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动机控制装置以及双轮车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5175611阅读:164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发动机控制装置以及双轮车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于发动机控制装置及具备该发动机控制装置的移动体,特别是双轮车。

背景技术
过去,由于小型化(空间节省化)及其他理由,公开了把传感器类(开槽的开度传感器、压力传感器、温度传感器、冷却水温传感器)配设在节流阀体上形成一体,并将多个传感器的输出信号作为一个集合输出终端来具备的技术。(如参照专利文献1) 此外,还有作为另一种以往技术,被公开的是将电子式控制装置、节流机构、节流调整电动机、再生阀(快速动作阀)空气量传感器作为事先进行组装和检查的构成单元,收纳在形成在节流阀衬套中的套管里(如参照专利文献2)技术。此外,有一种将传感器机组与控制空转时候的空气量的所谓ISC(Idle Speed Control)机组形成为一体化的技术也被公开。(如参照专利文献3)
专利文献1
日本专利特开平9—250374号公报
专利文献2
日本专利特表平9—508954号公报
专利文献3
日本专利特开2002349397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课题 但是,上述以往技术,如果将节流阀体与ECU外壳合成一体化的话,尽管对ECU外壳不要求具备特别高的精度,但是为了保证节流阀体全封闭的精度,对适合于节流阀体的材料也有相应的要求,因此有时会造成整体的价格高。另外,特别是适用于双轮车的情况之下,因节流阀体的口径由发动机所要求的吸入空气量所决定,所以需要设定口径不同的多种规格。由此,因不能进行大量生产等原因,有时更增加成本。
此外,把各外壳在节流阀体上形成一体时,模具的构造变得复杂,使得一次成形多个产品比较困难,成本也相应增加。此外,如果将各外壳形成一体化的话,就需要统一材质的厚度,因此要对各外壳部冲切得更深,而且为向这些经过冲切后空间里填充树脂,需要大量的材料等问题存在。
更有甚至存在以下问题,即,如果将节流阀体与各外壳形成一体化的话,在各外壳上设置用来对传感器输出入各种信息和提供电源的集合输出入终端的空间就受到限制。也就是说,由于集合输出入终端必须设置在一体化的节流阀体和各外壳终端本身的外侧,为此还必须在一体化的节流阀体与各外壳终端本身之外确保空间用以设置集合输出入终端本身以及与其集合输出入终端相连接的配线,从而在整体上使得发动机控制装置占用的空间增大,降低了设置其他装置的自由度。此外,考虑到双轮车在车架宽度方面的限制以及倒下时的损伤等,设置集合输出入终端的场所成为一个重要课题。
另外,以往技术在将传感器机组与ISC机组进行一体化时,由于涉及到旁通空气通道的处理,一体化单元则变得大。另外,用于密封通道的O环等的形状变为复杂,零件成本上升,组装效率低下等成为整个装置的成本上升的原因。
双轮车,特别是在搭载于排气量小的小型发动机的双轮车的情况下,因为收纳包括发动机控制装置在内的整个发动机的空间都有限,包括用于驱动节流操纵杆的线材,和向各种传感器提供的电源,以及用于输出信号的配线等的位置,在发动机控制装置整体上要求考虑到效率更高、更加节省空间的设计。
本发明是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而进行了研究,以提供实现小型化及低成本化的发动机控制装置及具备其发动机控制装置的移动体(特别是双轮车)为目的。
解决课题的方法 为了解决上述课题,本发明所涉及的发动机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具备具有吸气通道的节流阀体,与收纳由在与上述节流阀体不同的工序中制造的检测开关上述吸气通道的阀的位置的TPS(Throttle PositionSensor)、检测上述吸气通道内压力的吸气压力传感器以及检测上述吸气通道温度的吸气温度传感器中至少一个传感器构成的传感器机组的传感器机组外壳,与收纳在与上述节流阀体不同的工序中制造的,不同于上述传感器机组外壳而独立的,控制空转时的空气量的ISC(Idle SpeedControl)机组外壳,以及将上述传感器机组外壳及上述ISC机组外壳分别安装于上述节流阀体的安装单元。
