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发动机前端轮系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5148276阅读:116来源:国知局
一种发动机前端轮系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发动机前端轮系,包括皮带、皮带轮、第一发电机带轮、水泵皮带轮、第一惰轮、第二惰轮和自动涨紧轮,其特征是其还包括第二发电机带轮,所述皮带轮、第一发电机带轮、第二发电机带轮、水泵皮带轮、第一惰轮、第二惰轮和自动涨紧轮在同一竖向平面内,所述皮带依次绕过皮带轮、第一惰轮、第一发电机带轮、第二惰轮、水泵皮带轮和自动涨紧轮。
【专利说明】 一种发动机前端轮系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发动机前端轮系。
【背景技术】
[0002]现有中型客车发动机水泵右侧安装一台发电机,由发动机轮系驱动,连入整车电路,在空调压缩机外侧安装有一台整车发电机,连入空调电路。两台发电机由于协调同步工况复杂性较高,不适于同时连入整车电路,造成两台发电机电量不可进行互补,电量分配不灵活,容易出现电机利用率低及发电量不足情况;同时对整车舒适性与可靠性的要求,决定了发动机多楔带空调搭载结构已成为一个行业发展的趋势,在多楔带空调搭载结构中,空调压缩机安装于发动机支架上,不再安装于整车上,在空调压缩机外侧如果再布置一个发电机,带来的结构复杂性将急剧上升,所带来的可靠性隐患也急剧上升。因此,目前现有的单发电发动机前端轮系布置结构已不再满足需求。

【发明内容】

[0003]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可同时驱动双发电机的发动机前端轮系O
[0004]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包括皮带、皮带轮、第一发电机带轮、水泵皮带轮、第一惰轮、第二惰轮和自动涨紧轮,其特征是其还包括第二发电机带轮,所述皮带轮、第一发电机带轮、第二发电机带轮、水泵皮带轮、第一惰轮、第二惰轮和自动涨紧轮在同一竖向平面内,所述皮带依次绕过皮带轮、第一惰轮、第一发电机带轮、第二惰轮、水泵皮带轮和自动涨紧轮。
[0005]所述第一发电机带轮和第二发电机带轮在发动机上左右相对设置。
[0006]所述第一发电机带轮和第二发电机带轮分别通过发电机支架固定在齿轮室上。
[0007]所述皮带轮为皮带轮减震器。
[0008]所述皮带为多楔带。
[0009]所述第一惰轮和第二惰轮均位于皮带的外侧。
[0010]所述自动涨紧轮位于皮带的外侧。
[0011]采用上述结构后,本实用新型可同时驱动两台发电机,两台发电机工作同步性好,可同时连入整车电路,避免产生整车双电路结构中的发电量不可互补、电机利用率低等缺陷,提高发电机利用率,还可适度降低发电机的额定功率,从而提高整车电路可靠性并降低成本。双发电机结构轮系布置紧凑,可省去空调发电机轮系,降低故障率,亦为发动机空调搭载结构创造空间,提高空调压缩机效率,降低由于空调压缩机与发动机相对震动造成的皮带滑磨现象,以提高整车舒适性与可靠性。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2]下面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0013]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4]如图1所示,发动机前端轮系包括在同一竖向平面内的皮带7、皮带轮8、第一发电机带轮1、第二发电机带轮4、水泵皮带轮3、第一惰轮10、第二惰轮2和自动涨紧轮5。第一发电机带轮I和第二发电机带轮4在发动机上左右相对设置,第一发电机带轮I和第二发电机带轮4分别通过发电机支架6固定在齿轮室9上,水泵皮带轮3位于第一发电机带轮I和第二发电机带轮4之间。皮带7依次绕过皮带轮8、第一惰轮10、第一发电机带轮1、第二惰轮2、水泵皮带轮3和自动涨紧轮5,其中皮带7为多楔带,第一惰轮10、第二惰轮2和自动涨紧轮5均位于皮带7的外侧。
[0015]本实用新型中皮带轮8为与曲轴刚性连接的皮带轮减震器,这样可减少零件的数量,使结构更加紧凑,可有效缩短发动机的长度,扩大发动机的配套范围,安装使用方便。
[0016]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但凡在本实用新型的发明构思范围之内,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权利要求】
1.一种发动机前端轮系,包括皮带(7)、皮带轮(8)、第一发电机带轮(I)、水泵皮带轮(3)、第一惰轮(10)、第二惰轮(2)和自动涨紧轮(5),其特征是其还包括第二发电机带轮(4),所述皮带轮(8)、第一发电机带轮(I)、第二发电机带轮(4)、水泵皮带轮(3)、第一惰轮(10)、第二惰轮(2)和自动涨紧轮(5)在同一竖向平面内,所述皮带(7)依次绕过皮带轮(8)、第一惰轮(10)、第一发电机带轮(I)、第二惰轮(2)、水泵皮带轮(3)和自动涨紧轮(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动机前端轮系,其特征是所述第一发电机带轮(I)和第二发电机带轮(4)在发动机上左右相对设置。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动机前端轮系,其特征是所述第一发电机带轮(I)和第二发电机带轮(4 )分别通过发电机支架(6 )固定在齿轮室(9 )上。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任一项所述的发动机前端轮系,其特征是所述皮带轮(8)为皮带轮减震器。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发动机前端轮系,其特征是所述皮带(7)为多楔带。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发动机前端轮系,其特征是所述第一惰轮(10)和第二惰轮(2)均位于皮带的外侧。
【文档编号】F02B67/06GK203476501SQ201320553180
【公开日】2014年3月12日 申请日期:2013年9月7日 优先权日:2013年9月7日
【发明者】徐永平, 李菲菲, 高志军, 张强 申请人:潍柴动力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