摆动活塞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5211459阅读:204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摆动活塞机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摆动活塞机,其包括布置有第一和至少一个第二 活塞的壳体,这些活塞可以在该壳体内一起绕着一个固定于该壳体的 转动轴而转动,这些活塞绕着该转动轴转动时,执行绕着一个与该转 动轴垂直并穿过该壳体中心的摆动轴进行彼此相向的往复摆动,其中 该第一活塞具有第一端侧,该至少一个第二活塞具有面向第一端侧的 第二端侧,其中这些端侧限定了工作腔。
背景技术
这种类型的摆动活塞机可从文献WO03/067033A1中得知。摆动活塞机,尤其是根据本发明的摆动活塞机,可以被用作内燃 机、泵或压縮机。根据本发明的摆动活塞机优选用作内燃机,并且在 本发明中也以这种形式进行描述。如果摆动活塞机被用作内燃机,那么各个工作冲程进气、压縮、 燃烧混合物的点火和燃烧过的燃烧混合物的膨胀和排出,通过各个活 塞在两个极限位置之间的往复摆动而产生。就从相同申请人名下的文献WO03/067033A1中可知的摆动活塞 机来说,四个活塞布置在壳体中,这些活塞共同绕着一个固定地布置 在该壳体中心的转动轴而转动,并且它们在转动时,绕着壳体内的一 个摆动轴进行往复的摆动,在所有情况下两个相邻的活塞都是在相对 方向上摆动。在这种已知的摆动活塞机中,在所有情况下相对于壳体 中心在直径上彼此相对的两个活塞彼此刚性地连接以形成双活塞,两 个这种类型的活塞对在壳体中心交叉布置。在所有情况下, 一个工作
腔形成为在所有情况下都位于活塞对的活塞的两个彼此面对的端侧之 间,因此这种已知的摆动活塞机具有两个工作腔。布置成关于壳体中 心在直径上彼此相对的该两个工作腔的尺寸与活塞的往复摆动同方向 地增大和减小。这种已知的摆动活塞机的活塞以这样的方式布置在壳体内使得 在两个工作腔的体积最小的TDC (上止点)位置时,它们被定位为垂 直于转动轴。在活塞绕着转动轴而转动的期间,在该位置作用于活塞 的离心力达到最大。其结果是在高转速下,由于离心力阻碍活塞的彼 此远离的运动,因此活塞的彼此远离的膨胀或摆动必须和离心力相反 地发生。在这祌摆动活塞机中,工作腔总是位于外面并且垂直于转动 i由这种已知的摆动活塞机的活塞基本上呈球形楔的形式,并且工作 腔的几何形状也相应如此。尽管这种已知的摆动活塞机具有很好的操作性能,但是本发明的 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新方案的摆动活塞机,其不同与上述已知的摆动活 塞机。因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为前文开始部分所述类型的摆动活塞机 提供一种如此类型的新的方案。发明内容根据本发明,该目的是基于前文开始部分所述的摆动活塞机通过 以下方式而实现的活塞以这样的方式进行配置,使得转动轴延伸穿 过工作腔。因此,根据本发明的摆动活塞机和己知的摆动活塞机相比,其新 方案在于至少两个活塞以这样的方式进行配置,使得至少一个工作
腔并非定位为垂直于转动轴,而是在转动轴或在转动轴周围。当限定 了工作腔的这两个活塞绕着该转动轴转动时,作用于这两个活塞上的 离心力由于活塞和该转动轴之间距离的减少而被减小,此外它们作用 在两个活塞彼此远离的方向上,即该离心力帮助膨胀的工作冲程。因 此,活塞转动期间垂直于转动轴的离心力帮助至少一个工作腔的膨胀。在一个优选构造中,该第一和至少一个第二活塞的第一和第二端 面设计呈圆形设计。在这个构造中,该第一和该至少一个第二活塞至少在毗连它们端 面的区域为圆柱形,因此在这个区域特别类似于往复活塞式发动机的 常规的活塞。由此所得的一个优点在于,如果活塞环具有适当的相应 曲率,则其可以用作这两个活塞的密封件,因此在这点上可以利用往复活塞式发动机中解决密封问题的长期经验。在这个构造中,由第一 和至少一个第二活塞的两个端面所限定的工作腔具有圆柱形的几何形 状或绕着摆动轴而弯曲的环形截面。然而,作为该第一和至少一个第二活塞的端面的圆形构造的替代, 也可以选择使用一种不同的几何形状,例如卵形,其有利于增加该至 少一个工作腔的尺寸,尤其是当壳体内部为球形对称时。在又一个优选构造中,该第一和至少第二活塞具有基本上呈弓形 的设计。可以理解的是,该第一和至少第二活塞的弓形构造可以被限制在 毗连它们端面的区域,即,如以下将更加详细描述的,活塞的远离端 面的外侧可以用作控制活塞的功能元件,以便从活塞的转动运动中获 得摆动,为此目的可以以不同的方式进行构造。在又一个优选构造中,该第一活塞和/或该至少第二活塞具有至少
一个运转元件,在该第一活塞和/或至少第二活塞转动时其被沿着相应 设计的控制凸轮所导向,以便产生该第一和至少第二活塞的摆动,其 中该控制凸轮布置在壳体上距离转动轴至少大约最大距离处。在已知的摆动活塞机中,具有一种用于控制活塞摆动的对比控制 机构,但在那种情况下,在壳体的端侧附近,控制凸轮距离转动轴的 距离更短。控制凸轮和转动轴之间的更大距离的优点在于改进了杠杆 比,以便从该至少两个活塞的绕着转动轴的转动运动中获得它们的摆 动。关于这点,如果该至少一个运转元件是可转动地安装在该第一和/ 或至少第二活塞的面对壳体的外侧上的球座中的球,并且如果该控制 凸轮设计成在壳体内横截面呈部分圆形的槽,该球部分地啮合在该槽 内,则也是优选的。使用球作为至少一个运转构件的这种类型的控制机构,具有最佳 地减小该控制机构内的磨擦力的优点,因为该球在该至少一个活塞的 球座里以及在壳体的槽内都可以自由地转动,因此基于其能在各方向 上转动的事实,该球可以在非常小的磨擦力下遵循该控制凸轮。球座可以以这样的方式进行设计,使得其束缚地保持该球,或者 该球能借助于由润滑油而形成的润滑膜的附着力而保持在球座内。优选地,该第一和至少第二活塞都具有球形式的运转元件,该球 能在壳体内的同一槽形控制凸轮内彼此离开一定距离地运动。作为将该至少一个运转元件设计成球形式的代替,所述元件可以 是一个辊子,其运转表面是由相对于该辊子圆周方向横向地局部圆形 构成,其中该辊子安装在端侧连接到该第一或第二活塞的轴上。该控制凸轮在此同样优选设计成在壳体内横截面呈部分圆形的槽,该辊子
