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燃机喷射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5201763阅读:148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内燃机喷射系统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内燃机喷射系统,属于发动机混合气形成和燃烧领域。
背景技术
目前,柴油机的过量空气系数较大却易冒黑烟,其主要原因是因为多孔喷雾在圆周方向上的不均匀,以及在喷雾的落点处产生过浓区。为了解决这个问题,产生的伞状喷雾虽雾化性能好,圆周方向分布均匀,但贯穿力不强。因此,在中低工况下性能较好,在高工况下因燃烧室外围空气利用不了,黑烟增加较多。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多孔喷雾的落点处混合气过浓和周向分布不均匀,以及伞状喷雾贯穿距短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内燃机喷射系统,该内燃机喷射系统能够提供雾化性能好、周向分布均匀、贯穿距可控的喷雾。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在气缸盖、活塞和气缸套组成的燃烧室中,在多孔喷油嘴的正下方设置一个导向锥体,并使油束夹角β小于导向锥体的锥角α,以保证油束能喷到锥体的锥面上。导向锥体与喷油嘴下端连接在一起,形成一体。导向锥体的表面具有由顶线和底线组成的折线形表面,导向锥体的表面还可以具有由波峰和波谷组成的波浪形表面。当从喷油嘴喷出来的油束碰到导向锥体的锥面时,实现二次雾化,油束沿着锥面展开,呈扇形喷出。这样可以保证喷雾的周向分布均匀,又因为可以改变油束与导向锥面的夹角,来调整贯穿距大小,以避免油束碰壁,从而获得雾化性能好,周向分布均匀,贯穿距可控的喷雾。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由于导向锥体使油束沿着锥面展开,呈扇形喷出,雾化性能好,周向分布均匀,贯穿距可控,极大地改善了发动机可燃混合气的质量,使燃烧迅速和完善。在标定工况下,加导向锥体后,烟度下降1个波许值,油耗下降5%以上,发动机的其他排放指标也有明显改善;若保持烟度为不加导向锥体时的值,功率可以提高约10%。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进一步说明。
图1是内燃机喷射系统一个实施例的纵剖面构造图。
图2是图1的A局部放大图。
图3是具有折线形表面的导向锥体。
图4是具有波浪形表面的导向锥体。
图中1、气缸盖,2、活塞,2a、燃烧室,3、气缸套,4、喷油嘴,4a、一次油束,5、导向锥体,6、二次油束,7a、顶线,7b、底线,8a、波峰,8b、波谷。
具体实施例方式
在图1所示实施例中,气缸盖(1)、活塞(2)和气缸套(3)组成一个ω型燃烧室(2a),气缸盖(1)的中部安装有喷油嘴(4),喷油嘴(4)的下端设有导向锥体(5)。当喷油嘴(4)向导向锥体(5)喷出一次油束(4a)时,一次油束(4a)在导向锥面的引导下扩展为周向更为均布的二次油束(6),二次油束(6)在燃烧室(2a)中的气流运动作用下,形成更为均质的可燃混合气。
在图2中表明了导向锥体(5)被焊接在喷油嘴(4)下端连接为一体的结构。
在图3中表明了由顶线(7a)和底线(7b)组成的折线形表面的导向锥体(5)。
在图4中表明了由波峰(8a)和波谷(8b)组成的波浪形表面的导向锥体(5)。
在上述实施例中,喷油嘴(4)的一次油束(4a)的夹角β应小于导向锥体(5)的锥角α,并保证一次油束(4a)落在导向锥面上,以利形成质优的二次油束(6)。
权利要求
1.一种内燃机喷射系统,喷油嘴(4)以多油束方式把高压燃油以雾状喷入由气缸盖(1)、活塞(2)和气缸套(3)组成的燃烧室(2a)中,喷油嘴(4)喷出的油束(4a)正下方设有导向锥体(5),油束夹角β小于导向锥体的锥角α,使油束能喷到导向锥体(5)的锥面上,其特征是导向锥体(5)与喷油嘴(4)下端连接在一起,形成一体。
2.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内燃机喷射系统,其特征是导向锥体(5)的表面具有由顶线(7a)和底线(7b)组成的折线形表面。
3.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内燃机喷射系统,其特征是导向锥体(5)的表面具有由波峰(8a)和波谷(8b)组成的波浪形表面。
全文摘要
一种内燃机喷射系统,属于发动机混合气形成和燃烧领域。它是在喷油嘴正下方设有一个导向锥体,导向锥体与喷油嘴下端连接在一起,形成一体。多孔式喷油嘴喷出的油束在碰上导向锥体时,在锥面的引导下,利用二次油束,形成周向均匀分布、雾化好、贯穿距可控的喷雾,极有利于可燃混合气的形成,加快了燃烧速度,使发动机的动力性、经济性和排放指标得到明显改善。
文档编号F02M61/14GK1529049SQ200310104858
公开日2004年9月15日 申请日期2003年10月15日 优先权日2003年10月15日
发明者隆武强 申请人:大连理工大学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