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轴输出平面配流摆线液压马达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5188009阅读:170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后轴输出平面配流摆线液压马达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通过摆线啮合副实现液压能向机械能转换的摆线液压马达,尤其是一种通过后轴输出转速的平面配流摆线液压马达,属于液压传动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摆线液压马达既是常用的液压驱动装置,也是实现液压能转换成机能量的常用液压执行装置。摆线液压马达具有体积小、单位功率密度大、效率高、转速范围宽等优点,因而得到了广泛应用。摆线液压马达工作时,压力液体从进液口进入壳体后,进入摆线针轮副形成的扩展啮合腔,使其容积不断扩大,同时摆线针轮副形成的收缩啮合腔中液体则从回流口回流; 在此过程中,摆线针轮副的转子被扩展啮合腔与收缩啮合腔的液体压力差驱使旋转,并将此转动通过联动轴传递到输出轴,以扭矩形式输出,从而实现液压能向机械能的转换。与此同时,配流机构由于配流联动轴也被带动旋转,从而形成配流盘周而复始的不断切换连通状态,使能量转换过程得以延续下去,源源不断输出扭矩。据申请人了解,在摆线液压马达之类的产品中,平面配流摆线液压马达均为单轴输出形式,仅仅是输出扭矩为主,而对于需要一附加小扭矩同步驱动,或者摆线液压马达的精确速度一般不能及时反馈,现有技术无法满足空间尽可能小的场所有效的输出。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在上述现有技术的基础上,通过结构改进,提出一种后轴输出平面配流摆线液压马达。从而以紧凑的结构,实现双向同步运动输出,运动的高精度速度输出的需求。为了达到以上目的,本发明的后轴输出平面配流摆线液压马达包括制有进液口和回流口的后盖,所述后盖与定子和体壳固连,所述体壳中一端装有摆线针轮副和配流机构, 另一端装有输出轴,所述摆线针轮副的转子通过内花键与联动轴一端的外齿轮啮合,所述联动轴另一端的外花键与输出轴内端的内花键啮合,所述摆线针轮副的转子还通过内花键与联轴器一端的外齿轮啮合,所述联轴器另一端的外花键与配流机构中配流盘的内花键啮合,其改进之处在于所述摆线针轮副的后盖一端具有与输出轴同步输出运动的输出的小轴ο本发明更进一步改进的是,所述小轴与马达的联轴器铰接连接,输出联轴器的旋转运动,所述铰接连接为在联轴器内固定一个销轴,在小轴的一端设置一凹口,所述销轴与小轴凹口配套使用。所述小轴通过后盖内孔,所述小轴上采用销孔与辅助传动连接,或者采用铣扁结构与辅助传动连接,所述辅助传动主要是准确测量出输出轴的运动状态或转速。本发明更进一步的完善是,所述小轴固定在轴套内,所述轴套贯通后盖内孔,固定在后盖上,所述轴套嵌入在配流机构的配流压盘内,通过限位套对联轴器进行限位,所述小轴采用轴承固定在轴套内。
不难理解,采用本发明后,可以实现与输出轴同步辅助运动的精确输出,满足特定运动输出的需求,增加马达的功能,从而提高了产品的性价比。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描述。图1为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中含有输出轴1,防尘圈2,高压轴封3,体壳4,轴承5,隔圈6,垫片7,螺塞8,锁紧螺母9,连接板10,0型圈11、46,定子12,销13、18,配流支撑板14,配流盘15,油口盖16, 密封圈17、19,后盖20,配流压盘21,0型圈22、25,轴套23,螺钉M,轴承沈,挡油轴封27, 轴承挡圈28,小轴四,孔用挡圈30,限位套31,销轴32,弹性体33,螺栓34,垫片35,螺堵 36,密封垫37,支撑体38,钢球39,联轴器40,针齿41,转子42,弹性密封体43,联动轴44, 螺钉45,前盖47。
具体实施例方式本实施例的后轴输出平面配流摆线液压马达如图1所示,该摆线液压马达由输出轴1、体壳4、定子12和后盖20相互固定组成液压油容腔体。后盖20制有进液口和回流口。 体壳4是整体式结构,输出轴1由两个轴承5支撑在体壳内,轴承为承载能力较强的圆锥滚子轴承,高压轴封3对输出轴1和体壳4进行密封。位于体壳4右端的转子42、定子10和针齿41构成摆线针轮副,在高低压液压油的驱动下,可以通过转子42的转动,将液压能转换成机械能,从而形成能量转换装置。联动轴 44将转子42的扭矩通过花键啮合齿传递到体壳左端的输出轴1,从而输出机械能,形成动力输出装置。配流压盘21、配流盘15、配流支撑板14和后盖20组成位于体壳右端的配流机构。转子42通过内花键与联动轴44 一端的外齿轮啮合,联动轴44另一端的外花键与输出轴内端的内花键啮合;转子42同时还通过内花键与联轴器40—端的外齿轮啮合,该联轴器另一端的外花键与配流机构中配流盘15的内花键啮合。联轴器40两端的花键啮合齿将转子42的运动与配流盘15联系在一起,是配流机构连续运动动力的联系纽带。体壳4上制有外泄油口,由垫片8、螺塞9及其连接螺纹组成,使用中可以与液压系统的管路连结,油液直接回油箱。制出外泄油口的主要目的为得的是在回油口的背压太高时降低高压轴封3 的承压,避免影响轴封的密封性能和寿命。