部分地啮合在该槽内。将该至少一个运转元件设计成辊子或导辊以及连接该辊子到活塞 的轴的这种构造的优点,使得可以省去对上述可在各方向自由转动的 球来说是必需的粘着球到活塞上的油。尽管如此,活塞导轨面的总体 宽度被使用。该至少一个辊子到轴上的安装优选使用精密的滚针轴承, 并且该辊子尤其优选以可拆除的方式连接到活塞上。在又一个优选构造中,该第一和至少一个第二活塞相对于转动轴 同心地可滑动地安装在布置于壳体内的活塞笼里,以使其能绕着所述 的转动轴转动,其中该活塞笼相对于绕着转动轴的转动运动以可转动 的固定方式连接到该第一和至少一个第二活塞。因此该活塞笼和该第一和至少一个第二活塞形成了该摆动活塞机 的"内机"或"内马达"。两个活塞在活塞笼内的可滑动的安装用于该两个 活塞的绕着摆动轴的摆动机动性,而由于按照绕着转动轴的转动运动 以可转动固定的方式安装到活塞笼内,活塞连同活塞笼绕着转动轴而 转动。此时该活塞笼可以有利地用作驱动或输出元件。因此该活塞笼优选连接到与转动轴平行的至少一个驱动轴和/或 输出轴。这个优选以这样的方式实现,该至少一个驱动轴和/或输出轴布置 成相对于转动轴而同心并以可转动的固定方式连接到活塞笼。这种构造的优点在于,由于在转动轴和驱动轴和/或输出轴之间没 有偏移,使得该摆动活塞机可以全面地紧凑设计。此外,不再需要传 动机构来传送活塞笼的转动运动到驱动轴和/或输出轴,或者反之亦然。然而,作为代替,如果该至少一个驱动轴和/或输出轴被布置成与
转动轴相距一定横向距离并且通过至少一个诸如冠形齿轮布置或皮带 传动布置之类的传动机构布置连接到活塞笼,则也是优选的。这个措施的优点在于,该至少一个驱动轴和/或输出轴被布置成与 至少一个工作腔具有横向偏移,当然该工作腔位于转动轴上。这个又 防止火花塞或电热塞与驱动轴和/或输出轴发生冲突,当该摆动活塞机 被用作内燃机时该火花塞或电热塞被提供用于至少一个工作腔。上述 措施,在某些情况下它实际上是必需的该火花塞或电热塞相对于活 塞笼的转动运动以及关联的驱动轴和/或输出轴是可分开的,或者该塞 本身允许随着所述轴一起转动,然而此时要求使用滑动触点和该塞形 成电接触。通过上述措施,如果合适,燃料喷嘴以及进口和出口连接元件也 可以同样地又布置在壳体端侧上。在这点上,可以提供火花塞/喷嘴的 组合布置。在又一个优选构造中,大致垂直于转动轴的活塞笼具有孔,该第 一和至少一个第二活塞部分地保持于其中,以使得它们在其中滑动,并且其在圆周方向上限定了工作腔。因此该孔与该第一和至少一个第二活塞的两个彼此相对的端侧一 起,限定了摆动活塞机的至少一个工作腔。孔在活塞笼内的几何形状 也根据两个活塞端侧的几何形状进行选择,即例如上文所提及的圆形、 卵形或其他相应于活塞端侧形状的形状。如果两个活塞的端侧呈圆形, 与活塞笼的圆形孔相结合的结果是一个相当于弯曲圆柱或环形截面的 工作腔。然后活塞优选地借助于密封件相对于活塞笼的孔的壁进行密 封,在圆形孔和圆形端侧的情况下,后者,被有利地设计呈与工作腔 形状相匹配的活塞环。在又一个优选构造中,通道穿过活塞笼,所述通道的一端的开口 在孔内,而另一端的开口朝着壳体方向,以便根据转动位置与壳体内 的进口或出口相通。这个措施的优点在于,借助于上述通道或开口,活塞笼被用作一 种壳体内的进口和出口的阀。因此,不必为壳体内的进口和出口设置 单独的阀,或者设置如同常规的往复活塞式发动机那样为了即时打开 或关闭从而对混合物进行控制的阀。由于活塞笼绕转动轴的转动运动, 进口和出口的打开和关闭以使燃烧空气和/或燃料的进入以及使燃烧过 的燃烧混合物的排出在正确的冲程处自动地发生。在又一个优选构造中,活塞笼具有至少一个用于介质尤其是冷却 剂/润滑剂的通道,该通道至少部分地在活塞笼的圆周上并穿过活塞笼 的内部。这种布置的一个优点是,活塞笼有利地执行又一功能,即给壳体 内的所有运动部件供应冷却和/或润滑剂。冷却/润滑剂介质可以通过布 置在壳体上的连接而得到供应,在这种情况下,至少一个通道优选作 为环形通道在活塞笼的外侧延伸,因此该至少一个通道总是与该供应 连接相通。在又一个优选构造中,优选沿其端部方向变宽的孔在摆动轴的水 平处、沿所述摆动轴的方向穿过活塞笼。该孔有利地作用又一冷却剂/润滑剂通道,其有助于这种类型的冷 却/润滑介质的特别加强的循环,由于该孔垂直于转动轴,因此当活塞 笼绕着转动轴转动时,位于孔内的冷却/润滑介质受离心力作用,使得 其朝着孔变宽的端部运动。因此,在冷却/润滑介质的循环期间,有利 地出现了流通效应。在又一个优选构造中,壳体内布置有第三和第四活塞,该第三和
第四活塞可以绕着同一摆动轴或一个不同于此的摆动轴而摆动,并可 以同第一和第二活塞一起绕着该转动轴转动,并且限定了第二工作腔。在这个构造中,在根据本发明的摆动活塞机内,形成了有利地相 对于转动轴对称并因此而重量平衡的系统。在这中情况下,如果该四个活塞以这样的方式进行布置,使得当 活塞绕着转动轴转动时,第一和第二工作腔的尺寸在相同方向上增大 和减小,则是优选的。这个构造有助于该四个活塞在转动和摆动的各个位置形成重量平 衡的系统。在一个总共具有四个活塞的摆动活塞机的构造中,优选设置为, 在第一构造中,第一和第二活塞以及第三和第四活塞相对转动轴以这 样的方式布置使得所有活塞的摆动发生在同一个平面。在这个构造中,两个工作腔总是位于沿着转动轴的截面的同一平 面并垂直于摆动轴。如果第一和第二活塞以及第三和第四活塞相对转动轴以这样的方 式布置使得该第一和第二活塞的摆动位于第一平面,而该第三和第 四活塞的摆动位于第二平面,其中该第一和第二平面相对于转动轴以 一个不等于0。的角度彼此相对地转动,则是更优选的。在这个构造中,由四个活塞形成的两个工作腔,并非如同上文所 提及的构造那样相应地位于共同平面,而是相对于转动轴以一个不等 于0°的角度而彼此偏转。这个构造相对于上文提及构造的优点在于, 上述的控制凸轮,或就四个活塞来说,两个控制凸轮以及其中被导向 的、优选以球配置的运转元件它们的末端不必在转动轴的正交线上或 在其之前,而是可以超过该正交线而延伸,这是因为,由于两个活塞 对的彼此之间的偏转,使得在BDC (下止点)位置运转元件不会彼此 冲突,也就是说,这是因为当工作腔开放到最大程度时,两个活塞对 以一个不等于0。的角度相对彼此地转动。相比较上文所提及的构造, 通过这样的方式,由于两个活塞对的相对较大的孔径角,因此可以增 大两个工作腔(活塞的下至点位置)的最大体积。如同上述构造中的 一个,如果在该变体中,通过控制凸轮的相应成形而使得两个工作腔 的尺寸也能在同一方向上增大或减小,则是优选的。在上文提及构造的范围内,如果该角度为最小大约90° ,则是特 别优选的。通过这个结构,又使得壳体内的活塞的重量分布可能具有最大的 对称度。在又一个优选构造中,活塞笼在摆动轴的两侧上延伸并且容纳第 三和第四活塞。总之,因而形成了只需要少量的部件的特别简单的结构,其中活 塞笼容纳了所有的四个活塞。对于第三和第四活塞,如果活塞笼是如 上所述为了第一和第二活塞而提供的,则其同样具有孔,在该孔中, 第三和第四活塞可滑动地安装并且相对于转动轴以可转动的固定方式 连接到活塞笼,该孔连同第三和第四活塞的端侧一起限定了第二工作 腔。在又一个优选构造中,壳体的壳体内壁基本上呈球形。这个构造有利地形成了球形对称的摆动活塞机,其已在已知的摆 动活塞机中证明了其价值。
