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热器总成、散热器通风调节系统及车辆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5216788阅读:145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散热器总成、散热器通风调节系统及车辆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发动机冷却系统中的部件,具体地,涉及一种散热器总成,此外,本实用新型还涉及一种包括该散热器总成的散热器通风调节系统及车辆。
背景技术
发动机冷却系统一般由水套、节温器、水泵、风扇和散热器总成等构成。发动机冷却系统的作用是将受热零件吸收的部分热量及时散发出去,使发动机得到适度的冷却,从而使其在适宜的温度范围内工作。发动机需要冷却系统带走的热量主要通过水套、冷却水、散热器总成带走。散热器,安装在发动机前的车架横梁上,其作用是将冷却水在水套中吸收的热量传给外界大气,使冷却水水温下降,散热器靠风扇引风进行冷却,散热器及其相关附属部件统称为散热器总成。通常,机动车辆的散热器始终处于与外界空气保持畅通的状态,目的是使散热器能够与外界空气保持适时的对流,加快散热器热量的散发,从而快速降低·发动机的温度。值得关注的是,发动机是由不同金属材料装配组成的,例如钢件、合金钢件、铸件等。各种金属材料的属性不同,只有在发动机的最佳工作温度范围内,不同结构部件和运动部件的机械性能才能正常配合,燃料才会完全蒸发并能充分燃烧,发动机的各项技术指标才能实现。当发动机处于低温工作环境时,发动机缸内压缩力和温度不足,进入发动机气缸内的燃料温度太低,增发雾化不好,不容易点燃,或者燃料燃烧迟缓,气化质量差,造成发动机启动困难;再者,即使启动后,温升时间延长,加重各部件之间的磨损;还有,由于发动机的工作温度较低,燃油不能充分燃烧,气缸压力下降,摩擦阻力增加,发动机功率耗于摩擦和磨损,由此发动机输出功率降低;此外,车辆静置时,空气中的粉尘、絮状物等通过车辆的进气格栅进入散热器芯体,造成散热器芯体堵塞,降低了散热器的使用寿命。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一个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散热器总成,该散热器总成能够改变散热器的通风状态。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另一个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散热器通风调节系统,该散热器通风调节系统能够改变散热器的通风状态。此外,本实用新型进一步所要解决的问题是提供一种车辆,该车辆能够改变散热器的通风状态。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散热器总成,包括散热器,其中,该散热器总成还包括卷帘,该卷帘的绕卷轴安装于所述散热器一侧,以通过该绕卷轴的旋转带动所述卷帘的帘幕升降而改变所述散热器的通风状态。优选地,所述卷帘的绕卷轴通过设置于所述散热器上的支架安装在所述散热器的一侧的上部。优选地,所述帘幕的下端设有卷帘下梁,所述散热器的一侧的下部设有与所述卷帘下梁对应的孔,以在所述帘幕下降到位时使得所述卷帘下梁定位到所述孔内。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散热器通风调节系统,其中,该散热器通风调节系统包括上述的散热器总成、用于检测发动机温度的温度传感器、控制单元和执行该控制单元发出的指令的执行单元,所述温度传感器和所述执行单元分别与所述控制单元电连接,所述执行单元与所述卷帘电连接或者机械连接以驱动该卷帘的绕卷轴转动。优选地,所述执行单元为驱动电机,所述驱动电机的驱动轴与所述卷帘的绕卷轴连接。优选地,所述执行单元为开关电路,所述卷帘包括安装在所述卷绕轴内的管状电机,所述开关电路电连接于所述卷帘的管状电机。优选地,所述温度传感器安装于发动机的水套的出水口内。优选地,所述控制单元为车辆的电子控制单元。优选地,所述温度传感器和所述执行单元分别连接在车辆的数据总线上。另外,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车辆,该车辆包括上述任一技术方案所述的散热器通风调节系统。通过上述技术方案,该散热器总成和所述散热器通风调节系统中的卷帘展开后能够改变散热器的通风状态。该散热器通风调节系统安装在车辆上,卷帘位于靠近车辆的进气格栅的一侧时,如果温度传感器检测得到的发动机温度低于发动机最佳工作温度值的最低值,则控制单元控制执行单元工作,卷帘的帘幕展开。由此改变散热器的通风状态,为发动机提供相对密闭的工作空间,缩短了发动机升高温度的时间,克服发动机低温启动困难和由此导致的相关部件的严重磨损,提高发动机的输出功率。而且当车辆静止时,卷帘的帘幕展开,能够有效阻挡外界粉尘、絮状物等通过车辆的进气格栅进入散热器芯体,提高了散热器的使用寿命。本实用新型的其他特征和优点将在随后的具体实施方式