此外,本发明所涉及的发动机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在上述发明中,上述传感器机组外壳及上述ISC机组外壳中至少任意一个与上述节流阀体各由不同材质而制成。
还有,本发明所涉及的发动机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在上述发明中,上述节流阀体具备设置在节流轴的一端的,使该节流轴转动的节流操纵杆,上述传感器机组外壳及上述ISC机组外壳中至少任意一个安装在该节流轴的另一端的一侧。
还有,本发明所涉及的发动机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在上述发明中,在上述节流阀体上形成旁通空气通道。
还有,本发明所涉及的发动机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在上述发明中,ISC机组具有控制上述旁通空气通道开关的ISC控制阀,及驱动该ISC控制阀的驱动单元,上述ISC控制阀是,在将本装置搭载于移动体上的时侯的节流轴的上方上,通过该ISC控制阀向二元方向移动,从而控制上述旁通空气通道的开关。
还有,本发明所涉及的发动机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在上述发明中,上述驱动单元由步进电动机和传递该步进电动机转动驱动的转动轴构成,上述ISC控制阀具有与上述节流阀体指定位置相抵接的凸部,及通过转动将与设在上述转动轴上的螺旋状沟槽相嵌合的螺旋状沟槽,并且通过上述转动轴的正向或逆向转动而上述节流阀体的上述指定位置与上述ISC控制阀的上述凸部相抵接而抑制该ISC控制阀的转动,且通过保持上述螺旋状沟槽与该ISC控制阀上设置的螺旋状沟槽的相互嵌合,使该ISC控制阀向上述转动轴的纵向方向的任意一方进行移动。
还有,本发明所涉及的发动机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在上述发明中,上述ISC控制阀相对上述转动轴的纵向方向,前端形成锥形,通过沿着该纵向方向移动,调整该ISC控制阀与旁通空气通道之间的间隙面积,以控制上述旁通空气通道的开关。
还有,本发明所涉及的发动机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在上述发明中,上述驱动单元驱动上述ISC控制阀使其在将本装置搭载于移动体的时侯从上方看的情况下,向与上述节流轴的纵向方向大致平行的方向移动,以控制上述旁通空气通道的开关。
还有,本发明所涉及的发动机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在上述发明中,上述驱动单元驱动上述ISC控制阀使其在将本装置搭载于移动体的时侯从上方看的情况下,向与上述节流孔的纵向方向略成正交的方向移动,以控制上述旁通空气通道的开关。
还有,本发明所涉及的发动机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在上述发明中,上述旁通空气通道至少具有与上述节流孔的吸气侧相连的上流侧通道,上述驱动单元驱动上述ISC控制阀使其向与上述上流通道的纵向方向略成正交的方向移动,从而控制上述旁通空气通道开关。
还有,本发明所涉及的发动机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在上述发明中,上述旁通空气通道至少具有与上述节流孔的吸气侧相连的上流侧通道及与上述节流孔的排气侧相连的下流侧通道,从上述上流侧通道至上述下流侧通道至少有3次以上的弯曲而相通。
还有,本发明所涉及的发动机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具有节流阀体、开关形成在上述节流阀体上的吸气通道的阀、装配在上述阀上的节流轴、转动上述节流轴的转动机构、检测开关上述吸气通道的阀的位置的TPS、检测上述吸气通道内压力的吸气压力传感器、检测上述吸气通道温度的吸气温度传感器、以及控制空转时候的空气量的ISC。上述TPS、上述吸气压力传感器、上述吸气温度传感器及ISC夹着上述吸气通道,配置在与上述转动机构相反的一侧。
