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动机冷却液取回水管路布置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5147449阅读:397来源:国知局
发动机冷却液取回水管路布置结构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发动机冷却液取回水管路布置结构,包括气缸体和液力缓速器,气缸体的出水口与液力缓速器的进水口之间连通有冷却液取水管,冷却液取水管与气缸体的出水口的连接处设有第一连接胶管,气缸体的后部设有水泵,液力缓速器的出水口与水泵的后盖之间连通有冷却液回水管,水泵的后盖与冷却液回水管的连接处设有第二连接胶管,气缸体和排气管隔热罩上安装支撑板和固定在支撑板上的管架总成,将冷却液取水管和冷却液回水管固定在气缸体和排气管隔热罩上,使整车管路顺畅整洁,方便整车布置,冷却液取水管与气缸体的出水口之间的第一连接胶管和水泵的后盖与冷却液回水管之间的第二连接胶管可防止水管连接处漏水,增加管路的密封性。
【专利说明】发动机冷却液取回水管路布置结构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发动机冷却液取回水管路布置结构。
【背景技术】
[0002]液力缓速器是一种辅助刹车设备,独立于传统刹车之外,发动机冷却液的主要功能是保护发动机正常良好运行,在发动机水箱内循环,起到防冻、防沸、防锈、防腐蚀等效果,现有发动机中连接液力缓速器的发动机冷却液取水管路、回水管路结构不固定,在整车组装过程中,用胶管现场连接,装配不方便,固定不牢固,管路不顺畅,影响整车管路布置。
实用新型内容
[0003]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上述缺陷,提供一种方便装配、安装牢固、管路整洁的发动机冷却液取回水管路布置结构。
[0004]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包括气缸体和液力缓速器,其结构特点是所述气缸体的出水口与液力缓速器的进水口之间连通有冷却液取水管,所述冷却液取水管与气缸体的出水口的连接处设有第一连接胶管;所述气缸体的后部设有水泵,所述液力缓速器的出水口与水泵的后盖之间连通有冷却液回水管,所述水泵的后盖与冷却液回水管的连接处设有第二连接胶管。
[0005]所述气缸体的下部间隔设有多个支撑板,所述支撑板上分别固接有可固定冷却液取水管的管夹总成;所述气缸体的上部安装有排气管隔热罩,所述排气管隔热罩上间隔设有多个支撑板,所述支撑板上分别固接有可固定冷却液回水管的管夹总成。
[0006]所述冷却液取水管包括倾斜设置的倾斜段和与液力缓速器的进水口连通的水平段。
[0007]所述第一连接胶管通过法兰盘固定在气缸体的出水口处。
[0008]采用上述方案的发动机冷却液取回水管路布置结构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气缸体和排气管隔热罩上安装支撑板和固定在支撑板上的管架总成,从而将冷却液取水管和冷却液回水管固定在气缸体和排气管隔热罩上,使整车管路顺畅整洁,方便整车布置;冷却液取水管与气缸体的出水口之间的第一连接胶管和水泵的后盖与冷却液回水管之间的第二连接胶管可防止水管连接处漏水,增加管路的密封性。
[0009]本实用新型根据发动机取水管路和回水管路的预留位置及液力缓速器在客车上的位置来布置取水管路和回水管路,使整车管路顺畅整洁。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0]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0011]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0012]图2是冷却液循环图。【具体实施方式】
[0013]如图1和图2所不,该发动机冷却液取回水管路布置结构包括气缸体8和液力缓速器11,液力缓速器11根据车辆设计单独布置。气缸体8的出水口与液力缓速器11的进水口之间连通有冷却液取水管1,冷却液取水管I与气缸体8的出水口的连接处设有第一连接胶管4,气缸体8的出水口处固接有法兰盘5,法兰盘5通过螺栓固定在气缸体8上,第一连接胶管4通过法兰盘5固定在气缸体8的出水口处,并通过卡箍固定,增强管道的密封性,防止管道接口处漏水。气缸体8的后部设有水泵,液力缓速器11的出水口与水泵的后盖6之间连通有冷却液回水管9,水泵的后盖6与冷却液回水管9的连接处设有第二连接胶管7,第二连接胶管7通过卡箍固定在水泵的后盖6上,可防止连管道接口处漏水。气缸体8的下部间隔设有多个支撑板2,支撑板2上分别固接有可固定冷却液取水管I的管夹总成10,冷却液取水管I包括倾斜设置的倾斜段和与液力缓速器11的进水口连通的水平段,本实施例中多个支撑板2的安装角度也是倾斜设置,且其倾斜角度与冷却液取水管I倾斜段的倾斜角度相同,管夹总成10将倾斜段固定在气缸体8上。气缸体8的上部安装有排气管隔热罩12,排气管隔热罩12上间隔设有多个支撑板2,支撑板2上分别固接有可固定冷却液回水管9的管夹总成10,管架总成10将冷却液回水管9横向水平固定在发动机上部的排气管隔热罩12上,使冷却液取水管I和冷却液回水管9在发动机上布置整洁顺畅。
[0014]参照附图,图2中箭头的指示方向为冷却液的流动方向,冷却液从气缸体8的出水口流出并通过冷却液取水管I进入液力缓速器11的进水口,冷却液经液力缓速器11后,再由液力缓速器11的出水口进入冷却液回水管9,并经冷却液回水管9回流到水泵,形成循环。
[0015]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上述【具体实施方式】,本领域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可做若干的更改和修饰。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以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为准。
【权利要求】
1.一种发动机冷却液取回水管路布置结构,包括气缸体(8)和液力缓速器(11),其特征是所述气缸体(8)的出水口与液力缓速器(11)的进水口之间连通有冷却液取水管(1),所述冷却液取水管(I)与气缸体(8)的出水口的连接处设有第一连接胶管(4);所述气缸体(8)的后部设有水泵,所述液力缓速器(11)的出水口与水泵的后盖(6)之间连通有冷却液回水管(9),所述水泵的后盖(6)与冷却液回水管(9)的连接处设有第二连接胶管(7)。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动机冷却液取回水管路布置结构,其特征是所述气缸体(8)的下部间隔设有多个支撑板(2),所述支撑板(2)上分别固接有可固定冷却液取水管(O的管夹总成(10);所述气缸体(8)的上部安装有排气管隔热罩(12),所述排气管隔热罩(12)上间隔设有多个支撑板(2),所述支撑板(2)上分别固接有可固定冷却液回水管(9)的管夹总成(10)。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动机冷却液取回水管路布置结构,其特征是所述冷却液取水管(I)包括倾斜设置的倾斜段和与液力缓速器(11)的进水口连通的水平段。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发动机冷却液取回水管路布置结构,其特征是所述第一连接胶管(4)通过法兰盘(5)固定在气缸体(8)的出水口处。
【文档编号】F01P11/04GK203476484SQ201320471574
【公开日】2014年3月12日 申请日期:2013年8月5日 优先权日:2013年8月5日
【发明者】李清华, 刘相杰 申请人:潍柴动力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