部分予以详细说明。

附图是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下面的具体实施方式
一起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但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在附图中图I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的散热器总成的正视图;图2是图I的散热器总成的卷帘帘幕展开的示意图;图3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的散热器通风调节系统的各部件的连接关系图。附图标记说明I控制单元2散热器总成3执行单元4温度传感器5发动机21散热器22支架23卷帘231帘幕232绕卷轴233卷帘下梁24孔[0030]7空气流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
进行详细说明。应当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方式
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图I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的散热器总成的正视图;图2是图I的散热器总成的卷帘帘幕展开的示意图;图3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的散热器通风调节系统的各部件的连接关系图。术语解释在本实用新型中,帘幕是指卷帘展开时,用于阻挡空气流通的遮挡物;另外,发动机温度是指在发动机预定位置测得的发动机局部的温度,由于发动机各部分的温度不同,所以预定位置不同,测得的发动机温度会不同;此外,本实用新型中所指的指令以及信号是指能够实现卷帘相应动作的指令和信号。散热器总成2,包括散热器21以外,还包括卷帘23,该卷帘23的绕卷轴232安装于散热器21 —侧,以通过该绕卷轴232的旋转带动卷帘23的帘幕231升降而改变散热器··21的通风状态,卷帘可以安装在独立于散热器21之外的装置上,例如位于散热器21—侧的支架上。优选的散热器总成,如图I和图2所示,散热器21的一侧的上部设置有支架22,支架22的设置可以是任意常规的固定形式,例如焊接或者螺栓连接。卷帘23的绕卷轴232安装在支架22上,卷帘23的帘幕231展开位于散热器21的一侧。优选地,帘幕231能够把散热器21的一侧全部遮住,这样能够充分阻断散热器21两侧的空气对流。绕卷轴232也可以是任意常规的安装形式,例如绕卷轴232的两端可旋转的套装在固定于支架22两端的套筒内,不论采取何种形式的连接,只要保证绕卷轴232能够旋转,由此带动卷帘23的帘幕231升降即可。另外,卷帘23安装在散热器21上,距离散热器21最近,当卷帘23的帘幕231展开时,散热器21的另一侧几乎不存在空气流7,散热器通风状态的改变效果更为明显。并且,这种一体式的散热器总成安装到车辆上时,安装工序更为简便。作为优选的实施方式,如图2所示,帘幕231的下端设有卷帘下梁233,优选地,可以选用具有较大质量密度的材料,例如铁轴,做为卷帘下梁233,当卷帘23的帘幕231下降展开时,卷帘下梁233能够拉紧帘幕231,防止空气流7较大时,掀起帘幕231而影响阻挡散热器两侧的空气对流的效果。散热器21的一侧下部设有与卷帘下梁233对应的孔24,当帘幕231下降到位时,卷帘下梁233定位到孔24内。卷帘下梁233的设置,在卷帘产品中常见,属于公知常识技术,在此不再赘述。散热器21上的孔24的设置,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通过在普通散热器的一侧的底部预定位置,即与散热器21上部下降下来的帘幕231相对应的位置,焊接上带有孔24的支架,或者在散热器加工过程中在散热器21的底部的一侧的预定位置上一体成型加工有孔部。散热器21的底部设置有与卷帘下梁233下降下来相对应的孔24,卷帘下梁233下降定位到孔24内,有利于展开的帘幕231的稳固,而不至于外界较大的空气流7掀起帘幕231,以免影响帘幕231阻挡散热器21两侧的空气对流的效果。如图3所示的散热器通风调节系统,包括上述技术方案描述的散热器总成2、温度传感器4、控制单元I和执行单元3,温度传感器4和执行单元3分别与控制单元I电连接。考虑到目前市场上的卷帘有带驱动电机的,有未带电机的,所以执行单元3可以是多种形式,由此,执行单元3与卷帘23可以是电连接或者机械连接,只要执行单元3能够驱动该卷帘(23)的绕卷轴转动即可。当该散热器通风调节系统安装到车辆上后,用于调节散热器的通风状态。该散热器通风调节系统的各部分的功能为温度传感器4用于检测发动机温度,并将检测到的信号发送给控制单元;控制单元I用于接收温度传感器2发送过来的信号,然后根据该信号确定是否发送指令给执行单元3。