还有,本发明所涉及的发动机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在上述发明中,上述转动机构是通过来自驱动源的驱动力进行转动的螺线管。
还有,本发明所涉及的发动机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在上述发明中,上述转动机构是通过由与螺线管相连的线材而运转的操纵杆进行驱动。
还有,本发明所涉及的发动机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具备具有吸气通道的节流阀体,与收纳由在与上述节流阀体不同的工序中制造的,检测开关上述吸气通道的阀的位置的TPS传感器、检测上述吸气通道内压力的吸气压力传感器以及检测上述吸气通道温度的吸气温度传感器中至少一个传感器而构成的传感器机组的传感器机组外壳,与将上述传感器机组外壳安装于上述节流阀体的安装单元,并且上述传感器机组外壳具有收纳集合输入终端的集合输入终端盖,上述集合输入终端盖朝着上述节流阀体上流侧设置有输入部。
此外,本发明所涉及的双轮车,其特征在于,具备上述本发明发动机控制装置。
如上所述,根据本发明,在节流阀体上分别安装传感器机组外壳和不同于传感器机组外壳而独立的ISC机组外壳,由此能够使发动机控制装置整体更加小型化,同时安装时的调整更加简易,由此可达成能够获得实现了小型化和低成本的发动机控制装置,及具备发动机控制装置的移动体(双轮车)的效果。



图1表示有关该发明本实施形态的发动机控制装置的正视图。
图2表示有关该发明本实施形态的发动机控制装置的俯视图。
图3表示有关该发明本实施形态的发动机控制装置的右侧视图。
图4表示有关该发明本实施形态的发动机控制装置的左侧视图。
图5是图1的A-A的截面图。
图6-1是图4的B-B的截面图。
图6-2是图4的B-B的截面图。
图6-3是从C的方向看ISC控制阀25的图。
图7是节流阀体的正视图。
图8是节流阀体的左侧视图。
图9表示有关该发明本实施形态的发动机控制装置的分解斜视图。
图10表示旁通空气通道的说明图。
图11表示旁通空气通道的说明图。
图12表示旁通空气通道的说明图。
图13表示传感器机组外壳的另外构成例子的说明图(斜视图)。
图14表示传感器机组外壳的另外构成例子的说明图(斜视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对本发明所涉及的发动机控制装置及具备发动机装置的移动体(特别是双轮车)的适宜实施形态进行详细的说明。另外,该发明并不局限于本实施形态,可以进行各种各样的变更。(发动机控制装置的构成) 首先,对涉及于该发明本实施形态的发动机控制装置的构成进行说明。图1是表示涉及于该发明本实施形态的发动机装置的正视图,图2是表示涉及于该发明本实施形态的发动机装置的俯视图,图3是表示涉及于该发明本实施形态的发动机装置的右侧视图,图4是表示涉及于该发明本实施形态的发动机装置的左侧视图。
在图1至图4中,发动机控制装置是用于双轮车的特别是排气量小(例如50-250cc)的小型发动机,由节流阀体1、收纳控制空转时候的空气量的ISC机组(详见后述)的ISC机组外壳2,以及传感器机组(详见后述)的传感器机组外壳3构成。而且,传感器机组外壳3是在与节流阀体1不同工序中制造。其次,ISC机组外壳2也在与节流阀体1不同的工序中制造。再者,ISC机组外壳2不同于传感器机组外壳3而独立安装在节流阀体1上。
节流阀体1和ISC机组外壳2的材质互不相同,例如节流阀体1可为金属材质,具体而言由铝铸件形成,而ISC机组外壳2可用树脂形成。同样,节流阀体1和传感器机组外壳3的材质也互不相同,例如节流阀体1可为金属材质,具体而言由铝铸件形成,而传感器机组外壳3可用树脂形成。
ISC机组外壳2和传感器机组外壳3可以采用相同材质制造,也可以采用不同材质制造。ISC机组外壳2和传感器机组外壳3的材质可以采用隔热性优良的材料,以保护收纳在ISC机组外壳2中的上述ISC机组以及收纳在传感器机组外壳3中的传感器机组使其不受热的影响。
