检测摄象机内的温度达到50℃以上时的异常情况。该传感器39与图1中所示的马达7相连接,一但测知异常温度,就起动马达7,将内壁观察装置快速地撤出炉外,以保护CCD摄象机。该CCD摄象机32中安装有电子快门,因此在移动过程中可以不受滑瓦4振动的影响,保证观察的清晰度。
针孔透镜33,是透镜包括角度为水平约56度、垂直约43度、对角约69度、前端透镜直径约Ф3mm的广角透镜,可以将孔镜减小到Ф22mm,使由孔进入的辐射热减小到最低限度。舅图9和图10所示,在耐热玻璃35的上部设有用于放出N2气体的沟槽38a,N2气体由该沟槽38a流过散热流路38b,从上部沿着耐热玻璃35的方向释放出来,从而可以防止粉尘附着到耐热玻璃35的表面上并能对耐热玻璃进行冷却。
另外,CCD摄象机32为分离型,控制器部分与CCD摄象机是分开的,由于只有镜头部和CCD元件部,因而可以使结构紧凑,减小摄象机容纳盒11的尺寸。另外,由于CCD摄象机信号线等电缆是配置在冷却水供水用的挠性软管26内,因而可以被冷却。
如图8所示,也可以将用于测定到炉壁的距离的激光测距仪41和用于测定炉壁面温度的辐射温度计42设置在探测器箱3内的摄象机容纳盒11中。在这种情况下,摄象机摆头驱动装置容纳箱12内不设置激光测距仪41和辐射温度计42。
在激光测距仪41和辐射温度计42的前面,采用准照CCD摄象机32前面位置的结构,使用耐热玻璃,可以对焦炉炭化室的侧壁面进行测定。
上述的挠性软管24、25、26为SUS网卷,其外周用绝热胶带(绝温度1400℃)缠绕,以隔绝辐射热。这使得水路具有柔性,有利于摄象机吊架的摆头。在本实施例中,箱体材料全部使用SUS材料,采用冷却水、绝热材料和N2气体等措施,可以有效地解决CCD摄象机32的耐热温度只有50℃的难题,如果使用铜材,导热性更好,可以更有效地保护摄象机。
下面说明上述焦炉炭化室的内壁观察装置中的冷却水流动情况。
冷却水由伸入臂1的基端部供入冷却水供水流路1b中,通过直立臂2的冷却水供水流路2b被导入各探测箱3中。由探测器箱3排出的水,通过挠性软管25由伸入臂1的排水流路1c排出。在图5中所示的直立臂2的集管40的上端和下端,设置了多个喷咀孔40a由该喷咀孔40a通过集管40外侧的排水流路2c流出到深入臂1的排水流路1c。
另一方面,由集管40送入摄象机摆头驱动装置容纳箱12内的冷却水,流过摄象机摆头驱动装置容纳箱12的双重外部冷却流路17,对摄象机摆头驱动装置容纳箱12的整个表面进行冷却,接着流入吊架轴13的冷却水供水流路13a中,对轴承14和O形密封圈18进行冷却,然后流过挠性软管26和摄象机容纳盒11的双重外部冷却流路31,对摄象机容纳盒11的整个表面进行冷却,最后流过挠性软管24,自上而下流过吊架箱10的双重外部冷却流路23,在次循环到上部,从上部流过挠性软管25,经过排水斜管8和伸入臂1中的排水流路1c,排出到外面。
由于从集管40到各探测器箱3的高度差而产生的给水压差,通过在挠性软管25的出口处设置由SUS制成的板状阻流物(设置有比软管内径小的孔)的节流孔而取得供水量的平衡。另外,供入摄象机容纳盒11的冷却水量,也会对摄象机本体的耐热度(50℃)产生影响,因此用塞子分别以4的倍数塞住在集管40上端、下端设置的喷咀孔40a,控制排水流路2c,从而可以确保各探测器箱3中的冷却水流量。
