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的石油产品脱氮废渣的处理方法

文档序号:5126726阅读:845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新的石油产品脱氮废渣的处理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石油炼制领域,涉及到对石油产品进行保硫脱氮加入添加剂后,对含氮化合物和脱氮剂的废粘稠状物的处理方法。国际专利分类属于C10M177/00。
众所周知原油中氮含量一般在0.04-0.4%,远小于硫的含量,世界上90%的原油氮含量都小于0.2%,其平均值为0.094,而我国大部分原油含氮量在0.3%左右,属高含氮的原油,目前发现的我国原油最高含氮量为1.32%,这些给石油加工和石油产品的性质均带来一定影响,如就润滑油基础油而言,国内外许多文献阐明润滑油基础油的氧化安定性与化学组成密切相关,而其中的硫化物对润滑油的氧化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即硫化物的存在能提高基础油的氧化安定性,而氮化物尤其是碱性氮化物对润滑油的氧化安定性极为有害,即能加速油品氧化。由于我国润滑油基础油与国外相比具有低硫高氮的特点,所以氧化安定性普遍较差,为了提高润油油的氧化安定性,ZL9411590.5发明了一种用于润滑性基础油(包括馏程大于360℃的蜡油、渣油、重芳烃油)的选择性强、脱氮率高的保硫脱氮剂,该剂是由A、B、C三部分组成,即A是酸性剂、B是络合剂、C是熔剂三部分组成的,A酸性剂包括亚磷酸、次磷酸、偏磷酸、正磷酸、聚磷酸、焦磷酸、五氧化二磷、十氧化四磷、三氧化二磷、六氧化四磷、有机酸酐包括乙酸酐、马来酸酐、均苯四甲酸二酐;B络合剂包括P2S5、P2O3、P4O6、P2O5、P4O10、P4S3P4S5、P4S7、P4S10;C溶剂包括水、甲醇、乙醇、丙醇、丁醇、丙酮、糠醛组成,其成份所占比例A为6-85%(wt),B为0.1-85%(wt),C为0.1-85%(wt),利用保硫脱氮剂对润油油基础油进行脱氮处理后分为二层,上层为脱氮油,下层为含氮化物的粘稠状废渣。专利ZL94116575.2则是对上述废渣采用碱性组分(A)包括无机碱NaOH、KOH、NH3、Ca(OH)2、NH4OH;有机碱单乙醇胺、二乙醇胺、三乙醇胺,具有R-NH2化合物;强碱弱酸生成的盐如Na2CO3、Na2HCO3、NaAc、Na3PO4、Na2S、Na2HPO4、NaH2PO4、D硅酸钠;和极性溶剂(B)包括甲醇、乙醇、丙醇、丁醇、丁酮和水组成的饱和溶液或不饱和溶液进行搅拌反应处理,氮化物则游离出来,从而避免环境污染。专利ZL94116575.2由于采用了碱性组分,故使脱氮剂的酸性组分发生了化学变化,其综合利用的范围受到了很大的限制。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对油品(包括润滑油基础油、柴油、蜡油、加氢尾油、重芳烃、重油)的脱氮废渣采用非碱性组分的极性合物进行抽提处理,使脱氮剂酸性组分的酸性不遭到破坏,从而既回收氮化物,又能使酸性组分得到更好的综合利用。