然而,作为替代,在沿着包括转动轴的平面、在转动轴的方向上, 壳体的壳体内壁的截面设置成长椭圆形。在这中情况下,术语"长椭圆形"将应被理解为具有如下含义摆 动活塞机的壳体包括两个半球,其间插入有在转动轴方向上为细长的 部分。壳体的壳体内壁的长椭圆形形状有利地提供了下列优选结构的 可能性。例如,如果壳体内布置有能绕着摆动轴而摆动的空心销,并且该 空心销的壁上有开口,该开口随着空心销转动位置的变化而与第一工 作腔或,如果合适,与第二工作腔相通,则是优选的。该空心销能通过设置在该空心销上的圆周界定的开口有利地用于 供给新鲜空气,尤其是将压缩的新鲜空气供给到工作腔,或者如果设 置有两个工作腔时,交替供给到两个动作腔。于是,燃烧空气可以在 容许压力下穿过进入工作腔,使得在工作腔里能获得更大压縮的燃料-空气混合物。这样,该摆动活塞机尤其适于作为柴油机。在这中情况下,如果空心销连接到传动机构,该传动机构在活塞 绕转动轴转动时使得空心销绕着摆动轴转动,则是优选的。这样,就无需外部控制机构,以有利地简单方式直接从活塞绕着 转动轴的转动运动中获得空心销的转动运动,以使得其开口与一个工 作腔或另一个工作腔相通。如果适当地选择传动机构的传送系数,空 心销的转速则能以一种简单方式与摆动活塞机的转速同步。在这中情况下,如果该传动机构具有蜗杆齿,其连接到空心销, 并且与布置在壳体上并绕着转动轴延伸的至少一齿圈相啮合,则是优 选的。
这种类型的传动机构具有特别简单的设计,可以在无需增大空间 的情况下容纳于壳体内,并且给定该蜗杆齿的适当构造后,空心销的 转速可以作为活塞绕着转动轴的转动运动的转速的函数。下文的描述以及附图将揭露更多的优点和特征。将可理解的是,上文列出的以及下文将要阐明的特征不仅可以如 在各给定的情况下联合使用,而且还可以在不偏离本发明范围的情况 下,以其它组合或作为单独措施而使用。


本发明的示范性的实施例在附图中示出,并结合附图进行更加详细的描述,其中图1示出了根据第一示范性实施例的摆动活塞机的总体透视图; 图2示出了图1的摆动活塞机的沿图1中的箭头II方向的视图; 图3示出了摆动活塞机的穿过平行于转动轴并垂直于摆动轴的平面的纵向截面图,其中摆动活塞机的活塞显示为处于第一工作位置;图4阐明了活塞处于和图3同一工作位置时的摆动活塞机,其为部分透视图,活塞在截面中没有显示;图5示出了与图4相对比的摆动活塞机,其中活塞显示为处于第二工作位置;图6示出了穿过图1至图5所示摆动活塞机的纵向界面图,其中活塞显示为处于第三工作位置;图7阐明了活塞处于和图6同一工作位置时的摆动活塞机,其为部分透视图,活塞在截面中没有显示;图8示出了沿图3的VIII-VIII线穿过摆动活塞机的截面图;图9示出了沿图3的IX-IX线穿过摆动活塞机的截面图;图10示出了沿图3的线X-X穿过如图1至9所示摆动活塞机的纵向截面图;图10A示出了与图IO对比的一种经过改进的示范性实施例的摆动
活塞机-,图11示出了类似于图3或图4所示的穿过摆动活塞机的纵向截面图,但活塞笼和活塞在截面中并未显示;图12示出了移去一半壳体的摆动活塞机的视图;图13单独示出了活塞笼和活塞合乎比例的布置的透视图;图14单独示出了摆动活塞机一半壳体的内侧的透视图;图15a)至d)示出了摆动活塞机的一个活塞的多个透视图和截面图,包括它的独立形式的运转元件;图16示出了穿过根据又一示范性实施例的摆动活塞机的纵向截面图;图17示出了沿着一个相对于图16的截面转动卯的平面穿过图16所示的摆动活塞机的纵向截面图;图18是根据又一示范性实施例的摆动活塞机的总体透视图;图19示出了沿着一个平行于转动轴并垂直于摆动轴的平面穿过图18中的摆动活塞机的纵向截面图;图20示出了图18中的摆动活塞机的一半的透视图;图21是独立形式以及合乎比例的图18中的摆动活塞机的活塞笼和活塞布置的透视图;图22是图表,其阐明了图18中的摆动活塞机的各个工作冲程;图23是根据又一示范性实施例的摆动活塞机的总体透视图;图24示出了沿着图23中的XXIV-XXIV线穿过图23中的摆动活塞机的截面图;图25示出了穿过图23中的摆动活塞机的纵向截面图,其中图23 中的截面运转到垂直于图24中的截面;图26是和图25相对比的截面图,其中的根据一个示范性实施例 的壳体已经相对图25进行了改进;图27相应于图26,是根据图26的摆动活塞机的图,其中,活塞 笼连同容纳于其中的活塞被加以图解在图27的纵向截面图中;和图28类似于图24,但是其中的活塞笼图解在纵向截面图中,并 且它的转动位置相对于图24偏转了 90° 。
具体实施方式
图1至图10以及图11和图12显示了附图标记为10的摆动活塞机的多个视图。在图13到图15中示出了摆动活塞机IO的更多细节。在当前的示范性实施例中,摆动活塞机IO被设计成一种内燃机。摆动活塞机10具有壳体12,该壳体由两个半壳体14和16装配 而成。该半壳体14和16各具有凸缘18a和18b,借助于该凸缘,半壳 体14和16以可拆开的方式彼此连接。在壳体12上布置有用于新鲜空气/燃料的进口连接件20和24,其 中该进口连接件被布置成相对于壳体中心在直径上相对,并且其开口 穿过该壳体(参考图9)。出口连接件22和26也以类似方式设置。该 进口连接件20和24用于供应新鲜空气或燃烧空气,而该出口连接件 22和26用于排出燃烧过的燃料-空气混合物。该进口连接件20和24 各分配有用于燃料喷嘴的连接,如图所示为用于进口连接件24的连接 25 (仍然参考图9)。图2阐明了用于进口连接件20的相应连接21。此外,壳体布置有用于供应和排出和/或穿过摆动活塞机10内部 循环冷却/润滑介质的多个连接28至38。在摆动活塞机10的示范性的实施例中,壳体内壁39基本上呈球 形或是球形对称,例如,如同图3中所能看到的。壳体内布置有四个活塞40至46,该四个活塞可以在壳体内如箭 头49所示、共同绕着转动轴48而转动(图3)。在转动运动期间,该 活塞40至46在两个极限位置之间、绕着活塞40至46的共同摆动轴 50进行叠加在转动运动上的摆动,其中, 一个极限位置如图3所示(称 之为BDC位置),另一个极限位置如图6所示(称之为TDC位置)。
