罐瓢式风力发电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5168729阅读:128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罐瓢式风力发电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风力发电技术,特别是一种罐瓢式风力发电技术。
背景技术
目前随着火电生产对大气环境污染日趋加重,于是,作为一种重要的清洁无污染 式发电技术的风力发电也已愈来愈受到人们所重视。现有的风力发电装置主要是由巨型叶 式风动轮及其所连带的风力发电机与装置支承体构成,但这种装置即这种装置上的巨型叶 式风动轮其工作效率却比较低,并具体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即一方面,巨型叶式风动轮之 轮叶的制作;第一,其长度不可做得过长,否则即会发生振颤甚至可能是出现断裂;第二, 其宽度、坡度、厚度及片数皆不可过于增加,否则其的转动及转速即会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 或限制;另一方面,其的诸个轮叶之间客观地存有着巨大的间隙空间,而这种情况的存在, 当风速数值低于轮叶之半径长度的时候,却又会致使大量的流动空气白白“无功”的流掉。 而本发明则不同,即本发明目的是在于提供一种全新的风力发电技术——罐瓢式风力发电 技术,并在极大程度上解决了现有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目的是通过下面技术方案来实现的。本发明为一种巨型罐瓢式风力发电装 置,该装置由轴竖立的巨型罐瓢式风动轮,位于巨型罐瓢式风动轮之轴承的底侧部旁并与 巨型罐瓢式风动轮相连动的风力发电机(组)和外围上的整个装置的支承体系之三个部分 构成。其中,巨型罐瓢式风动轮又由三个巨型罐瓢式兜风槽及其所连带的多根平臂式支承 梁与一根粗长的巨型罐瓢式风动轮之轮轴及轴承构成;外围上的整个装置的支承体系又由 4个高大的支承柱,4个相应锚锭及分别用于支水术与支承柱,支承柱与巨型罐瓢式风动轮 之轮轴顶端和支承柱与锚锭之间其相互连固的4根固定钢素,辐连钢索和4根斜拉钢索构 成。此外,本发明发电装置其发电原理在于,当流动空气作用在巨型罐子瓢式风动轮 之三个巨型罐瓢式兜风槽的内壁面及外壁面上时,由于产生了风力差,因而,巨型罐瓢式风 动轮即发生了旋转并继而又驱动其所连动的风力发电机(组)产生电能。技术特征本发明之显著特征在于第一,本发明实质上是一种将数个现有的风力发电装置源头上的驱动件即巨型叶 式风动轮之磊摞起的聚化造型,因而后者较前者而言,其工作效率对因其高度的增大变化 而相应的将会提高数十倍甚至是百倍。第二,本发明在风力利用上不受任何风向的限制,因而其方向性好。第三,本发明之外围上没有一巨大支承体系,因而其稳固性甚强。第四,本发明中的风力发电机(组)直接立于地面,因而其便于安装及维修。第五,在同等尺度情况下,本发明在实施后其占用空间顶多只相当于现有的风力发电装置所占的空间之三倍,因而,后者较前者而言,其之利性甚为划算。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我们结合附图对本发明进行详细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简易平视图
图2为本发明的简易俯视图
图3为本发明中的巨型键!瓢式兜风槽I的侧视图
图4为本发明中的巨型键!瓢式兜风槽I之槽内支承架的侧视图
图5为本发明中的槽内支承架之梁架的正视图
图6为本发明中的巨型键!瓢式兜风槽I之顶部的俯视图
图7为本发明中的巨型键!瓢式兜风槽I之底部的仰视图
图8为本发明中的巨型键!瓢式兜风槽I之躯体的横向剖面图
