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消声器进气管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5149652阅读:120来源:国知局
一种新型消声器进气管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新型消声器进气管,所述第一管体一端设置有进气口,所述第一管体另一端封闭,所述第一管体的中部设置有气孔,所述第一管体上气孔和进气口之间设置有通孔,所述通孔外侧设置有吸音壁,所述第一管体上气孔与第一管体封闭的一端之间设置有若干第一出气孔,所述第一管体上气孔和第一出气孔之间的外壁上设置有第二管体,所述第二管体的一端与第一管体的外壁密闭连接,所述第二管体的另一端封闭,所述第二管体的中部设置有第二出气孔。本实用新型成本低廉,结构简单,能够充分的利用了第一扩张腔,并且在不占用更大空间的前提下变相提高扩张腔的数量,达到更好的消声效果。
【专利说明】一种新型消声器进气管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汽车消声器,特别是涉及一种新型消声器进气管。
(二)【背景技术】
[0002]汽车噪声主要来自汽车排气噪声。若不加消声器,在一定速度下,噪声可达100分贝以上。其次为引擎噪声和轮胎噪声,引擎噪声在汽车正常运转时,可达90分贝以上,而轮胎噪声在车速为90公里/时以上时,可达95分贝左右。因此,在排气系统中加上消声器,可使汽车排气噪声降低20-30分贝。汽车消声器是汽车常用的组成部件,有利于降低汽车行驶过程中的噪声污染,是利用声波叠加干涉原理制作而成的。汽车消音器的原理就是其汽车排气管是由两个长度不同的管道构成,这两个管道先分开再交汇。由于两个管道的的长度差值等于汽车所发出的声波的波长的一半,使得两列声波在叠加时发生干涉时相互抵消而减弱声强,使声音减小,从而起到消音的效果。现有的消声器通常利用扩张腔实现声波相互干涉从而降低声能,但利用此方法时,降低声能的主要任务往往由第二扩张腔主要实现,第一扩张腔的利用不够充分。并且由于空间有限,通常只设置两到三个扩张腔,越少的扩张腔越难达到更好的消声效果,而想要实现多次消声,以提高消声效果的消声器成本都比较高。现在市面上成本低,结构简单,能够充分利用第一扩张腔,占用空间小的同时能达到更好的消声效果的消声器还没有被发现,有待于开发。
(三)实用新型内容
[0003]为了克服现有消声器的不足之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新型消声器进气管。
[0004]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0005]本方案的一种新型消声器进气管,包括第一管体、通孔、气孔、进气口、第一出气孔、吸音壁、第二出气孔和第二管体,所述第一管体一端设置有进气口,所述第一管体另一端封闭,所述第一管体的中部设置有气孔,所述第一管体上气孔和进气口之间设置有通孔,所述通孔外侧设置有吸音壁,所述第一管体上气孔与第一管体封闭的一端之间设置有若干第一出气孔,所述第一管体上气孔和第一出气孔之间的外壁上设置有第二管体,所述第二管体的一端与第一管体的外壁密闭连接,所述第二管体的另一端封闭,所述第二管体的中部设置有第二出气孔。
[0006]进一步,所述吸音壁中设置有吸音材料。
[0007]进一步,所述通孔的数量不少于20个。
[0008]进一步,所述气孔的数量不少于8个。
[0009]进一步,所述第一出气孔的数量不少于20个。
[0010]进一步,所述第二出气孔的数量不少于12个。
[0011]本实用新型的有益之处在于:成本低廉,结构简单,能够引导更多气体首先进入第一扩张腔,充分的利用了第一扩张腔,并且在不占用更大空间的前提下变相提高扩张腔的数量,达到更好的消声效果。(四)【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2]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组织结构示意图。
[0013]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工作示意图。
[0014]其中:1-第一管体,2-通孔,3-气孔,4-进气口,5-第一出气孔,6_吸音壁,7_第二出气孔,8-第二管体,9-第一扩张腔,10-第二扩张腔,11-出气管。
(五)【具体实施方式】
[0015]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方式做出简要说明。