转动轴48和摆动轴50都将应理解为几何轴线,其穿过球面壳体 12的中心。此外,摆动轴50总是垂直于转动轴48,但是其根据活塞 40至46绕着转动轴48的转动运动而绕着后者转动。对于活塞40至46,在各情况下,两个活塞都设置成相对于摆动 轴50在直径上彼此相对,尤其是在活塞40至46的每个摆动位置,并 且尤其是一方面活塞40和44,以及另一方面活塞42和46,被设置成 在直径上彼此相对。然而,活塞40至46分别地安装在壳体12中,即 它们并不是彼此刚性地连接成对。各活塞40至46都具有端侧,即,活塞40具有端侧52,活塞42 具有端侧54,活塞44具有端侧56以及活塞46具有端侧58。分别彼此面对的端侧,即此时的活塞42和44的端侧52和54以 及活塞40和46的端侧52和58,在各情况下都限定了作为燃烧室的工 作腔60和62。转动轴48穿过这两个工作室60和62,优选在各活塞 位置的中心。由于活塞40至46的各个相邻活塞在其绕着转动轴48转动时,在 彼此相对的方向上进行摆动,因此工作腔60和62的尺寸总是在彼此 相同的方向上而增大或减小。举例来说,如图3所示,从工作腔60和62具有最大体积的状态 开始,活塞40和46彼此相向摆动(图5),活塞42和44也是如此。 在此过程中,工作腔60和62的体积减小直到如图6所示的极限位置, 在该极限位置工作腔60和62的体积最小。将可理解的是,当活塞40和46绕着摆动轴50摆动时,它们一直 保持在图3中的线VIII-VIII的左手侧,而活塞42和44总是保持在该
线的右手侧。为了从活塞40至46绕着转动轴48的转动运动中获得活塞40至 46绕着摆动轴50的摆动,各活塞40至46都具有运转元件64 (活塞 40) 、 66 (活塞42) 、 68 (活塞44)以及70 (活塞46)。运转元件 64至70是在各情况下都安装于球座72中的球,如图15中所示的用于 活塞40的球座,其中该球座面对壳体内壁39布置在各个活塞40至46 的外侧上。如图3所示,球64至70可以宽松地安装在球座72内,并通过由 润滑膜产生的附着力而保持,在这样情况下,球座72不能延伸超过球 64至70的直径,或者如图15a)和b)所示,球座可以以强制锁闭的 方式来保持球64至70,并因此借助于延伸超出球的直径的扩展部分 74而俘获性地对所述球进行保持。无论哪种情况,球64至70都可以在球座72内绕着它们各自的中 心在各方向上转动。运转元件或球64至70被指定两个控制凸轮,球64至70运转于 其中。更准确地说,活塞40和46的球64和70被指定第一控制凸轮 76,其被设计成为在壳体内壁39内具有节距圆形横截面的槽。相应的 控制凸轮78被指定给活塞42和44的运转元件或球66和68。因此,球64和70在同一控制凸轮76内运转,而球66和68在同 一控制凸轮78内运转。 一方面,球64和70,另一方面,球66和68, 在各情况下相对于转动轴48彼此偏转180° 。控制凸轮76和78被布置成距离转动轴48在至少大约最大距离 处,如从图3中所能看到的,即,它们大约位于摆动轴50的水平处。 总之,控制凸轮76和78基本上以正交于转动轴48的方式运转。
单独示出半壳体14的图14提供了控制凸轮76和78详细的透视图。活塞40至46安装在壳体12内,处于连同活塞40至46 —起绕着 转动轴48转动的活塞笼80之内,下面将更加详细地描述活塞笼80以 及活塞40至46的更多细节。图11至13以非剖面的视图形式阐明了 活塞笼80。在所示的示范性实施例中,活塞笼80优选是单件元件,尽管也可 以想到使用多件设计来代替该单件设计。活塞笼80沿着转动轴48在壳体12的整个长度上延伸,其中活塞 笼80的轴延伸部分86和88从壳体中突出。活塞笼80在各情况下都具有主支承段82和84,该主支承段与轴 延伸部分86和88相毗连,并且经此活塞笼80安装在壳体12内以使 得活塞笼80能绕着转动轴48转动。支承段82和84通过中间段90在 壳体的中心相连接,该中间段具有销状段92,该销状段沿着摆动轴50 延伸,并且活塞40至46相对于壳体中心或摆动轴50而安装于其上。根据图10,活塞笼80具有两个孔94和96,活塞40至46可滑动 地安装于其中。更准确地说,活塞40和46可滑动地安装在孔94中, 而活塞42和44可滑动地安装在孔96中。孔94和96呈圆形,因此活 塞40至46的端侧52至58也相应地具有类似的圆形设计。活塞40至 46通过用于密封工作腔60和62的活塞环而安装在孔94和96中,如 图3中的用于活塞40的密封件98 (外侧)和100 (内侧)。根据图3, 活塞42至46在径向外侧和径向内侧具有相应的密封件。孔94和96连同端侧52至58限定了工作腔60和62。
在活塞笼S0内的孔94和96中,活塞40至46以可转动固定的方 式连接到活塞笼80,因此活塞40至46连同活塞笼80 —起绕着转动轴 48转动,而活塞40至46可以根据它们绕着摆动轴50的摆动而在孔 94至96内可滑动地移动,以执行各个工作冲程进气、压縮、膨胀和 排气。活塞40至46设计成基本呈弧形,如图15所示,同时工作腔60 和62也大致呈弯曲形或弓形圆柱形,并具有和摆动轴50同心的曲率。由活塞笼80、活塞40至46以及运转元件64至70组成的所述布 置形成了摆动活塞机10的"内马达",g卩,该布置包括了摆动活塞机10 的所有运动部件。如图4至9以举例的方式示出,多个通道102和104分别位于活 塞笼80的支承段82和84内,这些通道在圆周上延伸并穿过活塞笼80 的支承段82和84的内部,并与上文已描述的连接28、 30以及36、 38 相通,因此,用于冷却和润滑活塞笼80的冷却/润滑介质可以穿过通道 102、 104。通道102和104主要用于在工作腔60、 62附近对内马达进 行冷却。根据图4,冷却/润滑介质通道106和108类似地形成于具有孔110 的壳体12内,该孔类似地用作冷却/润滑介质通道,并沿着摆动轴50 的方向穿过活塞笼80的中间段90。当活塞笼80绕着转动轴48转动时, 由于离心力的作用,处于孔110内的冷却/润滑介质被抛向壳体内壁39。 通过这样的方式,在内马达中心的活塞40至46以及运转元件64至70 被冷却和/或润滑。在运转元件64至70处,形成的润滑膜也用于通过 附着力将运转元件64至70保持在活塞40至46的球座72内,或者也 可以如图15所示,通过一个强制锁闭作用(positively locking action) 来实现。