如此,将节流阀体1和ISC机组外壳2各自独立设置的同时,将节流阀体1和传感器机组外壳3作为分别设置的独立体,在不同的生产过程中生产机械元件和电子元件,从而可以进一步降低生产成本,同时也有效提高组装后的性能。还有,通过将ISC机组外壳2和传感器机组外壳3各自独立制造,并分别安装在节流阀体1上,与将两者形成一体化而进行组装相比,可使组装时的调整工作变得更加简易。
另外,节流阀体1采用电动蝶阀,节流操纵杆6具备回动弹簧7、节流阀8、用于将节流阀8固定在节流轴19(参照后述图5、图6-1、图6-2、图9等)上的节流阀螺钉9、托架10、调整螺钉11、调整螺钉11用的螺母12等。另外,引导用于转动驱动节流操纵杆6的线材的托架10,通过螺钉16和螺钉17被固定在节流阀体1上。
还有,ISC机组外壳2上具备与ISC机组外壳2一体构成的,收纳集合输出入终端5的集合输出入终端盖4。集合输出入终端盖4的输入部朝向节流阀体1的上流侧。由此,可以更加有效地配置配线。此外,如图4所示,ISC机组外壳2通过用来固定ISC机组的螺钉13和螺钉15,直接固定在节流阀体1上。同样,传感器机组外壳3,也通过用来固定传感器机组外壳的螺钉14和螺钉18,直接固定在节流阀体1上。
这样,节流阀体1具备设置在节流轴19的一端,即设置在图1中面对右侧的,转动节流轴19的节流操纵杆6,与此相对,ISC机组外壳2和传感器机组外壳3被安装在节流轴19的另一端侧,即安装在图1中面对左侧上。由此,可以在节流轴19转动时不妨碍其转动的位置上,配置ISC机组外壳2和传感器机组外壳3的两个外壳,或者其中任意一个,以实现空间更进一步的节省化。
由此,TPS29、吸气压力传感器、吸气温度传感器20以及ISC机组25,夹着作为吸气通道的节流孔,配置在与转动机构节流操纵杆6相反的一侧。
此外,作为转动机构的节流操纵杆6,也可以是在通过来自驱动源(图中省略)的驱动力而转动的螺线管。此外,节流操纵杆6也可以由与加速器(图中省略)相连的线材而运转的操纵杆驱动。
图5是图1中A-A的截面图。图5中,面对节流孔右侧是上流侧,吸气方向是从右侧至左侧。符号8是节流阀。在图5中,节流阀基本处于全闭状态。该节流阀8在任意一个轴19的转动作用下,在图5中以逆时针方向转动,使吸气成为可能。另外,符号21是在节流阀8完全关闭的状态下,用来确保空转时能够吸气的旁通空气孔。这样,由旁通空气孔21形成的旁通空气通道22,夹着节流阀8,形成在节流阀体1上的吸气上流侧和下流侧,并贯穿节流孔(参照图12)。尤其是,作为本装置的发动机控制装置,搭载在移动体(特别是双轮车)上时,如果能安装在任意一个轴19的上方侧则效果更佳。
(ISC机组的构成) 图6—1及图6—2是图4的B—B的截面图。图6—3是从C的方向(图6—1的左侧)观看ISC控制阀25的视图。在图6—1和图6—2中,符号23是ISC步进电动机,和ISC机组一同收纳在ISC机组外壳2。ISC机组由ISC控制阀25、驱动其ISC控制阀25的ISC步进电动机23构成。另外,符号26是旁通空气通道,27是固定ISC步进电动机23用的螺钉。用该螺钉27,将ISC步进电动机23固定在节流阀体1上。ISC步进电动机23可以通过驱动控制,使转动轴28实现正向和逆向转动。转动轴28的表面设有螺旋状沟槽。
ISC控制阀25由前端部25—1和后端部25—2构成。前端部25—1,向前端凸部形成具有锥形部的形状(类似三角锥形的形状)。后端部25—2,如图6—3、图9所示,具有一个凸部,其直径大于前端部25—1的三角锥形的底部直径,似同包围圆周。另外,如图6—1及图6—2所示,在ISC控制阀25的移动空间内也可以设置弹簧。通过设置弹簧,可以使ISC控制阀25的开关动作完成得更加确实。
还有,ISC控制阀25的内部,如图6-3所示,为了与转动轴28的螺旋状沟槽嵌合,设有形成有和转动轴28的螺旋状沟槽相同的螺旋状沟槽的嵌合孔25-4。还有,ISC控制阀25的外沿,如图6-3及图9所示,具有凸部25-3。该凸部25-3,如图8所示,和转动防止部24相抵接,这样即使在转动轴28转动时,也可以确保ISC控制阀25不会随其一起转动。
即,ISC步进电动机23是将ISC控制阀25的内部螺旋状沟槽和转动轴28的螺旋状沟槽相互嵌合,在将ISC控制阀25插入到设在节流阀体1上的插入孔中的状态下,将ISC步进电动机23通过螺钉27固定在节流阀体1上。此时,ISC控制阀25的后端部分与设在节流阀体1上的转动防止部24相抵接(参照图6-1、图6-2、图8),以确保ISC控制阀25不会转动。
