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轮压气气体压缩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5202120阅读:124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叶轮压气气体压缩机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气体压缩领域,尤其是ー种气体压缩机。
背景技术
传统气体压缩机,一般说来,体积庞大、效率低,而且级数多,为此重量大、制造成本高。因此,需要发明ー种新型气体压缩机。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提出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叶轮压气气体压缩机,包括内燃机、叶轮压气机和叶轮动カ机构,所述叶轮压气机 设置在所述内燃机的内燃机进气道上,所述叶轮动カ机构设置在所述内燃机的内燃机排气道上,所述叶轮动カ机构对所述叶轮压气机输出动力,在所述叶轮压气机和所述内燃机之间的所述内燃机进气道上设供气旁通ロ,所述叶轮压气气体压缩机还包括气体压缩机,所述供气旁通ロ与所述气体压缩机的压缩机进气道连通。在所述供气旁通口和所述气体压缩机之间的所述压缩机进气道上设叶轮压气机。一种叶轮压气气体压缩机,包括内燃机、气体压缩机、叶轮压气机和叶轮动カ机构,所述叶轮压气机设置在所述气体压缩机的压缩机进气道上,所述叶轮动カ机构设置在所述内燃机的内燃机排气道上,所述叶轮动カ机构对所述叶轮压气机输出动力。在所述内燃机的内燃机进气道上设叶轮压气机。所述内燃机对所述气体压缩机输出动力。所述叶轮动カ机构同时对设置在所述内燃机进气道上的所述叶轮压气机和设置在所述压缩机进气道上的所述叶轮压气机输出动力。在所述内燃机排气道上并联或串联设置两个所述叶轮动カ机构,其中一个对设置在所述内燃机进气道上的所述叶轮压气机输出动力,其中另ー个对设置在所述压缩机进气道上的所述叶轮压气机输出动力。本发明的原理是利用设置在所述内燃机排气道上的所述叶轮动カ机构对所述叶轮压气机输出动力,获得具有一定压カ的气体,经所述气体压缩机进一歩压缩达到增压目的,从而減少所述气体压缩机的体积,提高效率。本发明中,所谓的气体压缩机是指除叶轮压气机外一切可以对气体进行压缩的机构,例如活塞式压气机、螺杆式压气机、罗茨风机、流体压气机等;所谓的流体压气机是指利用流体对气体进行压缩的机构,例如利用射流泵(喷射器)对气体进行压缩的机构,再例如将液体泵入容器内使容器内的气体增压的机构等。本发明中,所谓的动力叶轮机构是指一切利用气体流动膨胀对外做功的机构,例如动力透平、动カ涡轮等。本发明中,所谓的叶轮压气机是指一切利用叶轮对气体进行压缩的装置,如离心压气机、轴流压气机等。
本发明中,所谓的供气旁通ロ是指设置在所述内燃机进气道上的可以提供具有一定压カ的气体的气体出口,其目的是将经设置在所述内燃机进气道上的所述叶轮压气机压缩增压后的气体的作为所述气体压缩机的进气使用。本发明中,所谓的内燃机包括活塞式内燃机、转子内燃机等。本发明中,根据气体压缩领域和内燃机领域的公知技术,在必要的地方设置必要的部件、単元或系统,如在所述燃料入口处设置燃料供送系统等。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如下
本发明所公开的叶轮压气气体压缩机大幅度提高了气体压缩机的效率,降低了重量,降低了造价。


图I所示的是本发明实施例I的结构示意 图2所示的是本发明实施例2的结构示意 图3所示的是本发明实施例3的结构示意 图4所示的是本发明实施例4的结构示意 图5所示的是本发明实施例5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
I内燃机、2叶轮压气机、3叶轮动カ机构、4内燃机进气道、5内燃机排气道、6供气旁通ロ、7气体压缩机、8压缩机进气道。
具体实施例方式实施例I
如图I所示的叶轮压气气体压缩机,包括内燃机I、叶轮压气机2和叶轮动カ机构3,所述叶轮压气机2设置在所述内燃机I的内燃机进气道4上,所述叶轮动カ机构3设置在所述内燃机I的内燃机排气道5上,所述叶轮动カ机构3对所述叶轮压气机2输出动力,在所述叶轮压气机2和所述内燃机I之间的所述内燃机进气道4上设供气旁通ロ 6,所述叶轮压气气体压缩机还包括气体压缩机7,所述供气旁通ロ 6与所述气体压缩机7的压缩机进气道8连通。具体实施时,所述内燃机I可以对所述气体压缩机7输出动力;或所述气体压缩机7还可以由外部设备提供动カ,图I中所示的所述气体压缩机7为活塞式压气机,具体实施时所述气体压缩机7可设为螺杆式压气机、罗茨风机或流体压气机。实施例2
如图2所示的叶轮压气气体压缩机,其与实施例I的区别在于在所述供气旁通ロ 6和所述气体压缩机7之间的所述压缩机进气道8上设叶轮压气机2。实施例3