外泄油口与马达各间隙油膜运动的内部泄漏油液的容腔体相连通,容腔体在马达的各个相连接体内部具有油液高低压循环流动的通道, 整个通道与进出油口相连通,后盖20与定子10之间固定支撑体38。所述摆线针轮副的后盖20 —端具有与输出轴1同步输出运动的输出的小轴四。所述小轴四与马达的联轴器40铰接连接,输出联轴器的旋转运动,所述铰接连接为在联轴器40内固定一个销轴32,在小轴四的一端设置一凹口,所述销轴32与小轴四凹口配套使用。所述小轴32通过后盖20的内孔,所述小轴四上采用销孔与辅助传动连接, 或者采用铣扁结构与辅助传动连接,所述辅助传动主要是准确测量出输出轴的运动状态或转速或微小扭矩。本发明更进一步的完善是,所述小轴四固定在轴套23内,所述轴套23贯通后盖 20内孔,固定在后盖20上,所述轴套23嵌入在配流机构的配流压盘21内,通过限位套31对联轴器40进行限位,所述小轴四采用轴承26固定在轴套23内。所述小轴四由0型圈 25进行密封,轴套23由0型圈22进行密封,螺钉M在紧固的过程中对轴套23进行密封, 所述轴承26由挡油轴封27进行润滑油液密封,同时可以对小轴四进行密封,孔用挡圈30 大尺寸覆盖挡油轴封27,加强挡油轴封27的刚性。实践证明,本实施例的后轴输出平面配流摆线液压马达具有紧凑的结构,可靠性高,实现同步辅助运动的精确输出,满足特定运动输出的需求,或微小扭矩输出,从而提高了产品的性价比。除上述实施例外,本发明还可以有其他实施方式,凡采用等同替换或等效变换形成的技术方案,均落在本发明要求的保护范围。
权利要求
1.一种后轴输出平面配流摆线液压马达,包括制有进液口和回流口的后盖,所述后盖与定子和体壳固连,所述体壳中一端装有摆线针轮副和配流机构,另一端装有输出轴,所述摆线针轮副的转子通过内花键与联动轴一端的外齿轮啮合,所述联动轴另一端的外花键与输出轴内端的内花键啮合,所述摆线针轮副的转子还通过内花键与联轴器一端的外齿轮啮合,所述联轴器另一端的外花键与配流机构中配流盘的内花键啮合,其特征在于所述摆线针轮副的后盖一端具有与输出轴同步输出运动的输出的小轴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后轴输出平面配流摆线液压马达,其特征在于所述小轴通过后盖内孔,所述小轴上采用销孔与辅助传动连接,或者采用铣扁结构与辅助传动连接,所述辅助传动主要是准确测量出输出轴的运动状态或转速。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后轴输出平面配流摆线液压马达,其特征在于所述小轴与马达的联轴器铰接连接,所述小轴采用轴承固定在轴套内。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后轴输出平面配流摆线液压马达,其特征在于所述铰接连接为在联轴器内固定一个销轴,在小轴的一端设置一凹口,所述销轴与小轴凹口配套使用。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后轴输出平面配流摆线液压马达,其特征在于所述小轴固定在轴套内,所述轴套贯通后盖内孔,固定在后盖上,所述轴套嵌入在配流机构的配流压盘内。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后轴输出平面配流摆线液压马达,其特征在于所述轴套通过限位套对联轴器进行限位。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后轴输出平面配流摆线液压马达,其特征在于所述小轴由0 型圈进行密封,所述轴套由0型圈进行密封。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后轴输出平面配流摆线液压马达,其特征在于所述轴套采用螺钉在紧固的过程中同时进行密封。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后轴输出平面配流摆线液压马达,其特征在于所述轴套内轴承由挡油轴封进行润滑油液密封,同时可以进一步对小轴进行密封。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后轴输出平面配流摆线液压马达,其特征在于所述挡油轴封采用孔用挡圈大尺寸覆盖。
全文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后轴输出平面配流摆线液压马达,液压传动技术领域。本发明的该摆线液压马达包括制有进液口和回流口的后盖,所述后盖与定子和体壳固连,所述体壳中一端装有摆线针轮副和配流机构,另一端装有输出轴,所述摆线针轮副的转子通过内花键与联动轴一端的外齿轮啮合,所述联动轴另一端的外花键与输出轴内端的内花键啮合,所述摆线针轮副的转子还通过内花键与联轴器一端的外齿轮啮合,所述联轴器另一端的外花键与配流机构中配流盘的内花键啮合,其改进之处在于所述摆线针轮副的后盖一端具有与输出轴同步输出运动的输出的小轴。所述小轴上采用孔销结构与辅助传动连接。采用本发明后,可以实现与输出轴同步辅助运动的精确输出,满足特定运动输出的需求,增加马达的功能,从而提高了产品的性价比。
文档编号F03C2/00GK102434383SQ20111044451
公开日2012年5月2日 申请日期2011年12月27日 优先权日2011年12月27日
发明者张智敏, 王志生, 盛伟, 盛玉川, 翁爱光, 赵玉 申请人:镇江大力液压马达有限责任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