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护罩和车辆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5192676阅读:126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防护罩和车辆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车辆的发动机散热,具体地,涉及一种防护罩和车辆。
背景技术
车辆通常为发动机等工作时发热的部件配备散热风扇,以引导用于冷却发动机的空气流动。另外,通常在发动机上方设置有防护罩,以避免水进入发动机。其中,防护罩通常为一体的板材并覆盖发动机,从而在发动机和防护罩之间形成了密封的空间,该密封的空间不利于散热风扇弓丨导的散热空气流动,容易导致发动机散热不良。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的所要解决的问题是在确保良好散热的同时避免发动机等核心组件进水。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防护罩,其中,该防护罩包括上表面、下表面和侧开口,所述上表面具有第一开口,所述下表面具有第二开口,所述第一开口和所述第二开口能够通过气体连通,所述防护罩还包括能够使所述第一开口和所述侧开口通过液体连通的通道,所述下表面上设置有防止液体流入所述第二开口的止挡件。优选地,所述第一开口和所述第二开口相互完全错开,所述上表面和所述下表面之间的空间形成所述通道。优选地,所述防护罩包括侧框架,所述上表面和所述下表面连接于所述侧框架,所述侧开口设置在所述侧框架上。优选地,所述防护罩包括多个第一板和多个第二板,所述多个第一板平行且间隔地固定于所述侧框架并形成所述上表面和所述第一开口,所述多个第二板平行且间隔地固定于所述侧框架并形成所述下表面和所述第二开口,所述第二板的边缘向上弯折并形成所述止挡件。优选地,所述第一板和所述第二板交替设置。优选地,所述第一板和所述第二板的宽度相同且平行地交替设置,所述第一板和所述第二板的交替间隔为所述宽度的1/3到2/3。优选地,所述第一板的边缘向下弯折并形成引导件。优选地,所述防护罩包括连接板,除了与所述侧框架相邻的第一板和第二板之外, 每个第二板的止挡件通过所述连接板与相邻的第一板的引导件连接。优选地,连接的所述第一板、所述第二板和所述连接板一体形成。优选地,所述防护罩设置有排水管,该排水管的一端连接于所述侧开口,另一端穿过所述侧框架,所述第二板延伸到所述排水管的另一端。优选地,所述侧开口为多个并分别设置在每个所述第二板的两端。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车辆,该车辆包括发动机组件和散热风扇,其中,该车辆还包括本实用新型的防护罩,该防护罩间隔设置在所述发动机组件的上方,所述散热风扇引导的气流在所述防护罩和所述发动机组件之间的间隙中流动。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将本实用新型的防护罩设置在发动机等核心部件的上方时, 散热气体可以通过第二开口流到第一开口并排放到外界,从而确保对发动机等部件的良好散热。此外,当外界的水或其它液体通过第一开口流入防护罩后,可以通过止挡件防止这些水或其它液体通过第二开口流到防护罩下方的发动机等核心部件,并且可以通过所述通道和所述侧开口排放到外界,从而避免发动机等核心部件进水。本实用新型的其他特征和优点将在随后的具体实施方式
部分予以详细说明。

附图是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下面的具体实施方式
一起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但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在附图中图1是说明本实用新型的防护罩的一种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沿图1中 C-C面截取的剖视图;图3是说明图2所示的防护罩的散热、防水作用的原理;图4是沿图1中C-C面截取的剖视图(为清楚说明尺寸关系,去掉了排水管);图5是图1中A部分的局部剖视图;图6是图5所示实施方式的可替代实施方式的剖视图;图7是说明本实用新型的防护罩的另一种实施方式的剖视图。附图标记说明la:第一框架Ib 第二框架Ic 侧开口[0027]2 上表面2a 第一开口[0028]3 下表面3a 第二开口3b 止挡件[0029]4 第一板4a:引导件5 第二板[0030]7 连接板8 排水管