如图3所示的叶轮压气气体压缩机,包括内燃机I、气体压缩机7、叶轮压气机2和叶轮动カ机构3,所述叶轮压气机2设置在所述气体压缩机7的压缩机进气道8上,所述叶轮动カ机构3设置在所述内燃机I的内燃机排气道5上,所述叶轮动カ机构3对所述叶轮压气机2输出动力。
具体实施时,所述内燃机I可以对所述气体压缩机7输出动力;或所述气体压缩机7还可以由外部设备提供动カ;图3中所示的所述气体压缩机7为活塞式压气机,具体实施时所述气体压缩机7可设为螺杆式压气机、罗茨风机或流体压气机。实施例4
如图4所示的叶轮压气气体压缩机,其与实施例3的区别在于在所述内燃机I的内燃机进气道4上设叶轮压气机2,所述叶轮动カ机构3同时对设置在所述内燃机进气道4上的所述叶轮压气机2和设置在所述压缩机进气道8上的所述叶轮压气机2输出动力。实施例5
如图5所示的叶轮压气气体压缩机,其与实施例4的区别在于在所述内燃机排气道5上串联设置两个所述叶轮动カ机构3,其中一个对设置在所述内燃机进气道4上的所述叶轮压气机2输出动力,其中另ー个对设置在所述压缩机进气道8上的所述叶轮压气机2输 出动力。具体实施时,还可以选择在所述内燃机排气道5上并联设置两个所述叶轮动カ机构3,其中一个对设置在所述内燃机进气道4上的所述叶轮压气机2输出动力,其中另ー个对设置在所述压缩机进气道8上的所述叶轮压气机2输出动力。显然,本发明不限于以上实施例,根据本领域的公知技术和本发明所公开的技术方案,可以推导出或联想出许多变型方案,所有这些变型方案,也应认为是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权利要求
1.ー种叶轮压气气体压缩机,包括内燃机(I)、叶轮压气机(2)和叶轮动カ机构(3),其特征在于所述叶轮压气机(2)设置在所述内燃机(I)的内燃机进气道(4)上,所述叶轮动カ机构(3)设置在所述内燃机(I)的内燃机排气道(5)上,所述叶轮动カ机构(3)对所述叶轮压气机(2)输出动力,在所述叶轮压气机(2)和所述内燃机(I)之间的所述内燃机进气道(4)上设供气旁通ロ(6),所述叶轮压气气体压缩机还包括气体压缩机(7),所述供气旁通ロ(6)与所述气体压缩机(7)的压缩机进气道(8)连通。
2.如权利要求I所述叶轮压气气体压缩机,其特征在于在所述供气旁通ロ(6)和所述气体压缩机(7)之间的所述压缩机进气道(8)上设叶轮压气机(2)。
3.一种叶轮压气气体压缩机,包括内燃机(I)、气体压缩机(7)、叶轮压气机(2)和叶轮动カ机构(3),其特征在于所述叶轮压气机(2)设置在所述气体压缩机(7)的压缩机进气道(8)上,所述叶轮动カ机构(3)设置在所述内燃机(I)的内燃机排气道(5)上,所述叶轮动カ机构(3)对所述叶轮压气机(2)输出动力。
4.如权利要求3所述叶轮压气气体压缩机,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内燃机(I)的内燃机进气道(4)上设叶轮压气机(2)。
5.如权利要求I或3所述叶轮压气气体压缩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内燃机(I)对所述气体压缩机(7)输出动力。
6.如权利要求2或4所述叶轮压气气体压缩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叶轮动カ机构(3)同时对设置在所述内燃机进气道(4)上的所述叶轮压气机(2)和设置在所述压缩机进气道(8)上的所述叶轮压气机(2)输出动力。
7.如权利要求2或4所述叶轮压气气体压缩机,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内燃机排气道(5)上并联或串联设置两个所述叶轮动カ机构(3),其中一个对设置在所述内燃机进气道(4)上的所述叶轮压气机(2)输出动力,其中另ー个对设置在所述压缩机进气道(8)上的所述叶轮压气机(2)输出动力。
全文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叶轮压气气体压缩机,包括内燃机、叶轮压气机和叶轮动力机构,所述叶轮压气机设置在所述内燃机的内燃机进气道上,所述叶轮动力机构设置在所述内燃机的内燃机排气道上,所述叶轮动力机构对所述叶轮压气机输出动力,在所述叶轮压气机和所述内燃机之间的所述内燃机进气道上设供气旁通口,所述叶轮压气气体压缩机还包括气体压缩机,所述供气旁通口与所述气体压缩机的压缩机进气道连通。本发明所公开的叶轮压气气体压缩机大幅度提高了气体压缩机的效率,降低了重量,降低了造价。
文档编号F02B37/00GK102777256SQ201210227918
公开日2012年11月14日 申请日期2012年7月2日 优先权日2011年7月15日
发明者靳北彪 申请人:摩尔动力(北京)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