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塞环磨损补偿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5210412阅读:117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活塞环磨损补偿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活塞环磨损补偿装置。
发动机内的密封件活塞环在装机后一般只能使用到一定的里程数后就失去密封功能,其主要原因在于发动机运行后,由于气缸内的活塞、活塞环与气缸壁之间的磨擦,活塞、活塞环逐渐损耗,使得活塞环端面开口处的间隙逐渐增大,至一定程度时,活塞环的密封性能下降,压缩工质从开口处泄漏,以解放CA1090和CA141型为例,当其开口达到2mm时,活塞环基本失去密封功能,出现机油从活塞环开口处窜入气缸内等现象,导致发动机无力、火花塞上油、机油烧耗、怠速运行不均、易息火,排气管冒蓝烟、有害气体超标等故障。针对上述问题,生产厂家都在活塞环材料和制造工艺方面下功夫,以提高活塞环的使用寿命,如在活塞环的工作表面镀铬提高耐磨性能等等,上述措施,虽然有一定的效果,但由于活塞、活塞环在高温、高压以及润滑条件差的环境下作强烈高速的往复直线运动,活塞环对气缸压力很高,气缸中燃烧形成的高压气体窜入活塞环背部、增大了活塞环对气缸壁的压力,在强大的压缩作用下,活塞环对气缸壁的摩擦力增大,加剧了活塞环的磨损,再加上交变载荷,大幅度的温差变化,润滑条件的先天不足、积炭、化学腐蚀等因素,活塞环的使用寿命仍受到很大的限制。
本发明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从而提供一种结构简单、能极大提高活塞环使用寿命的活塞环磨损补偿装置。
本发明包括活塞体和活塞环,活塞环和活塞体上的环形槽相配合,环形槽中设有一盲孔,盲孔的底部设置弹簧,弹簧上端与锥形推杆相连接,锥形推杆的两斜面与活塞环开口端的斜面相吻合。
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进一步阐明本发明的具体内容。


图1是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发明在未装配补偿装置和活塞环状态下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图1的A-A剖视图;图4是推杆的结构示意图。
如图所示,本发明包括活塞体1和活塞环2,活塞环2和活塞体1上的环形槽3相配合,环形槽3中设有一盲孔4,盲孔4的底部设置弹簧5,弹簧5上端与锥形推杆6相连接,弹簧5底部直径大于上部直径,与盲孔4形成紧配结构,锥形推杆6的两斜面与活塞环2开口端斜面相吻合,锥形推杆6的头部形状为锥形三角头,厚度与活塞环2的厚度相同。上端部与气缸壁的磨擦面为圆弧形,下端部设有与弹簧5连接的凹弧7。当发动机冷车时,锥形推杆6由于弹簧5的作用紧贴在气缸壁上,活塞环2开口端的双斜面和锥形推杆的斜面之间根据发动机型号的不同留有一定的配合间隙,而发动机工作时,活塞环2受热膨胀,间隙消失,活塞环2开口端的双斜面和锥形推杆三角头的斜面严密吻合,随着活塞环2的不断磨损,锥形推杆6也随时顶出,时刻保持活塞环良好的密封性能。当然,弹簧5压力大小和伸缩的长短根据各发动机活塞环的弹力数据控制在一定的范围内,确保活塞环在磨耗到最低限度时不发生断裂或者拉缸事故。
本发明通过上述具体结构,大大延长了发动机活塞环的使用寿命,具有结构简单、装配方便的优点,它的推广应用,能有效延长发动机大修时限,减少原材料损耗。
权利要求
1.一种活塞环磨损补偿装置,包括活塞体和活塞环,活塞环和活塞体上的环形槽相配合,其特征是在环形槽(3)中设有一盲孔(4),盲孔(4)的底部设置弹簧(5),弹簧(5)上端与锥形推杆(6)相连接,锥形推杆(6)的两斜面与活塞环(2)开口端的斜面相吻合。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活塞环磨损补偿装置,其特征是锥形推杆(6)的头部形状为锥形,顶部与气缸壁磨擦面为圆型,其厚度与活塞环(2)的厚度相同。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活塞环磨损补偿装置,其特征是弹簧(5)的底部直径大于上部直径,其底部与盲孔(4)形成紧配结构。
全文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活塞环磨损补偿装置,包括活塞体和活塞环,活塞环和活塞体上的环形槽相配合,在环形槽中设有一盲孔,盲孔的底部设置弹簧,弹簧上端与锥形推杆相连接,锥形推杆的两斜面与活塞环开口端的斜面相吻合。本发明克服了现有技术存在的活塞环使用寿命短、更换频繁、维护费用较高的缺陷,具有结构简单、装配方便、节约原材料、大大延长活塞环使用寿命的优点。适用于往复式四冲程、二冲程发动机及活塞式空气压缩机。
文档编号F02F5/00GK1262386SQ00111448
公开日2000年8月9日 申请日期2000年1月13日 优先权日2000年1月13日
发明者王德胜 申请人:王德胜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