图9为本发明中的巨型键!瓢式兜风槽I之槽口的平视图
图10为本发明中的巨型3灌瓢式兜风彳 之槽背的平视图
图11为本发明中的巨型3灌瓢式兜风彳 之槽内支承架其口部的平视图
图12为本发明中的巨型3灌瓢式兜风彳 之槽内支承架其侧部的平视图
图13为本发明中的巨型3灌瓢式兜风彳 之槽内支承架其背部的平视图
图14为本发明中的巨型3灌瓢式风动轮之轮轴与轴承其底部结构的纵向剖面图
图15为本发明中的巨型丨瞎瓢式风动轮之轮轴与轴承结构中的关于具轮轴轴座的俯视图
图中1表示巨型罐瓢式风动轮之巨型罐瓢式兜风槽,2表示风力发电机(组),
3表示巨型罐瓢式风动轮之轮上附带连动齿轮,4表示巨型罐瓢式风动轮轴承,5表示支承 柱,6表示锚锭,7表示周连钢索,8表示辐速钢索,9表示斜拉钢索,10表示巨型罐瓢式风动 轮之轮轴,11表示巨型罐瓢兜风槽口部平臂式支承梁,12表示巨型罐瓢式兜风槽背部平臂 式支承梁,13表示架状贴压片,14表示巨型罐瓢式兜风槽槽内支承架,15表示槽内支承架 之梁架,16表示槽内支承架之梁梁上的角凸,17表示篇条状弧形拱梁,18表示巨型罐瓢式 兜风槽侧部壁层,19表示篇条状弧形压箍片,21表示梁架状贴片上的拴点甲,22表示梁架 状贴压片上的拴点乙,23表示斜拦钢索甲,24表示斜拉钢索乙,25表示螺丝,26表示斜拉钢 索丙,27表示平向衔接式角铁承梁,28表示槽口边内主纵梁,29表示槽口边内主横梁,30表 示梁撑,31表示巨型罐瓢式兜风槽之近轴槽口边沿主纵梁,32表示巨型罐瓢式兜风槽之远 轴槽口边沿主纵梁,33表示巨型罐瓢式兜风槽之近轴槽口边沿主纵染染凸,35表示风力发 电机(组)之机上驱动齿轮,36表示平向钢索甲,37表示较大型号的角铁梁撑,38表示平向 钢索乙,45表示巨型罐瓢式风动轮之轮轴轴座,46表示沟槽,47表示滚珠,48表示巨型罐瓢 式风动轮之“ P ”形轴承端凸,51表示防尘罩。请参看图1至15,本发明为一种巨型罐瓢式风力发电装置,该装置由轴竖立的巨 型罐瓢式风动轮,位于巨型罐瓢式风动轮之底侧部并与巨型罐瓢式风动轮相连动风力发电 机(组)和外围上的整个装置的支承体系之三个部分构成,其中(一 )巨型罐瓢式风动轮由三个巨型罐瓢式兜(1)风槽及其所连带的多根平臂式 支承梁即巨型罐瓢式兜风槽口嘀咕平臂式支承架(11)和巨型罐瓢式兜风槽背部平臂式支承梁(12)(参见图6图7),与一根粗长的巨型罐瓢式风动轮之轮轴(10)及轴承(4)构成。 并且,巨型罐瓢式兜风槽(1)之槽径径长与横贯穿于巨型罐瓢式兜风槽(1)之躯体的其巨 型罐瓢式兜风槽口部平臂式支承梁(11)的长度之比介于“0.710”至“0.857 “之间,巨型罐 瓢式兜风槽(1)之上下两端的堵部槽壁边缘与对应的巨型罐瓢式兜风槽(1)之躯围部的槽 壁边缘用相互铆合固定或焊合固定方式相衔接;巨型罐瓢式兜风槽(1)槽内设有槽内支承 架(14)(参见图4),巨型罐瓢式兜风槽(1)之槽口处的槽壁边缘用铆合或焊接方式连固在 对应处的槽内支水架(14)之框架上,巨型罐瓢式兜风槽(1)之上下两端的堵部槽壁之外壁 上设有与槽内支承架(14)之上下两端上的梁架(15)其形状相同面积略大,梁架状贴压片
(13),而巨型罐瓢式兜风槽(1)之上下两端的堵部槽壁之壁层通过梁架状贴压片(13)并用 螺丝(25)将其固定在槽内支承架(14)之上下两端上的梁架(15)上(参见图4图5);槽 内支承架(14)之躯体的横切面及槽内支承架(14)的梁架(15)为“ /3,,形,槽内支承架