孔110在其两端处都以喇叭形变宽,以更进一步改进冷却/润滑介 质在壳体12中心的分布。根据图9和10,还有两个孔或通道114和116被设置在活塞笼80 内;具体来说,分别在进口或出口连接件20和22或24和26的水平 处,这些孔或通道的一端分别在孔94和96中开口,另一端朝着壳体 内壁39开口。通道114和116用于,在活塞笼80绕着转动轴48的一 个转动位置,使燃料-空气混合物穿过进口连接件20和24而进入到工 作腔60、 62中,并且在不同的转动位置,使燃烧过的燃料-空气混合物 穿过出口连接件22和26而排出。在其它的转动位置,活塞笼关闭这 些连接件。因此,活塞笼同时执行用于打开和关闭连接件20至26的 阀的功能。从图IO可以看出,用于各工作腔60和62的火花塞118和120设 置在活塞笼80中,这些火花塞被布置在转动轴48上,并连同活塞笼 80 —起绕着后者转动。供电导体(未示出)诸如通过滑环相应地连接 到火花塞118和120。如果摆动活塞机10被用作柴油机,则塞118和 120相应地为电热塞。连接件20和22绕着转动轴相对于连接件24和26偏转180° ,这 种布置用于确保当活塞40和46绕着转动轴转动360。时,膨胀操作一 直在工作腔60和62中的至少一个里进行。因此,当在工作腔60中进 行膨胀冲程时,则在工作腔62中进行将燃烧过的燃料-空气混合物排出 的排气冲程,反之亦然。下面将要描述摆动活塞机的工作方式。从如图3和4所示的活塞40至46的工作位置开始,该位置的活 塞40至46处于已知的BDC (下止点)位置。绕着转动轴48转过45°之后,活塞40和46或42和44朝向彼此发生部分运动,如图5所 示。此时的工作腔60和62的体积已经减小了大约一半。此时,在控 制凸轮76和78中受到导向的运转元件64至70使得活塞40至46发 生。绕着转动轴48又转动45°之后,活塞40至46位于TDC (上止 点)位置,如图6和7所示,其中此时的工作腔60和62的体积为最 小。绕着转动轴48向同一方向又转动45°之后,活塞40至46回到图 5所示的位置,接着再转动45。之后,它们再次位于图3所示的位置。 绕着转动轴48转动180°之后,工作腔60和62再次处于最大体积。因此,在完整转过360。之后,每个工作腔60和62都进行了一次 进气、压縮、膨胀和排气的四个工作冲程。图IOA示出了摆动活塞机10'的一个稍加改进的构造,其与摆动活 塞机10的不同之处仅在于孔94邻96'位于活塞笼80'内,并且相应的端 侧52'禾卩54'(图中未示出的端侧56'和58'也是如此)并非呈圆形,而是 呈卵形或椭圆形,如图IOA中以举例方式所示。相对于圆形构造,该 构造增大了工作腔60'和62'的尺寸。图16和图17阐明了摆动活塞机IO"的又一示范性实施例,其与摆 动活塞机IO或摆动活塞机10'的区别如下。鉴于摆动活塞机IO和摆动活塞机10'的壳体12是球形对称的,摆 动活塞机IO"的壳体12"设计成长椭圆形。具体来说,壳体12"包括两个 半球13"和15",其间插入有沿着转动轴48"方向延伸的细长段17"。这 使得壳体12"在转动轴48"方向上比壳体12更长,这就允许采取如下的措施。壁内具有开口 124的空心销122布置在活塞笼80"的中间段90"的
内侧上,活塞笼80"如图17所示类似地被设计成在横截面上呈长椭圆形。中间段卯"在转动轴48"上具有两个开口 126和128,空心销122 中的开口 124根据转动位置而与之相通,不过在各情况下开口 124每 次只能与开口 126和12S中的一个相通。空心销124安装在中间段90" 的中间段内,以使其能绕着摆动轴50"而转动。空心销122绕着摆动轴 50"的转动通过活塞笼SO"绕着转动轴48"的转动运动中而获得。为此, 中间段90"的一端具有传动机构130,其包括固定连接到空心销122的 蜗杆齿132。蜗杆齿或蜗轮132与绕着转动轴48同心布置的齿圈134 相啮合,以使得当包括空心销122的中间段90"绕着转动轴48转动时, 蜗杆齿132连同空心销122绕着摆动轴50"转动。此外,在壳体中设置有用于新鲜空气的进口 136,其能借助与诸 如标准阀设备138等打开和关闭。新鲜空气,尤其是压缩的新鲜空气, 现在能通过进口 136被引入空心销122的内部,并且随后根据空心销 122相对于开口 126、 128的转动位置,新鲜空气被引入工作腔60"或 62",尤其是除了通过连接件20"和24"供应燃料-空气混合物之外。这 样就形成了作为公知的增压式发动机的摆动活塞机10"。蜗杆齿132和齿圈134相应地以这样的方式进行设计,以使得空 心销122绕着摆动轴50"的转动运动与活塞40"至46"的活塞位置合适地 同步。这就意味着,当允许通过进口连接件20"和24"的燃料-空气混合 物的进行点火正好处于临界点火状态时,优选地,新鲜空气穿过空心 销122供应进入工作腔60"或62",或开口 124应分别与开口 126和128 相通。空心销绕着转动轴48"转动360°将促使它绕着摆动轴50转动 360。。另外,摆动活塞机IO"对应于摆动活塞机IO或10'的构造,因此在这些方面可以参考对于那些摆动活塞机的描述。图18至21示出了又一个摆动活塞机210的示范性实施例以及它