6 通道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
进行详细说明。应当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方式
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在本实用新型中,在未作相反说明的情况下,使用的方位词如“上、下、左、右”通常是指参考附图所示的上、下、左、右;“内、外”是指相对于各部件本身的轮廓的内、外。另外, 本实用新型中的“上表面”和“下表面”应理解为构成防护罩的上表面和下表面的部件,而非部件的某个表面。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方面,提供一种防护罩,其中,该防护罩包括上表面2、下表面3和侧开口 lc,所述上表面2具有第一开口 2a,所述下表面3具有第二开口 3a,所述第一开口加和所述第二开口 3a能够通过气体连通,所述防护罩还包括能够使所述第一开口加和所述侧开口 Ic通过液体连通的通道6,所述下表面3上设置有防止液体流入所述第二开口 3a的止挡件3b。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方面,提供一种车辆,该车辆包括发动机组件和散热风扇,其中,该车辆还包括本实用新型的防护罩,该防护罩间隔设置在所述发动机组件的上方,所述散热风扇引导的气流在所述防护罩和所述发动机组件之间的间隙中流动。本实用新型的防护罩同时具备排水和散热功能。具体地,如图3所示,散热风扇引导的气流可以通过第二开口 3a进入防护罩并通过第一开口加排出,从而确保发动机组件的良好散热。另外,当液体例如水通过第一开口加进入防护罩时,这些水由通道6引导并通过侧开口 Ic排出防护罩,并且由于止挡件北的止挡作用,水无法通过第二开口 3a流到下方的发动机组件,从而确保了良好的防水性。优选地,如图1至图3所示,所述防护罩包括侧框架1,所述上表面2和所述下表面3连接于所述侧框架1,所述侧开口 Ic设置在所述侧框架1上。通过设置侧框架1,可以刚性连接上表面2和下表面3,并使防护罩形成刚性的整体结构。另外,侧框架1有利于安装。其中,侧框架1可以形成为各种适当的结构,只要能够从侧向连接上表面2和下表面3即可。如图1所示,侧框架1形成为封闭的框架,从而能够起到侧向保护的作用,例如防止侧向进水。在图1所示的实施方式中,侧框架1形成为四边形框架并包括相对设置的两个第一框架Ia和相对设置的两个第二框架lb。但是,应该理解的是,侧框架1也可以形成为其他形状的封闭框架。需要说明的是,可以使防护罩具有各种适当的结构,以实现第一开口加和侧开口 Ic的气体连通并阻止水从第二开口 3a流到发动机组件上。优选地,所述第一开口加和所述第二开口 3a相互完全错开,所述上表面2和所述下表面3之间的空间形成所述通道6。 可选择地,也可以使第一开口加和第二开口 3a不完全错开或者甚至对准,但在上表面2和下表面3之间设置挡板,以使水从第一开口加下落到挡板上并被挡板引导到第二开口 3a 之外的区域,从而通过通道6和侧开口 Ic排出。其中,挡板可以仅与上表面2和下表面3 中的一个连接,以形成气体能够通过的路径。另外,本实用新型的防护罩可以通过各种适当的部件构成并形成上表面2、下表面 3、第一开口 2a、第二开口 3a和通道6。例如,可以设置两块平行的板,以分别形成上表面2 和下表面3。在该两块板上可以分别开设第一开口加和第二开口 3a,并在形成下表面3的板上设置凸起物作为止挡件北。其中,两块板之间的空间即可形成通道6和侧开口 lc。优选地,如图2所示,所述防护罩包括多个第一板4和多个第二板5,所述多个第一板4平行且间隔地固定于所述侧框架1并形成所述上表面2和所述第一开口 2a,所述多个第二板5平行且间隔地固定于所述侧框架1并形成所述下表面3和所述第二开口 3a,所述第二板5的边缘向上弯折并形成所述止挡件北。在本实施方式中,多个第一板4 一起形成上表面2并形成多个第一开口 2a,同样的,多个第二板5 —起形成下表面3并形成多个第二开口 3a。通过使第一开口加和第二开口 3a完全错开,可以避免从第一开口加落下的水通过第二开口 3a继续下落到发动机组件上。但第一开口加和第二开口 3a的完全错开并不影响防护罩下方的散热气体从第二开口 3a流动到第一开口 2a,从而能够保持良好的散热性能。其中,多个第一板4和多个第二板5的两端可以分别固定到两个第二框架Ib 上,并且可以使第一板4和第二板5平行于第一框架Ia设置,以充分利用侧框架1限定的空间。另外,多个第一板4、多个第二板5以及侧框架1之间的空间形成通道6,从而在止挡件北的辅助作用下引导从第一开口加落下的水由侧开口 Ic排出。