图11是焦炉炭化室内壁观察装置的整体系统图,图中,45是高速计算机,它与驱动马达7的脉冲发生器和设在摄象机摆头驱动装置容纳箱12内的脉冲发生器20相连接;44是用于将由高速计算机计算得到的数值转换成图象输出的信号处理器;46是用于图象输出的电视监视器,在电视监视器46上显示出由CCD摄象机32摄制的图象,作为供分析用的信息,利用马达7的脉冲发生器来测定在伸入臂1的驱动轴方向上的臂伸入距离,另外,用脉冲发生器20测定臂前端的摄象机摆动角度,将由这两个脉冲发生器输入的数据进行运算,显示到电视监视器46上,将所显示的中心标记的位置以到炉口距离的形式显示在监视器46的角上。由于能判别中心标记的距离,因此在炉壁状态的肉眼观察分析和图象处理手段中是十分有效的。
采用图象处理来诊断焦炉炭化室47的炉壁状态时,首先将伸入臂1伸入到炭化室47内,利用在直立臂2的高度方向上配置的CCD摄象机32摄象。通过控制器21将摄取的信号A输入信号处理器44中。CCD摄象机32预先进行角度调节,以便对炉壁面进行摄象,伸入臂1以一定速度移动,在其移动过程中以相等的时间间隔摄制炉壁图象,由信号处理器44根据摄制的图象来确定炉壁状态。图12是摄制的炉壁图象,它由砌缝部48和砖面部49构成,砌缝部损伤50有砌缝碎片,砖面损伤51有剥落和剥离等。除此之外,在砖面上常见的炉壁状态还有修补损伤后留下的修补痕迹以及碳附着等。图13是表示炉壁图象整体的浓度分布的曲线图。看一下炉壁整体的浓度分布就会发现,砌缝部48和砖面部49的浓度范围是不同的,因此根据图象整体的浓度分布无法确定它们各自的炉壁状态,特别是损伤情况。
本发明采用的方法是,利用砌缝部48和砖面部49的浓度范围不同这一点,将其分离成砌缝部浓度区域52和砖面浓度区域53,根据各自区域内的浓度分布来确定各自的状态。但是,在图象中,近处和远处的总体亮度是不一样的,存在有明显的阴暗部分。因此,作为分离的前处理,须要进行阴暗部分的修正和平滑化以及双值化处理。
图14是表示分离后的砌缝部和砖面各自浓度分布的曲线图。对于分离后的图象,如果在一次对砌缝部和砖面分别测定浓度分布,如图14所示,以阈值为界限,可以区分为正常区域54和正常/损伤区域55。在正常/损伤区域55中,除了损伤外还包含有噪声和碳附着、修补痕迹,它们的浓度范围是不同的,因此可以利用分离后的浓度分布将它们分离开。在本实施例中,可以根据浓度平均值和浓度分布散值计算出将它们分离开的阈值。
如上所述,在本发明中使用CCD摄象机32按图13所示对炉壁面摄象,将其分离成砌缝部浓度区域52和砖面浓度区域53,然后按图14所示,根据各自区域内的浓度分布确定损伤部位,除此之外使用配置在摄象机摆头驱动装置容纳箱12内的激光测距仪41和辐射温度计42,可以更准确地确定炉壁损伤部位。
具体地说,一面沿着炉子长度方向在炉内移动,一面按图11所示那样,使用配置在摄象机摆头驱动装置容纳箱12内的左右激光测距仪41测定到炉壁面的距离,通过控制器21(参照图5)将测得的距离信号B送至信号处理器44,作为炭化室的炉宽记录下来。另外,用左右的辐射温度计42测定炉壁面的温度,同样地通过控制器21将该温度信号C送至信号处理器44,作为炭化室47的温度记录下来。
图15表示的是在焦炉炭化室长度方向上的炉宽(mm)的变动和炉壁温度(℃)的变动,炉宽变动是用激光测距仪41测定的、以用虚线表示的炉宽斜度为基准的变动,炉壁温度变动是用辐射温度计42测定的。在由CCD摄象机32摄制的图象确定为砖面损伤部位的位置,如图15所示,测出以炉宽斜度为基准的炉宽显著增大的部分,两者位置是一致的。在该损伤部位,用辐射温度计42测定的温度比其它部位的温度要低,结果证实用这三种检测手段测得的损伤部位是完全一致的。