石油产品(包括润滑油基础油、柴油、蜡油、加氢尾油、重油)的脱氮的废渣用极性化合物抽提,使废渣分层;氮化物和脱氮剂的酸性组分相分离,这样即回收了氮化物,又可使脱氮剂的酸性组分得到综合利用。该过程中的极性化合物包括(1)芳香烃及其衍生物如苯、甲苯、二甲苯、乙苯、丙苯、氯苯、氯化苄,(2)醇类化合物(A)碳数大于4的脂肪醇如戊醇、乙醇、庚醇、辛醇、(B)芳香醇如苯甲醇、苯酚、甲酚、二甲酚、乙酚及它们的衍生物;(3)酮、醛、醚、酯化合物及衍生物,如甲乙酮、呋喃甲醛、甲基叔丁基醚、乙酸乙酯、乙酸甲酯;(4)氧硫杂环化合物及衍生物,如甲呋喃甲醛、呋喃甲醇、环丁砜;(5)四氯化碳、水C2S、氯仿;以及上述极性化合物的混合物,最好极性化合物的沸点小于360℃,以便回收使用。
石油产品的脱氮废渣用极性化合物抽提、氮化物进入有机极性化合物的有机相,该相用水洗或用浠碱洗后,将极性有机化合物蒸,分出后的氮化物经分析其凝点、粘度、闪点、灰分、机杂、硫含量等指标完全符合重油标准,而废渣中未参与反应的脱氮剂的酸性组分则留在无机相,该部分酸性组分可直接作酸性组分使用,亦可经处理后进一步综合利用。
实施例1基础油(荆门减四线油)脱氮废渣200g、苯20g、甲苯20g、呋喃甲醛20g、水100g、加温搅拌、分层,下层为余下脱氮剂酸性组分,上层经浠碱水洗蒸馏,除有机极性化合物,则得到氮化物98g。
实施例2柴油脱氮废渣200g,用水稀释一半,用苯甲醇100g加温搅拌,经沉降分层,上层水洗后蒸馏出苯甲醇,得氮化物40g,余下脱氮剂酸性组分则在无机相。
实施例3蜡油脱氮废渣200g,水100g,苯50g,乙酸乙酯50g,辛醇10g,氯仿1g,乙醛1g,经加温、搅拌静置分层后分出有机相和无机相。
实施例4加氢尾油脱氮废渣200g、水100g、甲基叔丁基醚50g,甲酸乙酯50g、二甲酚50g、乙苯50g、经加温搅拌静置分层后分出有机相和无机相。上层为有机极性化物和氮化物的混合体,下层为含脱氮剂酸性组分的溶液。
实施例5重油脱氮废渣200g、苯50g、水100g、苯甲醇50g混合后加温搅拌分层。下层为酸性组分,上层为氮化物及有机极性化合物。
权利要求
1.一种新的石油产品脱氮废渣的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对石油产品脱氮的废渣用极性化合物抽提,使废渣分层;氮化物和脱氮剂的酸性组分相分离。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石油产品的脱氮废渣包括润滑油基础油、柴油、蜡油、加氢尾油、重油的脱氮废渣。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该过程中的极性化合物包括(1)芳香烃及其衍生物如苯、甲苯、二甲苯、乙苯、丙苯、氯苯;氯化苄、(2)醇类化合物(A)碳数大于4的脂肪醇如戊醇、乙醇、庚醇、辛醇,(B)芳香醇如苯甲醇、苯酚、甲酚、二甲酚、乙酚及它们的衍生物;(3)酮、醛、醚、酯化合物及衍生物,如甲乙酮、呋喃甲醛、甲基叔丁基醚、乙酸乙酯、甲酸乙酯、乙酸甲酯;(4)氧硫杂环化合物及衍物生,如呋喃甲醛、呋喃甲醇、环丁砜;(5)四氯化碳、水、C2S、氯仿;以及上述极性化合物的混合物,最好极性化合物的沸点小于360℃。
全文摘要
本发明是一种新的石油产品脱氮废渣的处理方法,属于石油炼制领域,本发明的方法是对石油产品的脱氮废渣用非碱性的极性化合物抽提,氮化物进入有机极性化合物相,有机极性化合物经蒸馏循环使用,脱氮剂的酸性组分则留在无机相,这样既可解决环境问题,又可综合利用废渣。
文档编号C10G17/00GK1195018SQ9710367
公开日1998年10月7日 申请日期1997年3月28日 优先权日1997年3月28日
发明者武汉市洪山区科隆新技术开发部 申请人:武汉市洪山区科隆新技术开发部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