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力产生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5168625阅读:128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动力产生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是有关一种动力产生装置,尤指一种利用马达牵引L形架体后,使杠杆形 成摆动,进而带动集能装置运转而储能的动力产生装置,其结构简单、成本低,维修保养容
易ο
背景技术
近年来,由于地球能源即将面临能源耗尽的危机,故而世界各国都不断的积极开 发利用「风力」、「太阳能」、「水力」、或「地热」等来产生电力能量的方法,以此来缓减传统能 源被消耗的速度。然而,上述无论利用「风力」、「太阳能」、「水力」、或「地热」等方式来产生能量,都 有受限于「地区性」的限制;例如,某部分地区常年风力不强,即无法使用「风力」来产生能 量;相同地,某些地区气候为常年多雨,则「太阳能」自然也无法运用;而「水力」以及「地热」 更是要部份得天独厚的地区方有存在。是以并无法有效地适用于全球各个地区。本发明设计人有鉴于现有利用自然力生成能量,受限于地区方能实施的缺点,乃 不断的精进研发改良,终研发出一机械式动力装置。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主要目的在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操作方便且成本低的动力产生装置。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动力产生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一基座,其上设有一杠杆,杠杆两端各设有一马达;两L形架体,相对活动枢接于杠杆靠近中心位置的两侧,所述的L形架体与杠杆上 的马达相接,以受控所述的马达的牵引,所述的两L形架体末端设有重块以及一马达,所述 的重块与所述的马达相接,以受控所述的马达的牵引而在L形架体末端上左右位移,而两L 形架体前端则凭借至少一组连接器相连接后,而可相互连动;以及一集能装置,与杠杆一端相连接,以使杠杆摆动时,可带动所述的集能装置运转而 集能°与现有技术相比较,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的本发明具有的优点在于1.本发明主要是利用马达牵引L形架体以及马达牵引重块位移后,使杠杆形成摆 动,进而带动集能装置运转而储能的动力产生装置,其结构简单、成本低,维修保养容易。2.本发明两L形架体是以一具有弹性的连接器相连接,使得当其中一个L形架体 被抵卡时,可通过所述的连接器具弹性的设计而先将能量储存在弹簧中,以供有效且快速 将能量收集至集能装置内。


图1是本发明动力产生装置启动前的立体外观示意图2是本发明杠杆左端马达卷收钢索时的状态示意图;图3是本发明杠杆摆动时的状态示意图;图4是本发明杠杆左端位移至最低点时的状态示意图;图5是本发明杠杆右端位移至最低点时的状态示意图;图6是本发明杠杆左端马达再度卷收钢索时的状态示意图。附图标记说明1-动力产生装置;11-基座;111、112-弹簧;12-L形架体;120-马 达;121-重块;122-钢索;123-弹簧;124-卡榫;13-L形架体;130-马达;131-重块; 132-钢索;133-弹簧;134-卡榫;14-集能装置;141-曲柄;142-齿轮;143-发电机;15-杠 杆;151、152-马达;153-感应控制器;16-柱体;161、162_信号发射器;163,164-感应棒; 17-连接器;171-弹簧。
具体实施例方式请参阅图1,图式内容为本发明动力产生装置1的一实施例,其是由一基座11、两 L形架体12、13以及一集能装置14所组成。所述的基座11设有一杠杆15,杠杆15两端各设有一马达151、152,所述的基座11 面对于杠杆15下方与两L形架体12、13下方分别设有弹簧111、112,所述的基座11 一侧设 有一柱体16,所述的柱体16两端设有一信号发射器161、162与一感应棒163、164,杠杆15 靠近所述的柱体16的一端则设有一感应控制器153。所述的两L形架体12、13相对活动枢接于杠杆15靠近中心位置的两侧,所述的L 形架体12、13与杠杆15上的马达151、152相接,以受控所述的马达151、152的牵引,使所 述的感应控制器153接收感应到信号发射器161、162而控制马达151、152卷收或松释对于 L形架体12、13的牵引。所述的两L形架体12、13末端设有重块121、131以及一马达120、 130,所述的重块121、131与所述的马达120、130相接,以受控所述的马达120、130的牵引 而在L形架体12、13末端上左右位移。而两L形架体12、13前端则凭借至少一组连接器17 相连接后,而可相互连动,所述的连接器17是一弹簧171。又,所述的两L形架体12、13与杠杆15之间连设有一弹簧123、133,而所述的两L 形架体12、13与杠杆15之间枢接处设有一卡榫124、134,且所述的卡榫124、134受控于杠 杆15 —端的感应控制器153,以使杠杆摆动至最高点或最低点时,感应控制器153接收感应 到信号发射器161、162发射的信号,而控制卡榫124、134抵卡或松释L形架体12、13,同时 所述的感应控制器153也控制所述的感应棒163、164的伸缩。所述的集能装置14与杠杆15 —端相连接,以使杠杆15摆动时,可带动所述的集 能装置14运转而集能。其中,所述的集能装置14是由一曲柄141与数个齿轮142以及一 发电机143相互连接所构成,而所述的曲柄141 一端与杠杆15连接,另一端则及其中一齿 轮142相接,以使杠杆15摆动时,可连动曲柄141而带动齿轮142转动,以将能量提供发电 机143运转。实施时,请参阅图1,首先令杠杆15右端位于最低点,杠杆15左端相对位于最高 点,而基座11相对于杠杆15右端所设置的弹簧111、112则分别受到杠杆15以及L形架体 12的抵压,而L形架体12、13与杠杆15之间所设的卡榫124、134是松释L形架体12、13的 状态,且柱体16上端的感应棒164呈缩入,而柱体16下端的感应棒163呈向外伸出于杠杆15右端的上方,使杠杆15右端受到感应棒163的限制上移,而L形架体12、13上的两重块 121、131则位于最远离杠杆15的中心位置。当启动时,如图2、图3所示,首先令杠杆15右端L形架体12上的马达120牵引重 块121向左边位移,并令杠杆15左端马达152卷收钢索,使得杠杆15左端L形架体13随 之倾斜,且倾斜至一角度后,卡榫134立即抵卡所述的L形架体13,使其无法摆动。