[0016]如图所示的一种新型消声器进气管,包括第一管体1、通孔2、气孔3、进气口 4、第一出气孔5、吸音壁6、第二出气孔7和第二管体8,所述第一管体I 一端设置有进气口 4,所述第一管体I另一端封闭,所述第一管体I的中部设置有气孔3,所述第一管体I上气孔3和进气口 4之间设置有通孔2,所述通孔2外侧设置有吸音壁6,所述第一管体I上气孔3与第一管体I封闭的一端之间设置有若干第一出气孔5,所述第一管体I上气孔3和第一出气孔5之间的外壁上设置有第二管体8,所述第二管体8的一端与第一管体I的外壁密闭连接,所述第二管体8的另一端封闭,所述第二管体8的中部设置有第二出气孔7。
[0017]所述吸音壁6中设置有吸音材料,所述通孔2的数量不少于20个,所述气孔3的数量不少于8个,所述第一出气孔5的数量不少于20个,所述第二出气孔7的数量不少于12个。
[0018]本实例的工作过程:使用本实用新型时,尾气通过进气口 4进入第一管体1,部分气体透过通孔2进入吸音壁6,经吸声材料吸收掉部分噪声后,经通孔2回到第一管体1,与其余气体混合,部分气体通过气孔3进入第一扩张腔9,噪声经过压缩和扩张相互发生干涉,降低声能后通过气孔3再次回到第一管体1,通过第一出气孔5进入第二管体8,由于第二管体8的管径比第一管体I的管径大,又一次经过压缩和扩张相互发生干涉,进一步降低了声能,减少噪声。气体在第二管体8内降低声能后从第二出气孔7进入第二扩张腔10,再一次经过压缩和扩张相互发生干涉,再次降低声能。最后气体通过出气管11上的孔进入出气管11排出消声器。由于在第一管体I外部设置了第二管体8,增加了气流进入第二扩张腔10时的阻力,使更多气体首先进入到第一扩张腔9内部,增加了第一扩张腔9的利用率。并且由于第二管体8的管径比第一管体I的管径大,也形成了一个扩张腔的结构,在不扩大整个消声器的体积的前提下,变相增加了一个扩张腔,添加了一次消声效果。这样的设计成本较低,结构简单利于制造,并且效果明显。
[0019]以上对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进行了详细说明,但所述内容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不能被认为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的实施范围。凡依本实用新型申请范围所作的均等变化与改进等,均应仍归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专利涵盖范围之内。
【权利要求】
1.一种新型消声器进气管,包括第一管体(I)、通孔(2)、气孔(3)、进气口(4)、第一出气孔(5)、吸音壁(6)、第二出气孔(7)和第二管体(8),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管体(I) 一端设置有进气口(4),所述第一管体(I)另一端封闭,所述第一管体(I)的中部设置有气孔(3),所述第一管体(I)上气孔(3)和进气口(4)之间设置有通孔(2),所述通孔(2)外侧设置有吸音壁(6),所述第一管体(I)上气孔(3)与第一管体(I)封闭的一端之间设置有若干第一出气孔(5),所述第一管体(I)上气孔(3)和第一出气孔(5)之间的外壁上设置有第二管体(8),所述第二管体(8)的一端与第一管体(I)的外壁密闭连接,所述第二管体(8)的另一端封闭,所述第二管体(8)的中部设置有第二出气孔(7)。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消声器进气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吸音壁(6)中设置有吸音材料。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消声器进气管,其特征在于:所述通孔(2)的数量不少于20个。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消声器进气管,其特征在于:所述气孔(3)的数量不少于8个。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消声器进气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出气孔(5)的数量不少于20个。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消声器进气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出气孔(7)的数量不少于12个。
【文档编号】F01N1/10GK203584515SQ201320692257
【公开日】2014年5月7日 申请日期:2013年11月4日 优先权日:2013年11月4日
【发明者】崔绍印 申请人:天津华瑞达汽车消声器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