图8是节流阀体1的左侧视图。在图8中,符号57是用来固定ISC步进电动机23的螺钉孔。在用来插入ISC控制阀25的插入孔周围设有两个。另外,在用来插入ISC控制阀25的插入孔上,设有用来防止ISC控制阀25转动的转动防止部24。所有上述任何一个都设置在节流阀体1上。
转动防止部24,如图8所示,是一个截面呈略椭圆形的沟槽,直径短的部分是,比后端部25-2还要少微大一些,而比考虑到凸部25-3的直径是略小一些。所以,当将ISC控制阀25插入设在节流阀体1上的插入孔时,后端部25-2可以嵌入到上述的椭圆部分,但是由于有凸部25-3,所以在嵌入上述椭圆形部分的状态下,不能够转动。通过这样的构成,可以防止(抑制)ISC控制阀25。
在这样的状态下,将转动轴28的螺旋状沟槽和ISC控制阀25的螺旋状沟槽(嵌合孔25-4)相嵌合,使转动轴28向指定的方向转动,由于ISC控制阀25的转动被抑制,通过保持转动轴28的螺旋状沟槽和设置在ISC控制阀25的螺旋状沟槽相嵌合,可沿着转动轴28的纵向方向,向接近ISC步进电动机23的方向移动的同时,如果使转动轴28朝与上述指定方向相反的方向转动,ISC控制阀25可沿着转动轴28的纵向方向,向远离ISC步进电动机23的方向移动。
这样,ISC控制阀25配置成可以沿着转动轴28的纵向方向移动,但是由于有转动防止部24而不能转动,如果将转动轴28向指定的方向转动,ISC控制阀25则沿着转动轴28的纵向方向,向接近ISC步进电动机23的方向移动的同时,通过将转动轴28朝与上述指定的方向相反的方向转动,由此ISC控制阀25沿着转动轴28的纵向方向,向远离ISC步进电动机23的方向移动。ISC控制阀25向远离ISC步进电动机23的方向移动,在指定的位置上,ISC控制阀25的锥形部抵接于旁通空气通道。即图6-2表示此状态。在此状态下,旁通空气通道被阻断,空气流动也被阻断。
还有,通过转动轴28向上述指定的方向转动,ISC控制阀25则向接近ISC步进电动机23的方向移动。相应其移动量,旁通空气通道和ISC控制阀25凸部的锥形部分之间的间隔就分开。这样通过调整ISC控制阀25和旁通空气通道之间产生的间隔面积,可实现只控制ISC步进电动机23的转动驱动以控制旁通空气通道60的开关(参照6-1)。即,可以通过ISC步进电动机23的转动方向和转动量,来控制旁通空气通道60的开关以及开口量。
将本装置发动机控制装置搭载在例如双轮车等的移动体上的时侯从上侧看的情况下,即图2的俯视图中,通过ISC控制阀25与节流轴19的纵向方向(图2中水平方向)略成平行方向驱动,从而控制旁通空气通道的开关。
另外,同样,将本装置发动机控制装置搭载在例如双轮车等的移动体上的时侯从上侧看的情况下(图2的俯视图),通过ISC控制阀与节流阀孔的纵向方向(图2中的垂直方向)略成正交的方向驱动,来控制旁通空气通道的开关。
(传感器机组的构成) 图7是节流阀体的正视图,图8是节流阀体的左侧视图。任意一个都是拆下ISC机组外壳2以及外壳内机组的状态,即拆下传感器机组外壳3以及外壳内各传感器的状态(但是TPS29的一部分装配在节流轴19上)。
图7以及图8中,符号29为TPS。另外图8中,符号50为吸气压力传感器用孔,51为吸气温度传感器用孔,符号53以及符号55为ISC机组外壳2的固定用螺钉孔,符号54以及符号58为传感器机组外壳3的固定用螺钉孔。另外,图1中符号20为介由吸气温度传感器用孔51突出于节流阀孔内的吸气温度传感器的前端。
(发动机控制装置的组合) 图9是表示涉及于该发明本实施形态所使用的发动机控制装置的分解斜视图。图9中,符号30为O环,符号31为垫圈,符号32为节流轴19用的弹簧垫圈,符号33为节流轴19用的螺母,符号34为密封件,符号35为密封条,符号36为环。
ISC机组外壳2是介由O环30安装在节流阀体1上,防止灰尘及水分侵入以保护ISC步进电动机23。通过在ISC步进电动机23与ISC控制阀25之间设置垫圈31,能够使ISC控制阀25更圆滑的转动。
另外,使用节流轴19用的弹簧垫圈32和节流轴19用螺母33可以将节流操纵杆6确实的固定在节流轴19上。另外,通过密封件34以及密封条35防止从节流阀孔侧侵入的灰尘以及水分,以保护TPS28。另外,环36还能够使节流轴的转动更加圆滑。
(旁通空气通道的构成) 图10~图12是表示旁通空气通道的说明图。图10与图1同样表示的是发动机控制装置的正视图。图11与图2同样表示的是发动机控制装置的俯视图,图12与图8同样表示的是图10的A-A中的截面图。
