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支撑环结构气缸垫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5189814阅读:133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内支撑环结构气缸垫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发动机气缸垫,特别涉及一种内支撑环结构气缸垫。
背景技术
随着发动机技术的不断发展,对气缸垫缸口直径的控制也越发严格。为了控制发动机的压缩比及排放,气缸垫缸口直径一般被限制在比缸套口直径略大广2mm。但由于发动机缸套为薄壁翻边结构且缸体倒角较大,由气缸垫本体在气缸口处翻边而形成的密封带靠近气缸口,因此密封带的密封力主要集中在缸体倒角处,容易造成气缸套上端的翻边卡沿断裂,使发动机损坏。
发明内容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既可以控制发动机的压缩比、满足排放要求,又能有效保护气缸套,延长使用寿命的内支撑环结构气缸垫。本实用新型涉及的内支撑环结构气缸垫,包括气缸垫本体,在气缸垫本体上设有气缸口、水孔、油孔、螺栓孔和定位孔,气缸垫本体在气缸口处通过翻边形成密封带,其特殊之处是在气缸垫本体上位于所述的气缸口内分别镶装有内支撑环,内支撑环的厚度小于气缸垫本体对应密封带处的厚度。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通过内支撑环保证气缸垫的缸口直径,在不改变气缸垫缸口直径的前提下,通过内支撑环使封气密封带远离缸体倒角处而使密封力主要集中在缸体的阶梯卡沿上,因此可使缸套不受缸体倒角大的影响,即控制了发动机的压缩比,满足了排放要求,又能有效保护气缸套,避免气缸套断裂,延长使用寿命,从而提高发动机工作的可靠性。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的A-A局部剖视图。图中气缸垫本体1,气缸口 101,水孔102,油孔103,螺栓孔104,定位孔105,密封带2,内支撑环3。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所示,本实用新型有一个气缸垫本体1,在气缸垫本体1上设有多个气缸口 101、水孔102、油孔103、螺栓孔104和定位孔105,气缸垫本体1在气缸口 101处通过翻边形成密封带2,在气缸垫本体1上位于所述的气缸口 101内分别镶装有内支撑环3,内支撑环3通过密封带2卡在气缸口 101内,内支撑环3的厚度小于气缸垫本体1对应密封带2 处的厚度。采用上述结构,由于气缸垫本体1对应密封带2处的厚度高于内支撑环3的厚度,当缸体4缸盖用螺栓拧紧后内支撑环3并不受力,但将缸径控制到了要求范围并使密封带 2远离缸体4的倒角处,不受缸体4倒角大的影响,很好的解决了气缸垫的气缸口直径偏小引发的压损缸套5的问题。
权利要求1. 一种内支撑环结构气缸垫,包括气缸垫本体,在气缸垫本体上设有气缸口、水孔、油孔、螺栓孔和定位孔,气缸垫本体在气缸口处通过翻边形成密封带,其特征是在气缸垫本体上位于所述的气缸口内分别镶装有内支撑环,内支撑环的厚度小于气缸垫本体对应密封带处的厚度。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内支撑环结构气缸垫,包括气缸垫本体,在气缸垫本体上设有气缸口、水孔、油孔、螺栓孔和定位孔,气缸垫本体在气缸口处通过翻边形成密封带,其特殊之处是在气缸垫本体上位于所述的气缸口内分别镶装有内支撑环,内支撑环的厚度小于气缸垫本体对应密封带处的厚度。优点是通过内支撑环保证气缸垫的缸口直径,在不改变气缸垫缸口直径的前提下,通过内支撑环使封气密封带远离缸体倒角处而使密封力主要集中在缸体的阶梯卡沿上,因此可使缸套不受缸体倒角大的影响,既控制了发动机的压缩比,满足了排放要求,又能有效保护气缸套,避免气缸套断裂,延长使用寿命,从而提高发动机工作的可靠性。
文档编号F02F11/00GK202023650SQ20112009858
公开日2011年11月2日 申请日期2011年4月7日 优先权日2011年4月7日
发明者任竞, 孙宝灵, 郑英利 申请人:锦州光和密封实业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