的细节。在图18至21中,和摆动活塞机IO、 10'和/或IO"的相同或相对比的部分使用了相同的附图标记,但是增加了 200。因此,例如摆动活塞机210具有外壳212。在下文中,将仅仅描述摆动活塞机210的 不同于上文所述的示范性实施例的那些方面。在这个示范性实施例中,摆动活塞机210在壳体212内具有四个 活塞240至246,相对于转动轴248,活塞240和246被布置成第一活 塞对,活塞242和244被布置成第二活塞对,并使得活塞240和246 的摆动发生在第一平面,活塞242和244的摆动发生在第二平面,其 中该第一和第二平面彼此相对于转动轴248以一个不等于(T的角度以 及彼此之间成90。而转动。这就意味着活塞240和246的摆动轴垂直于活塞242和244的摆 动轴而运转。在图19中示出了活塞242和244的摆动轴250,其垂直 于图19中的制图平面而运转,而活塞240和246的摆动轴251垂直于 摆动轴250而运转,并因此位于图19中的制图平面内。相对于转动轴248偏转90°的活塞对240、 246以及242、 244的 布置也由图21中清楚示出,其中以独立的形式示出摆动活塞机210的 活塞笼2S0的活塞240至246以及呈球形的运转元件264、 266、 268、 270。图21所示出的摆动活塞机210的这些部分一起又形成了摆动活 塞机210的内马达。限定了工作腔260和262的孔294和296彼此正交地运转,由此 使得活塞笼280不同于摆动活塞机10的活塞笼80。由于活塞对240、 246和242、 244彼此之间正交布置,使得工作 腔260和262彼此正交地布置,从而使得各个活塞对240、 246和242、 244的最大张角以及因此的工作腔260、 262的最大体积相比于图1中 的摆动活塞机IO而有所增大。 这可以例如从图19和图3的对比中明显看到。如上文所述,图3 示出活塞40至46处于其最大张角,或它们的BDC位置,其中此时的 工作腔60和62处于它们的最大体积位置。图19相应地显示了活塞240至246相对于摆动轴250和251处于 它们的最大张角位置,即也是它们的BDC位置。在摆动活塞机10内的所有四个活塞40至46都可以绕着共同的摆 动轴50而摆动,换言之,活塞40至46的摆动在同一平面内运转,因 而工作腔60和62布置在同一平面内,这就意味着一方面运转元件64 和66,以及另一方面68和70,在该布置中彼此非常接近,大约在至 转动轴48的正交处,结果使得关联的控制凸轮76和78必须以这样方 式存在,即,在BDC位置, 一方面运转元件64和66,以及另一方面 68和70,彼此不发生冲突。根据摆动活塞机210, 一方面将活塞对240、 124以及另一方面将 活塞对242、 244进行90°的偏转布置,从而避免了这个问题,这是因 为运转元件264、 266和268、 270在它们的控制凸轮276和278内也 彼此偏转而运行。因此控制凸轮276、278可以被构造成接近于正交(图 19中的线A)或延伸超过它,从而在所示的这个示范性实施例中,活 塞对240、 246和242、 244的最大张角可以相比摆动活塞机10增大大 约10° 。然而,摆动活塞机210的工作腔260、 262的最大体积也因此 增大,从而摆动活塞机210可以达到比摆动活塞机IO还要更高的压縮 比。如同摆动活塞机10,摆动活塞机210的工作腔260、 262的尺寸 彼此在同一个方向上增大和减小。例如,如果工作腔260在工作冲程 中膨胀,而工作腔262膨胀以吸入新的新鲜气体。因此这两个过程同 时发生,但是在空间上彼此偏转了 90° 。因此,两个工作腔260、 262
总是同时地打开和关闭,而这正是所希望的。
此外,根据图18,摆动活塞机210内的进口连接件220和224并 非如同摆动活塞机10那样相对于转动轴248在直径上彼此相对地布 置,而是布置成彼此偏转90。。出口连接件222也一样,其中在图18 中只能被分配至工作腔260的出口连接件222。
图22的图表按照在两个工作腔260和262中的膨胀、排气、进气 和压縮的工作冲程阐明了摆动活塞机210的运行方式。
控制凸轮276和278以展开的形式显示在图中,该图展现了此时 两个控制凸轮276和278以螺旋形状彼此平行地运转,而摆动活塞机 10的控制凸轮76和78相对于穿过壳体12中心点并垂直于转动轴48 的平面而镜像对称地形成或布置。
图22也象征性地示出了用于呈部分圆形式的各个活塞对240、246 (工作腔260)以及关联的运转元件264、 270的矩形,且运转元件264、 270沿着控制凸轮276而运转。同样也示出了第二活塞对242、 244和 它们相对于控制凸轮278的运转元件264、 270和工作腔262。
图23至28示出了又一个摆动活塞机310的示范性实施例。在图 23至30中,摆动活塞机310的可与摆动活塞机10或210的对应部件 相比较的部分具有相同的附图标记,但是增加了 300。
下面仅描述摆动 活塞机310和摆动活塞机10的不同之处。如果摆动活塞机310的一些 部件在下面没有进行详细地描述,则摆动活塞机10或摆动活塞机器 10'、 10"和/或210的相关描述也适用于这些部分。
就该摆动活塞机310而言,输出轴和/或驱动轴并非同心地布置在 转动轴348上,而是与其相距一定的横向距离。活塞笼380在其端侧 具有冠形齿轮440并相对于转动轴348而同心,所述的冠形齿轮440
与冠形齿轮442相啮合,其中冠形齿轮442以可转动的固定方式连接 到输出轴和/或驱动轴387。除冠形齿轮440之外,活塞笼380在相对 于冠形齿轮440的端侧可以具有第二冠形齿轮444。如图25所示,驱 动轴和/或输出轴387在它的轴延伸部分386和388之间连续地延伸, 因此至活塞笼380的驱动连接仅需经过冠形齿轮440或444中的一个。图26描绘的实施例相对于后者进行了改进,其中驱动轴和/或输 出轴并非在轴延伸部分386'和388'之间连续地延伸,而是在各情况下轴 延伸部分386'和388'都经过冠形齿轮442和446连接到冠形齿轮440 和444。和图26所示不同,借助于这个构造,轴延伸部分3S6'和388' 也可以配置成彼此之间具有轴向的偏移和/或具有不同的传动比。通过 这种方式就有可能经过轴延伸部分386'或388'中的一个来驱动例如装 置,而另一个则连接到车辆的传动列。就摆动活塞机310而言,由于驱动轴和/或输出轴387并非位于转 动轴348上(活塞笼380和位于其中的活塞340至346绕该转动轴348 转动),因此火花塞418和420可以安装在各自的壳体盖448或450 上,也就是在非转动部件上,因此特别地,其并不需要随着活塞笼3S0 而转动。壳体盖448和450是壳体312的可更换的部件。类似的,在摆动活塞机310中,如图所示,被分配给两个工作腔 360和362的燃料喷嘴452和454 (参考图24)也可以布置在壳体盖 448和450的端侧上。在这个构造中,也可以在壳体盖448和450的端侧上设置用于空 气的进口连接件490、 492以及用于燃烧过的混合物的出口连接件494、 496。摆动活塞机310和前文所述的摆动活塞机10、 10'、 IO"以及210 的又一个差别在于,被分配给活塞340至346的运转元件364至370