此外,控制单元I能够检测发动机5的停止运转状态,并且可以根据预设程序,发送指令给执行单元3 ;执行单元3用于接收控制单元I发送的指令,并根据该指令实现卷帘23的帘幕231的升降。需要说明的是,温度传感器4用于检测发动机5的温度,优选的,采取定时检测的方式,即隔段时间采集一次数据,并将该信号发送给控制单元I。将发动机的最佳工作温度的最低值和最高值设置到控制单元I的预设程序中,当温度传感器4检测到的发动机5的温度低于发动机的最佳工作温度的最低值时,控制单元I发送指令给执行单元3,从而将卷帘23的帘幕231降下来。另外,当控制单元I检测到发动机5的温度高于发动机的最佳工作温度的最高值时,控制单元I发送指令给执行单元3,实现卷帘23的绕卷轴232的旋转,从而帘幕231卷起。特别的,当发动机5停止运转,车辆驻车时,控制单元I采集到发动机5停止运转的状态,根据预设程序,发送指令给执行单元3,执行单元3延后2分钟,带动卷帘23的绕卷轴232旋转,实现帘幕231的展开,这样当车辆静置时,帘幕231能够有效遮挡粉尘和絮状物,提高散热器的使用寿命。执行单元3与卷帘23的机械连接中,优选的实施方式是,执行单元3为驱动电机,驱动电机的驱动轴与卷帘23的绕卷轴232连接,当温度传感器4检测到发动机5的温度低于发动机最佳工作温度的最低值时,控制单元I发送指令给驱动电机时,驱动电机开始工作。由此,如图3所示,驱动电机的驱动轴旋转,带动卷帘23的绕卷轴232顺时针旋转,从而卷帘23的帘幕231下降展开,卷帘下梁233下降到孔24内,当卷帘下梁233到位时,驱动电机停止工作。需要说明的是,绕卷轴232的安装方位不同,绕卷轴232的旋转方向不同,在此,绕卷轴的旋转方向不会引起效果上的差异。另外,当温度传感器4检测到发动机的温度高于发动机的最佳工作温度的最高值时,控制单元I发送指令给驱动电机,驱动电机反方向旋转,带动卷帘23上升卷起。发动机停止运转时,控制单元I检测到发动机5的停止运转状态,根据预设程序发送指令给驱动电机,驱动电机延时反方向旋转,由此带动绕卷轴232逆时针旋转,从而将卷帘23的帘幕231上升直至卷起。驱动电机的上述工作时间可由驱动电机的转速、帘幕231的下降速度以及卷帘下梁233的下降距离决定。将驱动电机工作的时间控制程序存储在控制单元I中,由控制单元I决定电机的工作时间。执行单元3与卷帘23的电连接中,优选的实施方式是,执行单元3为开关电路。卷帘23为电动卷帘,即卷帘23本身自带电机,例如可以是绕卷轴232里面安装好的管状电机。这样只需要开关电路与管状电机电连接,当控制单元I检测到发动机5的温度低于发动机的最佳工作温度的最低值时,控制单元I发送指令给开关电路,开关电路接通管状电机工作的闭合回路,由此管状电机开始运转,带动绕卷轴232旋转,卷帘下梁233下降到位。另外,当控制单元I检测到发动机5的温度高于发动机的最佳工作温度的最高值时,发送指令给开关电路,将帘幕231上升卷起。发动机停止运转时,控制单元I检测到发动机5的停止运转状态,根据预设的程序发送指令给开关电路,卷帘23的管状电机延时反方向旋转,由此带动绕卷轴232旋转,从而将卷帘23的帘幕231上升直至卷起。管状电机的运转时间由管状电机的转速、帘幕231的下降速度以及卷帘下梁233下降的距离决定,该时间的控制程序可以存储到控制单元I中。温度传感器4放置在发动机5上的位置不同,测出的温度会不同,作为优选的实施方式,温度传感器4安装于发动机5的水套的出水口内,由于此处的温度最接近发动机5气缸内的温度。控制单元I可以是任意具有信号处理能力的集成芯片,例如单片机。作为优选的实施方式,控制单元I为车辆的电子控制单元,车辆的电子控制单元控制该散热器通风调节系统的工作。优选地,温度传感器4和执行单元3分别连接在车辆的数据总线上,这样该散热器通风调节系统工作运行更稳定、协调。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本实用新型的车辆,包括上述任一技术方案所述的散热器通风调节系统。通过上述技术方案,该散热器总成和所述散热器通风调节系统中的卷帘展开后能够改变散热器的通风状态。该散热器通风调节系统安装在车辆上,卷帘位于靠近车辆的进气格栅的一侧时,如果温度传感器检测得到的温度低于发动机最佳工作温度值的最低值,则控制单元控制执行单元工作,卷帘的帘幕展开。由此改变散热器的通风状态,为发动机提供相对密闭的工作空间,缩短了发动机升高温度的时间,克服发动机低温启动困难和由此导致的相关部件的严重磨损,提高发动机的输出功率。而且当车辆静止时,卷帘的帘幕展开,能够有效阻挡外界粉尘、絮状物等通过车辆的进气格栅进入散热器芯体,提高了散热器的使用寿命。以上结合附图详细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但是,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中的具体细节,在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构思范围内,可以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多种简单变型,这些简单变型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另外需要说明的是,在上述具体实施方式