此时,感 应控制器153即控制所述的感应棒163回缩,杠杆15左右两端因同时力矩改变,故使得杠 杆15左、右端两端分别向下、向上位移。当杠杆15右端位移至最高点时,如图3 图5所示,杠杆15右端感应控制器153 即接收感应到信号发射器161而先控制感应棒164伸出,以支撑杠杆15右端,感应控制器 153并控制杠杆15右端的马达151,卷收钢索122,使杠杆15右端L形架体12随之倾斜,且 倾斜至一角度后,卡榫124立即抵卡所述的L形架体12,使其无法摆动,同一时间,杠杆15 左、右两端的L形架体12、13上的马达120、130牵引重块121、131向右边位移,此时,由于 杠杆15左、右两端力矩立刻改变,而感应控制器153即再控制所述的感应棒164回缩,使得 杠杆15右端随即向下位移,杠杆15左端相对向上位移。同样的,如图5、图6所示,当杠杆15左端向上位移至最高点后,杠杆15右端感应 控制器153即接收感应到信号发射器162而先控制感应棒163伸出,且杠杆15左端感应控 制器153开始控制杠杆15左端的马达152,卷收钢索132使杠杆15左端L形架体13随之 倾斜,且倾斜至一角度后,卡榫134立即抵卡所述的L形架体13,使其无法摆动,同时,杠杆 15左、右两端的L形架体12、13上的马达120、130牵引重块121、131向左边位移,此时,由 于杠杆15左、右两端力矩立刻改变,而感应控制器153即再控制所述的感应棒163回缩。使 得由于杠杆15左、右两端端因力矩改变,故使得杠杆15右端随即向上位移,杠杆15左端相 对向下位移(即回到图3的状态)。因此,重复上述作动原理,即使杠杆15不断地摆动,且在摆动的同时,可连动集能 装置14的曲柄141而带动齿轮142转动,以将能量提供发电机143运转。故,本发明具有以下的优点本发明主要是利用马达牵引L形架体以及马达牵引重块位移后,使杠杆形成摆 动,进而带动集能装置运转而储能的动力产生装置,其结构简单、成本低,维修保养容易。本发明两L形架体是以一具有弹性的连接器相连接,使得当其中一个L形架体被 抵卡时,可通过所述的连接器具弹性的设计而先将能量储存在弹簧中,以供有效且快速将 能量收集至集能装置内。以上说明对本发明而言只是说明性的,而非限制性的,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理解, 在不脱离权利要求所限定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可作出许多修改、变化或等效,但都将落 入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权利要求
一种动力产生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一基座,其上设有一杠杆,杠杆两端各设有一马达;两L形架体,相对活动枢接于杠杆靠近中心位置的两侧,所述的L形架体与杠杆上的马达相接,以受控所述的马达的牵引,所述的两L形架体末端设有重块以及一马达,所述的重块与所述的马达相接,以受控所述的马达的牵引而在L形架体末端上左右位移,而两L形架体前端则凭借至少一组连接器相连接后,而可相互连动;以及一集能装置,与杠杆一端相连接,以使杠杆摆动时,可带动所述的集能装置运转而集能。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动力产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集能装置是由一曲柄与 数个齿轮以及一发电机相互连接所构成,而所述的曲柄一端与杠杆连接,另一端则及其中 一齿轮相接,以使杠杆摆动时,可连动曲柄而带动齿轮转动,以将能量提供发电机运转。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动力产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基座面对于杠杆下方与 两L形架体下方分别设有弹簧。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动力产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连接器是一弹簧。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动力产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两L形架体与杠杆之间 连设有一弹簧。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动力产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基座一侧设有一柱体,所 述的柱体两端设有一信号发射器与一感应棒,杠杆靠近所述的柱体的一端则设有一感应控 制器,所述的感应控制器是可控制马达,以使杠杆摆动至最高点或最低点时,感应控制器接 收感应到信号发射器而控制马达卷收或松释对于L形架体的牵引,并控制所述的感应棒的 伸缩。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动力产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两L形架体是凭借一钢 索而与杠杆上的马达相接,以受控所述的马达的牵引。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动力产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两L形架体与杠杆之间 枢接处设有一卡榫,且所述的卡榫可抵卡或松释L形架体。
全文摘要
本发明是一种动力产生装置,包括一基座、两L形架体以及一集能装置,其中所述的基座设有一杠杆,杠杆两端各设有一马达,所述的两L形架体相对活动枢接于杠杆靠近中心位置的两侧,所述的L形架体与杠杆上的马达相接,以受控所述的马达的牵引,所述的两L形架体末端设有重块以及一马达,所述的重块与所述的马达相接,以受控所述的马达的牵引而在L形架体末端上左右位移,而两L形架体前端则凭借至少一组连接器相连接后,而可相互连动,所述的集能装置与杠杆一端相连接,以使杠杆摆动时,可带动所述的集能装置运转而集能。
文档编号F03G7/08GK101907077SQ20091014356
公开日2010年12月8日 申请日期2009年6月3日 优先权日2009年6月3日
发明者邱金和 申请人:邱金和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