单纯使用CCD摄象机32来诊断焦炉炭化室的炉壁损伤时,只能基于面积来判定损伤,而通过采用激光测距仪41测定炉宽,不仅可以判定损伤深度,而且还可以测定炉体的膨胀。可以根据测得的损伤位置、损伤面积和损伤深度,定量地确定所需要的修补量,从而提高了焦炉炭化室的炉壁修补的计划性。另外,通过采用辐射温度计42测定炉壁的温度分布,可以更准确地确定炭化室炉壁的损伤部位。采用本发明,可以确定单独用图象处理不能确定炉壁的异常,从而提高了损伤部位的确认率。
在本发明中,依场合的不同,可以将CCD摄象机32和激光测距仪41组合起来使用,或者也可以将CCD摄象机32和辐射温度计42组合起来使用,另外,所使用的测定装置不限于CCD摄象机32、激光测距仪41和辐射温度计42,也可以比照它们使用其它的装置。
如上所述,根据本发明,即使图象内包含有浓度分布不同的砖面和砌缝,通过将它们彼此分离,也可以正确地确定炉壁状态,还可以进一步将炉壁状态区分为砌缝上的损伤和砖面上的损伤以及修补痕迹、碳附着,具有良好的效果,不仅如此,根据由炉宽检测装置测定的炉宽状态和/或由炉温检测装置测定的炉温状态确定炉壁的损伤部位,可以更确切地诊断焦炉炭化室的炉壁状况。
采用本发明,不仅可以确定炉壁损伤状况,而且可以对每个焦化室定量地确定炉体的变形和温度分布,可以有计划地对炉子实施修补。
权利要求
1.焦炉炭化室炉壁的诊断方法,是采用图象处理来诊断焦炉炭化室的炉壁状态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把由砌缝和砖面构成的炉壁图象分离成砌缝和砖面,根据由单独砌缝的图象确定的砌缝状态、由单独砖面的图象确定的砖面状态、以及由炉宽检测装置测定的焦炉炭化室的炉宽状态和/或由炉温检测装置测定的焦炉炭化室的炉温状态来诊断焦炉炭化室的炉壁状态。
2.焦炉炭化室炉壁的诊断装置,它配备有其长度足以对焦炉炭化室的全长进行摄象的臂和设置在该臂前端的炉壁摄象装置,其特征在于,除了上述炉壁摄象装置之外,还配备有炉宽检测装置和/或炉温检测装置,同时还配备有使上述炉壁摄象装置左右摆头的驱动机构和/或使之上下移动的机构。
3.权利要求2所述的焦炉炭化室的炉壁诊断装置,其特征在于,在上述的臂上配备有伸入焦炉炭化室时可以与炉底滑动接触而支承上述炉壁的移动支承装置。
4.权利要求2所述的焦炉炭化室的炉壁诊断装置,其特征在于,长度足以对焦炉炭化室的全长进行摄象的臂为水冷却结构。
5.权利要求2所述的焦炉炭化室的炉壁诊断装置,其特征在于,设在臂的前端的炉壁摄象装置配置在吊架箱内,该吊架箱由下方通过吊架轴可以左右摆头地被支承在探测器箱内,另外,在与上述探测器箱的下部连成一体的容纳箱内配备有通过上述吊架轴而连接的左右摆头驱动装置,同时还配备有炉宽检测装置和/或炉温检测装置。
6.权利要求5所述的焦炉炭化室的炉壁诊断装置,其特征在于,炉宽检测装置和/或炉温检测装置不是配置在容纳箱内,而是配置在探测器箱内。
7.权利要求5或6所述的焦炉炭化室的炉壁诊断装置,其特征在于,探测器箱和容纳箱为水冷却结构。
全文摘要
本发明的目的是正确地诊断焦炉炭化室的炉壁状况。用CCD摄象机对由砌缝和砖面构成的焦炉炭化室摄象,在摄制的炉壁图象中,将浓度分布不同的砌缝部和砖面混合存在的炉壁状态分离成砌缝部48和砖面49,分别确定各自的状态,可以精确地确定砌缝部损伤51和砖面损伤52,同时通过用激光测距仪41测定炉宽,用辐射温度计测定炉壁温度,把这三种检测手段结合起来使用,可以正确地诊断焦炉炭化室的炉壁损伤状况。
文档编号C10B29/00GK1152836SQ96101430
公开日1997年6月25日 申请日期1996年2月17日 优先权日1995年2月17日
发明者月原裕二 申请人:川崎制铁株式会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