的构造。运转元件364至370各以辊子形式呈现,如同下面相对于呈辊子 456形式的运转元件364的描述。辊子456具有运转表面458,该运转 表面458相对于辊子456的圆周方向横向地呈局部圆形。辊子456经 过轴460连接到活塞340,其中的辊子456可以相对于活塞340绕着该 轴460而转动。该轴460平行于转动轴348而运转。为此目的,辊子 456优选通过滚针轴承可转动地安装在轴460上,尤其是通过一种精密 的滚针轴承。辊子456通过布置在轴460端侧上的固定环以一种可拆 开的方式又连接到活塞340上。如同上文所述的摆动活塞机10、 10'、 10"和210,各运转元件364 至370以辊子456的形式在部分地相应地与运转元件364和370相啮 合的控制凸轮376或378中延伸,并在其中被相应地导向。和图示中的不同,选中的活塞340至346也可以如同摆动活塞机 210的活塞240至246 —样地布置,即以这样方式布置,摆动活塞340 和346布置成与活塞342和344相对,并相对于转动轴348彼此偏转 卯° 。在这种情况下,控制凸轮376和378也可以如同摆动活塞机210 的情况,由两个波峰和两个波谷形成,以获得相对较大的活塞340至 346的摆动冲程,如同前面关于摆动活塞机210的描述。此外,在前面描述的所有摆动活塞机中,也可以使用腔室,该腔 室面对远离两个工作腔,在活塞之间当作进气空间,如同在 WO03/0670233A1描述的相对于根据所述文献的摆动活塞机。
权利要求
1.一种摆动活塞机,包括其中布置有第一和至少第二活塞(40,46;240,246;340,346)的外壳(12;212;312),这些活塞(40,46;240,246;340,346)可以一起在该壳体(12;212;312)内绕着固定于该壳体的转动轴(48;248;348)转动,当这些活塞绕着转动轴(48;248;348)转动时,其执行绕着摆动轴(50;251;350)的彼此相对的往复摆动,该摆动轴垂直于该转动轴(48;248;348)并穿过该壳体的中心,其中,该第一活塞(40;240;340)具有第一端面(52;252;352),该至少第二活塞(46;246;346)具有面对第一端面(52;252;352)的第二端面(58;258;358),其中的这些端面(52,58;252,258;352,358)限定了工作腔(60;260;360),其特征在于这些活塞(40,46;240,246;340,346)以这样的方式进行布置使得该转动轴(48;248;348)延伸穿过该工作腔(60;260;360)。
2. 根据权利要求l所述的摆动活塞机,其特征在于,该第一和第 二端面(52, 58; 252, 258; 352, 358)为圆形设计。
3. 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摆动活塞机,其特征在于,该第一 和至少第二活塞(40, 46; 240, 246; 346)基本上呈弓形设计。
4. 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权利要求所述的摆动活塞机,其 特征在于,该第一活塞(40; 240; 340)禾卩/或该至少第二活塞(46; 246; 346)具有至少一个运转元件(64, 70; 264, 270; 364, 370), 在该第一和/或至少第二活塞(40, 46; 240, 246; 340, 346)转动时, 该运转元件被沿着相应设计的控制凸轮(76; 276; 376)所导向,以 便使该第一和至少一个第二活塞(40, 46; 240, 246; 340, 346)产 生摆动,其中,控制凸轮(76; 276; 376)布置在壳体(12; 212; 312) 上,距离转动轴(48; 248; 348)至少为大约最大距离。
5. 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摆动活塞机,其特征在于,该至少一个运转元件(64, 70; 264, 270)是可转动地安装在该第一或至少第二 活塞(40, 46; 240, 246)的面对壳体(12; 212)的外侧上的球座(72; 272)内的球,且控制凸轮(76; 276)设计成在壳体(12; 212)内横 截面呈部分圆形的槽,该球部分地啮合在该槽内。
6. 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摆动活塞机,其特征在于,该至少一个 运转元件(364, 370)是辊子(456),其运转表面(458)被构造成 相对于该辊子(456)的圆周方向横向地呈局部圆形,该辊子(456) 安装在端侧连接到第一或第二活塞(340, 346)的轴(460)上,控制 凸轮(376)设计成在壳体内横截面呈部分圆形的槽,该辊子(456) 部分地啮合在该槽内。
7. 根据权利要求1至6任一项权利要求所述的摆动活塞机,其特 征在于,该第一和至少第二活塞(40, 46; 240, 246; 340, 346)以 可滑动的方式安装在活塞笼(80; 280; 380)中,所述活塞笼(80; 280; 380)相对于转动轴(48; 248; 348)同心的布置在壳体(12; 212; 312)内,以使其能绕着所述转动轴(48; 248; 348)而转动, 其中,该活塞笼(80; 280; 380)相对于绕着转动轴(48; 248; 348) 的转动运动被以可转动的固定方式连接到该第一和至少一个第二活塞(40, 46; 240, 246; 340, 346)。
8. 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摆动活塞机,其特征在于,该活塞笼(80; 280; 380)连接到平行于转动轴(48; 248; 348)的至少一个驱动轴 禾口/或输出轴。
