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海上风力发电机用机舱罩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5214324阅读:137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海上风力发电机用机舱罩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风力发电机设备领域,更具体的说,尤其涉及一种散热性能良好且可有效防盐雾腐蚀的海上风力发电机用机舱罩。
背景技术
随着社会的发展、经济的增长,能源消耗持续增加,面对日益严峻的能源环境问题,各国不得加大新能源的开发力度。在各种绿色能源中,风力发电逐渐成为最值得考虑的选择。风能是清洁的可再生能源之一,风力发电是新能源中技术成熟、具有规模开发条件和商业化发展前景的可再生能源技术,因此日益受到世界各国的重视。海上风力发电机组一般矗立在偏远的近海及深海区域,交通较为不方便,维修维护成本极高,而机组在20年的使用寿命里,要经受各种复杂工况的考验,这就要求机组运 行要有极高的可靠性和稳定性。风力发电机组在正常运转过程中,各转动摩擦的机械部件(如齿轮箱、发电机)和电器元件(如变流器)会产生大量的热量。如不能将产生的热量及时散发出去,将会使机舱内部温度过高,影响机组各部件的正常运行。此外,海上风力发电机组均安装于近海区域及深海区域,空气中含有大量随海水蒸发的盐分,形成浓度很高的盐雾,盐雾随空气流通进入机组内部,腐蚀机组内部设备及器件,使风力发电机组的承载能力大大降低,给设备正常安全运行带来严重后果;同时盐雾会与电器元件的金属物发生化学反应,使原有的载流面积减小,生成氧化合物使电气触点接触不良,它们将导致电气设备故障或毁坏。这就要求大功率、海上风力发电机组不仅要考虑自身的散热问题,同时必须充分考虑机组的防盐雾及密封问题。中国专利《200920162912》公开了一种机舱罩设计及具有这种机舱罩设计的机舱。该方案提供的机舱罩及机舱结构如图I所示,机舱罩在通风口设置过滤网5,防止灰尘进入机舱罩内部,并且将安装有大部分零部件的前舱设置成密闭式,保证了零部件不被盐雾腐蚀,降低了机组的维护成本。该项技术从理论上讲可以起到预期的防尘、防盐雾腐蚀的效果,提高机组运行稳定性的作用,但其也有本身设计的缺陷,首先,机舱罩是玻璃钢制品,均采用分开拼装方式,前舱的完全密封难以实现;其次,前舱设计为独立封闭空间,内部部件壳体散发与前舱内部的热量无法排出,不利于机组的稳定运行;再次,后舱散热采用空气强制吸入,从尾部自然流出方式,会导致后舱形成正压区域,带有盐雾的外部空气会在正压力的作用下扩散到前舱,不利于前舱内部部件的防护。
发明内容本实用新型为了克服上述技术问题的缺点,提供了一种散热性能良好且可有效防盐雾腐蚀的海上风力发电机用机舱罩。本实用新型的海上风力发电机用机舱罩,包括内部为空腔的主机舱、设置有散热部件的散热舱以及控制电路,主机舱的空腔内设置有齿轮箱、发电机和变流器;所述主机舱和散热舱上分別设置有进风风扇和进气通道,散热舱上设置有排气通道;其特别之处在于所述主机舱与散热舱通过通风风扇相连通,进风风扇处设置有除尘除盐过滤器,通风风扇处设置有可进行开闭的百叶窗;主机舱内设置有与控制电路相连接的温度传感器,控制电路可对进风风扇、通风风扇的运行状态以及百叶窗的开闭状态进行控制;在使用状态下,主机舱在进风风扇的作用下舱内气压始终大于外界气压。主机舱内用于设置风カ发电机组的机械和电器元件,其中的齿轮箱、发电机和变流器为主要发热部件;散热舱内设置有散热装置,主要实现散热功能。进风风扇用于向主机舱内排风,进气通道实现散热舱的进风,散热舱内的气体通过排气通道排出。通风风扇用于实现主机舱与散热舱的连通,改变了现有两舱室不连通的结构形式。通过除尘除盐过滤器的处理,可有效避免了盐雾进入到主机舱内,起到防腐蚀效果。只有主机舱内的温度升高到一定温度时,通风风扇和百叶窗才处于打开状态。进风风扇、通风风扇的运行状态以及百叶