图10~图12中,符号22为上流侧旁通空气通道,符号61为下流侧旁通空气通道,符号26以及符号60为连接上流侧旁通空气通道22以及下流侧旁通空气通道61的旁通空气通道(中间旁通空气通道)。图11中,中间旁通空气通道26以及60成正交,也就是说成反L字型,与左下方的上流侧旁通空气通道22略成垂直连接,与右上方的下流侧旁通空气通道61相连。
这样,旁通空气通道,至少拥有与节流阀孔的吸气侧连接的上流侧旁通空气通道22与节流阀孔的排气侧连接的下流侧旁通空气通道61,从上流侧旁通空气通道22到下流侧旁通空气通道61,介由中间旁通空气通道26、60,至少弯曲三次以上而相通。
如此而来,在使用模具来制作节流阀体1的时候,可以更容易的制成旁通空气通道用的孔。另外,如上所述,通过反L字的弯曲,使得ISC控制阀25可以更容易的调节空气量。
(传感器机组外壳的其他构成图) 图13表示的是传感器机组外壳的其他构成例子的说明图(斜视图)。图13中,传感器机组外壳101包含了集合输出入端盖102、吸气温度传感器103、TPS104、吸气压力传感器105,以及螺钉孔(传感器机组外壳固定用)106、107。而且,螺钉孔106与图8中所示螺钉孔54、螺钉孔107、图8中所示的螺钉孔58各自互相对应。
此传感器机组外壳101代替了上述传感器机组外壳3,可以安装在节流阀体1上。图13中,C方向的箭头为安装面。另外,A方向的箭头为节流阀孔的上流侧,B方向箭头为节流阀孔的下流侧。此传感器机组外壳101的特征之一就是集合输出入终端盖102中收纳的集合输出入终端是面对节流阀孔的上流侧(即A方向箭头侧)。
图14表示的是传感器机组外壳的另外一个其他构成例子的说明图(斜视图)。图14表示的是将图13的传感器机组外壳上下颠倒过来安装时的例子。根据与节流阀孔的上流侧与下流侧的方向,有以下情况,即如图13所示的集合输入终端盖102配置在下侧的情况,以及如图14所示的集合输入终端盖配置在上侧的情况。不管是哪一种情况,吸气温度传感器103,最好配置在节流阀8的上流侧,吸气压力传感器105最好配置在节流阀8的下流侧。
如此,具备了收纳由在与节流阀体1的工序不同的其他工序中制成的TPS、吸气压力传感器以及吸气温度传感器中至少一个传感器组成的传感器机组的传感器机组外壳101,及将上述传感器机组外壳安装于节流阀体1的安装单元(省略图示的螺钉),而传感器机组外壳101,拥有收纳省略了图示的集合输入终端的集合输入终端盖102,集合输入终端盖102在节流阀体1的上流侧,即输入部配置在面向节流阀孔的上流侧,所以可以将配线很容易的从节流阀孔的上流侧牵引过来,增加了配线的自由度,提高了配线的配置效率。
如上说明所示,根据本发明的实施形态具备具有吸气通道的节流阀体,及收纳了由在与节流阀体1不同工序中制成的TPS、吸气压力传感器以及吸气温度传感器的其中至少一种传感器而组成的传感器机组外壳3,以及在与节流阀体1不同工序中制成的不同于传感器机组外壳3而独立的ISC机组外壳2,以及作为将传感器机组外壳3以及ISC机组外壳2分别安装于节流阀体1的安装单元的螺钉13、14、15、18。
因此,考虑倒各个机组安装时的微调整等事项,传感器机组外壳3与ISC机组外壳2都能够各自组装在节流阀体1上,大大提高了组装的效率。
另外,根据本发明的实施形态,节流轴19的一端上具备节流操纵杆6,传感器机组外壳3以及ISC机组外壳2安装在节流轴19的另一端侧,所以不会成为节流操纵杆6的转动的障碍,另外,可以抑制发动机控制装置整体的大小,使至节流操纵杆6不必处理旁通空气通道,其中该旁通空气通道用以由ISC机组控制空转时的空气量。
另外,根据本发明的实施形态,ISC控制阀25,相对于转动轴28的纵向方向,前端25-1形成锥形状,通过向纵向方移动,调整ISC控制阀25与旁通空气通道60之间生成的间隙面积,以控制上述旁通空气通道的开关,通过控制ISC步进电动机23的转动驱动,可以高精度的调整空气量。
产业上利用的可能性 本发明所涉及的发动机控制装置,有益于活用在双轮车等的具备内燃机的移动体上,特别适合用在小型排气量的发动机上。
