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动机前端轮系布置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5217592阅读:1348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发动机前端轮系布置结构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ー种由发动机驱动的辅助设备,特别是涉及一种发动机前端轮系布置结构。
背景技术
常见的发动机前端轮系布置结构包括曲轴皮带轮、空压机皮带轮、发电机皮带轮、转向助力泵皮带轮、水泵皮带轮、自动张紧器、第一惰轮、第二惰轮以及皮帯。其中,上述皮带依次绕过上述曲轴皮带轮、上述空压机皮带轮、上述第一惰轮、上述发电机皮带轮、上述转向助力泵皮带轮、上述第二惰轮、上述水泵皮带轮、上述自动张紧器以将它们连接起来。转向助力泵皮带轮一般用于被驱动部分,惰轮是用于改变它前后两个齿轮的转动
方向关系的,将其布置在发送机前端轮系中,会导致发动机前端轮系布置结构复杂且增加成本。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降低成本的发动机前端轮系布置结构。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发动机前端轮系布置结构,包括曲轴皮带轮、空压机皮带轮、发电机皮带轮、水泵皮带轮、自动张紧器、惰轮以及皮带,所述皮带依次绕过所述曲轴皮带轮、所述空压机皮带轮、所述发电机皮带轮、所述惰轮、所述水泵皮带轮、所述自动张紧器。进ー步的,所述曲轴皮带轮包括与发动机曲轴连接的内圈、支撑所述皮带的外圏,所述内圈、所述外圈之间设置有减震圈。进ー步的,所述减震圈为橡胶减震圏。进ー步的,所述皮带为五槽“V”形皮帯。进ー步的,所述发电机皮带轮为发电机超越皮带轮。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发动机前端轮系布置结构相比现有技木,与电子转向助力泵配合,不需要转向助力泵皮带轮,自然不需要皮带带动;惰轮的作用是改变皮带缠绕方向与増大其他带轮的包角,基于本实用新型的发动机前端轮系布置结构,一个惰轮已经能够满足前端轮系各皮带轮包角等需要,所以此布置中省去ー惰轮,減少了转向助力泵皮带轮及与其连接的ー个惰轮的设置,有助于油耗的降低,同时缩短了皮带的使用长度,降低成本。

图I表示为本实用新型的发动机前端轮系布置结构的结构示意图;图2表示图I中曲轴皮带轮的结构示意图的左剖视图;图3为图I中皮带的横截面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和原理进行详细说明,所举实施例仅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非以此限定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如图I所示,本实施例一种发动机前端轮系布置结构,包括曲轴皮带轮4、空压机皮带轮5、发电机皮带轮3、水泵皮带轮I、自动张紧器6、惰轮2以及皮带7,所述皮带7依次绕过所述曲轴皮带轮4、所述空压 机皮带轮5、所述发电机皮带轮3、所述惰轮2、所述水泵皮带轮I、所述自动张紧器6。本实施例发动机前端轮系布置结构与现有技术相比,减少了转向助力泵皮带轮及与其连接的ー个惰轮的设置,在保证发动机前端轮系的功能作用的同时,降低了油耗,缩短了皮带的使用长度,降低成本,且减轻了发动机的总重量。现有技术中,曲轴皮带轮通常由外圈、内圈组成,外圈与内圈的材料多为灰铸鉄。发动机的曲轴系统是个弹性系统,当发动机工作运转速度处于临界转速时,若输出轴系无阻尼存在,则会产生激振扭矩,形成周期性的扭转弹性变形。当干扰カ矩频率与输出轴系自振频率相当时,输出轴系将产生振幅明显增高的共振,进而弓I起发动机的振动和噪声,严重时造成机体损伤、曲轴扭断。安装上述结构的曲轴皮带轮的发动机前端轮系布置结构虽然可以转递运动,但无法有效保护曲轴。结合图2所示,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发动机前端轮系布置结构不能有效保护曲轴的问题,本实施例中,曲轴皮带轮4包括与用于发动机曲轴(图中未示出)连接的内圈41、用于支撑皮带7的外圈42,内圈41、外圈42之间设置有减震圈43。外圈42与内圈41的材料为灰铸铁。内圈41中部设置有用于和发动机曲轴连接的中心孔45。外圈42的边缘设置有用于与皮带7配合的V”形凹槽46。本实施例中,减震圈43为橡胶减震圏。在本实用新型的其他实施例中,减震圈还可以塑料减震圈。带有橡胶减震圈或塑料减震圈的曲轴皮带轮安装在发动机曲轴上,可以改变引起曲轴扭振的频率,避免输出轴系产生振幅明显增高的共振,防止因为振动而造成机体损伤、曲轴扭断,由此有效保护发动机曲轴、降低发动机曲轴的振动幅度。