优选地,如图2所示,所述第一板4和所述第二板5可以交替设置,从而使得第一开口加和第二开口 3a也交替设置。通过这种布置,从侧框架1的一侧到另一侧(即从一个第一框架Ia到另一个第一框架la)能够以交替方式设置多个第一开口加和第二开口 3a, 从而有利于高效率的均勻排水和散热。更优选地,所述第一板4和所述第二板5的宽度相同且平行地交替设置,所述第一板4和所述第二板5的交替间隔为所述宽度的1/3到2/3,从而使第一开口加和第二开口 3a保持适当的尺寸,以高效排水和散热。本实用新型的发明人发现,当多个第一板4和多个第二板5以等间隔交替设置且交替间隔为所述宽度的一半时,可以获得最佳的排水和散热效果。更具体地,如图4所示,第一板4和第二板5的宽度均为2d,交替间隔(即第一开口 2a和第二开口 3a的宽度)均为d。另外,如图2所示,所述第一板4的边缘可以向下弯折并形成引导件如,以引导从第一开口加下落的水流,并防止倾斜下落的水流流入第二开口 3a。优选地,如图2所示,所述防护罩可以包括连接板7,除了与所述侧框架1相邻的第一板4和第二板5之外,每个第二板5的止挡件北通过所述连接板7与相邻的第一板4的引导件如连接。通过连接板7,可以在第一板4和第二板5之间形成刚性连接,使得第一板 4和第二板5整体地连接到侧框架1,从而加强了上表面2和下表面3的结构稳定性。应该理解的是,连接板7并非是必须的,例如在图7所示的实施方式中,所述防护罩并不包括连接板7。更优选地,连接的所述第一板4、所述第二板5和所述连接板7 —体形成,以进一步加强结构稳定性,并且便于制造。特别地,当第一板4和第二板5的尺寸相同时,一体形成的第一板4、第二板5和连接板7可以形成为更加便于加工制造的中心对称形状。此外,如图1、图2和图5所示,所述防护罩可以设置有排水管8,该排水管8的一端连接于所述侧开口 lc,另一端穿过所述侧框架1(按照附图所示的实施方式,排水管8的另一端穿过框架lb),所述第二板5延伸到所述排水管8的另一端。由此,可以通过排水管 8引导水流沿第二板5流到侧开口 lc。可选择地,在图6所示的实施方式中,也可以使第二板5穿过侧框架1(框架lb)而直接延伸到侧开口 lc。另外,所述侧开口 Ic可以为多个并分别设置在每个所述第二板5的两端,以便迅速、均勻地排水。可选择地,也可以使各第二板5的端部相互连接为一体,从而可以不必使侧开口 Ic设置在每个第二板5的两端,而是沿框架Ib的长度方向分布(优选为均勻分布) 即可。此外,可以根据防护罩的整体结构布置排水管8。例如,在图2所示的实施方式中, 第一板4和第二板5通过连接板7连接。水流能够通过连接板7引导,因而排水管8可以邻接连接板7设置,以迅速导出水流。可选择地,在图7所示的实施方式中,第一开口加和第二开口 3a分别位于对应的第二板5和第一板4的中部,因而可以将排水管8设置在第二板5的中部,以迅速导出水利。以上结合附图详细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但是,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中的具体细节,在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构思范围内,可以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多种简单变型,这些简单变型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另外需要说明的是,在上述具体实施方式
中所描述的各个具体技术特征,在不矛盾的情况下,可以通过任何合适的方式进行组合。为了避免不必要的重复,本实用新型对各CN
种可能的组合方式不再另行说明。 此外,本实用新型的各种不同的实施方式之间也可以进行任意组合,只要其不违背本实用新型的思想,其同样应当视为本实用新型所公开的内容。
权利要求1.一种防护罩,其特征在于,该防护罩包括上表面O)、下表面(3)和侧开口(lc),所述上表面(2)具有第一开口( ),所述下表面(3)具有第二开口(3a),所述第一开口 Qa) 和所述第二开口(3a)能够通过气体连通,所述防护罩还包括能够使所述第一开口 Oa)和所述侧开口(Ic)通过液体连通的通道(6),所述下表面C3)上设置有防止液体流入所述第二开口 (3a)的止挡件(3b)。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护罩,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开口Oa)和所述第二开口 (3a)相互完全错开,所述上表面( 和所述下表面C3)之间的空间形成所述通道(6)。