符号说明 1 节流阀体 2ISC 机组外壳 3,101 传感器机组外壳 4 集合输出入终端盖 5 集合输出入终端 6 节流操纵杆 7 回动弹黄 8 节流阀 9 节流螺钉 10 托架 11 调整螺钉 12 螺帽 13 螺钉(ISC机组外壳固定用) 14 螺钉(传感器机组外壳固定用) 15 螺钉(ISC机组外壳固定用) 16 螺钉(托架固定用) 17 螺钉(托架固定用) 18 螺钉(传感器机组外壳固定用) 19 节流轴 20,103 吸气温度传感器 21 旁通空气孔 22 旁通空气通道(上流侧) 23IS C步进电动机 24 转动防止部 25(25-1~25-4)ISC 控制阀 26 旁通空气通道(中间) 27 螺钉(ISC步进电动机固定用) 28 转动轴 29,104 TPS 30 O环 31 垫圈 32 弹黄垫圈(节流轴用) 33 螺帽(节流轴用) 34 密封件 35 密封条 36 环 50 吸气压力传感器用孔 51 吸气温度传感器用孔 53 螺钉孔(ISC机组外壳固定用) 54,106 螺钉孔(传感器机组外壳固定用) 55 螺钉孔(ISC机组外壳固定用) 57 螺钉孔(ISC步进电动机固定用) 58,107 螺钉孔(传感器机组外壳固定用) 60 旁通空气通道(中间) 61 旁通空气通道(下流侧) 102 集合输出入终端盖 105 吸气压力传感器 106,107 螺钉孔(传感器机组外壳固定用)
权利要求
1.一种发动机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
具备
具有吸气通道的节流阀体,及,
收纳由在与上述节流阀体不同工序中制成的检测开关上述吸气通道的阀的位置的TPS、检测上述吸气通道内压力的吸气压力传感器,以及检测上述吸气通道温度的吸气温度传感器中至少一个传感器而组成的传感器机组的传感器机组外壳,及,
收纳在与上述节流阀体不同工序中制成的不同于上述传感器机组外壳而独立的控制空转时候的空气量的ISC机组的ISC机组外壳,及,
将上述传感器机组外壳以及上述ISC机组外壳分别安装于上述节流阀体的安装单元。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记载的发动机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传感器机组外壳与上述ISC机组外壳的至少任意一个,与上述节流阀体各由不同材质而制成。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记载的发动机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节流阀体具备设置在节流轴一端的转动该节流轴的节流操纵杆,
上述传感器机组外壳以及上述ISC机组外壳至少任意一个,是安装在上述节流轴的另一端的一侧上。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记载的发动机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在上述节流阀体上形成了旁通空气通道。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记载的发动机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
ISC机组具备控制上述旁通空气通道开关的ISC控制阀以及驱动该ISC控制阀的驱动单元,
上述ISC控制阀是在将本装置搭载于移动体上的时候的上述节流轴的上侧上,通过该ISC控制阀向二元方向移动而控制上述旁通空气通道的开关。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记载的发动机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驱动单元是由步进电动机,和传递该步进电动机的转动驱动的转动轴而构成,
上述ISC控制阀具备抵接于上述节流阀体指定位置的凸部,以及通过转动而与在上述转动轴上设置的螺旋状沟槽相嵌合的螺旋状沟槽,
通过上述转动轴正方向或反方向的转动,使上述节流阀体的上述指定位置与上述ISC控制阀的上述凸部相抵接,从而抑制了该ISC控制阀的转动,而且,通过保持上述螺旋状沟槽与该ISC控制阀上设置的螺旋状沟槽的嵌合,使该ISC控制阀在上述转动轴的纵向方向的任何一方移动。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记载的发动机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ISC控制阀,相对于上述转动轴的纵向方向,前端形成为锥形状,通过向该纵向方向移动,调整该ISC控制阀与上述旁通空气通道之间生成的间隙面积,以控制上述旁通空气通道的开关。
