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排气颗粒捕集器封装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5148001阅读:280来源:国知局
一种排气颗粒捕集器封装结构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排气领域,具体的说是涉及一种排气颗粒捕集器封装结构,包括排气管法兰,排气直管,椎桶,捕集器壳体,DOC,POC,排气管法兰与排气直管连接,排气直管与椎桶连接,椎桶与捕集器壳体连接,DOC与POC在捕集器壳体内,在捕集器壳体内的DOC与POC之间有个混合腔,混合腔为捕集器壳体围成空腔,混合腔把DOC与POC隔开。本实用新型使得排气系统中NO2更均匀的分布在进入POC的尾气中,使NO2更充分的和POC中的碳颗粒接触,提高POC对碳颗粒的氧化效率,降低NO2的二次增加的可能性。
【专利说明】一种排气颗粒捕集器封装结构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排气领域,具体的说是涉及一种排气颗粒捕集器封装结构。【背景技术】
[0002]随着汽车排放法规的日趋严格,目前汽车行业中为达到国IV尾气排放要求,大部分轻卡及部分中卡都采用了“D0C+颗粒捕集器”后处理技术,而由于中国的油品硫含量较高的现状,为了降低排放物并能适应中国油品,各主要卡车厂家均选用POC作为颗粒捕集器。
[0003]POC的实际名称是颗粒氧化催化器,其工作原理是由POC捕集到的碳颗粒在POC表面涂覆的催化下与排气中N02发生氧化反应,从而起到降低碳颗粒排放的目的,而N02主要是在DOC中生成的,由于DOC生成N02的反应过程并不是在DOC中均匀完成的,而传统的颗粒捕集器封装是在DOC之后直接追加封装POC,DOC与POC之间可视为无空隙衔接,这导致N02不均匀分布的尾气进入了 P0C,从而减小了 POC对N02的使用效率,不能高效的减少碳颗粒,并存在增加尾气中N02的排放,带来二次排放污染物增加的可能性。
实用新型内容
[000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解决上述问题,提供一种排气颗粒捕集器封装结构。
[0005]为了实现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0006]一种排气颗粒捕集器封装结构,包括排气管法兰,排气直管,椎桶,捕集器壳体,DOC, P0C,排气管法兰与排气直管连接,排气直管与椎桶连接,椎桶与捕集器壳体连接,DOC与POC在捕集器壳体内,在捕集器壳体内的DOC与POC之间有个混合腔,混合腔为捕集器壳体围成空腔,混合腔把DOC与POC隔离开。
[0007]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使得排气系统中N02更均匀的分布在进入POC的尾气中,使N02更充分的和POC中的碳颗粒接触,提高POC对碳颗粒的氧化效率,降低N02的二次增加的可能性。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08]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09]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0010]实施例:参见图1。
[0011]一种排气颗粒捕集器封装结构,包括排气管法兰1,排气直管2,椎桶3,捕集器壳体7,D0C4, P0C6,排气管法兰I与排气直管2连接,排气直管2与椎桶3连接,椎桶3与捕集器壳体7连接,D0C4与P0C6在捕集器壳体7内,在捕集器壳体7内的D0C4与P0C6之间有个混合腔5,混合腔5为捕集器壳体7围成空腔,混合腔5把D0C4与P0C6隔开。
[0012]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公布的是较佳的实施例,但并不局限于此,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极易根据上述实施例,领会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并做出不同的引申和变化,但只要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都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权利要求】
1.一种排气颗粒捕集器封装结构,包括排气管法兰,排气直管,椎桶,捕集器壳体,DOC,POC,排气管法兰与排气直管连接,排气直管与椎桶连接,椎桶与捕集器壳体连接,DOC与POC在捕集器壳体内,其特征在于:在捕集器壳体内的DOC与POC之间有个混合腔,混合腔为捕集器壳体围成空腔,混合腔把DOC与POC隔离开。
【文档编号】F01N3/022GK203420764SQ201320519403
【公开日】2014年2月5日 申请日期:2013年8月26日 优先权日:2013年8月26日
【发明者】魏光国, 赵挺 申请人:江铃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