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顶面水孔增宽型汽车发动机缸体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5149280阅读:169来源:国知局
一种顶面水孔增宽型汽车发动机缸体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属于汽车发动机技术,涉及一种汽车发动机的缸体结构。尤其涉及一种顶面水孔增宽型汽车发动机缸体,缸体上包括缸孔、左右侧悬挂面、前后端面,还包括缸体燃烧室面,缸体燃烧室面的中部设有缸体缸筒冷却水道腔室,增加冷却水道腔室的出水孔宽度,增加宽度向缸孔外径方向平移增加。通过对缸体燃烧室面出水孔宽度增加,优化冷却水流量和流速分布,保证了各个缸筒热量散失效率一致,缸体各缸筒在热状态下尺寸变化均匀,有效消除发动机拉缸、烧机油、异响缺陷。
【专利说明】一种顶面水孔增宽型汽车发动机缸体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属于汽车发动机技术,涉及一种汽车发动机的缸体结构。尤其涉及一种顶面水孔增宽型汽车发动机缸体。
【背景技术】 [0002]汽车发动机是汽车的心脏部件,是由多个机构和系统组成的复杂机器,其主要作用是实现热能向机械能的转换。缸体组件是发动机的骨架,安装着发动机的所有主要零件和附件,承受运动中的各种载荷。其结构有左右侧悬挂面、前后端面。发动机的缸体组件主要由缸体、气缸或气缸套、缸盖、气缸垫及油底壳等组成,缸体为灰铸铁或招合金铸成。因缸体缸筒部分属油料燃烧高温高压区,缸筒壁需要散热冷却,则缸筒壁外侧设置为循环水冷腔室系统。
[0003]目前市场上该发动机缸体由于功率需求大,本身冷却水孔位置分布不合理,各缸筒外壁冷却水水流速不均匀;导致发动机各缸筒壁散热不均匀,各缸筒壁在热状态下膨胀量不均衡,与活塞接触面不规则磨损,最终导致发动机拉缸、烧机油、异响,缩短发动机寿命O
实用新型内容
[0004]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了一种顶面水孔增宽型汽车发动机缸体,克服现有缸体上的缺点,在不改变发动机缸体燃烧室面设计尺寸的前提下优化冷却水流量和流速分布,有效消除发动机拉缸、烧机油、异响缺陷。
[0005]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得以解决:
[0006]一种顶面水孔增宽型汽车发动机缸体,缸体上包括缸孔、左右侧悬挂面、前后端面,还包括缸体燃烧室面,缸体燃烧室面的中部设有缸体缸筒冷却水道腔室,增加冷却水道腔室的出水孔宽度,增加宽度向缸孔外径方向平移增加。通过对缸体燃烧室面出水孔宽度增加,优化冷却水流量和流速分布,保证了各个缸筒热量散失效率一致,缸体各缸筒在热状态下尺寸变化均匀,有效消除发动机拉缸、烧机油、异响缺陷。
[0007]作为优选,将原有出水孔沿缸孔外径方向平移增加1.9^2.1mm。
[0008]作为优选,对应每个缸孔均扩宽一个出水孔,并不改变扩宽后的出水孔位置。所述燃烧室面出水孔优化改进共四处,一二三四缸各一处,出水孔优化孔位置不变,形状不变,仅优化孔离缸孔远端增加宽度。
[0009]按照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的一种顶面水孔增宽型汽车发动机缸体,与原缸体类型相比,对缸体燃烧室面中部冷却水套腔室进行改进,不改变原发动机缸体燃烧室面设计尺寸和配合密封尺寸,新增优化部位结构简单,改进后的水套腔室上优化增宽出水孔宽度四处,其目的是有效均匀合理分配各缸筒冷却水流量和流速,防止发动机缸筒拉缸缺陷。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0010]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发动机缸体的燃烧室面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1]下面结合附图与【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0012]一种顶面水孔增宽型汽车发动机缸体,缸体上包括缸孔1、左右侧悬挂面2、前后端面3,还包括缸体燃烧室面4,缸体燃烧室面4的中部设有缸体缸筒冷却水道腔室5,增加冷却水道腔室5的出水孔6宽度,增加宽度向缸孔I外径方向平移增加1.9^2.1mm。对应每个缸孔均扩宽一个出水孔6,并不改变扩宽后的出水孔6位置。所述燃烧室面4出水孔6优化改进共四处,一二三四缸各一处,出水孔6优化孔位置不变,形状不变,仅优化孔离缸孔I远端增加宽度。
[0013]总之,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凡依本实用新型申请专利范围所作的均等变化与修饰,皆应属本实用新型专利的涵盖范围。
【权利要求】
1.一种顶面水孔增宽型汽车发动机缸体,缸体上包括缸孔(I)、左右侧悬挂面(2)、前后端面(3),还包括缸体燃烧室面(4),缸体燃烧室面(4)的中部设有缸体缸筒冷却水道腔室(5 ),其特征在于:增加冷却水道腔室(5 )的出水孔(6 )宽度,增加宽度向缸孔(I)外径方向平移增加。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动机缸体,其特征在于:将原有出水孔(6)沿缸孔(I)外径方向平移增加1.9?2.1mm。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动机缸体,其特征在于:对应每个缸孔均扩宽一个出水孔(6),并不改变扩宽后的出水孔(6)位置。
【文档编号】F02F1/14GK203515835SQ201320652887
【公开日】2014年4月2日 申请日期:2013年10月23日 优先权日:2013年10月23日
【发明者】胡波, 刘家强 申请人:成都桐林铸造实业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