窗的开闭状态均由控制电路控制。本实用新型的海上风カ发电机用机舱罩,所述散热舱内设置有排风散热器,主机舱内设置有对齿轮箱、发电机和变流器降温的水冷管路,该水冷管路与排风散热器相连通。排风散热器为具有排风功能的散热器,通过冷却散热器,可实现对水冷管路的降温。本实用新型的海上风カ发电机用机舱罩,所述排风散热器与排风通道之间设置有导风装置。设置排风装置可确保热空气被排除舱外,避免热空气在散热舱内部的循环。本实用新型的海上风カ发电机用机舱罩,所述进气通道处设置有过滤装置。设置过滤器可避免空气中的灰尘等杂质进入到散热舱内。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的机舱罩将主机舱与散热舱通过带有百叶窗的通风风扇相连通,并在主机舱的进风风扇设置除尘除盐过滤器,在保证了主机舱内齿轮箱、发电机和变流器主要发热部件有效散热的同时,也有效避免了主机舱内部件的盐雾腐蚀,解决了现有机舱罩散热、防腐蚀功能不能同时完善的问题。同时在工作的过程中,通过控制电路对进风风扇的控制,使主机舱内气压始终大于外界气压,进一歩避免了外界以及散热舱内的盐雾进入到主机舱内,杜绝了盐雾腐蚀。具体表现在(I)在主机舱前安装进气风扇并辅以除尘除盐过滤装置,保持主机舱内部微正压,避免了含盐雾空气进入机舱内部,保护内部元器件,降低维修成本;(2)在主机舱和散热舱间加通风装置,通风装置辅以可控开合的百叶窗,既能实现主机舱的通风散热,又能保证主机舱的相对密封;(3)在散热舱的冷却风扇和排风通道间加导风筒,实现风扇吹出的热空气直接排出舱外,有效避免热流循环;(4)冷却风扇在将散热舱中空气排出过程中,造成散热舱中的负压,避免了含盐雾的温湿空气进入主机舱,提高机组运行稳定性。

图I为现有风カ发电机用机舱罩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前舱,2后舱,3热交換器,4散热器,5过滤网,6塔筒,7密封圏,8隔板,9冷却器。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海上风カ发电机用机舱罩的结构示意图。图中I进风风扇,2齿轮箱,3发电机,4变流器,5通风风扇,6进气通道,7排风散热器,8导风装置,9排气通道,10主机舱,11散热舱。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与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如图I所示,为专利号为CN200920162912的实用新型专利中公开的机舱罩的结构示意图,可见前舱I与后舱2通过隔板8隔开,处于不相通的状态;前舱I上设置有塔筒6和密封圈7,使得前舱I基本处于密封的状态,这种结构形式存在设计缺陷,首先,机舱罩一般为玻璃钢制品,采用分开拼装方式,前舱的完全密封难以实现,杜绝不了盐雾的进入;其次,前舱设计为独立封闭空间,内部部件壳体散发与前舱内部的热量无法排出,不利于机组的稳定运行;再次,后舱散热采用空气强制吸入,从尾部自然流出方式,会导致后舱形成正压区域,带有盐雾的外部空气会在正压力的作用下扩散到前舱,不利于前舱内部部件的防护。 为了克服现有机舱罩存在的缺陷,如图2所示,给出了本实用新型的海上风力发电机用机舱罩的结构示意图,其包括主机舱10、散热舱11、进风风扇I、齿轮箱2、发电机3、变流器4、通风风扇5、进气通道6、排风散热器7、导风装置8、排气通道9 ;齿轮箱2、发电机3、变流器4均设置在主机舱10的内部,且为主要的发热部件。进风风扇I设置在主机舱10上,在进风风扇I处设置有除尘除盐过滤器,以便将进入到主机舱的空气中的杂质和盐分除去,避免盐雾对主机舱中的部件产生电化学腐蚀。通风风扇5设置在主机舱10与散热舱11的舱壁上,实现主机舱10与散热舱11的连通;还设置有与通风风扇5相配合的百叶窗,用于对主机舱10与散热舱11的连通状态进行控制,能够实现主机舱和散热舱的通风和隔离。进气通道6设置在散热舱11上,实现外界空气的顺利进入;使用时增加一定的过滤装置,以便滤除空气中的杂质。排风散热器7、导风装置8和排气通道9均设置在散热舱11的内部,排风散热器7为具有排风功能的散热器7。在主机舱内,设置有用对齿轮箱2、发电机3和变流器4进行降温的水冷管路,该水冷却管路与排风散热器7相连通,以便通过排风散热器7带走水冷管路中的大部分热量。排风散热器7通过导风装置8与排气通道相连通,导风装置8实现从排风散热器7吹出的热空气直接通过排气通道9排出散热舱11,以免热流循环。