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节温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5174165阅读:196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节温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机械装置,具体是指一种用于发动机的节温器。
背景技术
节温器是目前机械行业普遍使用的一个装置,节温器是根据发动机冷却系统水温 变化自动调节流经散热器的水量,在长期使用中,节温器有时会失效,造成发动机过热或过 冷,使之功率下降,油耗增加,因此在行车途中可以随时做好检查保养工作,提高节油器的 使用寿命。 发动机启动后的检查打开散热器加水口盖,若散热器内冷却水平静,表明节温器 工作正常,否则表示节温器工作失常,这是因为当水温低于70度时,节温器膨胀筒处于收 縮状态,主阀门关闭;当水温高于80度时膨胀筒膨胀,主阀门渐渐打开,散热器内循环水开 始流动,水温温热;说明节温器主阀门关闭不严,使冷却水过早大循环。 水温升高后的检查发动机工作初期,水温上升很快当水温表显示80度后,升温 速度减慢,表明节温器工作正常,反之,若水温一直升高很快,当内压达到一定程度时,沸水 突然溢出,说明主阀门有卡滞。在水温表显示70-80度时,打开散热器盖和散热器放水开 关,用手感其水温若烫手,说明节温器工作正常;若散热器加水口处水温低,且散热器上水 室进水管无水流出或流出较少,说明节温器主阀门无法打开。
目前大部分节温器的反应灵敏度不够,导致在温度控制等方面效果不佳。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出了一种简单易行的方式,实现节温的效 果。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种节温器,它包括节温器、节温器盖、箱体、排气盖,其特征在于,节温器在节温 器盖的下面,节温器内部有一空腔,在空腔内有一个记忆弹簧。 本实用新型中的弹簧是主要部件,弹簧基本上是一个能量储存器,它利用了可伸 长和压縮的特性把车轮在经过不平的路面时产生的弹跳吸收和释放,令车体可以保持平衡 和稳定,而部分储存在弹簧的能量在弹簧伸长(即回弹)时在减震器的调控下会转化成热 能散播于空气中。弹簧可分为渐进性和线性两种,大多数汽车原装及一般改装用的都是渐 进性弹簧,好处是当受压不大时,初段的弹性系数不会太高,乘坐感会较好。而在弹簧被压 到中段时弹性系数开始逐步提高,保证了车子高速时的稳定性。缺点是操控起来精确度不 够。线性弹簧即是无论压縮或拉长多少,弹性系数基本不变,这种弹簧的好处是让汽车的动 态变化较为稳定和线性,让驾驶者较容易预知汽车在下一时刻将有怎样的动态。而这种弹 簧一般用于赛车及高性能改装车上,因为它无须考虑舒适性和载重。另外也有赛车或一些 街车改装弹簧上另加一个小的较软的辅助弹簧,这种变刚性弹簧组合除了有增加舒适性的 作用外,还能在主弹簧受压回弹时压着主弹簧,防止主弹簧因此脱离弹簧座。[0010] 记忆合金弹簧是由一种特殊的合金制成,存在一个记忆温度,在记忆温度以下可
以任意加工,当温度回到记忆温度时,可以恢复到加工前的形状,在未来,它将是工程主要 材料之一 比如说钛,在加热后,会恢复到加工前的形状形状记忆合金是一种特殊的合金,存 在一个记忆温度,在记忆温度以下可以任意加工,当温度回到记忆温度是,可以恢复到加
工前的形状形状记忆合金的研究、发现至今为止已有十几种记忆合金体系。包括Au-Cd、 Ag_Cd、 Cu_Zn、 Cu_Zn_Al、 Cu_Zn_Sn、 Cu_Zn_Si、 Cu_Sn、 Cu_Zn_Ga、 In_Ti、 Au_Cu_Zn、 NiAl、 Fe-Pt、 Ti-Ni、 Ti-Ni-Pd、 Ti—Nb、 U_Nb禾P Fe—Mn—Si等。
有益效果1,弯曲量大,塑性高;2,在记忆温度以上恢复以前形状;结构简单、方
便、实用。
图1本实用新型产品的结构示意图 1、节温器2、节温器盖3、箱体4、排气盖5、记忆弹簧 具体实施例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作具体说明 实施例1 根据附图1所示结构,制作成一个节温器,它包括节温器1、节温器盖2、箱体3、排 气盖4、记忆弹簧5,其中节温器1在节温器盖2的下面,节温器1内部有一空腔,在空腔内有 一个记忆弹簧5。当水温升至48——52"时,节温器即打开1. 5mm ;当水温再升至6(TC时, 节温器全开,有3. 0mm。这样发动机的温度可以得到有效控制,而且不会影响发动机的输出 效率,以及损坏相关零件等。
权利要求一种节温器,它包括节温器(1)、节温器盖(2)、箱体(3)、排气盖(4),其特征在于,节温器(1)在节温器盖(2)的下面,节温器(1)内部有一空腔,在空腔内有一个记忆弹簧(5)。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布了一种机械装置,具体是指一种用于发动机的节温器。本实用新型包括节温器、节温器盖、箱体、排气盖等,其中,节温器在节温器盖的下面,节温器内部有一空腔,在空腔内有一个记忆弹簧。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塑性高;在记忆温度以上恢复以前形状;结构简单、方便、实用,有效保护发动机的正常工作。本实用新型可与发动机结合、广泛使用。
文档编号F01P7/16GK201526363SQ20092019650
公开日2010年7月14日 申请日期2009年9月21日 优先权日2009年9月21日
发明者陆剑青 申请人:杭州海的动力机械有限公司;陆剑青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