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集成OTM的加压CO<sub>2</sub>零排放SOFC/GT/AT/ST复合动力系统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加压(X)2零排放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复合动力发电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集成OTM的加压(X)2零排放S0FC/GT/AT/ST复合动力系统。
背景技术:
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利用电化学过程直接产电,不受卡诺定理的制约,具有较高的效率,并且其排气具有很高温度,在加压的条件下可与燃气透平,余热锅炉和蒸汽轮机组成一个高效的发电系统。并且由于其独特的机理燃料和空气不直接混合,避免了队对0)2的掺混,这为提高能源动力系统效率和降低排放提供了便利条件。OTM的工作温度通常为700-100(TC,电池堆阴极排气能直接达到其工作条件,可以低成本低能耗生产纯氧,满足后燃室燃烧需求。综合利用以上两项集成技术可同时实现系统高效率及CO2零排放。本发明的集成方案是在上述技术背景下提出的。
发明内容
本发明以不回收(X)2的SOFC (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GT (燃气透平)/ST (蒸汽轮机)复合动力系统为基准系统,集成氧离子传输膜(0ΤΜ)、高温空气透平(AT)及CO2回收单元,以解决传统发电系统的低效率和大量污染气排放的问题,避免了传统动力系统回收(X)2时N2对(X)2的掺混稀释,大大地降低了分离回收(X)2过程的能耗,系统总效率也能保持在较高的水平。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为空气压缩机依次与第一换热器、第二换热器串联后接入SOFC电池堆的阴极;燃料压缩机依次与第三换热器、第四换热器、预重整器串联后接入SOFC电池堆的阳极;SOFC电池堆的阳极排气分为两路一路接入预重整器进行循环,另一路接入后燃室燃烧;SOFC电池堆输出端与直流/交流转换器连接;SOFC电池堆的阴极排气接入OTM模块的入口,OTM模块的纯氧出口依次与第三换热器、冷却器、带中间冷却器的空气压缩机串联后接入后燃室;OTM模块的贫氧出口与空气透平、第一换热器、第四换热器串联后接入余热锅炉及汽轮机系统;余热锅炉及汽轮机系统的排气与冷凝器串联后分两路,一路通过二氧化碳压缩机接入后燃室,另一路接入带中间冷却器的二氧化碳压缩机,制备液态(X)2 ;后燃室的排气依次与燃气透平、第二换热器串联后接入余热锅炉及汽轮机系统,进行余热回收。所述OTM模块及其单元由两级压缩机、冷却器、气-气热交换器、氧离子传输膜组串联组成;氧离子传输膜为只渗透氧气的致密、选择性渗透膜,以达到分离提取纯氧的效果;OTM模块的工作温度通常为700°C -1000°C。所述氧离子传输膜的膜两侧氧气压力差是OTM模块分离氧气的驱动力,进料侧的氧气分压力要高于渗透侧的氧气分压力。
所述(X)2回收单元由冷凝器、带中间冷却器的四级二氧化碳压缩机0 、冷却器串联组成,低温燃烧尾气通过冷凝器析出水,得到干燥高纯度的CO2气体,再通过四级间冷压缩机压缩液化。 所述余热锅炉及汽轮机系统与第一发电机连接,并驱动其发电。所述燃气透平与第二发电机连接,并驱动其发电。所述空气透平与第三发电机连接,并驱动其发电。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本系统通过OTM对SOFC的阴极排气分离,得到纯氧送入后燃室与阳极排气燃烧,燃烧产物的主要成分是(X)2和吐0,从而避免了队对0)2的掺混,便于分离,减少了压缩机的功耗,使捕集CO2的总能耗降低,同时通过回收分离氧气后高温高压的贫氧空气的功和热,系统的效率惩罚得到一定的补偿,这样系统即实现高效率又解决了大量污染气排放的问题。
图1为不回收(X)2的S0FC/GT/ST复合动力系统结构示意图,为基准系统。图2为本发明所述的集成OTM的加压(X)2零排放S0FC/GT/AT/ST复合动力系统的结构示意图。图中标号1-空气压缩机;2-第一换热器;3-第二换热器;4-S0FC电池堆;5_后燃室;6_直流/交流转换器;7-预重整器;8-第四换热器;9-燃料压缩机;10-余热锅炉及汽轮机系统;11-第一发电机;12-燃气透平;13-第二发电机;14-0TM模块,15-空气透平;16-第三发电机;17-第三换热器;18-冷却器;19-带中间冷却器的空气压缩机;20-冷凝器;21-二氧化碳压缩机;22-带中间冷却器的二氧化碳压缩机。
具体实施例方式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集成OTM的加压(X)2零排放S0FC/GT/AT/ST复合动力系统,下面通过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
对本发明做进一步说明。基准系统结构图如图1所示燃料在燃料压缩机9压缩经第四换热器8换热后进入预重整器7与循环回来的部分阳极排气混合重整,随后进入SOFC电池堆4的阳极,空气在空气压缩机1压缩后,依次流过第一换热器2、第二换热器3,进入SOFC电池堆4的阴极在电池堆内与阳极的燃料进行电化学反应,并通过直流/交流转换器6输出电能。此后阳极排气分为两部分一部分循环回预重整器7与加压预热后的燃料混合重整,另一部分与阴极排气一起送入后燃室5燃烧,燃烧排气先经燃气透平12膨胀驱动第二发电机13发电,再依次通过第二换热器3、第四换热器8、第一换热器2后进入余热锅炉和汽轮机系统10生产蒸汽推动汽轮机产功,由第一发电机11发电输出,最后低温排气直接排入大气。本发明对基准系统进行改进,组成CO2零排放系统,结构图如图2所示。集成OTM的加压(X)2零排放S0FC/GT/AT/ST复合动力系统对基准系统的改进在于燃料经燃料压缩机9压缩后经第三换热器17、第四换热器8换热进入预重整器7与循环回来的部分阳极排气混合重整,随后进入SOFC电池堆4的阳极,空气依次流经空气压缩机1、第一换热器2、第二换热器3,进入SOFC电池堆4的阴极,在电池堆内与阳极的燃料进行电化学反应,通过直流/交流转换器6输出电能。