当风力发电机组正常运转时,主要产热部件齿轮箱2、发电机3、变流器4产生的大部分热量通过水冷管路循环至排风散热器7,并进行冷却,带走其中大部分的热量,从而产生的热空气又通过导风装置8和排气通道9直接排出散热舱11的外部。这个过程中,散热舱11中空气的排出,造成其内部为负压,于是从进气通道6中吸入大量空气,并进行了过滤。导风装置8将排风散热器7和排气通道9直接相连,确保了热空气直接排出舱外,又从进气通道6吸入冷空气从而实现冷却的目的,避免了热空气在散热舱内部的循环。与此同时齿轮箱2、发电机3和变流器4产生的热量另一部分直接排入主机舱10,如不采取措施将会使主机舱10内部温度持续上升,最终对机组运行造成障碍。为此在主机舱10和散热舱11间加通风风扇5,通风风扇5与可控开合的百叶窗结合,平时均关闭,主机舱10和散热舱11分离;当主机舱内部温度超标时开始工作,百叶窗打开,使主机舱10和散热舱11连通,通风风扇5将主机舱10内热空气排入散热舱11,直至降到合适温度通风风扇5重新关闭,整个过程是在控制电路的控制下完成的。主机舱10的进气来自进风风扇1,当通风风扇5关闭时,进风风扇I将少量过滤空气送入主机舱10,保持主机舱10内部的微正压,以防舱外含盐雾的湿热空气通过机舱罩不完全密封的空隙进入主机舱,腐蚀机舱 内部元器件;当通风风扇5开启时,进风风扇I将较多的过滤空气送入主机舱10,冷却舱内温度。
权利要求1.一种海上风力发电机用机舱罩,包括内部为空腔的主机舱(10)、设置有散热部件的散热舱(11)以及控制电路,主机舱的空腔内设置有齿轮箱(2)、发电机(3)和变流器(4);所述主机舱和散热舱上分别设置有进风风扇(I)和进气通道(6),散热舱上设置有排气通道(9);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机舱与散热舱通过通风风扇(5)相连通,进风风扇处设置有除尘除盐过滤器,通风风扇处设置有可进行开闭的百叶窗;主机舱内设置有与控制电路相连接的温度传感器,控制电路可对进风风扇、通风风扇的运行状态以及百叶窗的开闭状态进行控制;在使用状态下,主机舱在进风风扇的作用下舱内气压始终大于外界气压。
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海上风力发电机用机舱罩,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舱(11)内设置有排风散热器(7),主机舱(10)内设置有对齿轮箱(2)、发电机(3)和变流器(4)降温的水冷管路,该水冷管路与排风散热器相连通。
3.根据权利要求I或2所述的海上风力发电机用机舱罩,其特征在于所述排风散热器(7)与排风通道(9)之间设置有导风装置(8)。
4.根据权利要求I或2所述的海上风力发电机用机舱罩,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气通道(6)处设置有过滤装置。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的海上风力发电机用机舱罩,包括主机舱、散热舱和控制电路,主机舱和散热舱上分别设置有进风风扇和进气通道,其特征在于主机舱与散热舱通过通风风扇相连通,进风风扇处设有除尘除盐过滤器;主机舱内设置有与控制电路相连接的温度传感器,控制电路可对进风风扇、通风风扇的运行状态以及百叶窗的开闭状态进行控制;在使用状态下,主机舱在进风风扇的作用下舱内气压始终大于外界气压。本实用新型在保证了主机舱内齿轮箱、发电机和变流器主要发热部件有效散热的同时,也有效避免了主机舱内部件的盐雾腐蚀,解决了现有机舱罩散热、防腐蚀功能不能同时完善的问题。具有防腐蚀能力强、维修成本低、通风散热性以及机组运行稳定的优点。
文档编号F03D11/00GK202520486SQ201220092080
公开日2012年11月7日 申请日期2012年3月13日 优先权日2012年3月13日
发明者于良峰, 代鲁平, 李刚强, 游慧鹏, 胡宪明, 赵磊 申请人:济南轨道交通装备有限责任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