带有橡胶减震圈或塑料减震圈的曲轴皮带轮安装在发动机曲轴上对曲轴后端的飞轮(图中未示出)也十分有利,可以降低飞轮的转动光亮,提高飞轮的响应性。如图3所示,本实施例中,皮带7为五槽“V”形皮帯。皮带7的带体表面设置有五个平行排列的“V”形的沿带体延伸方向延伸的条状突起71。本实用新型的发动机前端轮系布置结构的皮带为五槽“V”形皮带,这样不仅减小了发动机的长度,而且减小了发动机的总质量,从而有助于油耗的降低与发动机成本的降低。本实施例中,发电机皮带轮3为发电机超越皮带轮。发动机的每个附件对附件传动系统有这不同的影响。发电机作为转动惯量最大的附件,对整个驱动系统的影响最大。来自曲轴的扭转振动自然的传递到附件传动系上。为了摆脱发动机曲轴非匀速旋转对发电机(图中未示出)的影响,本实用新型的发动机前端轮系布置结构的发电机皮带轮3为发电机超越皮带轮,通过皮带7来驱动。本实用新型的发动机前端轮系布置结构的发电机皮带轮3是ー个单项离合器(即发电机超越皮带轮是ー个单项离合器),承担着将发电机与曲轴的周期性不规则运动分离的任务,它可以使发电机在曲轴减速时(可能只有千分之几秒)从扭转振动中解除出来,从而使扭矩下降。发电机皮带轮3的发电机在工作时,摆脱了发动机曲轴非匀速旋转对发电机的影响,从而减弱了张紧カ,从而减弱了皮带7的振动,減少了皮带7的伸长运动,使皮带7的打滑程度达到最小,降低了皮带7振动时的噪音(特别是在怠速时可能产生的嘯叫),增加了工作的平稳性,同时延长了皮带7的寿命,而且还提高了发动机怠速运转时发电机的转速。本实用新型的发动机前端轮系布置结构只用一条皮带即可完成发动机、发电机和空调压缩机之间的传动,而且能有效延长皮带的使用寿命,減少整个前端轮系的震动噪音。另外发电机皮带轮采用带有隔离作用的发电机超越皮带轮,这样能更好的隔离发动机前端轮系与发电机的转速不同,使发电机受到保护。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 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权利要求1.一种发动机前端轮系布置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曲轴皮带轮、空压机皮带轮、发电机皮带轮、水泵皮带轮、自动张紧器、惰轮以及皮带,所述皮带依次绕过所述曲轴皮带轮、所述空压机皮带轮、所述发电机皮带轮、所述惰轮、所述水泵皮带轮、所述自动张紧器。
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发动机前端轮系布置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曲轴皮带轮包括与发动机曲轴连接的内圈、支撑所述皮带的外圈,所述内圈、所述外圈之间设置有减震圈。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发动机前端轮系布置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减震圈为橡胶减震圈。
4.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发动机前端轮系布置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皮带为五槽“V”形皮带。
5.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发动机前端轮系布置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发电机皮带轮为发电机超越皮带轮。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发动机前端轮系布置结构,包括曲轴皮带轮、空压机皮带轮、发电机皮带轮、水泵皮带轮、自动张紧器、惰轮以及皮带,所述皮带依次绕过所述曲轴皮带轮、所述空压机皮带轮、所述发电机皮带轮、所述惰轮、所述水泵皮带轮、所述自动张紧器以将它们连接起来。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发动机前端轮系布置结构相比现有技术,减少了转向助力泵皮带轮及与其连接的一个惰轮的设置,在保证发动机前端轮系的功能作用的同时,有助于油耗的降低,同时缩短了皮带的使用长度,降低成本。
文档编号F02B67/06GK202628272SQ201220320629
公开日2012年12月26日 申请日期2012年7月3日 优先权日2012年7月3日
发明者刘庆艳, 张艳青, 贺燕铭, 马童立, 李红强, 周启顺 申请人:北京汽车动力总成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