此后SOFC电池堆4的阳极排气分为两部分一部分循环回预重整器7与加压预热后的燃料混合重整,另一部分送入后燃室5燃烧。阴极排气不直接送入后燃室5,而是送入OTM模块14分离提取后燃室所需氧气。在OTM模块14中,阴极排气被分成两股一股为高温高压的贫氧空气,流经空气透平15做功并驱动第三发电机16发电,再经第一换热器2、第四换热器8与空气及燃料换热后送入余热锅炉和汽轮机系统10进行余热回收并驱动第一发电机11发电,最后排入大气中;另一股为高温低压纯氧,通过第三换热器17和冷却器18降温后送入带中间冷却器的空气压缩机19加压,进而供入后燃室5助燃。后燃室5燃烧排气先经燃气透平12做功驱动第二发电机13发电,再通过第二换热器3加热空气后进入余热锅炉和汽轮机系统10生产蒸汽推动汽轮机产功,由第一发电机11发电输出,此后排气经冷凝器20析出水,得到高纯度的(X)2气体,一部分经二氧化碳压缩机21压缩回注后燃室,其余部分由带中间冷却器的二氧化碳压缩机22压缩液化并进行存储。下面结合算例,对本发明的效果做一下说明。系统初始条件基准系统和集成OTM的加压CO2零排放S0FC/GT/AT/ST复合动力系统基于相同的假设和相同的参数值。系统假设及条件见下表1。燃料成分CH493.6%,C2H64.9%,C3H8O. 4%,C4H10O. 2%, CO 0.9%。表1系统初始条件
权利要求
1.集成OTM的加压(X)2零排放S0FC/GT/AT/ST复合动力系统,其特征在于空气压缩机(1)依次与第一换热器O)、第二换热器(3)串联后接入SOFC电池堆(4)的阴极;燃料压缩机(9)依次与第三换热器(17)、第四换热器(8)、预重整器(7)串联后接入SOFC电池堆(4)的阳极;SOFC电池堆(4)的阳极排气分为两路一路接入预重整器(7)进行循环,另一路接入后燃室( 燃烧;SOFC电池堆(4)的输出端与直流/交流转换器(6)连接;SOFC电池堆(4)的阴极排气接入OTM模块(14)的入口,OTM模块(14)的纯氧出口依次与第三换热器(17)、冷却器(18)、带中间冷却器的空气压缩机(19)串联后接入后燃室(5) ;OTM模块(14)的贫氧出口与空气透平(15)、第一换热器O)、第四换热器(8)串联后接入余热锅炉及汽轮机系统(10);余热锅炉及汽轮机系统(10)的排气接入冷凝器00)串联后分为两路,一路通过二氧化碳压缩机接入后燃室(5),另一路接入带中间冷却器的二氧化碳压缩机0 ,制备液态CO2 ;后燃室(5)的排气依次与燃气透平(12)、第二换热器(3)串联后接入余热锅炉及汽轮机系统(10),进行余热回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集成OTM的加压CO2零排放S0FC/GT/AT/ST复合动力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OTM模块(14)及其单元由两级压缩机、冷却器、气-气热交换器、氧离子传输膜串联组成;氧离子传输膜是只渗透氧气的致密、选择性渗透膜,以达到分离提取纯氧的效果;OTM模块(14)的工作温度通常为700°C -1000°C。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集成OTM的加压CO2零排放S0FC/GT/AT/ST复合动力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氧离子传输膜的膜两侧氧气压力差是OTM模块(14)分离氧气的驱动力,进料侧的氧气分压力要高于渗透侧的氧气分压力。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集成OTM的加压CO2零排放S0FC/GT/AT/ST复合动力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X)2回收单元由冷凝器、带中间冷却器的四级二氧化碳压缩机(22)、冷却器串联组成,低温燃烧尾气通过冷凝器析出水,得到干燥高纯度的CO2气体,再通过四级间冷压缩机压缩液化。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集成OTM的加压CO2零排放S0FC/GT/AT/ST复合动力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余热锅炉及汽轮机系统(10)与第一发电机(11)连接,并驱动其发电。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集成OTM的加压CO2零排放S0FC/GT/AT/ST复合动力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燃气透平(1 与第二发电机(1 连接,并驱动其发电。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集成OTM的加压CO2零排放S0FC/GT/AT/ST复合动力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空气透平(15)与第三发电机(16)连接,并驱动其发电。
全文摘要
本发明属于加压CO2零排放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复合动力发电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集成OTM的加压CO2零排放SOFC/GT/AT/ST复合动力系统。本发明以不回收CO2的SOFC/GT/ST复合动力系统为基准系统,集成氧离子传输膜(OTM)、高温空气透平(AT)及CO2回收单元,得到一个高效节能环保的CO2零排放复合动力系统,系统能量得到充分有效的梯级利用,效率高,燃烧排气只有CO2和H2O便于CO2分离捕集,减少功耗,使得系统在回收CO2后仍具有较高的效率。
文档编号F01D15/10GK102569859SQ20121000721
公开日2012年7月11日 申请日期2012年1月11日 优先权日2012年1月11日
发明者杨勇平, 段立强, 黄科薪 申请人:华北电力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