9. 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摆动活塞机,其特征在于,该至少一个 驱动轴和/或输出轴相对于该转动轴(4S; 248)同心地布置,并且以可 转动的固定方式连接到活塞笼(80; 280)。
10. 根据权利要求S所述的摆动活塞机,其特征在于,该至少一个驱动轴和/或输出轴布置成与转动轴(348)相隔横向距离,并通过至 少一个传动机构的布置连接到活塞笼(380)。
11. 根据权利要求7至10中任一项权利要求所述的摆动活塞机, 其特征在于,大约垂直于转动轴(48; 248)的该活塞笼(S0; 280) 具有孔(94; 294),第一和至少第二活塞(40, 46; 240, 246)被部 分地保持于该孔(94; 294)中,以在其中滑动,并且其在圆周方向上 限定了工作腔(60; 260)。
12. 根据权利要求7至II中任一项权利要求所述的摆动活塞机, 其特征在于,通道(114; 314)穿过活塞笼(80; 280),所述的通道(114; 314) —端在孔(94; 294)内开口,而另一端在壳体内(12; 212)开口,以便根据该活塞笼(S0; 280)的转动位置,与壳体(12; 212)内的进口或出口相通。
13. 根据权利要求7至12中任一项权利要求所述的摆动活塞机, 其特征在于,该活塞笼(S0; 280)具有至少一个用于介质、尤其是冷 却剂/润滑剂的通道(102; 302),该通道至少部分地在该活塞笼(80; 280)的圆周上延伸并穿过其内部。
14. 根据权利要求7至13中任一项权利要求所述的摆动活塞机, 其特征在于,优选沿其端部方向变宽的孔(110)在摆动轴(50)的水 平处沿所述摆动轴(50)方向穿过活塞笼(80)。
15. 根据权利要求1至14中任一项权利要求所述的摆动活塞机, 其特征在于,壳体(12; 212; 312)布置有第三和第四活塞(42, 44; 242, 244; 342, 344),这些活塞(42, 44; 242, 244; 342, 344) 可以绕着同一摆动轴(50; 251; 350)或不同于此的摆动轴(250)而摆动,并可以和第一和第二活塞(40, 46; 240, 246; 340, 346)— 起绕着转动轴(48; 248; 348)而转动,同时其限定了第二工作腔(62; 262; 352)。
16. 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摆动活塞机,其特征在于,该四个活 塞(40-46; 240-246; 340-346)以这样的方式进行布置,使得当这些 活塞(40-46; 240-246; 340-346)绕着转动轴(48; 248; 348)转动时,第一和第二工作腔的尺寸在同一方向上增大和减小。
17. 根据权利要求15或16所述的摆动活塞机,其特征在于,该 第一和第二活塞(40, 46; 340, 346)以及该第三和第四活塞(42, 44; 342, 344)相对于转动轴(48; 348)以这样的方式进行布置,使 得所有活塞(40-46; 340-346)的摆动发生在同一平面内。
18. 根据权利要求15或16所述的摆动活塞机,其特征在于,该 第一和第二活塞(240, 246)以及该第三和第四活塞(242, 244)相 对于转动轴(248)以这样的方式进行布置,使得该第一和第二活塞(240, 246)的摆动发生在第一平面,而该第三和第四活塞(242, 244) 的摆动发生在第二平面,其中该第一平面和第二平面相对于转动轴 (248)以一个不等于0。的角度彼此相对转动。
19. 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摆动活塞机,其特征在于,该角度至 少为大约90° 。
20. 根据权利要求7至14以及15至19中任一项权利要求所述的 摆动活塞机,其特征在于,该活塞笼(80; 280; 380)在摆动轴(50; 350)或摆动轴(250, 251)的任一侧上延伸,并容纳第三和第四活塞(42, 44; 242, 244; 342, 344)。
21. 根据权利要求1至20中的任一项权利要求所述的摆动活塞机,其特征在于,该壳体的壳体内壁(39; 239)基本呈球形。
22. 根据权利要求1至21中任一项权利要求所述的摆动活塞机, 其特征在于,沿着包括转动轴(48")的平面,在转动轴(4S")方向上, 壳体(12")的壳体内壁(39")的截面呈长椭圆形。
23. 根据权利要求22所述的摆动活塞机,其特征在于,壳体(12") 内布置有空心销(122),其中该空心销(122)可以绕着摆动轴(50") 转动,并在其壁内有开口 (124),根据该空心销(122)的转动位置, 该开口 (124)与第一工作腔(60")相通,或者如果合适,与第二工作 腔(62")相通。
24. 根据权利要求23所述的摆动活塞机,其特征在于,该空心销 (122)连接到传动机构(130),当活塞(40"-46")绕着转动轴(4S")转动时,该传动机构(130)促使该空心销(122)绕着摆动轴(50") 转动。
25. 根据权利要求24所述的摆动活塞机,其特征在于,该传动机 构(130)具有蜗杆齿或蜗轮(132),其连接到空心销(122),并与 设置在壳体(12")并绕着转动轴(4S")延伸的至少一个齿圈(134) 相啮合。
全文摘要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摆动活塞机,其包括布置有第一和至少一个第二活塞的壳体,这些活塞可以在该壳体内一起绕着一个固定于该壳体的转动轴而转动,这些活塞绕着该转动轴转动时,执行绕着与该转动轴垂直并穿过该壳体中心的摆动轴进行彼此相向的往复摆动,其中该第一活塞具有第一端面,该至少一个第二活塞具有面向第一端面的第二端面,其中这些端面限定了工作腔,其特征在于,活塞以这样的方式进行布置,使得转动轴延伸穿过工作腔。
文档编号F01C9/00GK101128648SQ200580048738
公开日2008年2月20日 申请日期2005年12月9日 优先权日2005年2月25日
发明者赫伯特·许特林 申请人:赫伯特·许特林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