中所描述的各个具体技术特征,在不矛盾的情况下,可以通过任何合适的方式进行组合,为了避免不必要的重复,本实用新型对各种可能的组合方式不再另行说明。此外,本实用新型的各种不同的实施方式之间也可以进行任意组合,只要其不违背本实用新型的思想,其同样应当视为本实用新型所公开的内容。
权利要求1.一种散热器总成(2),包括散热器(21),其特征在于,该散热器总成还包括卷帘(23),该卷帘的绕卷轴(232)安装于所述散热器(21) —侧,以通过该绕卷轴(232)的旋转带动所述卷帘的帘幕(231)升降而改变所述散热器(21)的通风状态。
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散热器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卷帘(23)的绕卷轴(232)通过设置于所述散热器(21)上的支架(22 )安装在所述散热器(21)的一侧的上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散热器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帘幕(231)的下端设有卷帘下梁(233),所述散热器(21)的一侧的下部设有与所述卷帘下梁(233)对应的孔(24),以在所述帘幕(231)下降到位时使得所述卷帘下梁(233)定位到所述孔(24)内。
4.一种散热器通风调节系统,其特征在于,该散热器通风调节系统包括根据权利要求I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散热器总成(2)、用于检测发动机温度的温度传感器(4)、控制单元(I)和执行该控制单元(I)发出的指令的执行单元(3),所述温度传感器(4)和所述执行单元(3)分别与所述控制单元(I)电连接,所述执行单元(3)与所述卷帘(23)电连接或者机械连接以驱动该卷帘(23)的绕卷轴转动。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散热器通风调节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执行单元(3)为驱动电机,所述驱动电机的驱动轴与所述卷帘(23)的绕卷轴(232)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散热器通风调节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执行单元(3)为开关电路,所述卷帘包括安装在所述卷绕轴(232)内的管状电机,所述开关电路电连接于所述卷帘(23)的管状电机。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散热器通风调节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温度传感器(4)安装于发动机(5 )的水套的出水口内。
8.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散热器通风调节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单元(I)为车辆的电子控制单元。
9.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散热器通风调节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温度传感器(4)和所述执行单元(3)分别连接在车辆的数据总线上。
10.一种车辆,其特征在于,包括根据权利要求4至9中任一项所述的散热器通风调节系统。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散热器总成,包括散热器,其中,该散热器总成还包括卷帘,该卷帘的绕卷轴安装于所述散热器一侧,以通过该绕卷轴的旋转带动所述卷帘的帘幕升降而改变所述散热器的通风状态。此外,本实用新型还公开了一种散热器通风调节系统及包括该散热器通风调节系统的车辆。该散热器总成以及散热器通风调节系统能够改变散热器的通风状态。该散热器通风调节系统安装到汽车上后,能够改变散热器的通风状态,克服发动机低温启动困难以及由此导致的相关部件严重磨损的问题。
文档编号F01P7/10GK202690202SQ20122026381
公开日2013年1月23日 申请日期2012年6月5日 优先权日2012年6月5日
发明者王溪芹, 黄国昌, 周定芳 申请人:北汽福田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