8.根据权利要求4所记载的发动机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驱动单元是将本装置搭载于移动体上的时侯从上侧看的情况下,驱动上述ISC控制阀使其在与上述节流轴的纵向方向略平行的方向移动,以控制上述旁通空气通道的开关。
9.根据权利要求4所记载的发动机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驱动单元是将本装置搭载于移动体上的时候从上侧看的情况下,驱动上述ISC控制阀使其在与上述节流阀孔的纵向方向略成正交的方向移动,以控制上述旁通空气通道的开关。
10.根据权利要求4所记载的发动机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旁通空气通道,至少拥有与上述节流阀孔的吸气侧相连的上流侧通道,
上述驱动单元,驱动上述ISC控制阀使其在与上述上流通道的纵向方向略成正交方向的移动,以控制上述旁通空气通道的开关。
11.根据权利要求4所记载的发动机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旁通空气通道,至少拥有与上述节流阀孔的吸气侧相连的上流侧通道以及上述节流阀孔的排气侧相连的下流侧通道,
从上述上流侧通道向上述下流侧通道至少弯曲3次以上而相通。
12.一种发动机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
具备
节流阀体、
开关在上述节流阀体上形成的吸气通道的阀、
装配在上述阀上的节流轴、
转动上述节流轴的转动机构、
检测开关上述吸气通道的阀的位置的TPS、
检测上述吸气通道内压力的吸气压力传感器、
检测上述吸气通道温度的吸气温度传感器、
控制空转时的空气量的ISC,
上述TPS、上述吸气压力传感器和上述吸气温度传感器以及ISC夹着上述吸气通道,配置在与上述转动机构相反的一侧。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记载的发动机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转动机构是通过来自驱动源的驱动力而转动的螺线管。
14.根据权利要求12所记载的发动机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转动机构是通过由相连在加速器上的线材而运转的操纵杆而驱动。
15.一种发动机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
具备
具有吸气通道的节流阀体,及,
收纳由在与上述节流阀体不同工序中制成的检测开关上述吸气通道的阀的位置的TPS、检测上述吸气通道内压力的吸气压力传感器,及检测上述吸气通道温度的吸气温度传感器中至少一个传感器而组成的传感器机组的传感器机组外壳,及,
将上述传感器机组外壳安装于上述节流阀体的安装单元,
上述传感器机组外壳拥有收纳集合输入终端的集合输入终端盖,
上述集合输入终端盖,向着上述节流阀体的上流侧配置有输入部。
16.一种双轮车,其特征在于,具备上述权利要求1~15中任何一项所记载的发动机控制装置。
全文摘要
具备具有吸气通道的节流阀体(1),和在与节流阀体(1)不同工序中制成的收纳传感器机组的传感器机组外壳(3),和收纳在与节流阀体(1)不同工序中制成的不同于传感器机组外壳(3)而独立的控制空转时的空气量的ISC步进电动机(23)、ISC控制阀(25-1、25-2)的ISC机组外壳(2),和将传感器机组外壳(3)以及ISC机组外壳(2)分别安装于节流阀体(1)的螺钉(13、14、15、18)。
文档编号F02M69/32GK101395360SQ20078000741
公开日2009年3月25日 申请日期2007年3月6日 优先权日2006年3月7日
发明者三浦磨, 浜崎大辅 申请人:株式会社三国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