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护罩,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护罩包括侧框架(1),所述上表面(2)和所述下表面C3)连接于所述侧框架(1),所述侧开口(Ic)设置在所述侧框架(1) 上。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防护罩,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护罩包括多个第一板(4)和多个第二板(5),所述多个第一板(4)平行且间隔地固定于所述侧框架(1)并形成所述上表面 (2)和所述第一开口( ),所述多个第二板(5)平行且间隔地固定于所述侧框架(1)并形成所述下表面C3)和所述第二开口(3a),所述第二板(5)的边缘向上弯折并形成所述止挡件(3b)。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防护罩,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板(4)和所述第二板(5)交替设置。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防护罩,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板(4)和所述第二板(5)的宽度相同且平行地交替设置,所述第一板(4)和所述第二板(5)的交替间隔为所述宽度的 1/3 到 2/3。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防护罩,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板(4)的边缘向下弯折并形成引导件(4a) 0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防护罩,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护罩包括连接板(7),除了与所述侧框架(1)相邻的第一板(4)和第二板( 之外,每个第二板(5)的止挡件(3b)通过所述连接板(7)与相邻的第一板的引导件Ga)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防护罩,其特征在于,连接的所述第一板G)、所述第二板(5) 和所述连接板(7) —体形成。
10.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防护罩,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护罩设置有排水管(8),该排水管(8)的一端连接于所述侧开口(Ic),另一端穿过所述侧框架(1),所述第二板(5)延伸到所述排水管(8)的另一端。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防护罩,其特征在于,所述侧开口(Ic)为多个并分别设置在每个所述第二板(5)的两端。
12.—种车辆,该车辆包括发动机组件和散热风扇,其特征在于,该车辆还包括根据权利要求1-11中任意一项所述的防护罩,该防护罩间隔设置在所述发动机组件的上方,所述散热风扇引导的气流在所述防护罩和所述发动机组件之间的间隙中流动。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防护罩,该防护罩包括上表面(2)、下表面(3)和侧开口(1c),上表面具有第一开口(2a),下表面具有第二开口(3a),第一开口和第二开口能够通过气体连通,防护罩还包括能够使第一开口和侧开口通过液体连通的通道(6),下表面上设置有防止液体流入所述第二开口的止挡件(3b)。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车辆,该车辆包括本实用新型的防护罩。通过上述技术方案,散热气体可以通过第二开口流到第一开口并排放到外界,从而确保发动机的良好散热。当外界的水通过第一开口流入防护罩后,可以通过止挡件防止这些水通过第二开口流到防护罩下方的发动机,并且可以通过所述通道和所述侧开口排放到外界,从而避免发动机进水。
文档编号F01P5/06GK202215338SQ20112027836
公开日2012年5月9日 申请日期2011年8月2日 优先权日2011年8月2日
发明者周红, 涂凌志, 陈新征 申请人:中联重科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