(14)的梁架(15),其左、右上角上设有角凸(16),槽内支承架的梁架(16),其左、右及上部 的外围设有厚实的篇条状弧形拱梁(17),而所述的篇条有关方面弧形拱梁(17)。通过与所 述的附左槽内支承架之梁架(15)上的角凸(16)的焊接,与槽内支承架(14)的梁架(15), 连固(参见图7);巨型罐瓢式兜风槽(1)侧部壁层之外壁设有厚实的并与焊在槽内支承架 (14)之梁架(16)上的厚实的篇条状弧形拱梁(17)其之长、宽相同,数量对等的篇条状弧形 压箍片(19),而巨型罐瓢式兜风槽侧部壁层(18)被槽内支承架(14)之梁架(15)上即梁架 角凸(16)上的篇条状弧形拱梁(17)与槽外的篇条状压箍片(19),通过用螺丝(25)夹合方 式固定在槽内支承架(14)上(参见图8图4图5)。槽内支承架(14)上之槽口边沿部位上 的并靠近巨型罐瓢式风动轮之轮轴的主纵梁(31)(下称近轴槽口边沿主纵梁。槽内支承架 上之槽口边部部位上的并远离巨型罐瓢式风动轮之轮轴的主纵梁,下称远轴槽口边沿主纵 梁),其上端没有梁凸(33)(穿过巨型罐瓢式兜风槽之上堵部壁层并位于所述梁架状贴压 片之右下角的部位上,下称连轴槽口边沿主纵梁梁凸),槽内支承架之近槽口边沿主纵梁梁 凸(33)与槽内支承架之远轴槽口边沿主纵梁(32)顶端(穿过巨型罐瓢式兜槽之上堵部壁 层并以稍微的凸露形式位于所述梁架状贴压片之左下角的部位上)和巨型罐瓢式风动轮 之轴取(10)顶端,分别用斜拉钢索丙(26)和平向衔接式角铁承梁(27)连固,每相邻的两 个巨型罐瓢式兜风槽其之近轴主纵梁梁凸(33),其上端对上端,下端对下端,分别用平向钢 索甲(36)和平向钢索(38)连固(参见图12图9);在与槽内支承架(14)上堵部槽壁之外 壁上的梁架状贴压片(13)上,设有2个拴点即拴点甲(21)和拴点(22),而拴点甲(21)和 拴点乙(22)分别用斜拉钢索(23),斜拉钢索(24)与巨型罐瓢式风轮之轴承(4)顶端连固 (参见图6图10),巨型罐瓢式兜风槽(1)背部设有与槽内支承架之梁回(15)数量对等的平 臂式支承架(12)(下称巨型罐瓢式兜风槽背部平臂式支承架),巨型罐瓢式兜风槽背部平 臂式支承梁(12)之一端,与型罐瓢式兜风槽侧部槽壁之外壁上的篇条状弧形压箍片(19), 并且是槽内支承架上端部梁架(15)之里侧的右上角角凸(16)而同巨型罐瓢式兜槽(1)侧 部槽壁之外壁上的篇条状弧形压箍片(19)之所对就在部位上焊固,另一端,与巨型罐瓢式 风动轮之轴承(4)焊固,其中,巨型罐瓢式兜风槽背部手臂式支承梁(12)与巨型罐瓢式兜 风槽侧部槽壁之外壁上的篇条状弧形压箍片(19)的连接点,就是前者(12)于后者(19)上 的切点(参见图6图7图8);槽内支承架(14)为“ ”形横切面的四棱柱形状,其侧部的各 个面分别由根数若干个槽口边角主纵梁(28),槽口边内主横梁(29)及梁撑(30)并呈网状构架而成(参见图11图12图13)。此外,位于巨型罐瓢式兜风槽口部平臂式支承梁(11)与巨型罐瓢式兜风槽之连 轴槽口别字沿主纵梁(含梁凸)(31)和巨型罐瓢式风动轮轴承(4)之三者间的斜角的交汇 点之间及后二者(31、4)之顶点与所述的斜角的交汇点之间,又没有固用的较大型号的角 铁梁撑(37),并用螺丝(*25)或焊合方式固定(参见图9)。( 二)巨型罐瓢式风动轮之轴承的底下偏上部位上,设有一大径片式的附带连动 齿轮(3),位于巨型罐瓢式风动轮之轴承的底侧偏上部位旁的风力发电机(组)(2),其驱动 轮(35)为盘式驱动齿轮,而巨型罐瓢式风动化与位于其侧下方的风力发电机(组)(2)通 过巨型罐瓢式风动轮之轮上大径片式附带连动齿轮(3)与风力发电机(组)之机上盘式驱 动齿轮(35)的齿会相结合(参见图1)。(三)为减小巨型罐瓢式风动轮对具轮轴的重力摩擦力,巨型罐瓢式风动轮之轮
轴(4)底端部设有一套装的“凹“形轴座(45),并且,所述的凹形轴座(45)之环形台的台
面上又设有沟槽(46)且置有一定数目的滚珠(47)及加注一些润滑剂;巨型罐瓢式风动轮
“ C72 “
之轴承(4)底端部造型为W ”形轴承端凸(48)。而所述的 t 形轴承端凸(48)
与所述的“凹”形轴座(45)的结合除原本存在的立面式“轴-轴承”式结构之外,同时又融 入了平面式的“轴-轴承”式结构,此外,“ ^ ”形轴承端凸(48)之上面又设有一防尘罩 (51),并用以于“”形轴承端凸与凹形轴座之结合体的防尘(参见图14图15)。(四)外围上的整个装置的支承体系由4个高大的支承柱(5),4个相应的锚锭(6) 及分别用于支承柱(5)与支承术(5),支承柱(5)与巨型罐瓢式风动轮之轮轴(10)顶端和 支承柱(5)与锚锭(6)之间其相互连固的4根周连钢索(9)、辐连钢索⑶和4根斜拉钢索 (9)构成(参见图2)。该装置发电原理在于当流动空气作用在巨型罐瓢式风动轮之三个巨型罐瓢式兜 风槽的内壁面及外壁面上时由于产生了风力差,因而,巨型罐瓢式风动轮即发生了旋转并 继而又驱动其所连动的风力发电机(组)(2)产生电能。另外,还有两种情况(—)该发电装置在实施超大型的制作的时候,一方面其中的巨型罐瓢式风动轮 的轮轴(10)为制作得较为粗壮厚实,我们可以将其制造成一种管状的空心轴,这样,即经 济又结实。另一方面,为强化巨型罐瓢式风动轮之轮轴的直挺性,我们可以把原轴承部分化 分成若干几节并实以阶层式的轴承结构。(二)该发电装置在实施高大型的互联式的集群化建设的时候,每一行列中的每 一相邻的两个个体之间的轴间距一般不低于该装置的巨型罐瓢式风动轮的直径之2. 828 倍的长,并且,该装置也由于其高度发生了增大变化,因而,该装置之支承系统中的锚锭的 位置,锚锭上的斜拉索的根数及长度,皆应作以相应的调整、增加及延长。
权利要求
所述巨型罐瓢式风力发电装置,由拥有三个巨型罐瓢式兜风槽的巨型罐瓢式风动轮,位于巨型罐瓢式风动轮之轴承的底侧部旁与巨型罐瓢式风动轮相连动的风力发电机(组)和外围上的整个装置的支承体系上三个部分构成。其中,位于巨型罐瓢式风动轮之轴承的底下偏上部位上设有一并用以与所述风力发电机(组)相连动的大径片式的轮上附带连动齿轮;外围上的整个装置体系由4个高大的支承柱,4个相应的锚锭及分别用于支承柱与支承术,支承柱与巨型罐瓢式风动轮之轮轴顶端和支承柱与锚锭之间其相互连固的4根周连钢索、辐连钢索和4根斜拉钢索构成。
2.所述巨型罐瓢式兜风槽其径长与所述巨型罐瓢式兜风槽口部平臂式支承梁之长度 的比介于“0. 710”至“0. 857”之间。
3.所述巨型罐瓢式兜风槽其背部同时又设有与槽内支承架之梁回数量对等的平臂式 支承架(下称巨型罐瓢式兜风槽背部平臂式支承架),巨型罐瓢式兜风槽背部平臂式支承 梁之一端,与型罐瓢式兜风槽侧部槽壁之外壁上的篇条状弧形压箍片,并且是槽内支承架 上端部梁架之里侧的右上角角凸而同巨型罐瓢式兜槽侧部槽壁之外壁上的篇条状弧形压 箍片之所对就在部位上焊固,另一端,与巨型罐瓢式风动轮之轴承焊固,其中,巨型罐瓢式 兜风槽背部手臂式支承梁与巨型罐瓢式兜风槽侧部槽壁之外壁上的篇条状弧形压箍片的 连接点,就是前者于后者上的切点。
4.为减小巨型罐瓢式风动轮对具轮轴的重力摩擦力,巨型罐瓢式风动轮之轮轴底端部 设有一套装的“凹“形轴座,并且,所述的凹形轴座之环形台的台面上又设有沟槽且置有一 定数目的滚珠及加注一些润滑剂;巨型罐瓢式风动轮之轴承底端部造型为“ q ,,形轴承 端凸。而所述的“ qp “形轴承端凸与所述的“凹”形轴座的结合除原本存在的立面式 “轴-轴承”式结构之外,同时又融入了平面式的“轴-轴承”式结构。
全文摘要
一种巨型罐瓢式风力发电装置。该装置由扔下有三个巨型罐瓢式兜风槽的工巨型罐瓢式风动轮,位于巨型罐瓢式风动轮之轴承的底侧部旁并与巨型罐瓢式风动轮相动的风力发电机(组)和外围上的整个装置的支承体系之三个部分构成。该装置发电原理在于当流动空气作用在巨型罐瓢式风动轮之三个巨型罐瓢式兜风槽的内壁面及外壁面上时,由于产生了风力差,因而,巨型罐瓢式风动轮既发生了旋转并继而又驱动其所连动的风力发电机(组)产生电能。
文档编号F03D3/06GK101929436SQ20091014817
公开日2010年12月29日 申请日期2009年6月24日 优先权日2009年6月24日
发明者邱整基, 邱杰 申请人:邱杰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